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感染已成为肝硬化重要死因之一,早期判断有无继发感染极其重要。本研究对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它们与肝硬化伴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163例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各种感染,其中又以腹腔感染最为多见。能否及时有效地控制腹腔感染,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转归。本文对1996年~1999年我院收治的163例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的病人,重点分析了其致病菌特点,药敏试验结果以及单一感染和二重感染对预后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55例肝硬化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主要并发症和死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我科所有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55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107例(69.87%),饮酒所致肝硬化15例(9.15%),酒精合并病毒性肝炎12例(7.95%),其它原因肝硬化20例(13.04%);在病毒性肝炎病因中,乙型肝炎96例(91.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6例(6.07%),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2.79%);并发症多为上消化道出血(35.55%),死因以上消化道出血最多(39.50%)。结论明确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常见并发症和死因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龚晓莹  王炳元 《肝脏》2010,15(1):62-64
在我国,慢性肝病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其中HBV各个国家和地区酒精消耗量与肝硬化的发病率之间呈明显线性关系,而嗜酒者感染肝炎病毒则使肝脏损伤加重、并发症增加、病程缩短。在我国,酒精性肝硬化(AL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几率很高,东北地区饮酒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肝硬化的第三大病因。酒精是肝炎病毒的易感因素,二者对肝细胞的损伤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因此,酒精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7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数量。结果乙型肝炎是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死亡组Child-Pugh、MELD分值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所有患者合并至少一种并发症,死亡组在腹水、感染、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HE)、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HRS)发生率及合并并发症数量也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0.01)。结论Child-Pugh、MELD分值及并发症均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转归,可作为评价此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肝硬化与无肝硬化患者年龄及HBV血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及甲胎蛋白(AFP)测定诊断为PHC的患者547例,分为有肝硬化和无肝硬化两组,统计分析并比较其年龄分布及HBV血清学标记的特点。结果合并肝硬化与无肝硬化患者分别为265例及282例,两组伴HBV感染者分别为221例、256例。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男女比例为7.83∶1;60岁以下的男性肝癌患者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无肝硬化的男性肝癌患者60岁以上比例明显高于有肝硬化者(P〈0.005)。合并肝硬化的男性肝癌患者HBV感染率40岁以下年龄组最高(96.67%),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以40~60岁年龄段最高(89.47%);无肝硬化者HBV感染率40~60岁年龄段最高(90.43%),但HBeAg血清学转换率最低(80%)。结论合并肝硬化的PHC患者中,男性占大多数,而且早年HBV感染率高;无肝硬化的PHC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数;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的人群肝癌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艾敏  陈伟婵  沈薇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5):352-355,362
目的探讨近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硬化病因及并发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200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病因及相关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病因构成方面,乙型肝炎1213例(60.6%),酒精性脂肪肝133例(6.6%),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332例(16.6%),自身免疫性肝病136例(6.7%),非酒精性脂肪肝34例(1.7%)。以2007年1月1日为界,将时期分为前后两段比较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人数构成比由64.1%下降到59.3%(P〈0.05),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由13.6%增至17.7%(P〈0.05),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由3.5%增至7.1%(P〈0.05)。肝硬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原发性肝癌(22.1%)、自发性腹膜炎(21.3%)、上消化道出血(19.3%)、肝性脑病(7.3%)、肝肾综合征(4.0%)。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的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31.1%vs.22.2%,P〈0.05),高HBV载量的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也明显增加(χ2=10.88,P〈0.05)。结论乙型肝炎仍然是我院肝硬化主要病因,但酒精因素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肝硬化明显增加,原发性肝癌为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8.
住院老年肿瘤患者185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年间因恶性肿瘤死亡患者185例,其中以肺癌59例(31.9%)、肝癌31例(16.8%)、结直肠癌1例(11.4%)为前三位主要死因。1993~1999年因恶性肿瘤死亡患者62例(33.5%),2000-2006年死亡肿瘤患者123例(66.5%)。(2)合并感染病例126例,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67.7%,104例患者的死亡与感染有关,感染直接引起死亡13例(7.0%),间接引起死亡91例(49.2%)。(3)恶性肿瘤合并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91例(49.2%),各脏器出现功能衰竭的时间顺序依次为呼吸系统、肾脏、肝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胃肠系统、心血管系统。各脏器功能衰竭的频率顺序为肺脏、心脏、肝脏、神经系统。(4)分析住院天数、是否合并感染、感染部位数目、感染次数、转移部位数目、合并基础疾病数目等因素对MOFE的影响中,显示基础疾病数目、感染部位数目是MOF的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感染、MOF等并发症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唐兰珊 《内科》2008,3(6):996-997
感染是肝硬化的常见合并症之一,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96例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某些原因(如病毒重叠感染、胆红素代谢障碍等)可出现重度肝内胆汁淤积,即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umol/L,治疗难度大,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而死亡。2002年9月-2006年8月期间我们以益气活血中药为主方,治疗30例肝炎肝硬化重度胆汁淤积症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以下简称DM)感染患者护理的有关对策。方法选择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75例,其中肝硬化伴发感染患者55例,分析不同病情患者发生感染的特征及其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中,肝硬化合并DM伴发感染发生的概率为(18/275)6.5%,未合并DM患者的发生感染的概率为(37/275)13.5%,两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有自发性腹膜炎的肝硬化合并DM患者,住院时间为(19.3±3.9)d,未合并DM患者为(12.9±4.9)d,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有呼吸道感染的肝硬化合并DM患者,住院时间为(18.4±3.1)d,未合并DM患者为(11.8±5.1)d,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血糖监测和日常营养、观察病情化监测、实行心理护理等护理工作,可预防合并DM伴发感染患者发生继发感染,因此,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子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死亡原因和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172例pSS患者中9例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并通过死亡组与存活组各项资料比较,进行死亡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 死亡9例患者平均存活时间(9.5±6.3)年,总病死率为5.23%。与pSS相关的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肺间质纤维化伴感染,其他还有肝硬化腹水感染、恶性淋巴瘤、颅内出血、肺动脉高压等。9例中与感染有关的有5例。死亡组与存活组的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221例临床诊断为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其中单纯血吸虫性肝纤维化131例(59.3%),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合并肝炎(伴肝细胞变性、坏死)42例(19.0%),肝炎肝硬化27例(12.2%),慢性肝炎13例(5.9%),其它疾病8例(3.6%),表明肝炎及肝炎肝硬化是误诊为晚血的主要疾病。随访2~7年177例,死亡29例,病死率16.4%,肝炎肝硬化及血吸虫肝纤维化伴肝细胞病变者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血吸虫肝纤维化患者(P<0.05),多数患者死于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癌。死于上述肝病者均存在HBV和/或HCV感染,提示HBV及HCV感染是晚血发生肝衰竭及肝癌的关键因素,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宇 《内科》2008,3(2):166-167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0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1)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特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二氧化碳血症。(2)70例重症肺结核中以肺部感染为诱因者32例(45.71%),其他诱因为咯血14例(20.00%)、病灶进展13例(18.57%)、气胸11例(15.71%)。(3)70例均合并呼吸衰竭,其中Ⅱ型呼衰63例(90%),Ⅰ型呼衰7例(10%)。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3例(47.14%)。(4)经常规治疗70例中有51例缓解,19例死亡。第一次呼吸衰竭至死亡时间平均为2.6年,并发MOF者病死率高达82%。结论重症肺结核易导致呼吸衰竭,肺感染为最常见诱因,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及早发现肺内感染及呼吸衰竭,及早应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胆汁淤积型戊型肝炎10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戊肝)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胆汁淤积型戊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胆汁淤积型戊肝中,59例为单纯戊肝(其中28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16例为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为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6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3例合并乙型肝炎,2例有长期饮酒史,1例为单纯性戊肝。经保肝、退黄等综合治疗,总治愈例数102例,3例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均为重型肝炎),1例临床死亡。结论戊肝患者起病急,重症较多,易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经积极综合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预后良好,但病程长,部分患者因胆汁淤积时间长可能出现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腹水合并睾丸鞘膜积液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水合并睾丸鞘膜积液者并不多见 ,临床上易漏诊 ,不及时处理易合并感染 ,死亡率高。现对我院 1990~ 2 0 0 0年间住院确诊肝硬化腹水合并睾丸鞘膜积液的 11例患者进行分析。一、资料10例系肝炎后肝硬化 ,1例系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其中2例合并原发性肝癌。年龄为 2 2~ 6 5岁。二、结果经透光试验和B超检查确诊 ,其中交通性鞘膜积液 4例 ;1例合并腹股沟斜疝 ;其余均系单纯睾丸鞘膜积液。病程中合并鞘膜积液感染 3例 ;1例因感染不能控制而死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水及不同程度的阴囊部胀痛。合并鞘膜积液感染者均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气分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气分析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7例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气分析资料。结果2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缺氧表现,4例患者出现立位性缺氧表现,11例患者感轻度胸闷;在36例存在酸碱失衡的患者,慢性肝衰竭组存在单纯酸碱失衡9例,两重酸碱失衡10例,三重酸碱失衡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存在单纯酸碱失衡8例,两重酸碱失衡7例。两组患者在酸碱失衡的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以碱中毒为主。慢性肝衰竭组中比例较高的三种类型依次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8.1%)、呼吸性碱中毒(23.8%)和代谢性碱中毒(14.3%),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比例最低(4.8%)。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中比例较高的三种类型依次为呼吸陛碱中毒(46.7%)、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6.7%)和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0.0%),代谢性碱中毒比例最低(6.7%)。结论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存在酸碱失衡和低氧血症,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并及时对症治疗对此类患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免法测定5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血清总胆红质(BIL)及转氨酶(ALT)呈正相关(P<0.01,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各级组血清TNF-α含量依次递增,且各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TNF-α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1),且易发生肝─肾综合征(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肝硬化的病因组成情况,为肝硬化的合理防治提供一些线索。方法 按照感染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遗传性代谢性肝病、药物性和环境因素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原因不明肝病对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病因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80例肝硬化患者中,病因仍以感染性疾病,以HBV、HCV感染最常见,单纯HBV感染占64.8%,单纯HCV感染占5.3%,HBV和(或)HCV合并其他病因占10.3%。单纯HBV感染引起肝硬化的组成比呈现下降的趋势,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的比例较高,其中酒精性肝病占6.7%,自身免疫性肝病占6.2%。结论 感染性肝病诊断和治疗逐渐规范化的同时,应注重非病毒性肝病的诊治,以减少越来越常见的非病毒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  相似文献   

20.
老年患者低钠血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0例老年和100例青年内科患者(无心衰、肝硬化及肾脏疾患)的血钠水平比较,发现老年患者组低钠血症发生率高达17%,明显高于青年患者组(5%)(p<0.05),可见老年患者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老年患者17例低钠血症者其基础疾病以肺部疾病多见(10例),病因以摄入减少为突出(7例)。老年患者组5例符合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占5%,还发现老年人SIADH治疗后又可因肺部感染而诱发反复多次发生。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