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癫痫持续状态定义的再认识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广泛定义为出现两次以上的癫痫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完全恢复;或者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 min以上.因其可能延误启动治疗时间,30 min的时间定义目前备受争议.有证据表明全面性痉挛性癫痫持续状态(generalized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GCSE)持续20 ~ 30 min就会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损害[12],因此控制SE发作必须争分夺秒.大量证据表明,除非进入持续状态,否则无论原发或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 min[3,4],因此国内外均有学者建议一旦强直阵挛发作时间超过5 min,即开始强有力的抗癫痫持续状态治疗.  相似文献   

2.
全身强直-阵挛型癫痫持续状态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身强直-阵挛型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诱发因素、治疗和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全身强直-阵挛型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资料。结果全身强直-阵挛型癫痫持续状态病因多样,大部分有明显的诱发因素,临床治疗好转率为87.5%、死亡率为12.5%,16%遗留永久神经损害。结论全身强直-阵挛型癫痫持续状态应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3.
利多卡因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认识利多卡因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中的作用。方法 对10例难治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持续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9例患者在给药24小时内终止发作,1例在36小时内终止发作。1例出现房性早搏,1例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结论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能有效控制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4.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癫痫强直一阵挛持续状态和复杂部分持续状态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双抗法测定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包括强直一阵挛持续状态14例和复杂部分发作持续状态10例)发作后不同时段血清中NSE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及癫痫对照组比较。结果 发作后2d两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血清NSE水平均升高,发作后3dNSE水平开始降低,发作后7d强直一阵挛组NSE恢复正常,而复杂部分发作组NSE水平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癫痫持续状态,尤其是复杂部分发作持续状态可造成脑神经元损伤,需紧急处理。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慢性发作性疾病,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科及急诊科常见急症,持续状态中尤以强直阵挛发作最为危重,须立即进行处理。现对43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31例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回顾性分析31例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ME)患者的临床、脑电图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11年1月在我院癫痫诊治中心诊治的31例JME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脑电图改变及药物治疗疗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表现单纯肌阵挛发作者12例;肌阵挛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者15例;肌阵挛伴失神发作者4例.长程录像脑电图检查,24例患者于监测过程中出现肌阵挛发作,脑电见与发作同步的对称性、泛化性多棘慢波、棘慢波爆发.既往就诊中诊断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者17例,抽动症者8例,部分性发作者4例,正常者2例.依据发作类型给予治疗后肌阵挛症状1w内消失者13人;2w内消失者11人;1个月内消失者6人,每月内均有3~4次肌阵挛发作者1人.继发的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半年内消失者20例;1年内消失者11例.结论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以短暂的、无节律性、不规则的肌阵挛抽动为特点,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长程录像脑电图检查,附加闪光刺激、睡眠剥夺等诱发试验,提高阳性诊断率,对症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癫痫持续状态及其治疗──附16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168例癫痫持续状态.年龄13~72岁,平均47.64±17.83岁。男性119例,女性49例.其中强直一阵挛持续状态117例,阵挛-强宜-阵挛持续状态39例,强直持续状态10例及复杂性部份型癫痫持续状态-精神运动癫痫持续状态2例。本组治疗分为苯巴比妥钠肌注组132例,安定静脉注射组66例.两组在控制癫痫持续状态时为27.48±11.36分钟对31.93±10.47分钟,t=2.21,P<0.05。本病诊断正确,处理及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30例癫痫的血清肌酸激酶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临床上有一部分癫痫患者的脑电图检查是正常的,影响诊断。但强烈的肌肉运动,可使血清肌酸激酶(CK)增高[1],对1周内有癫痫发作的30例病人,测定血CK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11 癫痫组:30例均为1周内有癫痫发作。平均年龄(40±16)岁。其中9例来院后仍有发作,发作类型:强直阵挛发作6例,单纯强直发作2例,单纯阵挛发作1例;脑电图:3例正常,6例呈尖慢复合波、棘慢复合波。来院后未见发作21例中,根据家属叙述,患者发作类型也可归纳以下几种:强直阵挛发作17例;单纯强直发作1例,单纯阵挛发作3例。21例中2例脑电图异常,均呈尖慢复合波。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进行性肌阵挛癫痫(PM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ME患者病案。结果:①PME于童年或青少年起病。②随病情进展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减退。③癫痫发作形式:全身性、局灶性或节段性的肌阵挛,无规律、不同步、不对称的;通常合并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部分性发作。④有小脑、锥体束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结论:PME主要临床表现除癫痫、肌阵挛和进行性神经功能衰退外,礼堂发作也是比较明显的症状,脑电图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对某些患者及亲属进行乳酸运动试验有助于本病中线粒体病(MERRF)型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痴笑样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3例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痴笑样癫痫发作患者中,2例儿童患者有性早熟表现,成人患者无性早熟表现,但伴有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结果2例患者行翼点入路手术大部分切除病变,1例行γ刀治疗,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痴笑样癫痫均停止,儿童患者性早熟症状明显减轻,成人患者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次数减少。结论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痴笑样癫痫是一种药物难治性癫痫,多伴有性早熟;有典型的CT、MRI特征及临床表现;对肿瘤的手术或γ刀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