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癫痫患者的dCA功能。 方法 研究纳入100例癫痫患者和1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 dCA功能。采用TCD联合无创指尖血压监测法分别连续采集受试者双侧MCA脑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和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信号。将采集的CBFV和ABP信号经 过传递函数法(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TFA)分析,得出dCA参数(相位差和增益)。 结果 癫痫患者的总体相位差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46),提示其dCA功能受损。此外,合并 发作间期慢波的患者其相位差更低(P =0.012),dCA功能受损更明显。EEG表现为局灶性放电的患者 与表现为多灶性放电的患者的相位差无显著性差异。同样,在EEG表现为单侧放电的患者中,其放电 侧大脑半球与放电对侧大脑半球的相位差也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临床 因素与dCA参数的关系,发现发作间期慢波与相位差受损独立相关(P =0.016)。 结论 癫痫患者的dCA功能受损,而痫样放电合并发作间期慢波患者dCA受损更明显。dCA功能与癫 痫患者的放电类型、放电部位无关。发作间期慢波是癫痫患者dCA功能受损的独立预测因素。 临床研究注册号 NCT0277568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MCI、AD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MMN)的变化特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MCI和AD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32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患者分为MCI、AD两组,并选取21名健康对照组(NC),分别采集4 h脑电及P300、MMN相关数据;使用SPSS 17. 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P 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D组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且AD组患者的P300波幅、潜伏期与神经心理学测试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P300作为一项可靠的指标,能较为灵敏、客观的评估认知功能,其敏感性高(其潜伏期敏感性高于波幅),特异性较低;与视频脑电图相比,P300对于AD诊断更为敏感,尤其是痴呆早期患者。  相似文献   
3.
4.
通过体表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对各类宽型QRS心动过速加以诊断。宽型QRS心动过速的正确诊断,对临床诊断疾病、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病情估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Creutzfeldt-Jakob病(CJD)又称克-雅脑病,是由朊蛋白引起的可传递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时潜伏期长、危害大,由于其特殊的传染性,所以早期、无创性、准确诊断CJD对预防医源性传播非常重要。CJD特征性的脑电图周期性尖慢复合波(periodic sharp avecomplexes discharge,PSD)以及神经影像学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1],其中动态脑电图观察在CJD诊断中的重要地位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2]。现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诊断的1例散发性CJD患者的动态脑电图演变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心电图中的P波可以直接反映左右心房的心电活动,又可以间接反映心房的形态改变。窦房结发放的激动最先引起心房除极,心电图上最先出现的就是P波,在心房激动消失或几乎消失时,或P波被QRS-T波掩盖时心电图上可看不到P波。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心房内依然完成了完整的除极活动而产生了典型的P波,但是该P波又可能与其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是常见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GE)综合征之一,以肌阵挛发作为突出表现,占全部癫痫的5%~10%[1],对不典型表现者临床容易漏诊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癫痫专病门诊诊断的21例JME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EEG)特点、诱发因素、误诊原因及药物疗效,以提高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以抽搐发作为首发症状的234例老年人癫痫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完善对老年癫痫的认识,以利正确诊断及治疗。方法详细分析以抽搐发作为首发症状的234例老年人癫痫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234例老年癫痫患者男性148例,女性86例,年龄60~82岁。222例有明确病因,分别为脑血管病132例,非酮症性糖尿病22例,脑外伤21例,颅内感染20例,颅内肿瘤12例,电解质及代谢紊乱13例,脑萎缩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12例患者没有查到明确病因。临床表现为全面性发作115例,单纯性部分性发作3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6例,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40例,癫痫持续状态28例,发作形式复杂多样3例;住院期间症状完全控制91例,发作次数减少118例,未控制20例,死亡5例。结论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非酮症性糖尿病和脑外伤是老年人癫痫发病的主要原因。发病形式以全面性发作最常见。对于老年人,还应注意少见的病因如心肌梗死等。老年人癫痫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9.
<正>在心电学中,Q波是指位于QRS综合波起始部的第一个向下的波形,而且它的前面没有任何向上的波形成分。根据Q波振幅的大小分别用"Q"和"q"来表示。正常Q波的标准是,振幅小于自身R波的1/4,时间<0.04s,应该用q来表示。正常人整个室间隔除极所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PKD)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KD患者的临床资料、脑电及影像学改变,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症状表现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手足扭转、肢体僵直、舞蹈手足徐动征等,有明确的运动诱发因素,同步脑电记录无异常,正确选择抗癫痫药物可有效控制其发作。结论 PKD是一种少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应与癫痫、假性发作、TIA、部分性发作等相鉴别。对抗癫痫药物敏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