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4年12月—2000年8月期间行STHG手术的31例患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THG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并发症种类少。结论 STHG保留了胆囊及Oddi括约肌功能,维持了正常的胃肠道生理结构,能有效防止返流性胆管炎及术后的消化功能紊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对该院1994年12月至2000年6月期间行STHG手术的59例患者的术后中、远期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THG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且并发症的种类也较少;本组病例术后无返流性胆管炎的表现,也无胃肠道功能紊乱和吻合口溃疡发生。STHG既保存了胆囊及Oddi括约肌功能,又保证了胆汁的生理流向,还能防止肠液的返流,从而避免了术后功能紊乱和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肝胆管结石和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后胆汁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后胆汁成分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6例择期手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分为皮下盲襻型肝胆管空肠吻合术组(SLCJ组)14例,STGH组12例,术中及术后第4周分别引流肝门部胆汁,各份胆汁行细菌培养、胆汁脂质成分定量分析以及黏蛋白、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脂质测定。结果 术后28d,STHG组和SLCJ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5%和86%;与SLCJ组相比,STHG组肝门部胆汁中总胆汁酸浓度明显升高,而Ca~(2 )和游离胆红素的浓度积差异无显著性,黏蛋白和过氧化脂质明显降低,而过氧化物歧化酶显著升高。结论 与SLCJ相比,STHG后胆汁成分的变化更有利于防止色素结石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三种治疗早期肝内胆管结石术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三种治疗早期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式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BSTD)虽能保存胆道正常的解剖结构,但术后结石复发率显著升高(P<0.05),皮下盲袢式胆肠内引流术(SLCJ)对预防术后肝胆管结石复发起到显著的效果,但术后并发症多且严重;而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非但未破坏胆道正常的解剖结构,而且利用功能良好的胆囊建立一皮下胆囊—肝胆管通道,为术后结石复发者提供了一简捷、可靠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两种肝门整形胆道重建术后胆管炎发生和结石复发的对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评价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 (STGH)与皮下盲袢型肝胆管空肠吻合术(SLCJ)的远期疗效。方法 随访本中心 6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治愈患者 ,观察他们的胆管炎发生和结石复发的情况。结果  198例研究对象共有 14 8例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3年 11个月。两组间部分可能引起胆管炎、胆管结石复发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THG组与SLCJ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 5 4 %和 2 1 7% (P <0 0 5 ) ,胆管结石复发率分别为 3.6 %和 17 4% (P <0 0 5 )。结论 STHG组术后远期疗效优于SLCJ组。原因可能是STHG术后保留了Oddi括约肌且在胆囊与肝胆管之间建立了一个宽畅通道 ,防止了胆肠返流的发生 ,发挥了胆囊的浓缩、吸收和排空功能。因此 ,对于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基本正常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应该考虑行STHG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论证保留胆囊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994~2002年所有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既往胆囊切除的情况和原因;研究存在胆囊的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胆囊功能状况。介绍一种应用完整胆囊解除肝门胆管狭窄的新术式——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并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8年间肝胆管结石病人共计247例,81例已切除胆囊,占32.8%,胆囊存在的肝胆管结石病人166例,其中胆囊形态功能正常者125例,占75.3%。其中有102例实施了STHG,不但保留了胆囊,而且使它发挥下列重要作用:①纠正肝门狭窄,改善肝内胆管的引流;②提高肝内胆管中胆汁酸浓度,从而防止该处色素结石复发;③保留了肝外胆管及Oddi括约肌的功能,防止肠胆反流;④为日后处理肝内结石复发提供一条便利通道。结论 肝胆管结石病人大多数胆囊功能正常。STHG应用正常完整的胆囊作为肝门胆管狭窄的修补材料,其术后近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在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建立皮下永久性胆管通路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收治的2278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术中设置了皮下永久性胆管通路。对128例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病人采用皮下通道型胆囊肝总管吻合建立皮下永久性胆管通路。结果 2278例病人中,获随访792例。随访中,胆管结石复发者184例(占23.2%),均施行了皮下胆管通路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其中,切开皮下空肠袢175例,切开皮下胆囊9例。对于同时伴有吻合口狭窄的43例病人,在胆道镜下采用胆道气囊进行扩张,狭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纠正。全部病人均病愈出院。结论 在肝胆管结石病人手术中,建立皮下永久性胆管通路是治疗术后复发结石的重要步骤。对于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利用胆囊建立皮下永久性胆管通路不失为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在难取性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2例肝胆管难取性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2例均碎石、取石成功,无死亡病例。探查后胆总管一期缝合3例,T管引流19例,术中经胆囊管操作成功2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8d。结论腹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难取肝胆管性结石创伤小,恢复快,碎石充分,结石取净率高。为肝胆管难取性结石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肝切除术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分析12年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儿2例区域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结石的部位和分布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等情况。结果 肝内结石以左肝较多(108例),肝切除仍以左外叶及左半肝切除为主。10.8%的病例有结石残留;13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治疗效果优良者占93%。结论 肝切除手术是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为减少结石的残留和复发,应根据结石情况同时行肝内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胆管空肠吻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对于肝胆管结石的治疗目前已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最常使用的胆肠吻合术虽经不断改进,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返流性胆管炎、胃肠分泌功能紊乱等并发症。为此,设计了一种新术式:即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在清除结石,解除肝内外胆管狭窄、肝门整形的基础上,利用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之吻合,并适当游离胆囊,使其底部可以被固定到切口皮下。患者必须具备基本正常的胆囊、肝外胆管和Oddi括约肌。同时要求术中基本取尽肝内结石或切除病灶。已完成此手术共35例,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现并发症。其中1例3年后结石复发,1例2年后发生胆道蛔虫,均经皮下胆囊通道用胆道镜轻易取出。该术式既能处理好结石和狭窄问题,又能保存胆囊、胆管、Oddi括约肌的功能,保持胃肠道的正常生理通路,并能以最简捷的方法处理术后结石复发和胆道内其它问题  相似文献   

11.
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8年5月,采用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3例。在清除结石、解除肝内外胆管狭窄、肝门整形的基础上,利用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切开的胆管吻合,并适当游离胆囊,使其底部可以被固定到切口皮下。要求术中基本取尽肝内结石或切除病灶。结果同时行肝切除18例(41.9%)。术后残石率39.5%(17/43)。该术式联合肝切除与未联合肝切除的残石率分别为27.8%(5/18)、48.0%(12/25)。术后出现1例胆漏,1例真菌感染。43例随访1~83个月,平均27.6月。再发胆管炎和结石3例,胆管炎发作1例,再发结石1例,均通过皮下通道切开引流、取石而治愈。结论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微创、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与皮下盲襻型肝胆管空肠吻合术(SLCJ)后结石复发情况。方法:追踪随访5年间因肝胆结石接受这两种手术方式治愈的病人,观察其胆管炎发生率和胆管结石复发率。结果:共有134例病人获得随访,手术至随访时间平均4年2个月。STHG组与SLCJ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1%、21.2%,胆管结石复发率分别为4.1%、17.6%。STHG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和胆管结石复发率均明显低于SLCJ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THG术后疗效优于SLCJ。  相似文献   

13.
81.1% of a total of 1230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 could be reviewed by means of questionaries between 4 and 11 year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re was clear evidence for wors results in the long term group (between 9 and 11 years postoperatively) as to pain and ability to walk. In the short-term group of 1972-76 8.4%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 but in the long term group of 1970 this refers, as to be expected, to 23.5%. The same trend has been stated what aseptic complications are concerned: 42.7% clinically relevant ectopic ossifications and non-infectious implant loosenings in the long term group as compared with only 5.6% in the short term group. 1131 Müller prostheses were implanted. In this group 61 reoperations because of aseptic complications were necessary. Of all implanted Müller prostheses models the one with the middle neck length revealed the lowest rate of loosenings.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both early and late) indicated a re-operation in 0.5%.  相似文献   

14.
肝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1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合理选择肝胆管结石的术式,预防或减少肝胆管结石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80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肝胆管结石术后1~30d内79例(43.9%)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术后并发症有残余结石(21.7%)、切口感染(11.1%)、胸水(10.0%);在不同的术式中,单纯T管外引流术后并发症率为50.0%,胆肠内引流术为46.9%,肝叶段切除 T管外引流术为31.0%,肝叶段切除 胆肠内引流术为60.0%,肝叶段切除术后并发症率较低且易于处理;全组手术死亡率1.7%。结论肝胆管结石手术并发症多,发生率高,结石部位和手术术式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肝区段切除术既能达到治愈肝胆管结石及由其引起的肝胆病理改变的目的,又能获得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率;对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提出预防措施,探讨手术技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格以肝中静脉为引导的精准性半肝切除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采用半肝切除术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4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32例,年龄(42±15)岁。全程显露并保留肝中静脉纳入精准手术组(n=26),未能全程显露肝中静脉或者损伤肝中静脉纳入对照组(n=2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资料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肝衰竭患者,术后90 d无死亡患者。精准手术组的手术时间(5.2±1.8)h、术中出血量(620.5±450.8)ml,与对照组手术时间(4.9±2.3)h、术中出血量(760.5±540.2)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9例(40.4%)患者(精准手术组7例,对照组12例)出现各类并发症36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多于精准手术组[47.6%(10/21)比19.2%(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术后远期并发症对照组5例患者分别出现残留结石、胆道感染、肝脓肿及胆肠吻合吻合口狭窄伴结石复发,精准手术组仅2例分别发现残留结石及胆肠吻合吻合口狭窄伴结石复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多于精准手术组[23.8%(5/21)比7.7%(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以肝中静脉为引导的精准性半肝切除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能够较为彻底去除结石和病灶,降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院42例利用胆道镜及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联合治疗组)的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0例未使用钬激光碎石、仅使用胆道镜实施肝叶切除术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传统治疗组)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传统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稍延长[(242.1±41.2)min vs(224.5±38.1)min,t=2.01,P=0.048],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17.2±3.9)d vs (20.9±4.0)d,t=-4.287,P<0.001]、住院费用更少[(3.45±0.47)万元 vs(3.66±0.47)万元,t=-2.077,P=0.041]。术后联合治疗组无胆道感染发生,结石复发率[1(2.38%)vs 9(22.50%)]、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4.76%)vs 21(52.50%)]均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