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连云港市中医院2013-04—2015-04间就诊的67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黄体酮肌注,对照组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肌注联合盐酸屈他维林静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两组就诊时VAS评分、治疗后2 h VAS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0 min VAS评分及药物镇痛起效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黄体酮治疗泌尿系结石导致的肾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改善临床症状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哌替啶、山莨菪碱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哌替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双氯芬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30、60 min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哌替啶、山莨菪碱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其效果优于哌替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对肾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60 mg,随后间苯三酚80 mg静滴;对照组给予肌注曲马多100 mg,后给予山莨菪碱10 mg静滴,分别观察两组用药后30~60 min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6 h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对肾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腕踝针治疗组与常规西医治疗组各28例。常规西医治疗组: 给予双氯芬酸钠栓一枚(50 mg)纳肛,出现严重疼痛的患者给予曲马多注射液一支(100 mg)肌肉注射镇痛,并配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10 mg静脉输液治疗; 腕踝针治疗组: 选取下2、下5的方位腕踝针进针镇痛治疗,留针时间为1.5 h。比较2组病人的肾绞痛的疼痛缓解程度及其临床疗效;两组病人都予以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后5、10、15、30、45、60 min的疼痛缓解程度评估。结果 2组患者肾绞痛治疗后5 min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min 腕踝针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常规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后15、30、45、60 min 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腕踝针治疗组的肾绞痛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腕踝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5.7%(24/28),较常规西医治疗组的75.0%(21/28)(P<0.05)疗效更具优势。结论 腕踝针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郝永刚 《当代医学》2021,27(17):151-152
目的 探究间苯三酚治疗急诊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诊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10 mg静脉注射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160 mg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用药后30 min,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治疗泌尿系结石致肾绞痛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小林 《当代医学》2014,(34):138-139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地佐辛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5例肾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0)。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地佐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观察2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起效较快,用药20 min后即看到明显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地佐辛治疗肾绞痛效果显著,具有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脊柱融合术超前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脊柱融合术患者60例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和对照组,各30例。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在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h进行镇痛评分,并记录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VAS〉5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镇痛的应用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两组术后5、10、20、30 min及1 h进行镇静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4、8、12、24及48h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5例使用哌替啶5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无一例额外给予镇痛药物。两组术后5、10、20、30 min及1 h 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脊柱融合术,能减少辅助镇痛药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绞痛的镇痛效果,为输尿管结石绞痛寻找新的止痛方法.方法 经B超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并绞痛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阿托品0.5 mg肌注,对照组64例肌注用盐酸哌替啶100 mg、阿托品0.5 mg,用药后20 min、40 min、60...  相似文献   

9.
代蓉  杨鼎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60-3762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穴位注射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76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均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双侧三阴交和肾腧穴),对比2组疗效(包括总有效率、止痛起效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酮咯酸氨丁三醇用药途径由肌肉注射改为穴位注射后,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黄体酮治疗高原地区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试验组应用黄体酮注射液40 mg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加入质量浓度为50 g/L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用山莨菪碱10 mg加入质量浓度为50 g/L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给药前、后15min、30min、1 h及4 h对患者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其疗效,并观察其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给药后15min至4 h,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黄体酮治疗高原急性肾绞痛安全有效,联用明显优于只采用山莨菪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41例经临床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并绞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三组,于用药后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后与对照组1、对照组2在用药后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用双氯芬酸钠和山莨菪碱解除泌尿系统结石绞痛快速有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用药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观察组用药为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4、8、24、48 h,两组静息与活动(咳嗽)状态下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7%,低于对照组的43.3...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肌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与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A组肌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B组肌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用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疼痛程度评分,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约10 min后疼痛开始缓解,约20 min 基本缓解,且无明显不良反应;B组患者约20 min后疼痛开始缓解,约30 min后疼痛明显减轻,且所有患者均出现口干、面红,部分出现视物模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镇痛快,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93-95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常规解痉镇痛治疗无效的结石性肾绞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组,A组36例采用盐酸罂粟碱治疗,B组36例采用山莨菪碱与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疼痛变化、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A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7.22%,与B组(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 h、2 h、3 h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A组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明显低于B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罂粟碱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结石性肾绞痛具有较高治疗价值,可快速缓解疼痛,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宗强 《中外医疗》2023,(6):109-113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2019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9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对照组(经皮肾镜取石术),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症状、肾功能指标,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Hb下降值、CRP上升值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2cm,观察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2cm,观察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72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Scr水平、CysC水平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的Scr水平、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结石肾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泌尿系结石肾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43)则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分别为(3.05±1.01)分、(2.86±0.74)分、(2.55±0.61)分、(2.23±0.5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7、4.390、4.864、5.894,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系结石肾绞痛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效...  相似文献   

17.
史鸣鸣  石源 《求医问药》2014,(18):152-153
目的 :探讨用酮咯氨酸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20例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60例患者。我院用酮咯氨酸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用哌替啶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酮咯氨酸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安全有效,患者的耐受程度高。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盐酸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与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365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坦索罗辛0.4 mg 口服.硝苯地平片10 mg舌下含服,加双氯芬酸钠50 mg口服益;对照组患者用阿托品0.5 mg加哌替啶50~100 mg肌内注射,两组均常规输液.分别在30、60、120 min及4 h观察患者镇痛效果.结果 用药后30 min及60 min时,观察组分别有93、44例有效,对照组分别有109、46例有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于用药后120 min时,观察组173例有效,对照组152例有效;在4 h内完全缓解者观察组有162例,对照组有121例;复查B超,观察组共63例结石排出,而对照组只有26例结石排出.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坦索罗辛、硝苯地平片加双氯酚酸钠组对肾绞痛缓解有效率明显优于阿托品、哌替啶组.其不良反应少,不受麻醉药品限制,还明显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相似文献   

19.
倪绍端  马从学  王光磊 《吉林医学》2013,(36):7674-7675
目的:探讨单用酮咯酸氨丁兰醇和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用于治疗急性骨折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骨折后疼痛需要治疗患者80例,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或联合曲马多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mg/k譬(A组)、酮咯酸氨丁三醇0.25mg/kg加曲马多0.5mg/kg(B组)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分法评价给药前(T。)、给药后10min、1h、2h、4h、6h(分别为T2、L3、L4、T5、T6)时镇痛效果,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①组内比较:与T1时相比,两组T2、L3、L4、T5、T6;、L时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VAS评分在T2、T3、T4、T,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VAS评分在T。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T1、T2、T3、T4、T5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时A组的VAS评分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胃部不适、干呕或呕吐不良反应较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骨折后疼痛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酮或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治疗止痛效果理想,其中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不良反应较少,但作用时间略短。  相似文献   

20.
张震  李维  时广宇  王学梅  徐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1):1011-1013,1022
 目的探讨疼痛点定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对急性肾绞痛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及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肾绞痛且疑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374 例,随机分成VAS 组和对照组。VAS 组先应用VAS 评估输尿管压痛点的疼痛评分,随后2 组均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尿管的3 个生理狭窄进行扫查,超声显示输尿管扩张未检出结石的需结合肾盂静脉造影及CT 检查结果,评估并显示输尿管结石梗阻部位及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输尿管腹段结石超声诊断准确率为
100%(102/102),输尿管盆段结石为83.5%(66/79),输尿管壁内段结石为96.9%(187/193)。超声联合肾盂静脉造影及CT 检查诊断的全部输尿管结石中,其梗阻部位VAS 评分腹段为8.3±1.7,盆段为8.6依1.4,壁内段为8.9±1.1评分显著高于同组非结石梗阻部位(P< 0.05)。VAS 组与对照组比较,梗阻部位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疼痛点定位VAS 与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对诊断输尿管结石梗阻部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超声定位及结石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