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Claudin-18蛋白在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和37例肺部良性疾病所致胸腔积液标本,使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laudin-18蛋白表达,并与胸液细胞学结果比较,分析Claudin-18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疗效间关系.结果 Claudin-18蛋白诊断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38%,特异性100%,总准确率64.4%.与胸液细胞学(敏感性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增至68%.Claudin-18在非吸烟肺腺癌患者中阳性率为50.0%,而在吸烟肺腺癌患者中阳性率仅为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Claudin-18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疗效无关.结论 Claudin-18可能参与肺癌发生、发展过程,尤其非吸烟肺癌患者;胸腔积液Claudin-18与细胞学联合检测可提高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阳性率,并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 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5/6(CK5/6)和P63 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探讨这2 种检测方法联合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致恶性胸腔积液及在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TCT 对703 例胸 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涂片,筛选出疑似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标本281 例;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确诊为 NSCLC 恶性胸腔积液的137 例患者进行肺腺癌、鳞癌分型诊断;最后采用ROC 曲线计算其曲线下面积,进 一步判断该指标是否具有诊断价值。结果 初筛703 例胸腔积液,137 例为NSCLC 所致的恶性积液,其中肺 腺癌110 例、肺鳞癌25 例、肺腺鳞癌2 例。CK5/6、P63、TTF-1 及CK7 在肺鳞癌和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 液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K5/6 在肺鳞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敏感性、 特异性分别为92.86%(95% CI :0.64,0.99)和89.58%(95% CI :0.77,0.99);P63 在肺鳞癌致恶性胸腔积液 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67%(95% CI :0.60,0.99)和72.73%(95% CI :0.54,0.86)。TTF-1 在肺腺癌 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8%(95% CI :0.77,0.93)和90.63%(95% CI :0.74,0.98); CK7 在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23%(95% CI :0.83,0.98)和75.00%(95% CI : 0.41,0.93)。TTF-1 和CK7 诊断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 和0.774 ; CK5/6 和P63 诊断肺鳞癌致恶性胸腔积液的(AUC)分别为0.805 和0.755。结论 TTF-1 和CK7、CK5/6 和P63 分别对肺腺癌、鳞癌致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诊断价值,TCT 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 鉴别诊断及NSCLC 致恶性胸腔积液的分型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肺腺癌与肺鳞癌胸腔积液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二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和特点。方法:选取肺腺癌伴胸腔积液标本12例,肺鳞癌伴胸腔积液标本8例,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垂直板SDS-PAGE为第二向分离胸水蛋白质,银染显色,扫描仪获取凝胶图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同组实验重复3次,其中肺腺癌胸腔积液蛋白质点平均(376±17)个,同组匹配率为88.3%;肺鳞癌胸腔积液蛋白质点平均(383±21)个,同组匹配率为86%。经软件分析,肺腺癌胸腔积液中表达增高2倍的差异蛋白点29个,降低50%的蛋白质点50个。有3个点仅在肺腺癌胸腔积液表达,5个点仅在肺鳞癌胸腔积液中表达。结论:肺腺癌与肺鳞癌胸腔积液差异蛋白可能是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细胞分泌的特殊蛋白或特异性蛋白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86年1月至1993年10月共收治胸腔积液261例,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胸腔积液65例,资料完整者54例,为了解老年人胸腔积液特点,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60~88岁,平均68.4岁。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32例(59.3%);恶性胸腔积液18例(33.3%),其中经痰、胸水脱落细胞、手术病检、淋巴结活俭、皮肤结节活检确诊11例(肺腺癌6例、鳞癌3例、直肠癌1例、恶性胸膜间应痛1例),其余7例无病理结果,但2例出现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2例出现骨转移;1例右上肺部肿块影;1例右上肺不张;1例肺门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胸腔内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1例晚期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1例给予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后灌注顺铂化疗及局部胸腔热疗,对照组30例接受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后单纯胸腔内灌注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采用KPS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胸腔积液控制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1%vs 60.0%,P0.05),生活质量的总改善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83.9%vs 56.7%,P0.05)。两组毒性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urvivin蛋白在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49例恶性胸腔积液和25例良性胸腔积液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同时送检胸液脱落细胞学作为对照,分析Survivin与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和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6%(40/49),明显高于胸液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57.1%(28/49),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达87.7%;同时也显著高于良性组8.00%(2/25)(P<0.05).Survivin的表达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中差异无显著性;在恶性组中,胸水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2.5%(21/40),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的88.8%(8/9)(P<0.05);但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检测胸水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恶性胸腔积液早期诊断的一个新的生物标记物,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和预测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分析EGFR基因突变在肺腺癌胸腔积液细胞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6名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细胞块与283名肺腺癌患者组织块进行ARMS-PCR法检测EGFR并分析,对同时有胸腔积液细胞块和组织块的患者52名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胸腔积液细胞块77例EGFR突变型,阳性率为49.36%;组织块126例EGFR突变,阳性率为44.52%;52名有胸腔积液细胞块和组织块的患者中38名EGFR突变一致,一致率73.08%,其中胸腔积液细胞块EGFR阳性率为48.08%(25/52),组织块阳性率69.23%(36/52)。结论:肺腺癌胸腔积液细胞块EGFR阳性率比组织块稍高;有胸腔积液的肺腺癌患者原发灶组织发生EGFR突变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水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联合对原发性肺腺癌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例原发性肺腺癌性和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采用 western blotting检测胸水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D。结果原发性肺腺癌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SP A光密度值分别为265.1±141.16和180.0±64.1;原发性肺腺癌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SP-D光密度值分别为299.9±140.6和206.8±86.8。36例原发性肺腺癌患者中有23例胸水中SP-A>250,有16例SP-D>250,而SP-A>250和(或)SP-D>250有29例。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SP-A、SP-D均未超过250。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对结核性胸膜炎与原发性肺腺癌所致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有临床价值,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胸腔积液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M2-PK)水平,探讨肿瘤M2-PK对于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住院和门、急诊就诊的胸腔积液患者146例,其中恶性胸腔积液72例(肺癌52例,肺外恶性肿瘤20例),良性胸腔积液74例(感染性胸腔积液54例,漏出液20例)。将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恶性胸腔积液组、感染性胸腔积液组和漏出液组,其中感染性胸腔积液包括结核性胸腔积液和肺炎旁胸腔积液两个亚组,取第一次胸腔穿刺术所得的胸腔积液标本,应用ELISA法测定胸腔积液中肿瘤M2-PK的浓度。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肿瘤M2-PK浓度为(39.58±3.15)U/mL,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13.47±0.90)U/mL,与良性胸腔积液中各亚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肿瘤M2-PK浓度与肺外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比较有显著差异[(44.90±4.39)U/mL比(27.08±4.55)U/mL,P〈0.05)。根据ROC曲线,取肿瘤M2-PK浓度18.68U/mL为临界值,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87.6%,特异性为86.0%,准确性为87.4%。肿瘤M2-PK和癌胚抗原(CEA)联合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85.0%,准确性为91.1%。结论测定胸腔积液中肿瘤M2-PK浓度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一定价值,与CEA联合诊断恶性积液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全身化疗加小剂量四环素局部治疗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南京市胸科医院杨建功关键词肺肿瘤;胸腔积液;四环素;丝裂霉素中图法分类号R734本文收集了20例全身化疗加小剂量四环素局部治疗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例作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院1993-199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自制穿刺床引流治疗肺底积液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穿刺床对11例12个肺底积液,2例,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在X光电视透视监测下穿刺引流,其中2例肿瘤所致肺底各病人下抽液后注入抗癌药治疗。结果 12例肺底积液的16次穿刺引流均获一次性成功,抽液量在80~1550ml之间。胸膜内注药的2例患者,胸腔积液料得到满意控制。结论 自制穿刺床透用于流动型肺底积液、其它游离性胸腔积液及部分包裹性积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5月南京市高淳中医院及宿迁市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胸腔积液样本,分别行细胞涂片与细胞块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染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涂片HE染色、细胞块切片HE染色及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肺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检查显示恶性肺腺癌患者37例,占比46.2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准确率高于常规涂片HE染色与细胞块切片HE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诊断肺腺癌的准确率较高,可以辅助临床诊断肺腺癌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和自发性气胸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胸腔积液40例,其中,10例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鳞癌4例,腺癌6例.30例为结核性胸膜炎.30例自发性气胸,其中24例为年轻患者,平常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6例患阻塞性肺疾病.70例患者均使用美国产上海总代理的中心静脉导管,在常规胸腔穿刺基础上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引流胸腔积液和引流或抽吸胸膜腔积气.严重者采用闭引式引流和吸氧,以加速胸膜腔积气的排出.结果:40例胸腔积液患者3~7天治愈,30例自发性气胸5~10天治愈.结论:利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和自发性气胸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imer)、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癌胚抗原(CEA)对肺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79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胸腔积液分为胸腔积液组(76例)和非胸腔积液组(103例)。对两组患者血清D-Dimer、IL-6、VEGF和CEA水平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各项指标及其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通过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概率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血清D-Dimer、IL-6、VEGF及CEA水平升高是肺腺癌患者发生恶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上述4项指标联合预测概率AUC为0.930,相较于单个指标显著提升。血清指标高水平组(联合预测概率≥0.41)患者总有效率和生存时间低于低水平组(联合预测概率<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血清D-Dimer、IL-6、VEGF及CEA水平明显升高,是胸腔积液形成的危险因素,可用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CEA在肺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肺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肺癌组,以同期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胸腔积液CEA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与生存质量各领域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清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患者CEA水平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和肿瘤类型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TNM分期和胸水肿瘤细胞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CEA与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均呈正相关(均rs〉0,P〈0.05),与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结论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CEA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TNM分期和胸水肿瘤细胞相关,可作为肺腺癌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与顺铂胸腔灌注联合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顺铂,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对比分析2组治疗1周后的近期疗效,观察2组治疗4周后的胸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测定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61.7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2例Ⅰ°骨髓抑制,6例消化道反应),对照组为32.35%(3例Ⅰ°骨髓抑制,8例消化道反应),研究组治疗后VEGF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结论贝伐单抗与顺铂胸腔灌注联合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率,另外,胸水VEGF也可能作为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检测因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2 0 0 0 0 8/2 0 0 2 0 1唐都医院恶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 5 8(男 33,女 2 5 )例 ,年龄 19~ 83(平均 5 9.3± 12 .0 )岁 ,其中 ,大量积液 4 5例 ,中等量积液 13例 ;左侧 2 0例 ,右侧 35例 ,双侧 3例 ;肺鳞癌胸腔转移 2例 ,肺小细胞癌胸腔转移 2例 ,卵巢腺癌胸腔转移 1例 ,恶性淋巴瘤胸腔浸润 1例 ,恶性胸腺腺瘤胸腔浸润 1例 ,肺腺癌胸腔转移 4 5例 ,查到瘤细胞未分病理类型 6例 .我们自行设计与 4 9号套管式腹腔穿刺针配套的 11F塑料导管 ,60 Co照射消毒密封 ,在患者胸腔积液恶性确定后 ,B型超声准确定位 ,常规取 5~ 9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加深对恙虫病所致肺损害的认识。方法 对54例恙虫病所致肺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损害占恙虫病患者的47.8%(54/113),其中咳嗽占37%(20/54),咳痰占25.9%(14/54),气促占24.1%(13/54),胸痛占14.8%(8/54),肺部啰音占29.6%(16/54);X线胸片:肺部炎症渗出占27.8%(15/54),间质性炎症占42.5%(23/54),胸腔积液和(或)肺水肿占33.3%(18/54)。结论 恙虫病所致肺损害较常见,应引起重视,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9.
姚小英  黄奕娟  陈中静 《广西医学》2002,24(10):1636-1637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胸膜本身的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 ,可压迫肺及纵隔引起呼吸循环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局部抽液可短时间内缓解症状 ,为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生长 ,本科于 1 995~ 2 0 0 1年予胸腔内注射顺铂或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6 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0例恶性胸腔积液中 ,男性 5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1 8~ 75岁 ,平均年龄 5 0 .7岁。右侧 45例 ,左侧 1 5例 ,右侧胸膜间皮瘤致恶性胸腔积液 4例 ,左股骨肉瘤致右侧胸腔积液 1例 ,其余均为肺癌所致胸腔积…  相似文献   

20.
肺腺癌并癌性胸腔积液TNM分期属Ⅲb~Ⅳ期,已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住院治疗的肺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38例,分别采用顺铂(DDP)联合紫杉醇(TAX)与DDP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的方案治疗,现将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