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房室结习惯分成房结区、结区和结希区。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在两个或三个层次同时形成,称为房室传导中的分层阻滞。一般最多见的是两个层次的阻滞,结区易形成文氏型传导,而结希区和房结区易形成2:1传导。这种房室结两个水平上存在不同类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引起不规则的心室律,称为交替性文氏现象或交替性文氏型传导。 交替性文氏现象可以发生于传导系统的各个部位以及起搏点与周围心肌的交界区。以房室阻滞的交替性文氏现象较为多见。房室交界区的交替性文氏现象是指在2:1房室传导阻滞时下传心搏的P-R间期逐次延长,最后以二至三个P波连续受阻而结束一个文氏周期的一种心电图表现。大多数交替性文氏周期的发生机理是由于传导系统中存在着两个性能、水平不同的阻滞区。由于传导系统近侧与远侧的阻滞类型不同,可引起不同的心电图改变。假若近侧部位呈2:1  相似文献   

2.
希氏束阵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是比较独特而具危险性的房室阻滞,此类阵发性房室阻滞的显著特征是从正常的1:1房室传导(偶尔2:1房室阻滞)突然转变为完全性房室阻滞在房室恢复正常传导或次级起搏点产生逸搏之前,常有一段心室停搏问歇,从而产生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恶化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晕厥或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3.
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由位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处的异位兴奋灶,或由于折返机理——包括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房室结旁路或房-室旁路——所引起。最近认识到某些房-室旁路不能从心房传导到心室,故其体表心电图正常,见不到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但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这些隐匿性异常旁路可参与折返环中的从心室到心房的逆向传导,房室结及希氏束则作为前向传导肢。这种继发于隐匿性异常传导途径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用外科切断异常旁路或希氏束而治愈。  相似文献   

4.
对30例经希氏束电图证实的不同程度及不同阻滞水平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室房逆行传导进行研究,其方法为用右室连续递增起搏和S_1S_2程序刺激两种方式判定室房逆传功能,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和希氏束及高位右房电图.确定室房逆传方法为(1)有效心室起搏V波后有相应的A波,由希氏束及高右  相似文献   

5.
心脏多个部位的传导障碍均可导致房室阻滞,其可以发生在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等部位。本文阐述心房阻滞在房室阻滞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希氏束电图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沛然 《山东医药》2000,40(7):47-48
希氏束电图 (HBE)是将多极导管插入心腔所记录的希氏束兴奋过程中微小的电位变化 ,其对确定房室传导阻滞 (AVB)部位、程度及指导临床医师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将 HBE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及适应症等介绍如下。1 检测方法正常的心脏兴奋传导为窦房结→房室束→房室结→希氏束内→希氏束远端→左、右束支→浦倾纤维→心室肌。从房室结到束支发生阻滞者称 AVB;阻滞部位在房室结者称希氏束上 AVB,阻滞部位在希氏束远端和束支者称希氏束下 AVB。希氏束电位变化很小 ,用体表心电图不能测出 ,只有用 HBE才能记录到。其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多卡因对正常心脏的房室和室内传导影响很小,但也有应用利多卡因后产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和其他严重心律失常的报道,故曾强调在已有传导阻滞时应用此药要谨慎。作者对10例慢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及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希氏束电图的研究,测定其房室结和房室结下传导时间(infranodal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67岁,无任何不适症状,图1为患者每天正常活动时心电图(图1)。随后患者做了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试验时患者诉气短,记录的心电图见图2。试题内容下列4种描述中,哪个正确A.房室结阻滞;B.运动能改善房室传导;C.希氏束以远阻滞;D.希氏束内阻滞正确答案:D.希氏束内阻滞答案分析本例心电图图1存在规整的2:1房室阻滞,其基  相似文献   

9.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右束支和左束支(前、后分支)。窦房结与正常冲动的形成有关,而其他结构为冲动由心房序贯传导至心室所必需。在传导时,窦性激动可在这些传导组织的任何部位被阻滞,而产生房室或室内传导障碍。阻滞的重  相似文献   

10.
有时隐匿性传导可促进其后激动的传导。有人发现,有时只有在希氏束或心室的提前电刺激后,提前的房性激动才能通过房室结。房性早搏之所以下传是由于处于房室结的不应期(3时相阻滞)而希氏束或心室的提前电刺激隐匿性逆传进入此阻滞区,可使这些纤维在房性早搏到达前先除极,从而使其复极完成较早。这一机理曾被称为由  相似文献   

11.
1952年 Lown,Ganong 和 Levine 三氏提出短 P-R 间期,正常 QRS 波伴发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报告。1963年 James 首先报告了连接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及左右心房之间的三条通道,即前、中、后结间束,后束的部分纤维越过房室结而与其下部或希氏束相连,称为 James 旁道。窦性冲动经此旁道进入房室结的下部或直接进入希氏束,避免  相似文献   

12.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的心脏电生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食管法电生理检查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1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主要表现为2:1房室阻滞,多在诱发开始时出现数秒至数分钟,也可呈持久性存在,2:1传导转为1:1传导时多经过一过性3:2文氏传导并伴一过性束支阻滞。结论P波极向及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特点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阻滞的诊断依据。以此排除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注意与房速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人体正常的心肌组织均有双向传导功能,特别是房室结。室上性冲动从心房前向经房室结传至心室,称之前向传导;房室结下冲动可经房室结逆行传回心房,称之逆向传导。但2种传导方式存在差异,不仅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大小不尽相同,而且兴奋的方式和传导路径也可能不同。在病理情况下,某些心肌组织只允许激动从一个方向传导,而相反方向的激动不能通过,即所谓单向传导阻滞(unidirectional conduction block)。在特定条件下,心脏任何部位都可发生单向传导阻滞,尤以房室交接区最多见。1单向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单向传导阻滞的机制主要是递减性传导,递减…  相似文献   

14.
正向性逆行P-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右心房下部,房室交界处节律及室性冲动经房室传导系统或房室旁路逆行传至心房产生的P波,在Ⅱ、Ⅲ、aVF导联呈负向是被公认的一般规律.但在少数情况下,逆行P-波在Ⅱ、Ⅲ、aVF导联可呈正向,较少见,本文报道2例正向性逆行P-波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阐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时希 -浦系统不应期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8例 AVNRT病人在射频消融前于高位右房 (HRA)常规行程序电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并实时记录。结果 所有病人心动过速起始时均表现为房室 2∶ 1传导 ,其中 2例 2∶ 1阻滞点在希氏束以下部位 ,5例在希氏束以上部位 ,1例不明。房室 2∶ 1传导持续平均 14.0 3± 10 .0 3秒后转为房室 1∶ 1传导伴束支传导阻滞 ,其中 3例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3例为左束支传导阻滞 ,2例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为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1∶ 1房室传导伴束支传导阻滞平均持续 6 .87± 11.2 6秒后束支传导阻滞消失。结论  AVNRT起始时希 -浦系统的不应期自动缩短使结室传导易化 ,这一机制是电重构机制 ,且常在 30~ 6 0秒之内完成。  相似文献   

16.
与射频消融相关的三度房室阻滞(AVB)通常由于房室结双径路、间隔部旁路、特发性左心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房室结区域的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等部位消融导致房室结或希氏束损伤所致,单纯由于导管机械压迫而非消融所致房室阻滞甚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儿童频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伴室速射频消融时因大头导管管体压迫房室交界区域致迟发的一过性三度AVB。[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出现延缓或中断称为房室传导阻滞(AVB)。体表心电图上P—R间期在希氏束电图上包括:1、P—A间期:代表窦房结到房室结传导时间;2、A—H间期:代表房室结的传导时间:3、H—V间期:代表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顷野氏纤维传导时间;其中BH时间代表希氏束本身传导时间。当上述间期超过正常时,示该部位发生病变,为传导阻滞的病变部位。AVB可为暂时性。间歇性或永久性。从发生机制上可为  相似文献   

18.
自从希氏束电图(HBE)问世后,各种裂隙现象均有报告,Damato将房室传导裂隙现象分为6型,室房传导裂隙现象分为2型,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一、房室传导的裂隙现象 (一)Ⅰ型裂隙现象 当程序刺激的联律间期缩短时,首先出现H—V阻滞,当联律间期进步缩短时,由于房室结近端传导延缓,而使H—V恢复传导。图1A、B、C进行心房程序刺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心脏冲动传导从窦房结开始,经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心室,是最生理的传导过程,保证了最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当传导系统发生病变,如窦房结和/或房室结功能障碍,造成窦性心动过缓和/或房室阻滞,需要器械干预时,无论人们怎样努力,也难以达到尽可能近似的生理性境界。实际上父母给予新生婴儿的健康心脏才是真正的生理性起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三度房室阻滞是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冲动都不能下传引起房室分离。一度房室阻滞可能由于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或束支-浦肯野系统内的传导延迟,也可能由于一处传导延迟的组合引起[1]。当一度房室阻滞发生房室干扰后图形千变万化,常常未引起心电图工作者的注意。本文就一度房室阻滞合并房室干扰酷似三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报道如下:临床心电图资料病例一患者女、94岁,因"双下肢水肿1月加重3d伴纳差、少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