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尿及体液中存在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相关分子,可在妊娠、滋养层疾病、睾丸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和某些非滋养层病的患者中检测到.但是,由于hCG相关分子在不同疾病中结构、大小和含量变化很大以及标本中的干扰物质,在用品牌hCG试验诊断和监测滋养层疾病时常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造成漏诊或不必要的临床干预.综述hCG相关分子与滋养层疾病的关系和防止假阳性结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糖基化hCG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糖基化hCG是hCG的一个相关分子,由未分化或低分化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分泌产生。与规则hCG相比,高糖基化hCG亚基上修饰的糖基比例显著增多,糖基分化质量更大,结构更为复杂。在妊娠初期、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细胞滋养层细胞是主要的滋养层细胞,相应的高糖基化hCG水平分泌增多,揭示高糖基化hCG水平与早期妊娠的发展、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高糖基化hCG具有特殊的侵袭性,在异常妊娠(Down综合征、先兆子痫)中也有异常分泌。  相似文献   

3.
高糖基化hCG是hCG的一个相关分子,由未分化或低分化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分泌产生.与规则hCG相比,高糖基化hCG亚基上修饰的糖基比例显著增多,糖基分化质量更大,结构更为复杂.在妊娠初期、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细胞滋养层细胞是主要的滋养层细胞,相应的高糖基化hCG水平分泌增多,揭示高糖基化hCG水平与早期妊娠的发展、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高糖基化hCG具有特殊的侵袭性,在异常妊娠(Down综合征、先兆子痫)中也有异常分泌.  相似文献   

4.
人早孕期蜕膜和绒毛外滋养层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侵入蜕膜组织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在HE染色标本上不易辨认。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过氧化物-抗过氧化物酶标记蜕膜组织中的hCG与hPL阳性细胞。结果证明,子宫内膜中只要有一个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存在就能被显示出来。这对提高妊娠诊断,防止残留滋养层细胞的增生与恶性病变很有意义。我们在蜕膜组织中还发现3类胎盘激素阳性细胞:hCG阳性细胞,hPL阳性细胞及hCG与hPL均为阳性的细胞。这一发现,证明了蜕膜有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至2002年,文献报道92例子宫胎盘部位滋养层细胞肿瘤,澄清了以往各种错误命名,明确属种植部位中间滋养层细胞来源的肿瘤,瘤细胞浸润子宫内膜或蜕膜、肌层,常伴纤维素样物质沉着及侵犯小动脉为特征,免疫组化测定以胎盘泌乳激素(hPL)、黑素瘤细胞粘连分子(Mel-cAM)呈强阳性表达为其特征,现分别阐述其临床、病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转化生长因子β与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胎盘滋养层细胞、子宫蜕膜细胞、肌层细胞及羊水中均有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TGFβ对滋养层细胞增殖、分化及浸润,对子宫内膜功能、子宫前列腺素E2(PG E2)分泌,对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内分泌、免疫及黏附分子表达功能及胚胎发育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TGFβ表达失调可能与宫内发育迟缓、先兆子痫、习惯性流产、滋养层细胞恶性肿瘤等妊娠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子宫胎盘部位滋养层细胞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至2002年,文献报道92例子宫胎盘部位滋养层细胞肿瘤,澄清了以往各种错误命名,明确属种植部位中间滋养层细胞来源的肿瘤、瘤细胞浸润子宫内膜或蜕膜、肌层,常伴纤维素样物质沉着及侵犯小动脉为特征,免疫组化测定以胎盘泌乳激素(hPL)、黑素瘤细胞粘连分子(Mel-CAM)呈强阳性表达为其特征,现分别阐述其临床、病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滋养层细胞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滋养层细胞在胚胎的植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增殖、功能调节失常与多种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滋养层细胞的培养是进行这些相关实验的基础。然而 ,目前正被应用的滋养层细胞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原代培养的滋养层细胞存在产率低、杂细胞污染等方面的缺憾 ,而滋养层细胞又在细胞特性上发生了变化。此外 ,目前在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是否就是滋养层细胞这一关键问题上尚无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9.
血清hCG假阳性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早在妊娠后8~10d血中即可检测到。hCG的分泌与滋养细胞的数量密切相关,因此血清hCG的测定在早期妊娠、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和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已成为至关重要的指标。随着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不断提高,但近年来国外仍不断有血清hCG假阳性结果而导致不必要的诊刮、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胎盘滋养层细胞、子宫蜕膜细胞、肌层细胞及羊水中均有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TGFβ对滋养层细胞增殖、分化及浸润,对子宫内膜功能、子宫前列腺素E2(PGE2)分泌,对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内分泌、免疫及黏附分子表达功能及胚胎发育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TGFβ表达失调可能与宫内发育迟缓、先兆子痫、习惯性流产、滋养层细胞恶性肿瘤等妊娠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类似蛋白的生成与分布:〔丸尾猛:第34回日本产科妇人科学会总会学术讲演会抄录集:29,1982(日本)〕由滋养层产生分泌的hCG是具有黄体化的生物学作用的糖蛋白激素,曾认为是妊娠及滋养层疾病特有的激素。但近年来由于引进放射免疫法及免疫组织学,在各种肿瘤组织中也发现了有免疫活性的hCG,并且在正常男子、非孕妇女的血、尿中见到类似蛋白的存在,而对非滋养层的类似hCG的产生问题引起了关注。另一方面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加速了关于滋养层产生hCG机制的研究进展,逐渐阐明其亚单位生成的遗传信息。滋养层的hCG生成与分泌:hCG于α及β两种亚单位构成,生成过程上各自的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的硷基排列,在核蛋白体上接受翻译,先  相似文献   

12.
人类 hCG 是合体滋养层产生,由α-和β-链组成,分子量为39KD 的糖蛋白,迄今认为是与妊娠相关的滋养层特异蛋白。Klopper 1985年在波恩第一届人类生殖和胚胎学欧洲学会上,提出 hCG 和滋养蛋白(SP~1)并非滋养层产生。他证实受精后未妊娠者 hCG 和 SP~1有一定百分比。探索非滋养层产生 hCG 的来源,认为全身可能出现有活力而又敏感的淋巴细胞。这样 Yamauchi 等在孕5~10周的母体淋巴细胞表面发现 hCG。Blalock 研究组在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一直将血清检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为诊断绒毛膜癌主要决定因素。新近美国Yale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发现有时hCG可呈假阳性,因而导致错误诊断和治疗。 12例患者因血清hCG持续增高诊断为妊娠后绒毛膜癌,其中7例虽已子宫全切或双输卵管、卵巢切除(有的术后还联用化疗),但hCG仍居高不下,故推测hCG可能为假阳性。为此,对这些患者血清和尿hCG、β-hCG及β-hCG核心  相似文献   

14.
先兆子痫患者母胎界面上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尚涛  孔刚  王喆  王雁玲 《生殖与避孕》2005,25(9):531-537
目的:研究先兆子痫患者母胎界面上细胞凋亡水平及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收集妊娠25、27、29、30和31周及足月分娩的正常妊娠者和先兆子痫患者的胎盘组织,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刻痕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母胎界面上细胞凋亡情况, 并行凋亡细胞定位;RT-PCR检测正常妊娠和先兆子痫胎盘组织中P53,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正常妊娠和先兆子痫患者胎盘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数目都随孕周延长而逐渐增高,但先兆子痫的胎盘中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正常妊娠胎盘中凋亡细胞主要为合体滋养层细胞,足月胎盘绒毛内血管内皮细胞亦有少量细胞凋亡,而先兆子痫胎盘中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和绒毛内血管内皮细胞均发生明显的凋亡;RT-PCR显示先兆子痫胎盘组织中P53和Bax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妊娠的正常胎盘,而Bcl-2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正常妊娠过程中胎盘组织中只在有限部位出现少量细胞凋亡,而先兆子痫胎盘组织中细胞过度凋亡, 且凋亡细胞分布广泛,并伴有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上调。表明先兆子痫的发生与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大量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6在滋养层细胞胎盘生长因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人早孕绒毛滋养层细胞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IL)6对体外培养的滋养层细胞PIGF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胰蛋白酶与胶原酶联合消化,再与Percoll细胞分离液纯化而得到的滋养层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体外培养人滋养层细胞PIGF表达;观察100、10、1及0.1μg/L浓度的IL-6作用12h及100μg/L浓度的IL-6作用6、12、24及48h时,对滋养层细胞PIGF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PIGF为185bp、248bp的阳性条带;随IL-6浓度的增加,滋养层细胞PIGF分泌也相应增加;当100μg/L浓度的IL-6作用于滋养层细胞6h后,PIGF分泌开始增加,12h达到高峰。结论:PIGF的分泌具有对IL-6的时间与浓度的依赖性,并在早孕中发挥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糖蛋白,由胎盘产生,在孕妇血与尿中都大量存在,尤其在早期妊娠阶段,故能用生物法或免疫法作测定以诊断早孕。在非妊娠期,hCG出现于血或尿中为病理现象,指示有肿瘤组织分泌此激素。hCG的生物活性同hLH有类似处,但不完全相同。一、分泌部位:过去认为hCG由细胞滋养层细胞分泌,但Midgley等用荧光免疫法发现抗hCG血清定位于合体滋养层细胞内、电镜检查发现合体细胞内有发育良好的内质网。细胞免疫化学法指出合体细胞糙面内质网的内质网池内能找到hCG。故现一致认为hCG主要由合体细胞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并确定适用于滋养层细胞合体化研究的内参基因。 方法利用人绒毛膜癌细胞BeWo和人滋养细胞干细胞比较了11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并使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三种软件程序来确定最合适用于研究滋养层细胞合体化的内参基因。 结果TBP和RPS13为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而常用的GAPDH(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和β-actin(actin, beta)在滋养层细胞合体化过程中表达水平稳定性不佳。 结论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滋养层细胞的合胞化研究时,TBP和RPS13是首选的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8.
体外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丙型肝炎病毒 (HCV)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已有研究证实 ,HCV存在母婴传播[1 4 ] ,其传播的途径可能为宫内传播、出生时传播和出生后的母乳、唾液传播。目前 ,关于HCV母婴传播的机制尚不清楚 ,宫内感染可能是HCV母婴传播的主要机制之一[2 ] 。本研究采用HCVRNA阳性血清 ,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 ,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滋养层细胞感染HCV后的超微结构改变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分离滋养层细胞所用组织为本院妇产科正常产妇剖宫产术后的无菌胎盘组织。2 .方法 :(1)主要试剂 :Perc…  相似文献   

19.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滋养层合体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4,700,具有蛋白分子的四级结构,由一蛋白核心及α、β糖分子侧链组成,侧链尾端常为涎酸,与hCG的生物活性有关。hCG的α侧链与hFSH及hLH的α侧链结构相似,三者具有免疫交叉反应及类似的生物效应,而hCG的β侧链则具有免疫及生物学特异性。本文所述的β-hCG酶联免疫目力测定与放射免疫测定,均建立在β亚单位的结构基础上,是一敏感性较高的可用以诊断早孕及滋养叶细胞疾病的方法。 hCG为水溶性蛋白,在孕卵着床后即由滋养叶合体细胞产生,孕8~10周血浓度达高峰,测试体液(血、尿、脑脊液)中hCG有助于对早孕及滋养叶细胞疾病  相似文献   

20.
研究证明人重组γ-干扰素(hrIFN-γ)对人胎盘滋养层组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蜕膜组织蛋白合成了在体外实验中均有抑制作用,结果指出hrIFN-γ在剂量为250U/ml培液和2500U/ml培液时明显地抑制滋养层组织hCG分泌,与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5和0.01,并呈剂量相关反应,同时hrIFN-γ在剂量范围为10U~1000U/ml培液时,明显抑制蜕膜蛋白质合成^3H亮氨酸掺入的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