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与DNA甲基化密切相关,一碳单位代谢对DNA甲基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NA甲基化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基因异常表达和改变的常见机制。一碳单位代谢过程包括很多营养素,如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蛋氨酸、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胆碱和甜菜碱等。这些营养素水平发生变化,都可能影响一碳单位代谢过程,从而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探讨了一碳单位代谢及其相关营养物质和结直肠癌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就这一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陈辰 《中国肿瘤》2010,19(6):385-388
叶酸代谢在肺癌发生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叶酸的代谢同时影响了DNA与核苷酸的合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叶酸还原酶,它不可逆地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催化生成5-甲基四氢叶酸,而后者正是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蛋氨酸反应的甲基供体。MTHFR基因的多态性(C677T,A1298C)会造成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病率。已有研究表明MTHFR的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发病率显著相关,文章对MTHFR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叶酸与肿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Miao XP  Lin DX 《癌症》2003,22(6):668-671
叶酸是水果和蔬菜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甲基供体参与细胞内的甲基化反应和脱氧核糖核酸的从头合成。叶酸缺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联,这可能是因为叶酸缺乏影响DNA合成、修复和正常甲基化。叶酸在细胞内需要代谢转化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vdrofolate reductase,MTHFR)是叶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MTHF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677C→T和1298A→C)使其编码的酶功能活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叶酸的生物转化和功能。众多的研究表明,MTH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是一些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妊娠等疾病密切相关,几乎影响全身的各个器官,通过氧化损伤、DNA甲基化和含硫化合物代谢异常等多种机制影响细胞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与调控,进而导致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总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的诱因与基因、营养、疾病等关系密切,因此,本专家共识基于回顾分析近30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循证医学的证据,结合我国人群特点,本专家共识建议将总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根据同型半胱氨酸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和总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或使用膳食补充剂包括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以及相关辅助因子的营养素补充剂等方法降低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期显著减缓相关疾病的发展进程。推荐开展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的检测指标,以明确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进而指导临床的精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实现预防疾病发生或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叶酸是一碳代谢的一组关键微营养素,对DNA结构和功能的维护有重要作用。叶酸缺乏和代谢异常是DNA合成和甲基化紊乱的诱因之一。阿尔茨海默病(AD)是典型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微管结合蛋白(tau)过度磷酸化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学实验表明叶酸缺乏与人体认知能力下降和AD患病风险具有密切关联。本文综述了叶酸对AD患病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从营养基因组学角度为防范A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以进行性、广泛性的骨骼肌含量减少和功能减退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由于肿瘤患者的高分解代谢和低合成代谢状态,因此,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较高.与恶性肿瘤相关的肌肉减少症,称为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不仅影响患者机体成分的正常代谢,还会降低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因此,做好肿瘤患者的营养筛查和评估,及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甲硫氨酸代谢中产生的一种含硫的非必需氨基酸,其在相关代谢酶及叶酸、维生素B6、B12等辅酶的作用下维持体内正常水平。编码Hcy代谢相关酶的基因缺陷及其辅酶缺乏可导致血浆Hcy浓度升高,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风险因素。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与年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但AD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Hcy可通过诱发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过磷酸化、DNA损伤、氧化应激和自噬异常等诱发神经细胞损伤,增加AD风险。本文就高Hcy对AD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深入探究其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晗  倪娟  周滔  汪旭 《肿瘤防治研究》2015,42(12):1188-1191
目的 探讨叶酸(folic acid, FA)缺乏-充足条件,对皮肤来源的人正常和癌细胞株的端粒长度及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含FA 30~3 000 nmol/L的培养液干预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株BJ及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 21天,以RT-qPCR技术分析受试细胞端粒绝对长度(absolute telomere length,aTL),以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实验(CBMN-Cyt)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指标来评价基因组稳定性改变情况。结果 BJ细胞在FA 30 nmol/L,端粒长度随干预时间延长呈现异常增长或缩短,CIN率明显上升(P<0.05),在FA 100~300 nmol/L时,端粒长度、CIN率与FA浓度呈正相关;在FA 1 000 nmol/L时,端粒长度改变较小,CIN率维持不变。A375细胞在FA 30、300~3 000nmol/L时,端粒长度在15天时增长、21天时缩短的趋势(P<0.05),CIN率在FA30 nmol/L时显著升高(P=0.013)。结论 A375细胞的端粒与基因组稳定性变化对于叶酸没有明显依赖;叶酸缺乏在正常细胞BJ中会诱发端粒长度的异常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叶酸对于嘌呤合成和DNA甲基化非常重要,叶酸缺乏导致尿嘧啶错误加入、DNA异常甲基化、p53基因突变、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改变、染色体断裂和微核形成.叶酸和酒精在乳腺癌的发展中是对抗因素.叶酸将为乳腺癌的预防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叶酸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维生素,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人体多种代谢反应,叶酸缺乏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心脑血管疾病和抑郁症风险增加。红细胞叶酸与血清叶酸都是反映机体叶酸水平的指标。红细胞叶酸能反映机体内近3个月叶酸储存状态,且具有稳定、不受近期膳食摄入影响的特点;血清叶酸反映机体短期内叶酸水平,其检测更加迅速和经济。在不同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中,两者与疾病的关联性不一致,甚至有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因此关于两者的应用价值没有一致的结论。由于过量补充叶酸也会导致某些疾病的风险升高,因此选择合适的指标反映机体内叶酸水平显得更为必要。本文就红细胞叶酸与血清叶酸的检测在先天畸形、心脑血管疾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抑郁症等疾病转归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过量补充叶酸的危害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选择合适的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叶酸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甲基供体参与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和细胞内甲基化反应.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T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MTHFD)等是叶酸代谢通路中重要的酶.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变异、叶酸缺乏或代谢障碍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本文就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渐进性、全身性的综合征,属于增龄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体积减少,肌力下降和机能减退。 肌肉减少症不仅是机体运动系统衰老的一个表现,也是全身病理生理状态的反应。骨骼肌不仅是人体的运动系统,同时也 是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代谢器官,参与机体的分泌和代谢过程,如葡萄糖、糖原、脂质代谢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代谢 综合征是以肥胖、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为主,多种代谢性疾病并存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老人由于体力 活动水平下降和机体代谢能力下降,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几率大大增加,进而导致代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 老年疾病频发。两者都与人体老化、代谢能力的下降密切相关,均属于年龄相关性疾病,由于代谢综合征并不是指一种疾病, 因此研究代谢综合征与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本质是研究相关疾病与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两种疾病共同的 病理基础、代谢异常角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肿瘤患者代谢异常,即肿瘤代谢重编程, 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肿瘤细胞快速生长的特性促使其争夺更多营养补给,高能量的需求和低获能的有氧糖酵解方式让机体功能蛋白被当作能源使用,导致体内蛋白质含量无法满足患者正常生理需要。全身的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蛋白质储存库,肿瘤细胞复杂的营养代谢及蛋白质过度消耗会导致患者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笔者团队最初研究发现,腹部肿瘤患者在经历了围术期的禁食及胃肠道手术改建等因素的影响后普遍会发生术后疲劳综合征,骨骼肌功能显著下降。通过进一步临床研究,无论是否存在营养风险,肌肉减少症都是胃肠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肌肉减少症是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关注要点,将之纳入肿瘤患者的术前常规筛查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合并肌肉减少症的肿瘤患者进行适当干预有助于促进术后加速康复,改善手术预后,对提高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减轻公共医疗卫生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Londono-Vallejo JA 《癌症》2008,27(7):775-783
端粒在基因组稳定、细胞核结构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中发挥关键作用.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会缩短,缩短的端粒可能再延长或不延长,这取决于细胞内是否存在一种专用酶-端粒酶.由于人体的多数体细胞并不表达端粒酶,因此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端粒必然缩短.在生理条件下,端粒缩短与延长的细胞增殖相矛盾,因此端粒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增殖潜能,并作为细胞无限生长的预防机制.相反,在细胞增殖检查点受破坏的细胞巾,缩短的端粒n『导致染色体融合并启动断裂-融合-桥周期,这极大地促发了基因组不稳定.在体外研究中,转化细胞中由于端粒严重缩短造成的基因组高度不稳定,在这种细胞种蓄积了有害的遗传改变,从而导致细胞最终死亡(危象).同时,随机的遗传或拟遗传学改变可使细胞获得端粒维持机制(以及其它肿瘤表型),从而成为永生细胞.在体内研究中,尽管在早期肿瘤细胞中发现端粒缩短和其它形式的端粒功能障碍可能使基因组不稳定,但端粒功能障碍对于人类肿瘤表型的直接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余柳莹  鲍轶  吴加元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103-1106
摘 要: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是叶酸代谢、DNA甲基化的关键酶。MTHF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包括677 C→T和1298A→C突变,可使MTHFR酶活性下降,从而影响细胞内叶酸的正常代谢。全文分析MTHFR 基因多态性对叶酸代谢和DNA合成的影响及其在恶性肿瘤发生、诊治和预后的研究进展,阐述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的价值及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6.
肿瘤的高发病率及高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寿命。 一碳代谢是肿瘤发病机制的重要代谢通路之一,通路 中的两个重要因子———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 同时,一碳代谢通路中的多个功能性基因多态性也影响 携带者对肿瘤的易感性,但这种关系往往会受到营养素水平等混杂因子的修饰。 此外,一碳代谢通路中一些功能性的基因多 态性还影响着携带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不良反应,这可能为临床化疗药物个体化的选择与剂量设定提供依据。 这些功 能性的基因多态性,还具有作为肿瘤患者预后预测因子的潜在价值。 本文从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倡导“精准医 学与个体化诊疗”的当下,一碳代谢通路中的功能性基因多态性研究在个体化的肿瘤预防与临床治疗上,具有重大的科学意 义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端粒与人类的衰老和肿瘤密切相关。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一段特殊的结构,能够防止染色体末端降解、融合和重排,在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体细胞的端粒长度是逐渐缩短的,但肿瘤细胞由于端粒酶的重新激活具有稳定的端粒长度和永生化的特征。端粒长度缩短往往增加衰老相关疾病的风险而端粒长度增长往往增加肿瘤的风险。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端粒长度的改变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而且端粒长度可以预测肿瘤风险,显示出端粒长度在精准诊疗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对端粒长度在细胞癌变和预测肿瘤风险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癌症与衰老是在细胞调亡(apoptosis)调节机制的控制之下。现在,关于端粒和瑞粒酶的研究有可能改变这一观点:即细胞癌变与衰老主要是受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一端粒(tel-mere)长度的控制,端粒随每一次的细胞分裂而缩短,当缩短到临界长度时,该细胞便会死亡。端粒是由端粒末端转移酶一端粒酶(由h肝规院特异地合成,因此端粒酶的有无决定肿瘤细胞的生存。鉴于端粒、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功能,现就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一、端粒、瑞拉酶的结构和功…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作为甲基供体在基因调控所需的甲基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一旦叶酸缺乏将会导致DNA甲基化的模式转变,DNA链乃至染色体断裂,所以普遍认为叶酸缺乏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叶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在化疗和靶向治疗中均有使用.本文简要综述叶酸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其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陈颖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3):777-780
由TRF 1、TRF 2、RAP1、TIN2、TPP 1 和POT 1 蛋白组成的shelterin 端粒蛋白网络参与维持端粒的正常功能。其中Tan?kyrase 可核糖基化TRF 1,使其与端粒解离,并导致端粒酶与端粒的结合,从而维持端粒长度的相对恒定。多数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升高,因而端粒酶抑制剂可特异诱导端粒的缩短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但端粒缩短是一渐进过程,在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直至缩短的端粒丧失其染色体末端保护功能时会有一段时间间隔。因此,端粒的缩短也会降低端粒酶抑制剂的药效。Tankyrase与端粒酶活性升高呈正相关,因而Tankyrase抑制剂可诱导端粒的缩短,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少数以ALT 机制维持端粒长度相对恒定的肿瘤细胞中,Tankyrase抑制剂则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诱导肿瘤细胞的生长阻滞。此外,Tankyrase抑制剂增强Wnt信号途径中轴蛋白的表达水平,诱导β- 连环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由于Tankyrase抑制剂可通过多种途径拮抗肿瘤细胞的生长,因而其表现出光谱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就Tankyrase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