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林美兰 《全科护理》2014,(15):1361-1363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保护会阴分娩法接生,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法接生,助产士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及裂伤程度、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Ⅱ度裂伤率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及会阴Ⅰ度裂伤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两组产妇总体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042,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0,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法能明显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有效保障产妇生殖健康,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住院分娩初产妇4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保护接生技术进行分娩;抽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住院分娩初产妇4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顺产、会阴侧切及剖宫产)、分娩情况(会阴裂伤、疼痛、第2产程及产后2 h 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第2产程时间、产后2 h 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会阴的完整性,促进自然分娩,为产妇提供了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保护会阴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单手保护会阴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技术,观察两组产妇产程疼痛级别、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会阴裂伤发生率、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产程疼痛级别、产后出血率、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单手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减少会阴损伤,有效减轻产妇产程疼痛,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4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并给予托肛保护会阴接生。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根据产妇自己的意愿选择直立、前倾、蹲、趴、侧卧和半坐卧等自由体位分娩,并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比较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会阴损伤程度及会阴侧切情况、剖宫产情况、产后2h出血量、产妇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会阴侧切率、裂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剖宫产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自然分娩患者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时间跨度3年,抽取本院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患者7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随机将其均分为参考组(n=35)和研究组(n=35),参考组以传统体位分娩,研究组接受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患者接受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后,顺产率更高,会阴侧切率更低,产妇满意度更高,产程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新生儿评分更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然分娩患者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新式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的比较,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优点及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住院阴道分娩初产妇12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无保护会阴组和保护会阴组,各600例。无保护会阴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接产。保护会阴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接产。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医护人员及产妇满意度、新生儿体重、巨大儿及肩难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无保护会阴组会阴完整率及医护人员、产妇满意度高,会阴侧切率低,产后2h出血量少,产后住院时间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会阴Ⅰ、Ⅱ度裂伤率,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窒息发生率,巨大儿、肩难产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产妇的会阴损伤程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产妇经济负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无明显的不良分娩结局,符合产妇及妇产科医护人员的要求,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低危阴道分娩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5 年 1~3 月, 阴道分娩且无会阴侧切指征的初产妇 182 例,随机分为 2 组,观察组 86 例,对照组 96 例,观察组在胎头着冠后实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照组则按照传统会阴保护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及裂伤程度、会阴水肿情况、产后 2 h 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χ2=5.419,P<0.05),会阴水肿发生率低于观察组(Z=-2.3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会阴裂伤程度(Z=-0.647,P>0.05)、产后 2 h 出血量(Z=-0.423,P>0.05)及新生儿窒息率(Z=-0.486,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减轻了产妇会阴损伤程度,没有造成明显的分娩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周毅 《全科护理》2014,(25):2344-2345
[目的]观察无保护接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正常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产妇运用传统保护会阴的方法分娩,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期间呈无保护会阴状态,在助产士的指导下通过屏气与哈气进行分娩。记录两组产妇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 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生命体征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行会阴侧切术9例(9.7%),产后出血5例(5.4%),对照组产妇行会阴侧切术42例(45.2%),产后出血14例(15.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不仅操作便捷,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还能有效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有利于产妇后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刘志辉  邓柳 《全科护理》2013,(31):2937-2937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545例正常分娩初产妇,对观察组1768例产妇在助产士指导下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1777例产妇采用传统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情况、未侧切会阴撕裂程度及伤口愈合情况、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少于对照纽,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未侧切会阴撕裂程度、血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在接生人员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可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分娩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92例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分娩时,对照组选择传统体位,观察组选择自由体位,比较两组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Ⅰ度、Ⅱ度损伤及会阴侧切、宫颈裂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时选择自由体位,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产程,减少会阴损伤、会阴侧切及宫颈裂伤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初产妇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收治的初产妇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应对能力、分娩知识知晓率,分娩方式及应用药物镇痛、会阴侧切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分娩应对能力评分、分娩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χ2=8.612,P=0.003;χ2=0.857,P=0.049)。结论 个体化教育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有助于提高产妇的分娩应对能力,提高产妇分娩知识知晓率,能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对产程时间、分娩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孕妇为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护理,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主导镇疼分娩管理方式。比较2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评分、无指征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第1、2产程均短于对照组(t=26.029,P<0.001; t=9.447,P=0.018);分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无指征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方式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降低无指征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cRobert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技术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产妇1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7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仰卧膀胱截石位下会阴保护法进行助产,观察组产妇采用McRobert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技术进行助产,对比2组产妇产后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会阴疼痛程度,产后1个月会阴疼痛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McRobert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技术,能够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降低产后会阴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法对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妇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7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助产法,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助产法,观察2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会阴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比例(1.43%)低于对照组(4.29%)。观察组产妇对助产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法可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符合自然分娩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1240例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娩,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进行分娩.观察2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程的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2组产程的时间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疼痛程度,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够降低产时疼痛的程度,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保暖结合体位调节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性剖宫产手术产妇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环境保暖结合体位调节干预。比较2组寒战和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中寒战程度轻于对照组(Z=-2.700,P=0.007);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低氧血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8.010,P=0.005;χ2=8.040,P=0.005;χ2=5.311,P=0.021)。 结论 采用环境保暖结合体位调节的护理方式可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低氧血症、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事件,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19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名。观察组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10.5%,对照组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3,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和会阴Ⅰ度裂伤率分别为9.4%和61.0%,对照组分别为4.2%和31.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2,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7.3%,对照组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6,P<0.05)。观察组产妇排尿困难发生率为2.1%,对照组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为(3462.4±412.3)g,对照组为(3416.2±323.4)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4,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9,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损伤,减少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提高产妇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应用于产房护理质量管理中。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将其应用于产房正常分娩的孕妇,收集每月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构建了15项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9,协调系数分别为0.47、0.55(均P<0.05),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组的产妇满意度、正常分娩率、会阴完整率、早期皮肤接触/早吸吮率及硬膜外分娩镇痛实施率均高于传统护理管理组(P<0.05),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低于传统护理管理组(P<0.05), 新生儿窒息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侧切伤口感染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与传统护理管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并应用于产房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产房的护理质量和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式无创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10月于本院行阴道自然分娩的200例低危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新式无创分娩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技术,比较会阴损伤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会阴疼痛程度。结果两组产妇均无会阴Ⅲ度裂伤。试验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无创分娩技术有利于保护会阴完整,减轻裂伤程度,缓解产后会阴疼痛,不会导致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