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贫血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左旋卡尼汀对MH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已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MHD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每次透析结束后,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2g,对照纽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患者炎症介质、营养状况、贫血和心脏结构与心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显著下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显著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Hs-CRP、IL-6、Hb、Hct、LV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LVEF差异显著。结论:左旋卡尼汀可改善MHD微炎症状态、贫血和心功能,可作为MHD患者的一种长期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透析后静脉注入左旋卡尼汀1.0g,每周用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150IU/kg,透析后皮下注射1~3次;对照组:不用左旋卡尼汀,每周用rhEPO50~150IU/kg,透析后皮下注射1~3次。两组患者均应用叶酸、铁剂、维生素B12。治疗前及治疗后2、4、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结果:观察组患者4个月后Alb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Hb、Hct、RC2个月后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rhEPO的用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1)。结论:左旋卡尼汀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血红细胞检测指标,其作用在4个月时达高峰,可减少患者rh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56例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同时给予EPO,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注射左卡尼汀,对照组不用左卡尼汀,治疗前和治疗中每个月复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12w后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纠正情况以及EPO用量。结果治疗12w后,两组Hb、H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著,且EPO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更明显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减少EPO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陈丽君  张妍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13-1014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O)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采用rhEPO治疗;治疗组15例透析后静脉应用左旋卡尼汀,同时应用rhEPO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b、Hct和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均升高;治疗组Hb、Hct和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hEPO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肾性贫血能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状态,提高rhEPO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实验组每次透析后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均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压积(Hct)。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Hb、RBC及Hct均有所升高(P<0.05)且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以使患者的Hb、RBC及Hct明显升高,提高肾性贫血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余伍中  高国胜 《当代医学》2010,16(36):58-5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维持性血透患者(MHD)贫血的疗效及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的影响。方法将55例维持性血透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血液透析治疗后皮下注射r-HEpo,剂量100~150u/kg,分为2~3次注射,当Hb≥100g/L,RBC压积(Hct)≥30后逐渐减量,治疗组每次透析后予以左卡尼汀1.0iv,疗程三月。结果两组Hb、Hct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量少。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的治疗疗效,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生活质量和贫血的影响。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透析结束后均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FPO)3000IU皮下注射2~3次/周,而治疗组每次透析后加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g。随访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给两组患者应用SF36系统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上升,较对照组治疗后亦有明显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可明显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  相似文献   

8.
左旋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EPO抵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血透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抵抗后补充左旋卡尼汀的疗效。方法 :将 4 8例EPO抵抗的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n =2 6 ) ,于每次血透后静注左旋卡尼汀 1g ,对照组 (n =2 2 )于每次血透后静注生理盐水 5mL ,疗程 8周。结果 :治疗组血红蛋白 (Hb) ,红细胞压积 (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治疗后第 5周EPO用量减少 36 % ,而对照组无改变。结论 :左旋卡尼汀能改善EPO的抵抗性 ,纠正贫血。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根据使用EPO剂量的不同将 39例慢性肾衰竭并血液透析病人分成 4组 ,观察治疗后 2、4、12个月时与治疗前 (0月 )相比红细胞数 (RBC)、红细胞比积 (Hct)及血红蛋白含量 (Hb)的变化。结果  2 4例使用EPO10 0 - 15 0IU/ (kg·w) (6 0 0 0IU/w - 90 0 0IU/w) ,治疗后RBC、Hct、Hb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 (P≤ 0 .0 0 1) ;5例使用EPO5 0IU/ (kg·w) (30 0 0IU/w) +间断输血患者 ,其RBC、Hct、Hb升高不显著 ;10例不用EPO而单纯输血患者 ,其RBC、Hct、Hb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EPO能较好地纠正肾性贫血 ;单纯输血不能治疗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0.
薛海燕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11-161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N)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方法:46例老年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L-6、hs-CRP、Alb、PAB、Hb、HCT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AB、Hb、HCT显著上升,对照组Hb、HCT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IL-6、hs-CR及Alb、PAB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普遍存在L-CN缺乏,L-CN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1.
    
李光来  苏双全  王梅菊  付纯 《安徽医学》2013,34(8):1155-115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慢性肾衰合并贫血患者共50例,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25例,单用EPO治疗,试验组25例,在EPO治疗的同时加用左卡尼汀,试验周期为12周。治疗期末观察各组贫血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贫血状况均明显改善。②两组之间对比,试验组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PO治疗可以改善MHD患者的贫血状况,左卡尼汀可明显提高EPO治疗MHD患者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张雷  柯斯奇 《疑难病杂志》2012,11(7):517-519
目的观察维生素C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MHD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采用EPO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微炎性反应指标(CRP、IL-6、TNF-α)、氧化应激反应指标(MDA)及贫血指标(SF、Hb、Hct、RBC)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MDA均无显著改善(P>0.05),Hb、Hct、RBC得到一定程度改善(P<0.05,P<0.01),而观察组CRP、IL-6、MDA、Hb、Hct、RB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且CRP、IL-6、Hb、Hct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P<0.01)。结论 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是影响EPO疗效的重要因素,而维生素C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从而提高EPO疗效,可作为治疗肾性贫血的辅助药物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泵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泵功能衰竭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左旋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组各78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泵功能改善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泵功能较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其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治疗后LVDd下降,LVFS、LVEF均升高(分别为P〈0.05和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不大。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LVFS、LVEF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及曲美他嗪能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23例结直肠癌术前未用消炎痛肛塞治疗的非用药组,外周静脉,局部灌流动静脉血的CD_4~ /CD_8~ 值下降,SIL-2R、PGE_2水平升高,Dukes D期患者免疫功能显著异常。术前用消炎痛肛塞的用药组CD_4~ /CD_8~ 值较非用药组增高,SIL-2R、PGE_2水平下降,Dukes C、D期患者局部灌流动静脉的各项免疫指标显著改善。说明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晚期更受损,使用消炎痛肛塞可提高中晚期患者的局部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速升颗粒临床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4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铁剂、叶酸及复合维生系B_(12)(VB_(12))等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血速升颗粒,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疲乏情况及KPS评分的改善。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74.0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水平(Hb)均有显著性升高,且治疗组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WBC水平无显著性变化,而治疗组WBC水平显著性升高,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及神疲乏力改善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升,且治疗组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速升颗粒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RBC、WBC及Hb水平,同时患者神疲乏力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MH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每次4 h,观察组在每次透析结束前5 min静脉推注左卡尼丁注射液,每次1 g,治疗1个月、3个月后,2组采外周血检测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结果:伴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逐步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治疗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比、CD35阳性RBC百分比、超氧化物歧化物水平逐步上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比逐步下降;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比、CD35阳性RBC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治疗1个月、3个月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MHD治疗的DN病人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病人微炎性反应状态,同时能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共12周。结果治疗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艺  王成富 《河北医学》2003,9(12):1063-1065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与红细胞生成素 (EPO)合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HD)患者透析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HD患者 2 6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每次透析结束后A组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 1g。B组除左旋卡尼汀外 ,给予EPO12 0u/kg·w ,皮下注射。 10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体力、精神状态、食欲、透析中肌痉挛、低血压等症状都有改善 ,B组改善更明显。与A组比 ,B组的干体重及血浆蛋白升高显著 (P <0 .0 5 ) ,血红蛋白 ,血球压积变化差异更显著 (P <0 .0 1)。结论 :两药合用可提高HD患者的透析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0mg/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提高其疗效,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20.
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世瑶  赵江  吴萍  周盛英 《四川医学》2011,32(8):1257-1258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9年5月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38例,行EPO皮下或静脉注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检测Hb、HCT、RBC等指标,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Hb、HCT、RBC比用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PO治疗MHD患者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