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亢中医辨证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的相关性,为中医分型提供新思路。方法:将180例甲亢患者根据中医症候表现分为痰火内扰、心肝火旺、阴虚阳亢三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甲状腺上动脉峰值流速、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每分钟血流量(qv)等研究指标,统计分析三种中医证型各自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阴虚阳亢组患者的病程较长,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频二维超声指标对比,阴虚阳亢组患者的甲状腺回声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进行比较,三组患者的甲状腺上动脉峰值流速(V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肝火旺组患者的甲状腺平均每分钟血流(qv)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99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西医分期、分级,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了解其证候分布规律。结果:99例患者中,痰证占58.59%、瘀证占55.56%,这两个证候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阴虚阳亢证、火证、风证、气虚证。证候组合形态以痰瘀证最多,占22.22%。且分期不同,痰证、瘀证出现率始终较高,疾病的轻重分级与中医单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痰瘀阻络型为主,证型的变化与分期有关,与疾病轻重分级无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证候要素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制定中风急性期证候调研表,对同一地点的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证候要素分布为风证(50/60)〉痰证(45/60)〉火热证(37/60)〉血瘀证(26/60)〉气虚证(19/60)〉阴虚阳亢证(13/60)。脑出血阴虚阳亢证明显高于脑梗死(P〈0.01),脑梗死火热证积分、阴虚阳亢证积分均低于脑出血同类型证候积分(P〈0.05)。高血压病史与痰证积分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糖尿病史与火热证积分、阴虚阳亢证积分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高血压病史与痰证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中风史与火热证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中风史与痰证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证候要素与高危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干预证候要素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不同中医证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为中医药临床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74例脑梗死患者的121个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按脑梗死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分类并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斑块(造影Ⅰ级)以阴虚阳亢为最主要证型(占85.9%),风痰瘀阻和风痰火亢证脑梗死患者的不稳定型斑块(造影Ⅱ级和Ⅲ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患者(P0.05),且风痰瘀阻和风痰火亢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增强强度及增强强度比值亦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患者(P0.05)。结论:运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研究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不同中医证型脑梗死的相关性,可为脑梗死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静  卢春茜 《光明中医》2023,(17):3389-3392
目的 探讨清热养阴汤治疗心肝火旺型桥本氏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桥本氏甲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清热养阴汤口服治疗,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养阴汤治疗心肝火旺型桥本氏甲亢临床疗效显著,能充分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方法。方法: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广西区内四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28例门诊或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机分为运算组和考核组,并对其进行量化。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处理,以划分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证候类型。结果:运算组278例原发性高血压证候类型经聚类分析可以被划分为四个证型,即阴虚阳亢证、风阳上扰证、痰浊中阻证和瘀血阻络证,其中阴虚阳亢证占48.2%,这些证型与临床辨证诊断的一致率均达到了86%以上。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证候分型可划分为阴虚阳亢、风阳上扰、痰浊中阻、瘀血阻络四个证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 784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应用临床调查表采集中医病名、证候类型及其证候要素等相关信息,并应用频数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医与高血压病相关的病名有眩晕、胸痹、心悸、头痛等6种,以眩晕居多(82.40%);中医证候类型有7种,以风阳上扰证(31.61%)、痰湿壅盛证(26.51%)和肝肾阴虚证(15.86%)居多;证候要素有10种,以内风(47.48%)与阴虚(42.71%)居多,其次为阳亢、内湿、痰浊、气虚、内火、血虚、血瘀、阳虚等。结论:高血压病中医病名以眩晕为主,证候类型以风阳上扰证、痰湿壅盛证及肝肾阴虚证常见,证候要素以内风、阴虚、阳亢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3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痰上扰、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痰瘀阻窍、气血亏虚、肾精不足6证,检测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患者中医各证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痰瘀阻窍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肝火上炎证风痰上扰证肾精不足证。结论 H型高血压与中医各证型均有相关,其中与痰瘀阻窍证关系密切,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570例肾虚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发现肾虚证老年性痴呆以精亏、阳虚、阴虚为主要证候要素,同时兼夹瘀、痰、火、血虚、气虚等致病要素,临床表现为肾虚证兼夹瘀血、痰浊、心肝火旺等。结合临床专业知识聚类分析发现三类证候分布:第1类以肾精亏虚为主,未发现其他兼夹证候;第2类以肾阴虚为主兼夹心肝火旺证及心脾两虚证;第3类以肾阳虚为主兼夹气滞血瘀证及心脾两虚证,并且肾精亏虚证所占比例最大。结论肾虚老年性痴呆以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虚为主要证候,兼夹瘀、痰、火等致病因素,五脏与心、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与精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研究溶栓时间窗外中风急性期1周内不同时点证候要素分布及其与不同中风诊断标准证型判定的相关性。方法:制定统一的中风急性期证候调研表,对溶栓时间窗外中风病发病1周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对所有患者按照中风一代标准(1986)、二代标准(1996)分别进行证型判定,同时进行证候要素判定。结果:发病1周内溶栓时间窗外脑出血与脑梗死证候要素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周内溶栓时间窗外不同时间入院脑梗死、脑出血证候要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内,不同证候要素的脑梗死、脑出血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代标准中,脑梗死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一代标准)与血瘀证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脑出血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与NIHSS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脑出血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与阴虚阳亢证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在二代标准中,脑梗死痰热腑实证与血瘀证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脑出血风痰瘀阻证与NIHSS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脑出血痰热腑实证与阴虚阳亢证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结论:在发病1周内,溶栓时间窗外脑梗死与脑出血证候要素程度分布基本一致,证型的判定不一定是所有相关证候要素的组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早期肾损害尿蛋白的差异性,为中医辨证分型及早期诊疗高血压肾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研究病例资料的方法,在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地区收集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痰瘀阻络组、阴虚阳亢组及肾虚组3组。留取患者晨起尿液标本,检测早期肾损害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将各证型组早期肾损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占比例痰瘀阻络组为32%,阴虚阳亢组为36%,肾虚组为32%。3个证型中阴虚阳亢组所占比例稍大,但与另外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虚组尿MALB、TR F、β2-MG与痰瘀阻络组、阴虚阳亢组比较,水平均增高(P<0.05,P<0.01);痰瘀阻络组与阴虚阳亢组比较,3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存在早期肾损害,但肾虚证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程度总体上要重于痰瘀阻络证及阴虚阳亢证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中医证型与痰结核分枝杆菌、肺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3家医院的373例MDR-PTB患者,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法揭示MDR-PTB的中医证型分布,探讨不同证型与痰结核菌阳性程度、肺部病变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 MDR-PTB主要分为肺气亏虚、肺肾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肺脾气虚4型。阴虚火旺、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型痰涂阳性程度均较肺气亏虚型明显(P〈0.05,P〈0.01),阴虚火旺型痰涂阳性程度较肺肾气阴两虚、肺脾气虚型均明显(P〈0.05)。肺肾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肺脾气虚型肺部病变范围均较肺气亏虚型明显(P〈0.05或P〈0.01),肺肾气阴两虚型肺部病变范围较肺脾气虚、阴虚火旺型明显(P〈0.05,P〈0.01)。结论 MDR-PTB患者肺部病灶范围愈大,涉及脏腑越多,证型越复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甲功筛查,促进甲功异常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及血瘀脉络型患者各30例,对照组30例,测定甲状腺功能,统计分析中医各证型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其中,阴阳两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高于其余4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型糖尿病病情及中医证型演变,2型糖尿病尤其是阴阳两虚型患者,进行常规甲状腺功能尤其是FT3的检测,对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研究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与病理检查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研究资料均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选择治疗时间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共选择86例患者,并采用中医辨证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分型,分别为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并观察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损害为Ⅱ级至Ⅲ级中,肝肾阴虚型占比8.14%,气阴两虚型占比9.30%,脾肾气虚型占比24.42%,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损害为Ⅳ级至Ⅴ级中,肝肾阴虚型占比27.91%,气阴两虚型占比13.95%,脾肾气虚型病理占比16.2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患者的肾小球损伤积分、肾小管间质损伤积分、肾血管损伤积分均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气虚型比较,脾肾气虚型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理损害最轻,而肝肾阴虚型IgA肾病患者病理损害最严重,但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Ⅲ、Ⅳ期患者中医证型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报告表,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DNⅢ、Ⅳ期患者共172例,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对7个中医证型与18个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121例DNⅢ期患者中阴虚证99例(81.8%)、气虚证78例(64.5%),51例DNⅣ期患者中阴虚证33例(64.7%)、阳虚证23例(45.1%)、血瘀证36例(70.6%),两期患者中医证型比较,除痰湿证外,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血瘀证和湿浊证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瘀证、体质指数与痰湿证、餐后2h血糖与阴虚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DNⅢ期患者中医证型以气虚证和阴虚证为主,而Ⅳ期以阴虚证、阳虚证和血瘀证为主,且部分中医证型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ticanemia,CAA)肾阳虚和肾阴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水平及相关内分泌激素与正常人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CAA患者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AA肾阳虚和肾阴虚患者治疗前AR和GR水平及肾阳虚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AR和GR水平;(2)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类、性激素类及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结果:(1)CAA肾阳虚和肾阴虚患者治疗前的AR、GR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CAA肾阳虚患者治疗前AR、G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肾阴虚患者(P〈0.05或P〈0.01)。肾阳虚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AR、GR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2)CAA患者FT3、FT4、睾酮水平较正常组均有下降(P〈0.01或P〈0.05),经治疗后,有明显上升趋势,统计学无差异(P〉0.05);肾阳虚患者FT4、皮质醇、睾酮水平显著低于肾阴虚患者(P〈0.05)。结论:检测CAA患者外周血AR、GR表达水平及相关内分泌激素等水平可能成为中医证型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动态监测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主要脉症。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收集162例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患者脉症,采用多因素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单个脉症及其组合群出现频次统计进行分析。结果:聚类分析中第1类头晕、头胀、目眩、耳鸣、健忘、乏力、心烦、失眠、多梦、心悸、舌红、少苔、脉细,第2类面红、口干、遗精、早泄、阳痿、腰酸、脉沉分别反映了阴虚阳亢证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和肾阴不足的病理变化。而其中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失眠、口干、舌红、苔少、脉弦、脉细位于单个脉症及其组合群出现频次前列以及前5个主成分中。结论:上述10个脉症可以作为主要脉症列入该证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肌骨超声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8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和肝肾阴虚型4个证型,分析肌骨超声表现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4个证型中,湿热蕴结型占比最高,累及关节最多。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关节表面软组织水肿阳性率最高,为19.7%,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04)、肝肾阴虚型(P=0.001);瘀热阻滞型关节表面软组织水肿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肾阴虚型(P=0.048)。湿热蕴结型滑膜增生阳性率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01)。湿热蕴结型滑膜血流阳性率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02)、肝肾阴虚型(P=0.023);其余项目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证型间半定量分级比较,湿热蕴结型滑膜增生级别高于痰浊阻滞型(P<0.01),其他各证型滑膜增生级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型滑膜血流级别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1)、肝肾阴虚型(P<0.05),其他各证型滑膜血流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关节积液、骨侵蚀的半定量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性关节炎肌骨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肌骨超声能为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依据,可作为中医四诊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影像学角度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RA患者进行关节功能分级、X线分期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X线分期与关节功能分级的关系以及中医证候与关节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RA关节功能分级与X线分期呈正相关(P<0.01).湿热痹阻证与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湿痹阻证与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患者关节功能多为Ⅰ、Ⅱ级;肾气虚寒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关节功能多为Ⅱ、Ⅲ级. 结论 RA患者X线分期越高,关节功能分级也越高;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关节功能Ⅲ级分布最少,而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则以关节功能Ⅲ级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