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对5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弹性按压手法复位前的准备、复位中的密切配合、复位后的精心护理。结果1年后随访,57例优良率达80.70%。结论弹性按压手法复位结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精心的护理是复位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脊柱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对于稳定的无神经功能症状的骨折行保守治疗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1]。本院自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运用腰桥过伸复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椎损伤中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其治疗及护理不当,常造成诸多并发症或加重脊柱损伤,甚至可并发截瘫。多年来,治疗方法层出不穷,而对该类骨折的康复护理却多有疏忽。我院自1996年2月~1998年2月收治4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在治疗的同...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由于各种不同外力作用引起的损伤,大多数是间接暴力引起,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从2003年1月-2006年11月共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48例,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7例(139个椎体),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前VAS评分为75~95分,术后24hVAS评分0~2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次日疼痛完全缓解82例、部分缓解13例、无缓解2例,治疗有效率97.9%;骨水泥外渗发生率10.07%;随访6~24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无疼痛加剧及迟发性神经损伤表现。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古剑雄  莫通  林长缨 《现代康复》1998,2(7):701-70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常见的骨伤科疾病,但多椎体压缩骨折较为少见,其脊柱的稳定性差,治疗难度也较大。我科自1993年6月以来收治有11例多椎体胸腰椎压缩骨折病人,采用康复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一和 《现代康复》1999,3(3):357-357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椎损伤中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其治疗及护理不当.常造成诸多并发症或加重脊柱损伤.甚至可并发截瘫。多年来,治疗方法层出不穷.而对该类骨折的康复护理却多有疏忽。我院自1996年2月~1998年2月收治4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在治疗的同时.实施了康复护理.均达到满意疗效。现将40例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由于各种不同外力作用引起的损伤,大多数是间接暴力引起,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从2003年1月—2006年11月共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48例,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17岁~84岁,平均50.6岁;胸116例,胸128例,腰115例,腰210例,腰3和腰49例;本组病人中除1例合并有轻微神经根刺激症状外,其余均无神经受损表现。X线检查:椎体压缩不超过1/3,椎管无骨折块。1.2方法病人入院后给予卧硬板床,行腰部垫高复位,定时给予翻身,分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辅以药物脱水、消…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是指稳定性骨折,脊椎附件无骨折,无神经损伤症状者。我科对ZI例此类患者均采用垫枕加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胸腰椎活动基本恢复,效果满意。这种垫枕只适用于稳定性压缩性骨折,不稳定性小关节突骨折、椎间盘破裂、脊柱棘间韧带损伤或有骨片刺人椎管及不宜功能锻炼者则不能采用。卫临床资料ZI例患者中男12例,女9例。20~63岁。其中坠跌伤12例,车祸7例,日常活动意外致伤2例,损伤后lh至48h内人院治疗。损伤椎体Tll~LZ19例、占90·5%,其它椎体损伤2例、占9·5%,21例均用垫枕加功能锻炼治疗。2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压缩骨折在脊柱骨折中最为常见,多为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即胸11、12和腰1、2,常合并有脊髓损伤及其他系统的并发症。治疗上主张绝对卧床休息,时间为4~6周,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及时正确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至关重要。因此我科根据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护理方案,在2000~2006年收治的32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中,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3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结果:全部病例恢复效果优96例,良40例,优良率100%。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合理而系统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薄美兰 《当代护士》2015,(12):46-47
总结了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训练、皮肤准备;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卧床指导、疼痛护理、功能锻炼以及饮食指导。认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椎体成形率高,并发症少,联合有效、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一些椎体肿瘤的疗效.方法:对48例共67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其中椎体血管瘤2例2个椎体,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40例59个椎体,椎体转移瘤伴压缩性骨折6例6个椎体.在X线透视下,将不透X线骨水泥调成液状,通过一定压力的注射器轻柔、缓慢、匀速注入病变椎体.结果: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近期止痛效果良好.经平均1年的随访,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中远期疗效与病变性质相关.本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适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一些椎体肿瘤的止痛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腹胀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症。2004年10月~2006年1月本科采用桃红四物汤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椎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发生率更高。对于年龄偏大,骨折相对稳定,无脊髓和神经损伤者,目前治疗仍以卧床休息、补钙、功能锻炼和精心护理为主。本院从2005年1月~2010年11月,共收治51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诚  蔡洁  王芳 《全科护理》2012,10(19):1749-1750
[目的]总结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行人工骨椎体内植骨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同时加强术前评估、心理护理、训练指导、常规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40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无护理并发症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吴礼生 《现代康复》1999,3(11):1367-1367
3年来我们对100例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采取推拿、体疗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快速复位分期康复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分析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快速复位、分期康复法。方法:对90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3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采用快速复位、被动锻炼、对症治疗,中期严格督促腰背肌功能锻炼,后期继续康复锻炼,并根据3期特点辅以垫枕、中药调理为治疗组;27例采用单纯垫枕复位加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总优良率98.4%,对照组总优良率82.2%。结论:对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要争取早期充分快速复位,强调腰背肌功能锻炼,规范化分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主张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4~6周,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内外用药等,若失治或误治会遗留腰背部疼痛、畸形及椎体滑脱等后遗症。我科根据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特点,制订了一套护理方案,经2000~2004年收治的38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运用,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垫枕练功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13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垫枕练功疗法治疗;对照组加用理疗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心理、卧床及离床后护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垫枕练功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疗效较好、安全、病人痛苦小及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