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及护理事业向独立学科的发展,传统的疾病护理已不能满足临床病人的要求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注重心理护理中护士的心理反馈作用,实施相应的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很有保证。反之,心理护理中,病人所表现的外部心理现象不能被护士正确地理解并加以解决时所形成的反馈信息就给病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障碍。因而,注意心理护理中的“负反馈”现象,也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健所在。下面浅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在医学的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从单纯对病人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已由一般的功能制护理改为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概念,在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从单纯对病人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已由一般的功能制护理改为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概念,在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从单纯对病人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护理心理学是展示护理实践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提示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一般心理活动和特殊心理活动规律与护理工作的依从关系。将护理科学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5.
王玉红 《中外医疗》2011,30(12):142-142
目的针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护士的特点,培养她们在临床护理中心理适应能力。方法分析实习护士心理弱点,并做出针对性的心理训练。结果坚持心理训练可以提高护士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结论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强化护士心理训练已是护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老年人住院人数逐年增加,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急剧上升。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病人及社会对护理的要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对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老年患者内心世界,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显得十分必要。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21肚纪医学将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护理工作内容及护师角色必须作相应的改变。在生物医学模式下,护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指导护理工作的是疾病的概念,护理工作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工作中仍是以功能制护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技术操作型的”,护理工作强调的是疾病的护理常规,而不考虑病人。护师(士)工作的重点是执行医嘱、进行各种技术操作,帮助病人料理生活和促进健康,工作主要场所在医院或诊所。新的护理模式,除上述功能外,扩大了对患者心理、社会…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临床护理全过程。心理护理有利于病人角色转变、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对疾病的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护士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处于危机状态的病人,心理反应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急诊科护士更应做好心理护理,增加急诊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们在十几年的急诊护理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心理护理在抢救急诊病人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做好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应依病人不同的化修养,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和病情变化区别对待,才能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我们把癌症病人按保护性理、公平性护理和综合性护理三种方式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护理工作已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内涵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手术治疗作为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对机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和生理改变,从而导致心理和躯体不适。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其不适程度。我院手术室为解除或减轻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对手术患者实施了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其结果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临床上癌症病人常出现焦虑,绝望等不同心理状态,护士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方法:①针对癌症患者不同的反映采取不同的对策:②要掌握有效的护理技巧;④将心理护理的良好效应渗透到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结果:病人通过恰当的心理扩理,能正确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减少了一切不良刺激,使病人心理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护士能正确技巧的对癌症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使他们从困惑中走出,精神得到升华,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周蓉 《攀枝花医药》2001,23(2):33-34
口腔科因其特殊的检查、治疗方法使多数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其中儿童的心理特征不同于成人,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护理也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口腔科的医护人员不仅要有专科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好心理扩理,使治疗、护理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现就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理护理是护理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护理自从走进临床工作以来,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本人通过观察对小儿接种时的不同心理表现,展开了心理护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绝育术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护理是在临床医学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一门科学.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提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日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士也并非做好消毒管理、无菌技术操作和配合完成每天的手术就行了.  相似文献   

15.
李文 《新疆医学》2005,35(4):157-158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88%,它主要累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目前,它在世界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即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只有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患者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安心静养,更好地配合各种治疗,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结合工作的实践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已经从生物医疗模式逐渐向生物一心理新的模式转变。心理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亦在不断地延长,整个社会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此,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她们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靖  马艳 《吉林医学》2011,(11):2285-2286
目的:分析孕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特点。方法: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缓解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结。结果:分娩前后大多数孕妇存在心理改变,特别是恐惧和忧虑,给予心理护理后均能消除这一心理反应。结论: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临产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癌症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化,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已经引起了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个性化心理护理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在新的医护人员对患者有告知义务、病人有知情同意权的时代,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实施个性化护理,探讨癌症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儿童预防注射的心理护理刘建东(广西医科大学医务室南宁530021)心理护理在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室1994~1995年在给5098名儿童进行预防注射时,实行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根据不同年龄进行心理护理1~3岁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心理动力护理理论应用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对800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前后2天,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反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心理需求。结果强调护惠关系是心理动力护理的基础,运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融入到心理护理服务中,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围手术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结论心理动力护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实践中的渗透应用有助于构建新型护患关系,对提升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