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银丹心泰滴丸与消心痛等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心绞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酯类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丹心泰滴丸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明显改善冠心病症状,延缓冠心病的进展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丁丽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165-116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08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30例,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程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12周后进行心绞痛、心电图、血脂及总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血脂、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心绞痛组,另将同期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CRP、UA、血脂、胆红素水平。将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常规治疗组)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酮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CRP、UA、低密度脂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丹参酮组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丹参酮组患者U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血清CRP、UA、血脂、胆红素可能在心绞痛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治疗心绞痛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为72.4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估患者治疗3月后、随访3月时残障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血浆Chemer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1)治疗3月后,研究组CSS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3月及随访3月时后,研究组m 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3月后,2组血浆Chemerin、hs-CRP、HCY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应用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佳,既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也能有效调节病理状态下Chemerin等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脑梗死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浆趋化素(Chemer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恢复期LAA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Chemerin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血浆Chemerin水平以及NIHSS、SS-QOL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血浆Chemerin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应用于LAA型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RP、血浆Chemerin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 SV)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UA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SV进行治疗,治疗2周。治疗前后监测两组hs-CRP、TNF-α水平,并对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2周后,观察组hs-CRP水平分别为(12.5±2.2) mg/L和(5.2±1.1) mg/L,对照组为(15.3±2.8) mg/L和(8.5±1.5) mg/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和2周后,观察组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8%(45/48),对照组为77.1%(37/4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V联合治疗UA能通过有效降低患者的hs-CRP、TNF-α水平改变炎症反应程度,从而改善UA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胸痹汤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0例,随机的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胸痹汤。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各项血脂水平。结果:治疗4周疗程后,2组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讨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服用胸痹汤,能有效缓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改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多项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刺络拔罐放血组、西药组,每组35例。刺络拔罐放血组在关节红肿热痛最明显的部位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隔日1次,共治疗5次;西药组给予秋水仙碱0.5mg,每日3次,共治疗10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疼痛VAS评分的变化。结果:刺络拔罐放血组有效率为94.28%,西药组85.71%,刺络拔罐放血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2组均能改善治疗前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疼痛VAS评分;刺络拔罐放血组改善血CRP、ESR及疼痛VAS评分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改善血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西药组5例出现食欲不振、腹泻,2例出现轻度肝功能损害。结论: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能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有效降低血尿酸(UA)、血CRP、ESR及疼痛VAS评分,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固肠止泻丸联合思密达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8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为固肠止泻丸联合思密达治疗组;B组22例,为固肠止泻丸治疗组;C组21例,为思密达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好转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4%,较B、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肠止泻丸和思密达联合治疗腹泻型IBS优于固肠止泻丸及思密达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血浆SOD和CRP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40例)和临床治疗组(临床组,38例)。临床组给予常规治疗;HBO组给予高压氧及临床常规治疗;21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SOD、CRP含量,同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HBO组与临床组治疗前的血清SOD、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SOD含量升高及CRP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组治疗后血清SOD含量升高、CRP含量降低以及总有效率均较临床组明显(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使脑梗死患者血清SOD活性升高,血清CRP水平降低,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从而对脑梗死具有良好疗效。同时提示SOD、CRP的血清含量可用以判断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使用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对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5月入住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12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预后及治疗前后的尿量、心率(HR)、血乳酸(Lac)、血红蛋白(HGB)、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静脉血氧饱和度(SpO2)、凝血功能、血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紊乱及血WBC、PCT、CRP升高;治疗3 d试验组尿量、血Lac较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试验组D-二聚体(D-D)较入院时明显下降(mg/L:23.51±7.66vs.29.09±7.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两组患者CRP均较前升高(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g/L:126.27±50.24 vs.133.35±67.01),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5 d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D、CRP均较前下降,血小板计数(PLT)均较前升高[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T(s):11.75±1.22 vs.13.34±1.79;TT(s):15.25±2.74 vs.17.11±3.17;D-D(g/L):12.42±3.83 vs.22.02±5.73;CRP(mg/L):88.84±40.98 vs.108.41±59.97;PLT(×109/L):186.35±31.4 vs.151.12±33.6],试验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给予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可能改善其凝血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加快机体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4.
C-反应蛋白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态、贫血及感染的关系。方法:6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转铁蛋白(TF)、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CRP,记录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观察C-反应蛋白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RP增高组rHuEPO用量、Epo/Hct比值均显著高于CRP正常组(P<0.01);Hb、Hct、Alb均显著低于CRP正常组(P<0.01);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及Kt/V指标未见显著差异。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CRP水平(P<0.01)。感染组Hb、Alb及TF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1),感染组PA也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及体重等其它指标无显著差异。CRP水平与Hb、Alb、PA、TF呈负相关(P<0.01)。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普遍增高,CRP升高是预测rHuEPO疗效的理想指标,监测CRP水平可能对于调整rHuEPO用量以达到有效纠正贫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可反映贫血、营养不良及炎症反应,贫血、营养不良与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筋骨痛消丸治疗血瘀寒凝型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血瘀寒凝型膝关节增生型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应用筋骨痛消丸口服,6g/次,2次/d;对照组40例,口服骨刺片,3片/次,3次/d,1个月后评定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3例、显效63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积分,治疗组由治疗前的(8.98±2.24)下降为(2.15±1.7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8.29±2.35)下降为(2.25±1.25),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间治疗后的积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筋骨痛消丸治疗血瘀寒凝性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IL-6、SAA、hs-CRP、PCT联合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其合并细菌、病毒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9年12月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349例,感染组分为单纯MPP组161例、合并病毒感染组64例、合并细菌感染组94例,随机选取同期淄博市第一医院健康体...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细胞外基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 C反应蛋白( CRP)与细胞外基质( ECM)的变化,并探讨其对 DM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测定 64例 2型 DM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的 CRP、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CⅣ)、Ⅲ型前胶原( PCⅢ)水平,并根据有无慢性并发症存在,把 2型 DM者分成 A、B两组,对各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 DM组的 CRP、HA、CⅣ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意义的升高( P<0.05).而有慢性并发症的 A组较无并发症的 B组 CRP、CⅣ水平有显著意义的升高( P<0.05);②在合并有慢性并发症的 A组中, CRP与 CⅣ水平有正相关( r=0.3714, P<0.05),而在未分组的 DM组中,二者无相关性.结论 CRP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而 ECM特别是功能相关蛋白如 CⅣ增加,可能是 CRP与慢性并发症之间的介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风湿病关节痛患者的影响及疗效评价。方法复方丹参治疗风湿病关节痛患者30例,治疗前后分别用McGill疼痛问卷表(MPQ)测试疼痛强度以及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风湿病关节痛患者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ESR和CRP指标呈正相关。结论复方丹参对风湿病患者关节痛有明显的良好疗效,MPQ在风湿病关节痛疗效评价方面全面、可靠和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马来酸罗格列酮及辛伐他汀对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8、空腹和餐后2h血糖正常确诊胰岛素抵抗非糖尿病患者101例,随机分为3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34例,辛伐他汀组33例。对照组34例。马来酸罗格列酮组每日服马来酸罗格列酮4mg,辛伐他汀组每日服辛伐他汀20mg,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共观察14d。试验前后采血测血清CRP。结果CRP在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伐他汀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在对照组略有升高。经配对t检验,t值分别为5.430、2.827和0.122,P〈0.001、P=0.012和P=0.904。多重比较g检验显示,马来酸罗格列酮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胰岛素抵抗患者马来酸罗格列酮和辛伐他汀在14d内可降低CRP水平,马来酸罗格列酮降低CRP作用可能要强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25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ACS组86例,非ACS组166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快速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CRP、sICAM-1和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ACS组各类型血清CRP、黏附分子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清sICAM-1、sVCAM-1、CRP对ACS的发生、发展可能起到促进作用,在ACS危险分层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