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ANFH)又称无菌性坏死,为一较为常见疾病,就其发病机制及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维持关节功能。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来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4例进行CT分析,旨在提高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老年人特别是 65岁以上的股骨头下骨折以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它能够解除疼痛 ,促进患者恢复体力 ,增强肌力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恢复日常活动的协调性。现将我院对 3 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11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 9例。其中男 19例 ,女 2 0例 ;年龄 54~ 79岁 ,平均 66.5岁。术前诊断股骨头下骨折 2 3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7例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 9例。2 护  理2 1 术前护理 ①术前介绍手术…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又称无菌性坏死,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单侧或双侧股骨头供血障碍引起的股骨头活性成分(骨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等)坏死的一种常见外科疾病,大剂量使用激素、长期无度饮酒、外伤等是常见原因。股骨头坏死病变不断发展,可导致股骨头承重面受压塌陷而失去关节功能。本病是髋关节致残一个重要原因,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治疗方法繁多,但始终没有一个非常理想的方法。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带蒂肌骨瓣移植加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8例,经平均18个月随访,效果较为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  相似文献   

4.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影像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在临床上为常见病,且越来越多见。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维持关节功能。影像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回顾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9例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就其X、CT、MRI影像学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能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如能早期治疗,将能维持患者关节功能的正常。现将本院38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自1995年~1998年本院收治38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岁~67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主要症状为髋关节疼痛,行走和站立时加重,压痛及放射痛,9例并有轻度跛行。 X线表现:早期X线表现为股骨头无变形,关节间隙无变化。①股骨头密度增高:股骨头持重区呈小片状、倒三角形或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其内骨小梁增粗,模糊不清;②股骨头局部密度减低:在股骨头密度增高的硬化区边缘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状透亮区,直径在0.3cm~0.8cm不等;③股骨头皮质变薄、断裂:多发生在股骨头的上缘和外缘;④髋臼关节的改  相似文献   

6.
无柄人工髋关节作为一种新型的关节置换技术,在临床上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在临床上的疗效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为此,我院自2008年至今共收治了1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例,分别采用有柄及无柄髋关节置换方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自1996年应用中西药物介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66例,共102髋,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各类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6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1例。年龄22~67岁,平均48岁。36例患双侧股骨头坏死。18例行一侧手术治疗,另一侧行介入治疗。共计102髋。本组主要以发病原因、临床表现、X线、CT或磁共振(MRI)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6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活动后疼痛出现加重。髋关节功能最早表现为旋转功能受限,其后为内收、外展功能,最后发展到屈曲受限…  相似文献   

8.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附74例102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30年来,国内外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多采用理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股骨头置换术等。上述各种治疗方法对阻止或逆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均无突破性进展〔1〕。我院自1997年10月~1998年4月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4例102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或超选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注入扩血管药物及溶栓剂,经临床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参考有关文献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36岁,最…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的有活成分(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的死亡。而近年来开展的中西医结合介入疗法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微创方法 ,具有药物直接灌注关节周围血管 ,扩张血管 ,溶解血栓 ,快速有效 ,损伤小 ,药物直达病所 ,较口服、外用更为快捷 ,疗效显著等特点。我科自1998年以来开始应用中西医结合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19例 ,女9例 ;年龄最小22岁 ,最大51岁 ,平均40.15岁 ;病程最短1年 ,最长10年 ,平均5.5…  相似文献   

10.
蔡立侠 《河北中医》2011,33(2):296-29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2008—2010年,我院手术室对30例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兹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我院手术室患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院应用中药骨蚀丸辅助髓芯减压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文献[1]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西医诊断标准,同时符合围塌陷期诊断标准[2]。共观察治疗82例(均是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男52例,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髓芯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髓芯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的髋关节Harris疼痛程度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屈髋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较为确切,可将其作为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自1996年应用中西药物介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66例,共102髋,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各类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6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1例。年龄22~67岁,平均48岁。36例患双侧股骨头坏死。18例行一侧手术治疗,另一侧行介入治疗。共计102髋。本组主要以发病原因、临床表现、X线、CT或磁共振(MRI)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6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活动后疼痛出现加重。髋关节功能最早表现为旋转功能受限,其后为内收、外展功能,最后发展到屈曲受限。5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跛行,12例存在轻度屈髋畸形。患肢常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股骨头置换术已成为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而术后及时康复训练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的好坏。我院自2005年以来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均采用系统的康复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6~87岁,平均62.6岁。术前诊断:股骨头坏死12例,股骨颈骨折15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左侧18例,右侧12例。手术均采用髋外侧切口。人工假体采用骨水泥和非骨水泥。不同类型的假体决定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患肢负重的早晚。2术后康复训…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具有关节活动较好 ,可早期下地活动 ,减少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等优点。随着人工股骨头材料和设计不断更新 ,手术并发症减少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现已发展到基层医院。我院骨科自 1986年 10月~ 1996年 10月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及无菌性坏死、骨肿瘤等 2 5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笔者所取得的一些粗浅体会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 5例中 ,男 16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55岁 ,平均 6 1.3岁。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头下型 14例 ,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5例 ,股骨头…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颈骨折后常见且难治的并发症。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共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96例。其中36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66岁,运用中医中药治疗25例,手术治疗11例。治疗结果: 根据1994年修改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即疼痛分、生活能力分、关节活动分、行走距离分四项,再根据得分情况分为六级,评出疗效的总分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和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的患者100例,对患者采用CT与MRI两种扫描方式分别对股骨头部位进行扫描,以股骨头形态完好或略微凹陷状,髓关节间隙无狭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现象作为诊断指标,比较两种方式的检出率差异。结果:两种方式均可检测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症状,其中,MRI的检出率为92.5%,CT的检出率为8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MRI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检出率显著高于CT,更适合运用于临床诊断,帮助更多急性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运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梧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3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对所有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进行X线检测时无发现明确病变现象,经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后发现股骨头病变异常现象。结论: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诊断切确,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原因复杂,治疗困难。邱红明主任医师以中药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1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案资料刘某,男,24岁。于2013年8月8日因"双髋部疼痛7d"入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骨科。入院神志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4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6.15%(50/52)。结论: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