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清  刘岐凤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53-1753,178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临床变化特点。方法对47例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资料分析。结果47例急性脑卒中早期患者中,20例有心电图异常(42%),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心肌酶谱改变16例(34.0%),20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心肌酶谱改变的16例(80%),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较缺血性卒中组高(P〈0.05);2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cTnT阳性者为8例,其中出血性卒中组有5例,缺血性卒中组有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丘脑基底节区病灶合并心电图异常明显高于脑叶病灶(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变化与脑血管疾病类型与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即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脑出血和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脑栓塞)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比较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当日或入院次日描记的心电图。结果: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导致心电图异常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时心电图改变对临床观察、指导用药、病情转归等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235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异常率为42.6%,其中脑梗塞异常率最高(83.3%),脑出血次之(69.6%),出血组心电图异常者占58.4%,显著高于脑缺血组(16.6%)(P〈0.05),8例死亡者心电图均异常,提示心电图异常与急性脑血管预后有关,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235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异常率为42.6%.其中脑梗塞异常率最高(83.3%),脑出血次之(69.6%).出血组心电四异常者占58.4%显著高于脑缺血组(16.6%(P<0.05).8例死亡者心电图均异常,提示心电图异常与急性脑血管预后有关,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后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219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BHS发病率为54.8%,90%BHS患者于发病后数小时-1周内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BHS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P〈0.05);脑干及基底节区病灶合并BHS明显高于脑叶病灶(P〈0.01)。BH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异常率为45%,55.7%合并低钾血症和或低钠血症。死亡率为30%,明显高于未合并BHS的脑卒中患者13.8%(P〈0.05)。结论BHS发生脑血管疾病类型与部位、低钾低钠因素有关,预后较未合并BHS患者差。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血管疾病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经CT、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对其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28例,总异常率为70.0%,其中A组12例,占85.72%,B组16例,占61.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1.23,P〈0.05);心电图异常包括ST—T波改变、T波改变、Q—T延长、异常Q波、心律失常;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经治疗好转及痊愈出院3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及死亡9例,其中心电图正常者死亡2例,占22.22%,心电图异常者死亡7例,占77.7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56,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非常常见,心电图异常率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心脏方面的监护,尽量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分析了11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住院初期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78.81%和86.05%。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ST-T改变,其次为各种心律失常和左心室肥大(包括左室高电压)经过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41.93%和44%,心电图异常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急性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疾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2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6例,感染率为24.78%,其中以尿道感染(51.79%)、下呼吸道感染(33.93%)和上呼吸道感染(14.92%)为多见。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医院感染主要与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有关。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针对某些高危因素及薄弱环节,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56例(82.4%)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以ST—T变化(48.5%)和窦性心动过速(42.6%)最为多见。不同发病时间和发病部位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性质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并且与脑卒中的发病时间和发病部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发病机制以及对急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发病1d-2d内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对其变化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100例急性脑血管病例中心电图异常者占58%,其中以ST-T改变为最多占56.9%,而死亡病例中心电图异常者占78.6%。结论:急性脑血管病人中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其预后呈正相关。加强急性脑血管痛心电图的分析,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对12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BHS发病率为35.85%,85.16%BHS患者于发病后数小时~1周内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BHS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P〈0.01);累及大脑中线部位或丘脑下部者,尤其是基底节区及脑干病灶合并BHS者明显高于脑叶病灶患者(P〈0.01)。BH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脑心综合征组患者心肌酶谱异常率为71.88%,占总病例数的25.77%。死亡率为21.09%,明显高于未合并BHS的脑卒中患者12.66%(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BHS与脑血管疾病类型、部位等因素有关,预后较未合并BHS患者差。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血管疾病导致中枢性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艳 《吉林医学》2008,29(11):890-891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接诊时做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ST—T变化、Q—T间期改变及心律失常等情况。结果: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89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6.72%。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6.49%,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2.15%。结论:急性脑卒中与心脏疾病关系密切,在治疗脑部疾病的同时,应加强心脏功能的监测,一旦出现心肌损害,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心电图资料分析研究。结果:4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8例,正常12例,异常率70.00%。结论: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普遍存在,为了患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时,要对患者的心脏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病变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于接诊或入院2-48h内行心电图(ECG)检查,1-4d内行头颅CT定性和定位。结果:240例中心电图异常者198例,占82.5%,以缺血性ST-T改变最为常见,其ECG异常改变与脑血管病病变性质无相关性(P>0.05),但各病变部位的ECG异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有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其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与病变部位及有无意识障碍有关,与病变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心电图测定69例者肺心病(观察组)和87倒健康人(对照组)PtfV1值,超声心动图评价观察组右心室舒张功能,并测定动脉氧分压。结果:对照组PtfV1异常3例(3.4%);观察组PtfV1异常23例(33.3%)。其中右心室功能不全54例中PtfV1异常27例(50.0%);右心室功能正常15例中PffV1异常2例(13.3%);低氧血症29例中PtfV1异常15例(51.7%);氧分压正常40例中PtfV1异常8例(20.0%)。结论:肺心病患者可出现PtfV1异常,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可提示右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李莉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0):893-893,892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心电图(ECG)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72例AP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ECG异常改变者199例,异常率为53.49%,ECG正常者173例(46.51%)。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ECG异常1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84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χ^2=90.995);ECG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段降低和T波的改变等。结论AP常伴有ECG的异常改变,ECG监测对判断AP的病情发展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的病变性质及不同部位对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对2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脑部变的不同性质及部位引起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现象进行分析。结果264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60.6%(160/2.4)的患者存在心电图改变,32.6%(86/264)的患者存在心肌酶谱改变。脑血管意外性质(脑出血或脑梗死)对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引起心肌酶谱升高,尤以CPK及CPK—MB升高明显,但病变部位对心肌酶鹕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可引起心肌损害,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测心肌酶谱,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心电图表现。方法对12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124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心电图异常110例(88.07%),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为28例(22.58%)。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心电图改变主要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为主。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窦速、ST-T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住院的132例各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分析其特点及与脑出血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后继发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和(或)心律失常。结论:脑出血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心电图的异常具有可逆性,可随脑血管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对判断脑血管病情的预后有指导意义。对高龄、高血压病等具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心电图改变。方法:对890例急性脑卒中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526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异常率59.1%(未计算寞速),出血性卒中心电图异常率(70.1%),高于缺血性卒中(52.3%)(P〈0.05),异常心电图主要为ST—T改变、急性心梗、类心梗图形、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等。后者以窦缓、室性心律失常、房颤为多见。合并急性心梗、室性心动过速提示病情危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呈一过性、可逆性特点。结论:掌握急性脑卒中心电图改变对临床病情观察、指导用药、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治疗脑病同时要监护心脏,脑心同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