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及两法合用对2型糖尿病心肝郁热证的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组(第1组)、清肝泻心法组(第2组)、滋阴润燥法组(第3组)和达美康组(第4组),每组各25例。第4组单用达美康,第1、2、3组均以达美康作为基础治疗,加服相应的中药,疗程均为4周。各组均测试治疗前后的餐前、餐后血糖(FBG、PBG)及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糖化血清蛋白(GSP),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1)第1组降糖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与其它各组的疗效相当(P>0.1);(2)第1组改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在总显效率方面优于其它各组(P<0.05);(3)第1、2、3组提高IAI作用显著(P<0.01),且第1组的作用优于第2、3组(P<0.01)。结论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控制高胰岛素血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胰外作用途径,达到减轻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清肝泻心法、滋阴润燥法及两法合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分别评价其对胰岛素抵抗的疗效的差异.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上述3组及西药达美康对照组,上述3组均以达美康作为基础治疗,每组各25例,疗程均为4周,4组均测服药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1) 联合中药治疗组的降糖、提高IAI显著(P<0.01),但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组的效果更显著(P<0.001).(2) 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疗效优于其它方法.结论: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胰外作用途径,达到减轻外周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抵抗素及脂联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清肝泻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文迪雅治疗2个月。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脂肪细胞抵抗素、脂联素的血清水平及其与血糖、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糖(P<0.01),但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胰岛素、C肽及血清抵抗素水平(P<0.01),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脂联素水平(P<0.01),但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及文迪雅均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这些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变直接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滋阴润燥汤对燥证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IgE、25-(OH)-D3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CV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滋阴润燥组,每组39例。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滋阴润燥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予中药滋阴润燥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E、25-(OH)-D3以及炎症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评估咳嗽症状严重程度,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IgE降低(P0.01),25-(OH)-D3升高(P0.01),IL-4、IL-6、TNF-α降低(P0.01),夜间咳嗽、日间咳嗽症状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滋阴润燥组血清IgE较低(P0.05),25-(OH)-D3较高(P0.05),IL-4、IL-6、TNF-α较低(P0.01),夜间咳嗽、日间咳嗽症状评分较低(P0.01),临床疗效较高(P0.05)。结论:滋阴润燥汤治疗燥证CVA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咳嗽症状,与调节血清IgE、25-(OH)-D3及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清肝泻心汤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清肝泻心汤治疗30例Ⅱ型糖尿病(NIDDM)与消渴九组30例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无变化,而降低24h尿VMA、尿17-OHC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方虽不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但可通过拮抗皮质醇、儿茶酚胺等升糖激素降低血糖。清肝泻心汤具有清肝泻心,滋水润燥功效,从而表明清肝泻心,滋水润燥可作为临床治疗NIDDM的一个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滋阴清心汤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IR)、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停用影响血糖及胰岛素功能的药物及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4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滋阴清心汤.观察治疗前后血压(BP)、血脂、血糖IR指数、脂联素、瘦素及TNF-α的变化. 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TNF-α、脂联素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与腰围、IR指数、BP呈明显负相关(P<0.05),瘦素与WC、IR指数、甘油三酯(TG)呈明显正相关(P<0.05),TNF-α与BP、IR指数、瘦素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脂联素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滋阴清心汤和罗格列酮治疗代谢综合征疗效肯定,可能与改善脂肪组织所分泌脂联素、瘦素、TNF-α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有氧运动对不同阶段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揭示运动干预改善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的作用,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雌性SD大鼠分3组,在第9周初给予治疗糖尿病组小剂量STZ引导Ⅱ型糖尿病,并开始对治疗糖尿病运动组进行10周的游泳运动训练,第18周末进行取材测定体重、血糖、血清瘦素含量、胰岛素等指标。结果:治疗糖尿病对照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均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瘦素水平升高(P<0.05)。治疗糖尿病运动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均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瘦素水平下降(P<0.05)。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可使血清瘦素水平下降,敏感性升高,改善Ⅱ型糖尿病的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对Ⅱ型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154-2157
目的:通过观察40例哮喘热哮证患者服用泻肺清肝饮前后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评价哮喘热哮证发病与Th1/Th2失衡、炎症反应的关系,探讨泻肺清肝饮对哮喘热哮证患者Th1/Th2失衡、炎症干预的可能机制。方法:抽取40例正常对照组、41例哮喘发作热哮证常规治疗组,40例哮喘发作热哮证泻肺清肝饮治疗。采用ELISA法观察哮喘患者血浆中IFN-γ、IL-4水平及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变化。结果:治疗前常规组、中西医结合组IFN-γ/IL-4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常规、中西医结合组IFN-γ/IL-4比值明显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FN-γ/IL-4比值常规组低于中西医结合组(P<0.05)。结论:哮喘发病与Th1/Th2失衡导致的炎症反应关系密切,泻肺清肝饮能调节Th1/Th2失衡,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调控变态反应,减轻或抑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9.
翟豫疆  苏军  梁丽丽  刘帅 《陕西中医》2021,(8):1041-1044
目的:研究滋阴利肺汤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效果观察及对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常规西药联合滋阴利肺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AM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上述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占比、CD4+/CD8+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占比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AM分泌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上述因子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利肺汤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降低AM分泌炎性因子水平,增强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0.
邹文凯  范华  徐继勋  周仕伟 《中国针灸》2007,27(11):801-803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对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揭示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与小儿厌食之间的关系。方法:42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A组(15例),针刺四缝穴治疗,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B组(15例),针刺四缝穴治疗,2周1次,3次为一疗程;药物组(12例),口服乳酸菌素片,每次1~2片,每天3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A组有效率为93.3%,治疗B组有效率为93.3%,均高于药物组75.0%,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都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A、B两组血清瘦素水平的改善均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能促进患儿血清瘦素分泌,改善患儿厌食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肾纤维化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复方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够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衰竭进程。结论:活血化瘀方药能防治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李广  张世葳 《河南中医》2020,40(5):704-706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减;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方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痰热扰心神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甘润缓急法适用于脏躁病,证属心肝血虚,心神失濡所致,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化痰解郁法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证,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回阳益阴法适用于心肾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所致的烦躁不安证,方用茯苓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相似文献   

13.
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疗效 ,以参芪地黄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 84例。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主证、常规指标 ,如 2 4h蛋白定量、Cr、BUN、C3 、IgA、IgG、IgM等的变化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益气养阴法对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深层单疱性角膜炎及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8例(69眼)复发性、深层型单疱性角膜炎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6眼和对照组33眼,治疗组除用西药外,还服用中药外,还服用中药,随访14-32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33%,对照组为57.5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30,8/19,P<0.05。结论:补散方能提高复发性、深层型单疱性角膜炎的治愈率,并能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5.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患者手术前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医和中医中药治疗,如西医的抗生素消炎,中医药的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等,这些苦寒药物长期作用于机体,损伤脾肾之阳,导致患者出现脾肾阳气不足的症状,因此在立法处方上也要随之变化,即以健脾补肾阳方法治疗,方药上根据脾肾阳虚的不同程度选用大小建中汤、理中汤、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合用四神丸、乌梅丸、附子汤、金匮肾气丸、真人养脏汤等,同时也要考虑久病多瘀的特点,针对有否瘀血的具体情况加用失笑散、当归芍药散、血府逐瘀汤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固本化痰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2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2例和对照组119例,对照组不予干预,治疗组口服金龙固本合剂,疗程120天,观察哮喘的复发率及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6%,对照组为6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2组患者在治疗120天及随访360天时血清Ig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120天及随访360天时血清IgA高于治疗前(P0.01)。IgM:2组患者在随访360天时血清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120天时血清IgM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120天时血清Ig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360天时高于治疗前(P0.01)。IgG:2组患者在治疗120天时血清IgG比较无差异(P0.05),随访360天时对照组血清IgG高于治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120天时血清IgG与治疗前比较均无差异(P0.05)。IgE:2组患者在治疗120天时血清IgE比较无差异(P0.05),随访360天时血清IgE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120天及随访360天时血Ig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化痰法能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针罐配合推拿治疗颈肩背综合征32例,痊愈21例,占66%;显效9例,占28%;有效2例,占6%;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针罐疗法可以祛风通络,除湿散寒,加上推拿可松解粘连,活血化瘀,改善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和生理功能,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笑 《河南中医》2016,(12):2124-212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给予疏肝健脾化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有效率为60.47%,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ALT、AST、AL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HBe Ag转阴率、HBV DN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合补益肝肾解郁方治疗中风后抑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服用西酞普兰(喜太乐)治疗,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合补益肝肾解郁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有效率为9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压豆合补益肝肾解郁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补肾解郁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肾补虚、疏肝解郁类中药组方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解郁方(黄芪、西洋参、白术、天麻、枸杞子、熟地、淫羊藿、白芍、酸枣仁、茯苓、知母、香附、柴胡、郁金等)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240例,并与氟西汀对照,用药疗程均为12周。在治疗3、6、12周时,对两组的汉密顿(HAMD)减分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3周治疗,补肾解郁组有效率低于氟西汀组(P〈0.05)。6周末,两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12周末,补肾解郁组痊愈率、显效率、HAMD减分值和疗效指数(EI)显著高于氟西汀组(P〈0.05)。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补肾解郁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