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干预组患者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健康讲座、发放调查问卷等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宣教,定期复查。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遵医行为与出院1年后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中感染、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使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糖尿病的认识、治疗目的、饮食控制、规则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控及社会心理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1年后对2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遵医行为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的血糖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结果 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病情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糖尿病的认识、治疗目的、饮食控制、规则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控及社会心理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1年后对2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遵医行为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的血糖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病情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遵医有效率达到了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家庭动力学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均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应用家庭动力学理论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血糖达标率、糖代谢指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血糖达标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家庭动力学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达到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糖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行为干预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糖尿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行为干预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值的影响。【方法】将6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32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观察两组6个月末遵医情况,并测量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干预6个月末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2hBS)。【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行为干预对帮助患者提高遵医行为及控制血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患者辅以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分析此方案的作用情况。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到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出愿意参加且自身情况合适的患者85例,采用双色球法,划分对照组(n=42,按照以往常规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n=43,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遵医行为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别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合理用药、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定期运动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应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辅以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利于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出院的1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干预,比较2组遵医率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遵医率及血糖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并较好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12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遵医行为和干预1,3个月后血糖降低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家庭干预对中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已出院的中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以达到更好地控制疾病的目的。【方法】110名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名。干预组实行定期随访,发放病情追踪卡并随时电话咨询;对照组除在医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外不再进行家庭干预。一年后按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表分析两组遵医行为效果。【结果】干预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中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卢念培 《全科护理》2013,11(9):776-777
[目的]观察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体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 2h)、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体重指数(BMI)显著降低(P<0.0 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血糖,降低体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筛选13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治疗辅导、饮食控制、心理辅导以及基本生活作息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来观察各项措施的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半个月和1个月后,干预组的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2.890,-2.971,-2.822,-2.819;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57%比46.38%;Z=-2.966,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并发阿尔茨海默病的糖尿病患者能够很好地促进其病情趋于良好转归,增加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揣文娟 《全科护理》2014,(11):965-967
[目的]探讨个性化回访干预对2型糖尿病出院病人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随访,观察组接受6个月个性化门诊回访干预和随访,比较干预前和6个月时两组病人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HbA1c、血糖和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均较前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 HbA1c、餐后2h 血糖和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回访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对病人的血糖代谢水平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策略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为完善干预策略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86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策略;据年龄、病情程度、体质指数(BMI)1∶1匹配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8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策略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血糖控制满意率、遵护行为、知识和技能及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而在胰岛素治疗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水平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策略对GDM患者分娩结局和知识技能获得起积极作用,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话加短信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按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出院后随访组定期电话加短信随访,对照组门诊随访,干预24个月后观察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变化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在出院第12个月末,随访组患者饮食控制和疾病认知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出院后第24个月末,随访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各条目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出院后第6、12、18、24个月末,随访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加短信随访干预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精神科住院诊断为酒精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行为指导、全程健康教育,并对其家属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药物替代疗法。两组均为治愈戒断出院。出院6个月后上门随访,比较两组复饮率。结果:实验组1例,对照组2例未获随访,按实际完成处理。实验组有59例,对照组58例纳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复饮率(40.68%,24/59)低于对照组(84.48%,49/5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酒精依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行为,帮助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复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尿病病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及对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将24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出院时自我管理能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比对照组多1 d。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出院前对两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饮食指导、运动训练、用药指导等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干预对纤维喉镜检查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纤维喉镜检查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52例纤维喉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操作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检查前、中、后的心血管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及心率显著高于检查前及检查后(P0.05),干预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及心率与检查前及检查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检查前、中、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纤维喉镜检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