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治疗.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Morningside康复量表(MRSS)评估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分值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治疗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疾病及恢复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外一体化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16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研究组接受系统的院外一体化康复模式服务,每周1次社会心理教育、技能训练和家庭辅导教育。两组均于干预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3个月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出院时呈持续性下降( P<0.05或0.01);研究组各时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院外一体化康复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网络认知行为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总分及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不良反应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仅总分及动机/精力、症状/不良反应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暴力行为发生率、精神症状等)。结果:护理前,两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精神症状、暴力行为,进而提升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在护理干预科病房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干预组,60例在非护理干预科病房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和社会综合干预措施。于干预前、出院后随访6mo末及1a末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出院后随访6mo末及1a末干预组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出院后随访6mo末及1a末干预组职业和工作、社会活动、家庭职能、生活自理、责任性和计划性等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奋乃静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72例,完成研究60例,对照组65例,完成研究60例,两组均口服奋乃静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12周.于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本、韦氏记忆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第12周末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第8周末起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本各量表评分、韦氏记忆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奋乃静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康复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音乐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分别在患者入组时、疗程结束时进行测评。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43.40±6.40)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5.08±1.64)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帕里哌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精神分裂症状,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评价认知状况,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社会功能,比较治疗前、后PANSS评分、WMS评分和PSP评分,并比较两组脱落情况。结果:研究组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WMS评分和PSP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认知状态。  相似文献   

9.
家庭行为阳性强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家庭行为阳性强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为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改善其社会功能提供依据。A方法:选择2003-05/2005-05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其中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用药物治疗合并阳性强化措施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药物治疗。家庭阳性强化措施包括生活技能训练、社会能力训练、异常行为的纠正、适应工作能力的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年、年末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12进行精神病理学评定。结果: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半年末实验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末实验组的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5、P<0.01)。治疗2年末实验组的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阴性症状分治疗1年和2年末低于治疗前(P均<0.01),对照组阴性症状治疗2年末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半年、1年、年末低于治疗前2(P<0.05、P<0.01、P<0.01),对照组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1年、2年末低于治疗前(P<0.05,P<0.01);实验组总分治疗半年、1年、年末低于治疗前(P均<0.01),对照组总分治疗1年、年末低于治疗前(P<0.05,P<0.01)。②复发率:实验组22低于对照组(26%,52%,χ2=7.12,P<0.01)。③再就业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54%,28%,χ2=6.95,P<0.01)。④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治疗1年和治疗2年末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实验组治疗半年、年、年末与入12组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对照组治疗2年末与入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家庭阳性强化疗法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社会功能恢复,防止精神衰退,降低复发率,提高就业率,使患者能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l例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1a。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a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心理干预后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及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职业和工作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在忠蕾入组时和住院4周、8周和12周时进行评定。结果: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经过治疗和护理后,PANSS总分评定,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4周、8周和12周时,患者的病情比治疗前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不同时期研究组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12周时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自知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自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免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6例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免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运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106例患者在治疗3、6和12个月时BPRS和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逐步下降(P〈0.01),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明显改善(P〈0.01)。结论:免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起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英丽 《全科护理》2011,(17):1505-150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估病人的疗效、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GQOLI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及SDSS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慢性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干预前后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德青  肖刚  李淑香 《中国康复》2009,24(2):141-142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与社会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采取生活技能指导、社会活动参与、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进行康复干预,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SDSS)对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康复干预6及12个月时PANSS、SDSS评分大多数项目与康复干预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及0.01)。结论:社区内坚持系统的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恢复与维持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经住院治疗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及常规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的影响。[方法]将101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随意探视,观察组51例进行亲属探视的护理干预。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测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效果评定病人的精神症状。[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2周、8周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NOSIE评分中激惹、抑郁及精神症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属探视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情有一定影响,适当选择探视时机探视,对改善病情有明显的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抽取某县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运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干预组患者按干预计划接受1年的全程系统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社区管理。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分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并统计服药依从性和疾病复发率。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疾病复发率下降(P0.05)。结论全程系统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接受相关健康教育。于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定患者自知力水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陪护家属采用治疗依从性问卷评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的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家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和病情的康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度与监护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家庭治疗,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NOSIE总分、SDSS和SANS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交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作为指导,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采取护 理措施,满足其躯体和心理各层次的需要;对照组按精神科常规护理。分别在人院时、治疗6周后及出院 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 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和出院时2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 及SDSS评分均低于人院时(P〈0.05,0.01),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 疗6周后和出院时2组NOSIE-30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0.01),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更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导临床护理,能 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