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神经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2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患者均采用MRI检查,并进行增强扫描。结果15例患者中枢神经细胞瘤位于侧脑室,3例患者中枢神经细胞瘤位于三脑室,2例患者中枢神经细胞瘤位于四脑室,肿瘤正中呈囊实性,肿瘤周围发现大量小囊泡,T1WI呈现出低信号,T2WI和DWI均呈现出高信号;位于三脑室的3例患者肿瘤呈现出完全囊性;位于四脑室的2例患者,1例肿瘤性质为囊实性。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位于侧脑室,术前采用MRI影像检查会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临床正确诊断率较高。中枢神经细胞瘤位于三、四脑室,其影像表现呈现的特征较为混乱,正确诊断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特点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侧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MRI特点及手术病理特征,主要分析MRI图像发现与手术病理特征的鉴别符合性。结果 25例患者均行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检查。T1WI像20例呈低信号,5例呈等信号;T2WI像20例高信号,5例呈混杂高信号;T2FLAIR像18例高信号,7例混杂稍高信号;DWI像21例呈明显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静脉注入Gd-DTPA后,20例明显强化,5例不均匀轻度强化。结论 MRI诊断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T与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内前2/3、孟氏孔区,呈不规则形,多呈分叶状向两侧不对称生长,边界清楚,无或有轻度瘤周水肿。CT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其中囊变6例,钙化4例。在MRI上,肿瘤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其间杂以低、等信号或更高信号区。CT和MRI增强扫描示肿瘤实质性部分呈轻、中度增强,囊变和钙化区无增强。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主要位于侧脑室内的前2/3、孟氏孔区,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8例均为青年人,所有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并跨透明隔生长,邻近Monro孔,肿瘤均具有不规则形态;MR表现为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稍高信号,特征性的表现为蜂窝状或丝瓜瓤样改变及"索条征",增强后病灶轻至中度强化,囊变区无强化,肿瘤实质在CT平扫多呈等密度及稍高密度,多伴有散在钙化灶。结论 CT能清楚显示瘤内钙化,MR更能清晰显示瘤内丝瓜瓤样或蜂窝状改变,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表现。结果:15例中14例位于幕上脑室内,1例位于左额叶并累及胼胝体。肿瘤均呈不规则分叶状。CT上,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其中7/12(58.3%)可见点、片状或条带状钙化。MR平扫,2例肿瘤呈实体性,余均为囊-实混合性,肿瘤实体部分与灰质相比于T1WI呈等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表现为肿瘤边缘或内部多发的"蜂窝"状或"丝瓜瓤"样脑脊液信号区。增强检查,肿瘤的实体部分、囊壁及分隔均呈中度至明显强化。结论:虽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发生率较低,但其在发病部位、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及临床表现,术前可对多数病例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资料,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 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中,左侧侧脑室4例,右侧侧脑室2例,位于双侧侧脑室体部1例.MR信号不均,T1WI呈等、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略高或高信号,形态不规则,多发"泡泡样"囊变区,3例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影.DWI图像上,6例显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呈不均一强化.结论 青年人发生在侧脑室肿瘤,MRI具有上述信号特点,应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以对其进行正确诊断。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2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多位于侧脑室前部、孟氏孔区,向侧脑室两侧不对称性生长,可见分叶,边界清晰。CT多呈等或稍高密度阴影,其中可见囊变及钙化。MRI表现为肿瘤瘤体信号不均匀,T1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可见囊变,钙化或出血,有14例可见肿瘤内的多发性囊肿与侧脑室壁相连。CT和MRI增强扫描见病灶实性部分大多为轻中度强化,囊变和钙化区无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CNC的MR重要征象之一为肿瘤的实性部分和侧脑室壁之间有多发性囊肿相连。  相似文献   

8.
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血管周细胞瘤的CT和MR]检查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右小腿、颈椎、左上纵隔各1例,颅内4例.影像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无钙化;颅外病变表现为长T1和长T2信号,颅内病变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占位像明显而水肿轻;肿瘤可见多发囊变区;增强扫描实性肿瘤均显著强化,肿瘤内无明显血管流空现象.结论 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和MRI检查有利于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生殖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征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肿瘤位于左顶枕叶,CT平扫为高密度,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其MRI表现为:T1WI、T2WI均呈等信号为主,其内有囊变坏死,周围水肿明显;Gd 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CT、MRI表现与该部位其他常见肿瘤不易鉴别,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生殖细胞瘤。结论:大脑半球生殖细胞瘤罕见,其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CNC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本组4例位于侧脑室,单独位于第四脑室1例,其中3例靠近透明隔,1例累及第三脑室,2例行CT平扫,肿瘤呈稍高密度影,以实性为主伴结节状钙化,MRI扫描T1WI呈等、略低信号为主,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后呈轻度或明显强化,2例呈明显强化,其余3例轻度强化,肿瘤大部分可见囊变,免疫组化Syn全部阳性。结论脑室内CNC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结合发病年龄和临床资料术前多可作出正确诊断,而儿童及第四脑室的CNC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