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活检针对肾活检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86例患者分成两组,16G组216例患者采用16 G Cru- cut手动活检针进行彩超引导下肾组织活检;18G组270例患者采用18 G Cru- cut活检针。16G活检针穿刺要求取材2条肾组织,18G活检针穿刺要求取材3条肾组织。结果两组活检总成功率94.44%。16G组活检成功率93.52%;平均穿刺次数(2.57±0.34)次;并发症发生率8.80%(肉眼血尿5.56%,肾包膜下血肿3.24%)。18G组活检成功率95.19%;平均穿刺次数(2.84±0.51)次;并发症发生率5.56%(肉眼血尿4.07%,肾包膜下血肿1.48%),两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穿刺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16G组光镜下平均肾小球数量(19.33±4.91)个;18G组光镜下平均肾小球数量(25.27±6.23)个;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18G针进行超声引导下肾活检,虽多取材1次,但与16G针比较不增加并发症。两种活检针取材的有效肾小球数量有差异,但均可保证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测的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儿童肾活检患儿疾病转归情况.方法 对我科1993年1月至2008年1月218例经皮肾活检儿童的随访资料进行整理.结果 218例儿童肾活检病例随访3~17年,其中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均临床痊愈.微小病变肾小球病26例均临床痊愈.肾小球轻微病变16例中15例临床痊愈,1例并发水痘死亡.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6例中66例临床痊愈,8例尿常规异常,2例死亡(1例并发淋巴瘤死亡,1例并发脂膜炎合并肺部感染死亡).IgA肾病23例中18例临床痊愈,尿常规异常5例.IgM肾病3例均有尿常规异常.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10例中7例尿常规异常,3例出现氮质血症.膜性肾病36例中29例临床痊愈,尿常规异常7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例均于两年内死亡.薄基底膜病4例,均有镜下血尿.Alport综合征2例均于两年内死亡.结论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肾小球病、肾小球轻微病变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好,膜性肾病、IgA肾病、IgM肾病预后次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和Alport综合征预后最差.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是肾小球疾病重要的死亡原因.病理类型对评估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协助提高各种肾病的诊疗结果。方法184例肾病患者进行肾穿活检术。使用美国Bard全自动活检枪在彩超定位引导下进行肾脏组织穿刺,观察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1次2针穿刺成功179例(97.28%),1次3针穿刺成功5例(2.72%);肾周血肿7例,肉眼血尿4例;病理诊断纠正临床误诊、漏诊患者64例(33.70%);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含Ⅰ、Ⅱ型)3种病误诊,漏诊患者45例为最多,占误诊、漏诊患者的72.58%。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活检技术快捷、安全、并发症少,能协助临床研究、诊断疾病、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如庆  覃勋  韦喆  牙秋艳 《微创医学》2007,2(3):196-197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阿洛卡1400黑自超声仪、穿刺探头、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光镜、电镜及免疫学检查。结果49例患者利用组织切割针进行肾穿刺,取出肾组织96条,光镜共检出1700个肾小球送病理学检查,检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0例,IgA肾病8例,膜性肾病8例,肾小球轻微病变7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例,急性间质性肾炎4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3例,乙型肝炎相关肾炎3例,肾小球球性硬化1例。结论经皮肾穿刺活检,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穿刺针粗细对肾活检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组80例,用16 G Cru-cut针;2组76例,用18 G Cru-cut针进行彩超引导下肾组织活检。结果:1组穿刺成功率97.5%;平均穿针次数(2.36±0.23)针;并发症11.3%(肉眼血尿8.8%,被膜下血肿2.5%)。2组穿刺成功率97.4%;平均穿针次数(3.39±0.50)针;并发症10.5%(肉眼血尿7.9%,被膜下血肿2.6%),两种方法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针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每条肾组织中肾小球个数17.24±5.21;每例肾小球总数29.36±7.31,2组每条肾组织中肾小球个数11.37±3.13;每例肾小球总数21.81±6.43,两组每条肾组织中肾小球个数及每例肾小球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16 G针进行超声引导下肾活检没有增加并发症,与18G针一样安全,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肾小球。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977例接受经皮肾活检患儿的病理诊断和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培果成功肾活检971例,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55例(77.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83例(18.8%),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肾小球疾病18例(1.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诊断前3位依次为孤立性血尿、肾病综合征和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前3位依次为肾小球轻微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诊断前3位依次为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前3位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轻微病变和膜性肾病。在18例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肾脏疾病中,有7例为薄基膜肾病。在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血尿的患儿,肾活检病理类型中肾小球轻微病变所占百分比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P〈0.05),而IgA肾病和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所占百分比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P〈0.05)。结论本组资料中,儿童肾小球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以血尿和肾小球轻微病变最为常见;小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最为常见,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轻微病变和膜性肾病为主;先天性遗传性肾脏疾病中薄基膜肾病最为常见。建议对6岁以上的孤立性血尿患儿行肾穿刺活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使用Bard自动活检枪肾穿刺获取肾组织质量和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对68例肾穿刺活检病例的穿刺标本质量和临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行两次穿刺,穿刺成功率100%,标本长度平均 (10.2±6.4)mm,肾小球数平均(18±1.7)个。肉眼血尿1例(1.47%);明显腰痛2例(2.94%);镜下血尿31例 (45.59%);轻微肾包膜下血肿1例(1.47%)。结论在B超引导下,采用Bard自动活检枪穿刺获取的肾组织质量好,能满足病理检查需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穿刺后仍需密切观察至少24 h。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探索肾穿活检的技术,协助提高各种肾病的诊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疗的部分肾病患者,使用美国LOGIQ400型B超导向定位进行肾脏组织穿刺,观察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288例肾穿活检术观察对象患者,男186例,女102例,1次2针穿刺成功284例,占98.61%,1次3针穿刺成功4例,占1.39%;肾周血肿5例,肉眼血尿3例;病理诊断纠正临床误诊、漏诊患者132例,占45.38%.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病例(含Ⅰ、Ⅱ型)三种病误诊、漏诊患者95例为最多,占误诊、漏诊病例的71.96%.结论B超导向肾穿活检技术快捷、安全、并发症少,能协助临床研究、诊断疾病,提高效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纯镜下血尿的临床与病理关系,了解其早期肾功能变化.方法 47例临床诊断为单纯镜下血尿的患者均行肾组织活检术,肾组织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同时查肝肾功、血脂、尿蛋白定量、肾功放免、自身抗体、乙肝系列等.患者为我院近三年临床呈单纯镜下血尿行肾活检的患者,肾功能和血压正常.结果 肾脏病理改变以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 19例)及IgA肾病(IgAN 17例)为主,分别占40.4%、36.1%,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占10.6%),余为局灶增生性肾炎(FPGN)、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FSGS)、IgM肾病、薄基底膜肾小球病.结论 单纯镜下血尿其病理类型多样,但以MsPGN及IgAN为主,对于单纯性血尿,肾活检有重要价值.对这一部分单纯镜下血尿临床表现轻微的病人,其中一部分人肾脏病理损伤偏重.因此对临床表现为单纯镜下血尿的患者,也应进行肾活检,有助于发现病理损伤偏重的患者,并根据临床病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陕北地区对弥漫性肾病诊治水平。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26例弥漫性肾病患者经皮快速自动肾穿刺活检。结果26例肾穿刺均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其中18例肾穿刺取材两针成功,另6例一针穿刺成功,2例3针穿刺成功;穿刺出标本长度为6~22mm,并行光镜、免疫荧光,必要时加做电镜、乙肝标志物等。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自动肾穿刺活检简便、易行,取材满意,可为临床病理学诊断提供理想的活检标本。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微小病变型肾病3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膜性肾病5例,IgA肾病2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糖尿病肾小球硬化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普通B超引导下自动穿刺枪肾活检的临床经验.方法取右肾下极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枪在B超引导下刺入肾包膜表面,进针1.5 cm.嘱患者平静呼吸,穿刺枪快速刺入肾皮质后退出.结果 11例患者平均穿刺2~3针,成功率100%,每例肾组织取材中获得肾小球15~23个,并发症:镜下血尿100%,肉眼血尿0例,肾周血肿0例,腰胀痛4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自动穿刺枪肾活检简便、经济,并发症少,安全,取材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Tru-cut型活检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方法选择符合肾穿刺适应证342例,其中肾功能不全9例,使用Tru-cut型活检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与Menghini穿刺针负压抽吸式124例相比较。结果 (1)Tru-cut型活检针取出肾小球数多,>10个小球达96.2%,成功率高;(2)出血为主要并发症,肉眼血尿发生率5.6%,肾周血肿2.6%,输血1 000 mL以上的严重出血并发症1例,占0.3%;(3)两种方法各有1例严重出血,均为CKD3期,血肌酐190~350μmol/L,尿蛋白3+,双肾长径9.2~9.6 cm,皮质厚度正常回声增强,病理诊断:硬化性肾炎。但有5例双肾长径9.5~13.4 cm,血肌酐700~1 200μmol/L,病理示:硬化性肾炎、纤维性新月体肾炎、Goodpasture综合征、出血热肾损害和骨髓瘤肾病,使用Tru-cut型活检针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结论 Tru-cut型活检针相对负压抽吸法单人操作,简便易学,取材质量高,并发症相似。肾功能不全不是穿刺禁忌证,双肾偏小者需谨慎。  相似文献   

13.
罗苇  冯仕品  刘志刚 《四川医学》2008,29(5):579-580
目的 探讨小儿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 对37例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血尿的患儿进行肾组织活检,并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倒,肾小球轻微病变9例,IgA肾病8例,IgM肾病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3例.结论 本组资料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是肾小球轻微病变及IgA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之间的关系、肾活检的并发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9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肾活检资料。结果: 9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3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6例,膜性肾病10例,局灶性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4例,IgM肾病2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肾小球轻微病变8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例。肾活检术后并发症:肉眼血尿3例,肾包膜下小血肿2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肾活检病理检查与临床密切结合,有助于原发性肾脏疾病正确诊断和治疗。肾穿刺术虽有一定并发症,但多不严重,是一项安全、简便的诊断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江西省儿童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 对159例单纯性血尿的患儿进行肾组织活检,并行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单纯性血尿肾脏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依次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9例(43.4%)、IgA肾病36例(22.6%)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24例(15.1%),其次为轻微病变17例(10.7%)、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例(2.5%)、微小病变1例(0.6%)、膜性肾病1例(0.6%)、新月体肾炎1例(0.6%)、膜增殖性肾炎1例(0.6%)和IgM肾病1例(0.6%).结论 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是IgA肾病及局灶阶段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用16G和18G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B超引导下肾活检的取材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6例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18G针者110例,另一组使用16G粗针者86例.对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肾活检所获肾组织的肾小球数量及术后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粗、细活检针组取得的组织肾小球数分别为 28.16±12.23 及16.18±7.56,粗针组多于细针组(P<0.05);②肉眼血尿发生率粗针组为3.49%,细针组为1.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周血肿发生率粗针组为10.47%,细针组为6.36%,粗针组高于细针组(P<0.05).结论 16G粗针肾活检取材效果优于18G细针,但肾周血肿发生率高于细针组,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活检针.  相似文献   

17.
采用活检枪行肾活检450例临床经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活检枪肾穿刺方法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9~ 2 0 0 2年 45 0例利用活检枪B型定位经皮肾活检的各种肾小球疾病及急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45 0例患者 ,共穿刺 940针 ,成功率 99 5 %,肾小球数 0~ 38个 ( 15 4± 4 8) ,作出病理诊断者 97 8%,临床病理符合率 75 %,修正诊断率 5 2 %。并发症中镜下血尿49 8%,肉眼血尿 1%,肾周血肿 2例 ,无致命并发症。资料显示临床常有病理诊断与临床不符的现象。结论 活检枪B超引导肾活检安全 ,并发症少 ,取材质量佳 ,病理诊断率高。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超声引导技巧,提高肾穿刺活检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46例应用自动活检枪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肾穿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肾穿刺针数、穿刺肾别、获取的肾小球数目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46例患者1次2针穿刺成功825例(97.52%),1次3针穿刺成功21例(2.48%);活检肾小球10~20多个;795例(93.97%)行右肾穿刺,其余行左肾穿刺;并发腰痛及腰部不适126例(14.58%),肾周血肿22例(2.60%),一过性肉眼血尿18例(2.12%),无穿刺所致的感染。结论选用自动活检枪切割式穿刺针,超声实时引导、准确定位对提高肾穿活检一次性成功率、降低并发症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镜下血尿的临床与病理关系,了解其早期肾功能变化。方法47例临床诊断为单纯镜下血尿的患者均行肾组织活检术,肾组织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同时查肝肾功、血脂、尿蛋白定量、肾功放免、自身抗体、乙肝系列等。患者为我院近三年临床呈单纯镜下血尿行肾活检的患者,肾功能和血压正常。结果肾脏病理改变以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19例)及IgA肾病(IgAN 17例)为主,分别占40.4%、36.1%,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占10.6%),余为局灶增生性肾炎(FPGN)、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FSGS)、IgM肾病、薄基底膜肾小球病。结论单纯镜下血尿其病理类型多样,但以MsPGN及IgAN为主,对于单纯性血尿,肾活检有重要价值。对这一部分单纯镜下血尿临床表现轻微的病人,其中一部分人肾脏病理损伤偏重。因此对临床表现为单纯镜下血尿的患者,也应进行肾活检,有助于发现病理损伤偏重的患者,并根据临床病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20.
袁秀芬 《海南医学》2007,18(11):165-165,154
目的 探讨在没有配套穿刺导向专用附加装置的条件下,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对40例未使用穿刺探头或穿刺架,在超声引导定位应用自动活检枪和16G Biopsy活检针,选择右肾下极肾实质最厚处行斜角穿刺活检术;部分标本远程邮寄病理检查.结果 取材成功率100%,肉眼血尿5%,其余病例均有程度不等的镜下血尿.结论 该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