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异型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异型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36例,术后48h鼓励患者坐起,术后6周扶双拐下地活动,术后半年完全负重。结果:术后随诊1~3年,骨折全部愈合,有1例发生轻度髋内翻畸形,优良率97%。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异型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只要术中复位满意,固定正确、牢固,术后康复锻炼正确,临床效果满意,同时可避免许多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治疗,并进行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并能减少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外侧壁薄弱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一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以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管着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0.4 min,平均出血量178.6 mL,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全部患者术并发症发生率0%,末次随访,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6.0%。结论以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外侧壁薄弱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周智荣 《中外医疗》2012,31(16):18-1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予以锁定接骨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未出现髋内翻、接骨板及螺钉断裂和松动情况及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患髋按Harris评分标准:26例优,8例良,4例可,优良率89.47%。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伴有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稳定性强、骨折愈合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2年5月共收治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按董纪元疗效评分,优17,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9%。均无骨折不愈合、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术后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更符合生物力学的特点,是治疗粗隆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间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对其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6例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均骨性愈合,无断钉、脱钉、钢板松动、断板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出现。疗效评价:优28例,良8例,优良率100%。结论锁定接骨板具有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床活动、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泽辉 《吉林医学》2013,(35):7376-737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7.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锁定板对其进行治疗,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第2d开始行CPM机功能锻炼及屈伸踝关节的主动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55例骨折骨性愈合,占91.67%,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优34例,良16例,可4例,差6例,优良率90.00%。所有患者均无断钉、脱钉、钢板松动、断板、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允许早期活动,术后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此类病人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结论老年粗隆间骨折常合并骨质疏松,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疾病,疗效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并能减少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4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选择2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对比。结果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10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最短,术后的并发症也最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采用非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接骨板治疗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的特点,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锁定接骨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实验组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则采用传统DHS内固定治疗。通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诊治,将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中指标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大部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属于高龄患者,考虑到手术耐受性,本次试验中锁定接骨板治疗方案的术中指标及临床疗效均由于传统DHS内固定治疗方案,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孙锐  刘国庆 《吉林医学》2012,(1):179-180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结果:30例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相对小,卧床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结果:48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板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9月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其中采用DHS68例,股骨近端锁定板52例。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术后3~24个月随访,股骨近端锁定板优秀率明显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板是理想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主要分析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愈合状况,并进行跟踪随访,了解术后患者是否有复发或者并发症的现象。结果38例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只有一例发现有骨质疏松情况,有髋内翻倾向,经过4-15个月的随访没有骨折畸形或其他并发症发生。治愈率为97.3%,无效率为2.7%。结论经过临床效果分析,可以发现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可以有效的避免术后骨折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1年共收入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股骨近端LCP,另一组行PFNA。2组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个月。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卧床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Harrie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者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证,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志晖  杨林  丁国强  章士元  薛朝润 《四川医学》2012,33(12):2105-2107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 plate,LPF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骨折AO分型将患者分为A1型、A2型和A3型3组。分别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9例,良19例,可6例,差3例。三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A1型和A2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A3型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的相关临床操作和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且年龄在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5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患者接受对应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案具体差异将其以每组25例分为对照组(DHS内固定治疗)和观察组(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完成治疗后采取Harris髋关节相关疗效判断指标评估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处理后提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因自身有骨质疏松的情况,因此股骨粗隆间骨折是相对常见的症状,制定治疗方案不但要考虑疗效且需综合其身体机能以确认方案耐受性,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此类患者治疗疗效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