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梅花  刘艳清刘宏 《护理研究》2004,18(11):1921-1922
[目的]明确注射器启封后的有效使用时间。[方法]随机抽取10个临床科室用于启封后配制抗生素药液与非抗生素药液注射器100具,每隔1h采样培养做微生物鉴定。[结果]启封后配制抗生素药液的注射器5h内无细菌生长.7h内样本合格率为95.42%;配制非抗生素类药液注射器4h内无细菌生长,7h内样本合格率为81.43%。[结论]配药注射器使用有效时间为4h。但要注意配药环境、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连台手术中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连台手术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方法 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手术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连台手术中以及第一台手术结束后经过通风、湿式清洁消毒后的连台手术中(实验组),随机抽取236份样本做监测对比。结果 每天第一台手术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为95.74%,连台手术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为78.57%,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5.29,P<0.05);实验组的连台手术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为93.75%,与没有进行通风、湿式清洁消毒的连台手术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相比较(x~2=3.87,P<0.05)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连台手术前,必须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或通风、湿式清洁消毒处理后再进行下一台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污染器具的传播造成二次感染。方法自行研制新型多功能器械分类台,并将其台面与传统台面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台面采集样本各30份进行细菌微生物学监测,以比较新旧台面的清洁效果。结果新型台面合格率为96.67%,传统台面合格率为4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表明新型台面去污染效果明显高于传统台面。结论新型器械分类台,操作方便、规范,易保持环境清洁,有利用降低职业风险、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确保连台手术室内空气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控制连台手术中空气微生物的方法。方法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连台手术中及第一台手术结束后通过湿式清洁,采用多元组合式空气消毒净化机消毒后再连台手术(实验组),未进行湿式清洁及多元组合空气消毒为对照组,随机抽取390份样本监测对比。结果每天第一台手术室内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合格率达96.15%。连台手术中微生物含量平均合格率为32.05%;实验组的连台手术中微生物平均合格率为91.02%,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连台手术前须对手术室内进行湿式清洁处理,并对空气进行多元组合空气消毒净化机消毒,才能确保手术的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疗卫生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方法采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片)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2002~2005年共监测2240台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84.64%(1896/2240)。预真空式、下排气式、手提式灭菌器合格率分别为92.16%(235/255)、84.65%(1114/1316)、81.76%(547/669),差异有显著性(X^2=15.34,P〈0.01)。2002~2005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6.73%、82.01%、85.58%、88.86%,差异有显著性(X^2=32.62,P〈0.01)。结论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合格率依顺序为预真空式〉下排气式〉手提式。只有加强人员培训,规范各项操作程序,才能使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儿童小食品中,膨化食品是主要餐外食品,由此而引起的争端娄见不鲜。本文报道了近三年(2004年~2006年)流入我市的外埠806份膨化儿童小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检出不合格食品303份,合格率为62.4%,其中虾条类合格率为43.3%,饼干类合格率为96.4%。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52.85,P〈0.01)。提示今后对该类食品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应列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于晓波  姜梅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0):602-603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和提高消毒质量。方法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该医院2006年度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空气合格率为98.7%,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97%,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为76%,消毒浸泡液合格率为98%,透析液合格率为86.3%。无菌医疗物品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医院消毒质量整体水平较好,存在部分监测项目不合格现象,应加强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使用中生物安全柜及消毒灭菌设备的性能,为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仪器测定法和生物培养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和消毒及灭菌设备进行监测。结果 连续5年共监测179台生物安全柜,总合格率为70.39%,各监测项目中流入气流流速和下降气流流速的合格率最高。共监测96台压力蒸汽灭菌器,总合格率为98.96%;监测2 322支紫外线灯,总合格率为84.75%。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CDC实验室使用中生物安全柜质量合格率偏低,部分压力蒸汽灭菌器有待更新或维修。  相似文献   

9.
黄梅花  刘艳清  刘宏 《护理研究》2004,18(21):1921-1922
[目的 ]明确注射器启封后的有效使用时间。 [方法 ]随机抽取10个临床科室用于启封后配制抗生素药液与非抗生素药液注射器10 0具 ,每隔 1h采样培养做微生物鉴定。 [结果 ]启封后配制抗生素药液的注射器 5h内无细菌生长 ,7h内样本合格率为 95 .42 %;配制非抗生素类药液注射器 4h内无细菌生长 ,7h内样本合格率为81.43 %。 [结论 ]配药注射器使用有效时间为 4h。但要注意配药环境、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西省宾馆(酒店)公共场所的卫生现状.方法 对山西省4市72家宾馆(酒店)的室内空气和公共用品用具进行采样和微生物指标检测,采用x2检验对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山西省72家宾馆(酒店)共采集、检测空气样品327份,每份样品检测细菌总数,合格率82.6%,不同季度间的空气细菌总数指标合格率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静脉输液瓶口常规配药后放置不同时间段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探讨配药后30min内接上液体时不再重新消毒瓶口的可行性。方法取210瓶100ml无菌生理盐水,分7组进行常规配药,30瓶/组。分别于消毒后、消毒配药后5,10,15,20,25,30min,7个不同时间段对瓶口进行微生物采样计数;同时进行治疗室空气培养。结果210瓶无菌生理盐水瓶口中有25个被微生物污染,其中微生物主要为G+杆菌、微球菌、类酵母样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同时间段内所污染的瓶口数及各瓶口微生物污染菌落计数经!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配药后,如30min内接上液体,可不必再重新消毒瓶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现状,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灭菌质量,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方法采用资料调查和现场检测的方法对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使用中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调查71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其中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15.49%,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71.83%,尚有12.68%的压力蒸汽灭菌器采用直火加热方式产生蒸汽。这些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室温度检测合格率为60.56%;时间控制检测合格率为71.83%。灭菌包化学指示物检测合格率为100%;生物检测合格率亦为100%。结论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内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过程监测全部合格,部分灭菌器质控监测不合格,灭菌设备管理和灭菌操作人员的知识存在问题,存在灭菌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3.
王立新  秦莉  谭斌  黄春妍  熊辉  孙玉明 《华西医学》2009,(11):2940-2941
目的:回顾我院输血科近年医院感染监测结果,总结经验方法,保障输血生物安全。方法:收集2001年至今的微生物监测报告,计算合格率。结果:各监测项目的合格率不同,储血冰箱内壁在90次监测中合格率达100%,冰箱空气及储血室空气监测的合格率波动较大。结论:目前的消毒方式可以保障输血科微生物监测合格,杜绝院感发生。  相似文献   

14.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质量,确保灭菌效果,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其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经监测6480锅次,包内化学指示卡监测合格率达到99.9%;温度监测合格率为99.8%;生物指示剂监测合格率100%。结论,该院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运行状况良好,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应用于门诊药房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药房配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人工配药,实验组应用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进行操作。观察两组的劳动功效、人力成本、配药质量合格率,并做好记录。结果实验组需要配药师2名,完成每张处方的配发工作平均为(16.38±5.27)s;对照组需要配药师13名,完成每张处方的配发工作平均为4 min。实验组劳动功效显著低于实验组、人力成本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配药质量合格率高达98.0%,对照组配药质量合格率为88.0%,实验组配药质量与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6)。结论应用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于门诊药房能有效提高发药速度与准确性,对改善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有着较为显著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一次性医疗用品细菌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保临床使用灭菌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杜绝因一次性医疗用品灭菌不合格而引起院内感染。方法院内每进一批一次性医疗用品,随机抽取样本进行细菌监测。结果医用棉签合格率为97%;一次性注射器合格率98%;一次性留置针合格率97%;其他品种灭菌合格率为100%。结论一次性医疗用品有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使用前必须进行细菌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的清洗灭菌方法对无菌物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需清洗、灭菌的物品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使用手工清洗、机械清洗以及不同的灭菌方法,监测灭菌后的物品微生物监测合格率、灭菌干包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2组灭菌物品的微生物监测合格率、灭菌干包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洗涤合格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机械的清洗、脉动真空高压灭菌方法能严格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有效性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梅 《护理研究》2005,19(2):345-346
卫生部在《消毒技术规范》中要求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消毒包内放置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就是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最常用的方式,由于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较多,因此必须进行质量监测以确保灭菌效果。临床以指示卡的变色来判断灭菌物品是否合格。近年来我院引进了两台脉动真空锅,除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灭菌器的设备结构、性能、监测手段、监测知识外,还要求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各种监测制度,保证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并对化学指示卡的有效性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19.
2005-2007年广东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广东省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质量,探讨消毒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力度。方法收集2005-2007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统一的技术方案对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的数据, 并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的问题。结果 2005-2007年全省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样品总数依次为142 969、140 014、161 991份,合格率依次为91.10%、90.71%、91.22%,总合格率为91.02%。3年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sup2/sup=1.644, IP/I>0.05)。3年间市、县、镇三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依次为93.59%、93.94%、 89.34%,有统计学意义,呈市、县级别的合格率均比镇级高的趋势。监测项目中,以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97.62%为最高,其次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95.98%和灭菌医疗用品95.63%。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90.67%,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合格率最低,仅为73.25%。经比较各类监测项目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sup2/sup=36768.34,IP/I<0.05)。结论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消毒监测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镇以下医疗机构是今后消毒监测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微生物实验室消毒状况,以便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常德市生物一级、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了监测。结果食品生产企业生物实验室合格率为68.00%,自来水生产企业生物实验室合格率为68.18%,药品生产企业实验室合格率为81.48%,医疗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合格率为82.35%。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合格率普遍较低。一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合格率68.06%,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合格率81.82%。结论二级实验室消毒质量合格率略高于一级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