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的价值及PSA和前列腺外腺体积与前列腺癌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320例,观察和统计PSA≤410μg/L和PSA>410μg/L时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对前列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两组体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SA≤410μg/L和PSA>410μg/L时前列腺癌的检出例数分别为17例和98例,两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在前列腺癌和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腺体积在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血清特异抗原(PSA)及外腺体积是指导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筛查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浸润麻醉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需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92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会阴穿刺活检组和经直肠穿刺活检组,各46例。经会阴穿刺活检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局部浸润麻醉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直肠穿刺活检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比较两组穿刺针数、前列腺癌检出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穿刺针数和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穿刺活检组无痛和轻度疼痛率均高于经直肠穿刺活检组,且中重度疼痛率低于经直肠穿刺活检组(P0.05)。经会阴穿刺活检组发热、血尿、血便、尿潴留及菌血症发生率均低于经直肠穿刺活检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浸润麻醉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0针法和14针法前列腺穿刺活检在不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和不同前列腺体积,评价其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将106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随机分为10针组和14针组,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系统性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观察两组在不同PSA水平和不同前列腺体积,其前列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0针法和14针法穿刺活检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4%和42.4%,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SA≤10、10<PSA≤30、PSA>30 ng/ml时,10针法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0%、36.8%、75.0%,14针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0%、37.5%、80.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PV≤30、30<PV≤60、PV>60 ml时,10针法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48.0%、0.0%,14针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43.8%、38.1%,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14针法,10针法具有患者痛苦小及损伤轻等优点,临床上应作为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2年12月间在本院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78例患者与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83例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及穿刺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清PSA、前列腺体积及结节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经直肠穿刺术后患者并发发热的比例明显高于经会阴穿刺的患者,而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术后疼痛、血尿、血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经直肠穿刺和经会阴穿刺前列腺活检术都是有效的活检方法。应根据患者直肠指检是否扪及肿块、经直肠超声是否发现占位来选择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柯兵  赵萍  王晓东  林小玲 《中外医疗》2012,31(36):176-177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PSA结合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确诊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为寻找更加有效快捷的确诊前列腺癌方式,提高其确诊率作临床参考。方法抽取该院2011年1—1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56例,进行酶联免疫法作血清PSA检查和直肠超声引导六点法穿刺活检。结果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增生伴炎症组之间的PS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增生伴炎症组之间的PSA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前列腺癌与PSA值关系密切。结论血清PSA对筛查前列腺癌人群有很大意义价值,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能准确诊断前列腺癌,两者结合能有效快速地提高前列腺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针数对于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差异.方法 比较不同PSA水平患者穿刺针数(8针以下穿刺、8 ~11针穿刺和12针及以上穿刺)对于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1122例,8针以下穿刺组、8~11针穿刺组和12针及以上穿刺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59.9%、41.7%、40.7%.将患者按照不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以及直肠指诊(DRE)结果进行分组后发现,随PSA升高前列腺癌检出率增加,相同PSA水平时DRE阳性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DRE阴性患者.PSA (4~9.9) μg/L且DRE阴性的患者中,不同穿刺针数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是10.0%、24.4%和30.3%.PSA(10~19.9) μg/L且DRE阴性的患者中三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是0%、26.1%和42.9%.结论 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与患者PSA水平及DRE结果相关,12针以上的穿刺活检在PSA4~ 20μg/L且直肠指诊阴性的患者中显著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陈海华  黄仁胜  祝丹 《海南医学》2007,18(2):37-37,36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24例PSA4.0~50μg/L之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传统的经直肠前列腺8针系统穿刺法,一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结果 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法120例,阴性36例(阳性率30%).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104例,阳性76例(阳性率73.1%).结论 对于PSA4.0~50μg/L的老年性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活检阳性率明显优于传统的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6针法加定点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PSA>4ng/ml且直肠指征阳性和(或)B超发现前列腺有异常回声结节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6针法加定点穿刺活检术.即在标准的经直肠超声引导6 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同时,增加异常回声结节的定点穿刺.结果 96例患者中确诊为前列腺癌者44 例(45.8%).44 例前列腺癌患者如仅按6 点穿刺方法,将有9 例患者漏诊,占20.5%.结论 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6针法加定点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60例选患者在无麻醉情况下,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10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取出前列腺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60例患者中,前列腺癌检出率为53.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不同,前列腺结节超声显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6),前列腺结节显示率随PSA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014);不同PSA水平组的病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穿刺阳性率随PSA水平升高而逐渐上升。结论超声结节检出率会随着PSA水平升高而增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均与PSA水平呈正相关。经直肠引导前列腺穿刺法阳性率较高,安全性好,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9针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0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9针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检出前列腺癌42例,临床分期A期2例、B期7例、C、D期33例,如按传统6针穿刺法则会漏掉早期前列腺癌4例(4/42,9.5%).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9针穿刺活检术可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EUS)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对102例PSA灰区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CEUS组56例,普通直肠超声(TRUS)组穿刺活检46例。结果 CEUS组56例患者共接受穿刺442针,平均7.9针;TURS组46例接受穿刺377针,平均8.2针。CEUS组发现前列腺癌9例,阳性率为16.1%,TURS组6例,阳性率为13.0%,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穿刺组织病理标本显示,CEUS组阳性针数44针,阳性率为10%;TURS组阳性针数21针,阳性率为5.6%,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EUS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安全可靠,可提高PSA灰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指导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及穿刺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24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常规左、右前列腺尖、体、底6针穿刺活检。另对可疑病灶区加穿1针至2针,并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患者血清PSA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53.2%(66/124),其中前列腺癌(PCA)57例,前列腺增生(BPH)5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8例,平滑肌肉瘤1例,前列腺炎(PI)10例。当血清PSA为4~20ng/mL,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ROC曲线分析,PSAD取值0.2时,敏感性93.1%,特异性75.0%,准确性84%,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佳界值点。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为诊断前列腺癌重要方法,结合血清PSAD检查可提高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癌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10点前列腺穿刺活检,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癌检出率、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和前列腺体积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的血清PSA水平越高,前列腺癌检出率越高,前列腺体积越大,前列腺癌检出率越低,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法,并不会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另外,如果前列腺体积较小,可以采用10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进行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03月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13例临床资料。结果:穿刺确诊前列腺癌12例。穿刺术后2例出现血尿、发热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阳性率高,并发症少,是诊断前列腺癌的理想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7年6月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分析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51例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占34.00%;前列腺癌患者影像学形态不对称、回声结节、液性回声的声像图表现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检后患者出现下尿路刺激症候、急性尿潴留、血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3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疑似前列腺癌病例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直肠指检(DRE)、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标对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的意义,并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8月~2007年7月临床疑似前列腺癌的31例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根据诊断资料分析DRE、TRUS、PSA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并随访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①31例患者术后前列腺增生15例,前列腺癌13例,前列腺炎2例,前列腺结核1例。DRE、TRUS、PSA三者中,PSA的灵敏度最高(92.3%),TRUS的特异度最高(44.4%),本组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41.9%,敏感度、特异度100%。②术中无明显疼痛,术后血尿8例(25、8%),血便2例,发热2例,尿痛11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痛苦小,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价值。方法:对140例前列腺血清PSA增高拟诊前列腺癌病人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0例血清PSA增高病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47.8%。随着血清PSA值的升高,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检出率越高(P<0.01)。术后肉眼血尿19例(13.6%),大便带血6例(4.3%),发热4例(2.9%),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血PSA增高病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10+X"点法穿刺活检术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9例经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或直肠指诊或影像学检查异常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0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加可疑区域1~2针活检.结果 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4例(占38.2%),前列腺增生21例(占23.6%),前列腺上皮内瘤19例(占21.3%),前列腺炎15例(占16.9%).89例接受穿刺的患者23例术后出现血尿,9例出现血便,1例出现发热,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10+X"点穿刺活检术,穿刺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在筛查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患者,年龄49-75岁,平均64.2岁,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10ng/ml且游离PSA/总PSA<0.26或PSA10.1-50ng/ml或直肠指诊检查(DRE)异常或B超发现异常回声为穿刺指征,前列腺体积12-109ml,平均49ml,在直肠腔内注入1%盐酸丁卡因凝胶10ml局部粘膜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针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结果10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为23.5%,PSA0-4ng/ml、PSA4.1-10ng/ml、PSA10.1-50ng/ml阳性率分别为9.1%(1/11)、15.4%(6/39)、32.1%(17/53)。前列腺体积<20、20-40ml、40-60ml及>60ml阳性率分别为62.5%(5/8)、27.0%(10/37)、14.3%(7/49)、25.0%(2/8)。术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2例,3例直肠大出血,9例术后出现发热,上述患者经相关处理后恢复。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筛查前列腺癌阳性率较高的方法,但在应用中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术后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我国男性生殖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经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TRUPB)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该方法已被临床广泛采用[2]。2012年1-12月,我们对80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经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0例,年龄55-83岁,中位年龄65岁。具有下列1项及以上条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4ng/ml;直肠指检扪及前列腺质硬结节;超声或MRI检查发现前列腺低回声或异常信号。在美国GE Voluson 730pro彩色超声诊断仪,采用美国BARD自动活检穿刺枪,18G一次性使用活检针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13点穿刺活检术。结果:所有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术后血尿42例,大便带血23例,尿潴留9例,轻微疼痛51例,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严重的内出血、菌血症及极度疼痛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