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晚期丝虫病患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1986~1996年),于班氏丝虫病区和马来丝虫病区分别累计检出晚期丝虫病患者49504例和903例,患病率分别为2.00%和0.17%。班氏丝虫病晚期体征中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和混合体征人数分别占72.30%、25.96%、0.95%和0.79%,25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病程均以11~20年较多;乳糜尿患病率女性较男性为高,病程1~5年为多,显示在防治后期新发病例以乳糜尿为主,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发生基本趋于控制。马来丝虫病象皮肿体征男性多于女性,以50~69岁年龄组最多,19岁以下未检出象皮肿患者,病程大多>21岁,表明已无新发象皮肿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山东省晚期丝虫病的发病与流行状况。方法对山东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基本消灭前后晚期丝虫病发病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防治前后晚期丝虫病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防治前32.00%的象皮肿和31.00%的鞘膜积液患者在40岁以上,而乳糜尿病人73.00%低于40岁,防治后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患者90.00%以上高于40岁,乳糜尿66.70%超过40岁,且女性高于男性。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从基本消灭前的1.38%、6.14%和0.21%,基本消灭后分别下降到0.20%、0.34%和0.19%。结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象皮肿和鞘膜积液明显下降,但乳糜尿仍有一些新病例出现,所以乳糜尿的监测和治疗应作为晚期丝虫病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的抽样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在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和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区的55个县、市,分层随机抽样调查12个县(市)108个村,对10岁以上居民进行询问病史和体检。结果:在调查的111127人中共查见慢性丝虫病患者470例,患病率为0.4%,其中象皮肿者157例(0.1%)、鞘膜积液者208例(0.2%)、乳糜尿者105例(0.1%)。基本消灭丝虫病前、后慢性丝虫病患病例数分别为386例(0.4%)和84例(0.07%)。新患病例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73例(0.1%);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区11例(0.04%)。结论:湖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马来丝虫病流行区未发现象皮肿新患病例;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和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区仍继续出现少数鞘膜积液和乳糜尿新患病例。  相似文献   

4.
1991-1992年,选择盐城北部原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的3个乡,对晚期丝虫病分布现状作了普查。本次逐户调查82624人。发现晚期丝虫病610例(内含1988年后新发44例),患病率0.74%。其中象皮肿占44.52%,乳糜尿11.13%,鞘膜积液20.98%,单纯淋巴管/结炎23.37%。1994年又依线索查出新发乳糜尿3例,单纯淋巴管/结炎1例。说明在原感染程度较重的地区,丝虫病控制后仍有一定数量的晚期患者。其虽无流行病学意义,但如何减轻他们病痛,尤其是控制乳糜尿和淋巴管/结炎的发作,是应予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7~1991年横向监测46个县(市)的408个村,血检287864人,查出微丝蚴血症者4人,平均微丝蚴率为0.001%,各年微丝蚴率依次为0.004%、0.003%、0、0.002%和0.001%。解剖致倦库蚊26852只,仅1988年发现阳性蚊13只;解剖中华按蚊5771只,未发现幼丝虫。血清学监测流行区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3.76%,与非流行区抗体水平相近。4个纵向监测点的观察结果表明,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能自然转阴。6个县(市)的晚期丝虫病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不再出现新的象皮肿病人,鞘膜积液的新发病例显著减少,但仍继续出现新的乳糜尿病人。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晚期丝虫病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4~1988年,在原丝虫病严重流行的滕县、邹县等6个县(市)的252个村庄,发现的丝虫病人1038例中,象皮肿383例,乳糜尿357例,鞘膜积液298例。1983年前发病902例(86.9%);1984年后发病136例(13.1%),其中新发现乳糜尿患者125例,占新发病人的91.9%。结果表明,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已基本控制了象皮肿和鞘膜积液的发生,但仍继续出现乳糜尿新病人.因此在基本消灭班氏丝虫病的地区,应重点研究控制新病人和治愈原有病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1991年对原班氏丝虫病中、低度流行区及原马来丝虫病中度流行区晚期病人发病情况调查。三地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前共发现晚期病人805例,其中象皮肿494例,单纯淋巴管/结炎239例,乳糜尿50例,鞘膜积液22例;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出现的晚期病人(新发病例)共52例,其中乳糜尿占84.62%。新发病例中,原班氏丝虫病中、低度流行区分别占98.08%和1.92%,原马来丝虫病中度流行区为0。结果显示,基本消火丝虫病后新发病例的出现与原班氏丝虫病流行程度及虫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山东省晚期丝虫病住院病例的发病情况,为做好晚期丝虫病患者的照料救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2004年间确诊的551例晚期丝虫病住院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551例住院患者中,男性288例,女性263例;主要分布在枣庄、济宁、临沂3市;年龄13- 87岁,60-岁组最多;职业以农民为主(88.93%),文化程度多为文盲和小学;病程1月-52年。乳糜尿428例(77.68%),象皮肿76例(13.79%),鞘膜积液29例(5.26%),混合体征者18例(3.27%)。结论山东省晚期丝虫病患病率已处于较低水平,其发病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积极探索理想的治疗方法以控制发病,减轻患者症状或体征。  相似文献   

9.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有症状体征的丝虫病患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滕县曾是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防治前微丝蚴阳性率25.3%,经反复查治和全县140万居民服用海群生药盐后降至0.17%,达到基本消灭。 近年选点调查,发现有症状体征的丝虫病患者1,355例。其中象皮肿172例,鞘膜积液698例,乳糜尿411例以及其它体征者。象皮肿中有169例(98.3%)为基本消灭前发病,新发病者仅占1.7%鞘膜积液明显减少。乳糜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基本消灭后,应将晚期丝虫病列入监测,并积极治疗,以达彻底消灭丝虫病。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地保护了流行区人民的健康。迄1987年底,全国864个流行县(市)中,已有781个(90.4%)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尚未治愈的各类晚期丝虫病人仍为数不少。晚期丝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淋巴水肿和象皮肿(四肢和阴囊等部位)、鞘膜积液及乳糜尿。治疗鞘膜积液一般采用鞘膜翻转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可在乡级医院进行。阴囊象皮肿采用手术整复的效果也很可靠。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方法尚在继续探索中,并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国内显微外科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已获相当进展,为探索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有效方法开辟了新途径。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稿,重点介绍近年来在晚期丝虫病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的象皮肿、乳糜尿和鞘膜积液的患病情况 ,以便为制订减轻慢性丝虫病症状体征的计划提供依据。于 1991~ 1996年对湖南省 43个县、市进行了慢性丝虫病抽样调查 ,并应用简便法、虫种法、流行程度法及流行程度和虫种 4种方法估算全省现阶段各种临床类型慢性丝虫病病人数 ,以期探讨能较实际地反映病人数的估算方法。方 法1 调查方法每个县调查 3个乡 3个村 3 0 0 0人以上 ,10周岁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患病情况 ,其诊断标准参照丝虫病防治手册 [1 ] ,WHO1985年国际淋巴学…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消除丝虫病后现存慢性丝虫病人的患病情况。方法对上海市历史在册的慢性丝虫病人以及线索病人进行调查,复查、核实症状和体征,填写完善档案卡和随访卡,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上海市现存826例慢性丝虫病人,分布于9个区102个乡(镇),年龄70岁以上占87.17%,病程30年以上占96. 73%。主要体征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和鞘膜积液分别占96. 73%、2.06%、1.21%。下肢淋巴水肿/象皮肿体征病人中,以Ⅰ-Ⅳ期淋巴水肿为主,占94. 63%,Ⅴ、Ⅵ期象皮肿占5.37%,其中16. 71%的病例有淋巴管/结炎。91. 77%的病例健康状况尚好,2.18%的病例生活不能自理。丝虫特异IgG4抗体阳性率为15. 01%,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结论上海市现存慢性丝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需加强对病入的治疗和照料,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临沭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原是班氏丝虫病重度流行区,1958年居民微丝蚴阳性率高达22.5%,经大力防治,1978年降至5.35%。1979年曾对丝虫病慢性体征病人进行过调查,发现橡皮肿、乳糜尿及鞘膜积液等病人6357例,患病率为1.42%。1980年全县采用海群生药盐治疗6个月,微丝蚴阳性率降为0.15%,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后经过10年的监测表明,效果是巩固的。为进一步了解该类病人的情况,1992年4月我们又选点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原是班氏丝虫病重度流行区,经过长期的防治,先后于1976~1983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指标(以村为单位微丝蚴率降为1%以下),为了解丝虫病基本消灭前后丝虫病主要临床表现: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流行病学变化,以便为今后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于1983~1986年,组织专业队,对基本消灭丝虫病8~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涟水县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现状。方法 对登记在册的慢性丝虫病患者逐一进行走访,调查每名患者的临床体征及1年内病情发作情况。结果 截至2014年,涟水县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361例,分布于23个乡(镇)。男性128例,女性233例,农民占98.34%,70岁及以上者占63.71%。患者临床体征包括下肢淋巴液肿、乳糜尿、淋巴管(结)炎和鞘膜积液,分别占87.81%、18.56%、12.74%、2.49%,同时兼有2种及以上体征者占8.86%。在下肢淋巴液肿中,Ⅰ~Ⅲ期占97.79%,Ⅳ期及以上占2.21%。2014年,28.36%的乳糜尿患者和45.65%的淋巴管(结)炎患者病情出现反复。结论 应继续积极开展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和照料,以减轻其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眉山市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发病和转归情况,为开展患者关怀与照料提供依据.方法 基本消除丝虫病后(1983年),在3个流行县区以10周岁以上人群为调查对象,逐户逐人访问与体检;2011年对原慢性丝虫病患者逐个询问、复查,完善个案资料和建档.结果 眉山市1983年基本消除丝虫病时有慢性丝虫病患者393例,至1996年消除丝虫病和2011年复查分别尚存86、29例;2011年慢性丝虫病患者比基本消除丝虫病与消除丝虫病时分别自然减少92.62%、66.28%,分布区域由防治前32个乡镇111个村313个组减少为2011年的14个乡镇25个村28个组,无新发慢性丝虫病患者.遗留的29例患者年龄以7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82.76%),病程在30年以上的占82.76%,淋巴液肿部位在单侧下肢的占75.86%;肢体淋巴液肿分期为I~Ⅱ期占86.21%.慢性丝虫病患病率与原人群微丝蚴率呈正相关.结论 眉山市消除丝虫病后,原慢性丝虫病患者因年老病死自然减员已显著减少,体征程度明显减轻,表现为高龄、病程长的特点.后期监测应加强患者自身保健治疗,给予关怀和照料,减轻症状与体征,控制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苏省慢性丝虫病患者现状,为继续做好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根据历史在册病例资料,2018年6-7月对江苏省慢性丝虫病患者逐个随访并开展线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患者基础资料,对患者特征、关怀照料点分布及覆盖人群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江苏省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3 160例,男性占40.0%,女性占60.0%;60岁及以上占91.8%。患者主要分布于宿迁(24.2%)、淮安(19.5%)、苏州(17.3%)、徐州(11.2%)、盐城(9.8%)等设区市。单纯淋巴管/结炎、单纯淋巴水肿/象皮肿、单纯乳糜尿、单纯鞘膜积液和同时有上述2种或以上症状的病例分别占2.7%、37.1%、11.2%、0.9%和48.1%。97.8%的淋巴水肿/象皮肿患者水肿部位发生在下肢,90%以上的患者分期在I~III期。目前全省有慢性丝虫病患者照料点220个,覆盖患者2 091人,当年开展关怀照料活动平均次数为3.2次,平均累计开展活动年数为11.3年。结论 江苏省慢性丝虫病患者数量明显减少,表现为高龄、病程长等特点,关怀照料点未覆盖全部患者。今后应对全部慢性丝虫病患者开展关怀照料,以减轻其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患者的转归和患病情况。方法对青神、乐山市中区和筠连等3个省监测点原慢性丝虫病患者复查、核实。结果消除丝虫病5年后,慢性丝虫病患者比消除丝虫病时自然减少了20.55%,分布区域已明显缩小。259例患者肢体淋巴液肿部位主要在下肢;年龄60岁以上占84.56%;男性多于女性。131例患者中病程40年以上者占81.68%;肢体淋巴液肿以Ⅰ-Ⅱ期为主,占整个病例的80.15%。结论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患者明显减少,体征程度减轻,表现为高龄、病程长的特点。后期监测患者应加强自身保健治疗,控制发病,减轻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9.
丝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流火"、"橡皮肿"、"乳糜尿"、"睾丸鞘膜积液(大蛋)"等急慢性丝虫病人曾是常见疾病。阜阳市是丝虫病流行的重点地区之一,历经数十年不懈努力,阜阳市于  相似文献   

20.
班氏丝虫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系统的损害,如淋巴水肿、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但引起肾脏疾病仅见几例报道,如班氏丝虫病或其它人类丝虫感染引起肾小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