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喉癌患者手术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10个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风险模型,分析老年喉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73.6%和54.5%。单因素结果提示:肿瘤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年龄对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部位、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治疗方式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是肿瘤原发部位、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治疗方式,喉功能保全性手术是治疗老年喉癌的较为理想的方法,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喉癌手术患者60例,其中20例行全喉切除术,40例行喉部分切除术,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切除术组患者的外貌、消遣娱乐、交流能力均明显低于部分切除组,后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前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是否放化疗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术式、术后放化疗均是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喉部分切除术可有效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其术后外貌及交流功能的改善,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预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恢复状况和远期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在威海市立医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喉癌部分切除术治疗有完整资料的97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性别、年龄、部位、分期、病理分级、分期、喉部分切除术式、手术切缘、术后放疗及颈淋巴结清扫等10个方面进行生存时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喉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部位、T分期、病理分级、N分期、手术切缘和颈淋巴结清扫术均对喉癌术后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N分期是影响喉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的显著因素,且为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喉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为部位、分期、病理分级、分期、手术切缘和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病理分级、分期是显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南省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7例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的患者,根治性切除76例,分析根治性切除患者临的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姑息性切除21例,比较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治性切除组复发转移率为19.7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活动情况、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活动情况、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根治性切除的2年生存率为90.78%,未能根治性切除的2年生存率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肿瘤活动情况、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联合脏器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根治性切除可以明显的提高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pN3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来进一步评估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2005年12月的胃癌手术患者中成功行R0、D2+且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胃腺癌,按第七版UICC选取淋巴结转移数目大于6个即pN3,且临床病理学资料、随访资料齐全的病例394例,临床病理因素作为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总的5年生存率为2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胃切除方式、侵犯深度、淋巴结送检数目、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度是影响pN3胃癌预后的影响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胃切除范围和肿瘤是否侵透浆膜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对于pN3胃癌患者,侵及浆膜及全胃切除者,应给予更加积极的术后辅助治疗及随访观察;对于可行R0切除的患者,应尽量清扫多的淋巴结,改善预后;淋巴结转移度与淋巴结转移数目一样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喉癌患者手术的疗效进行分析并对其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喉癌患者28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预后影响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筛选。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1年的生存率为95.4%,3年的生存率为69.8%,5年生存率为56.1%。多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治疗方式(P0.05)。结论老年喉癌的治疗方法中侯功能保全性手术疗效较为理想,患者生存率提高的关键是早期对疾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转移瘤的手术指征、切除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45例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4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48.9%和31.1%,其中原发于结直肠癌、软组织肉瘤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分别为46.1%、33.3%;肺转移瘤完全切除患者40例的5年生存率为36.9%,不完全切除患者5例的5年生存率为16.7%;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2.7%和20.8%.结论 对肺转移瘤患者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肿瘤和肺门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影响能否完全切除和预后的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早期喉癌未发生转移,手术完整切除病灶为首选的方法,但术后出现复发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旦喉癌患者出现了肺转移后,其预后往往不佳~([1])。因此,了解喉癌术后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改善术后的治疗,提高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入院的喉癌患者按照出现肺转移分为肺转移组及非转移组,并分析肺转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喉肿瘤患者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在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喉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5年生存率,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等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68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8.82%。在单因素分析上:TNM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均对喉肿瘤手术治疗预后产生影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均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TNM分期、吸烟史是喉肿瘤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独立影响因素的控制,最大限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肾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Kap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概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及应用Cox模型将获得随访的62例肾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类、手术方式、有无免疫治疗等因素作为分析因子,计算生存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62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1.1%,3年生存率为78.5%,5年生存率为60.2%。单因素分析筛选出6个对肾细胞癌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分别为是TNM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有无肿瘤细胞坏死、术后是否行免疫治疗、肿瘤病理类型。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是否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是否行免疫治疗为影响肾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与肿瘤的TNM分期、是否行肾癌根治术、术后有无行免疫治疗有关,其中肿瘤的TNM分期为危险因子,后2个因素为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后放化疗对治疗胸中段淋巴结阳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意义及生存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287例行胸中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放疗组133例和放化疗组154例.并对患者1、3、5年的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放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高于放疗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pT分期、治疗方法和术后化疗周期与患者1、3、5年生存率有关(P< 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pT分期和术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患者1、3、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 <0.05,P<0.01).放化疗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早期放疗反应中食管损伤和胃肠道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放疗组(P <0.05,P<0.01).结论 胸中段淋巴结阳性食管鳞癌术后联合放化疗能有效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进行食管次全切除联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生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院进行单纯根治性食管切除联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的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共计590例,分析术后生存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590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29.6%,其中N1、N2与N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2%、23.1%和8.9%(χ2=61.557,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和N分期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全组术后总复发转移率36.6%,血道(62.0%)、中上纵隔淋巴结(44.9%)、颈部淋巴结(35.2%)转移最为常见。结论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三野根治术后生存与肿瘤部位、N分期密切相关。颈部、中上纵隔与血道在术后复发转移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刘国伟  宋怡才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26-1627
目的 探讨胃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4例胃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年复发143例,≥2年复发71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肿瘤的直径、肿瘤病理学分级、Borrman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性质及术后有无辅助化疗等指标与胃腺癌复发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性质和辅助化疗与术后复发时间有关(检验值分别为8.32、16.21、24.90、5.22、17.23和3.61,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TNM分期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642和6.211,均P<0.05).结论 肿瘤直径和TNM分期是影响胃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淋巴结数目和TNM病理分期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537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数、病理类型、TNM分期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肠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间淋巴结转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印戒细胞癌的转移度最高达到73.91%;肿瘤直径〉8cm的5年存活率仅为47.24%;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48.24%和35.13%。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喉癌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OO5年1月-2OO9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58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 分期、N 分级、病理分型、有无行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等因素进行分组,分别比较每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入选患者中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清扫因素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入选患者中 T 分期、N 分期、术后放疗、病理分型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喉癌术后诸多因素中,T 分期、N 分期、术后放疗等对其患者生存具有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肥大细胞三种亚型对结直肠癌预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发现肥大细胞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石蜡标本40例作为试验组,术前未放疗或化疗;另取20例正常大肠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免疫组化技术对试验组做连续切片进行染色,观察2组中各亚型构成比是否有差异.计算出40例结直肠癌患者切片中各亚型的总平均计数值,与试验组每张切片相对应的平均计数值进行比较,观察肥大细胞各亚型的数量与性别、癌的分化程度、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时间的关系,并总结肥大细胞三种亚型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结果 TIM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石蜡标本有不同程度的浸润,2组的在结直肠癌的N分期和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计数组和低计数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1%、59.3%和82.9%、7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肿瘤组织中,肥大细的浸润是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造成影响的不良因素,后续多因素分析得出,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无瘤生存时间而言,浸润肥大细胞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TIM与结直肠癌的N分期和TNM分期相关,循环肿瘤细胞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所以可借助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去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预后进行预测,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张香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771-2773
目的 通过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单纯淋巴结区域复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治疗和生存情况,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近8年卵巢癌患者1 348例,筛选出术后单纯淋巴结区域复发病例44例,通过完整的病史分析,获得其复发特征、治疗、预后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44例患者根据病情采用二次手术、放疗或化疗,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36例,部分好转7例,1例无明显改善.44例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65.32%,淋巴结清扫术辅助化疗组,局部放、化疗组,单纯化疗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x2=23.685,P=0.000);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行单因素Log-rank分析发现,年龄、复发时间、复发灶数目与预后密切相关(x2=11.254、9.254、15.625,均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复发时间、复发灶数目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0、0.006、0.000).结论 卵巢癌患者术后单纯淋巴结区域复发有其独特特点,治疗应考虑影响其预后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临床中肺大细胞癌(LCLC)的相关诊断以及通过总结外科手术治疗的一些经验,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与病理特征,并对病患手术后的生存期进行了系统分析。方法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了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自1982年2月至2010年4月间LCLC病患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4例病患临床资料,其中:9例Ⅰa期,19例Ⅰb期,3例Ⅱa期,5例Ⅱb期,14例Ⅲa期,3例Ⅲb期,1例Ⅳ期。并对其生存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54例LCLC研究资料分析结果表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1%、44.1%、31.6%。预后相对应的影响因素主要为TNM分期。结论LCLC生存率低,预后相对较差、TNM分期也极大地影响着LCLC术后的生存率,而提高LCLC的早期发现率,及时进行手术是改善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167例,所有患者均行“PiverⅢ型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进行化疗,根据患者术后至化疗时间,将分为早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和晚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其中早期化疗组89例,晚期化疗组78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复发率、病死率、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结果 与晚期化疗组相比,早期化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12.36%vs 24.36%,P<0.05);术后1年SF-36明显提高[(76.82±8.57)vs (70.75±9.12),P<0.05];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化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