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对抗脓毒症诱导的肾脏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ham+MC4R激动剂R027-3225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和CLP+R027-3225组,造模24 h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管细胞NF-κB P65的表达,RT-PCR测定肾脏组织NF-κB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血清BUN和CRE水平明显升高(P<0.01),组织切片显示CLP组大鼠肾小体中血管球淤血、皱缩、肾小囊腔扩大,伴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坏死.肾脏组织NF-κB P65表达呈强阳性,NF-κB mRNA表达增高(P<0.01).与CLP组相比,CLP+R027-3225组BUN和CRE水平下降(P<0.01),肾小体、肾小管损伤减轻,肾脏组织NF-κB P65表达和NF-κB mRNA表达下降(P<0.01).结论:脓毒症大鼠肾脏功能受损,激动MC4R可对抗脓毒症诱导的肾脏损伤,这可能与减少NF-κB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在脓毒症大鼠中与核因子NF-κB和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50±10)g,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法(CLP)复制脓毒症,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假CLP组、CLP组、黄芪多糖(APS)组。CLP组和APS组行CLP,APS组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腹腔注射APS 200mg/kg。3组大鼠术后18h全部颈椎脱臼处死取血。采用Westernblot检测NF-κB;ELISA法检测TNF-α及IFN-r和IL-4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及CD8+的表达。结果黄芪多糖在脓毒症大鼠中可抑制NF-κB的活化及TNF-α的表达(P〈0.05),可上调Th1/Th2型细胞因子及CD4+/CD8+的比值(P〈0.05)。结论黄芪多糖对脓毒症大鼠可抑制其炎症反应,同时可增强脓毒症大鼠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 验证炎调方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效应,并观察炎调方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主要指标活性调控的时效关系。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炎调方(生药量为9.9 g/kg)组、地塞米松(0.45 mg/kg)组,均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 h后进行手术。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ALI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后4、6、8、10、12、18、24 h进行HE染色后肺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检测肺组织NF-κB/p65 mRNA表达量和血清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炎调方组造模后12、18、24 h肺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炎调方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NF-κB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假手术组(P<0.01);炎调方组大鼠肺组织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NF-κB均随CLP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12 h后变化趋缓。不同时间点炎调方组和地塞米松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炎调方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随CLP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脓毒症ALI大鼠肺组织NF-κB/p65m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NF-κB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8水平呈强正相关。结论 炎调方对脓毒症ALI大鼠肺组织保护效应的机制与下调NF-κB基因表达、进而下调炎性信号通路下游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p38MAP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挥肺保护作用与p38MAPK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Ⅰ组(Sham组)、Ⅱ组(脓毒症CLP组)、Ⅲ组(脓毒症加西黄著胶CLP+V组)、Ⅳ组(脓毒症加生理盐水CLP+N组)、Ⅴ组(脓毒症加SB203580 CLP+SB组)、Ⅵ组(脓毒症加己酮可可碱CLP+PTX组),其中Ⅲ组、Ⅳ组为溶媒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1,3,6,12,24 h后p38MAPK的磷酸化,然后选择1,6,24 h分别检测应用SB203580或PTX后p38MAPK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浆TNF-α、IL-6的含量并观察24 h内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在各个时间点p38MAPK均有较强的表达,SB203580或PTX预处理后各组的p38MAPK的磷酸化明显受到抑制,且与血浆TNF-α、IL-6的含量以及肺的病理切片变化一致。结论己酮可可碱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抑制促炎因子的过度表达,发挥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上游信号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致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脓毒症+西黄著胶组、脓毒症+生理盐水组、脓毒症+SB203580组、脓毒症+PTX组。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各时间点(1,3,6,12,24 h)p38MAPK及IκBα的磷酸化,然后选择1,6,24 h组分别检测应用SB203580或PTX后p38MAPK及IκBα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浆TNF-α、IL-6的含量并观察24 h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在各个时间点p38MAPK及IκBα均有较强的表达,SB203580或PTX预处理后各组的p38MAPK及IκBα的磷酸化明显受到抑制,且与血浆TNF-α、IL-6的含量以及肺的病理切片变化一致。结论 PTX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抑制促炎因子产生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从而抑制NF-κB的活化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脓毒症大鼠早期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n=30、B组脓毒症组,n=30,A组仅行盲肠探查术,B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两组术后即刻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 ml。各组均于术后3、6、12、24、48 h时点,留取肺泡灌洗液检测MIP-1α。结果 CLP术后3 h肺泡灌洗液MIP-1α即开始升高,明显高于A组(P<0.05),且逐步升高,到术后12 h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但在48 h时点仍然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后MIP-1α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可能是脓毒症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导致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子宸  吴棣  王刚  李永刚  刘少斌  张献彩 《安徽医药》2015,19(12):2288-2291
目的:探讨金纳多注射液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24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 Control)、脂多糖组( LPS)和金纳多处理组( GBE)。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的方法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B( TNF-αB)和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大鼠血清中TNF-αB含量升高(P<0.05),肺组织中NF-κB表达增加(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金纳多处理组大鼠血清中TNF-αB含量减少(P<0.05),肺组织中NF-κB表达减少(P<0.05)。结论金纳多注射液可有效减轻ALI时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大鼠体内TNF-α含量、减少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立涛  刘洪英  许宁  赵鹤龄 《河北医药》2013,(21):3209-3211
目的:观察心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并探讨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脓毒症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20例。处理方法: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造脓毒症模型。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20 mg/kg喂养,每天1次,共2周。2周后辛伐他汀组与脓毒症组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术后48 h取3组大鼠心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心肌细胞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脓毒症组大鼠心肌细胞NF-κB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 P <0抖.05),辛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细胞NF-κB 蛋白表达与脓毒症组相比明显减弱( P <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减弱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NF-κB的蛋白表达,改善脓毒症时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大鼠肝损伤以及肝组织核转录因子2κB(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 n = 10)、假术组8 ( n = 10)、模型组( n = 10)、血必净组( n = 10)。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前3天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mL/kg或生理盐水5mL/kg尾静脉静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翻动盲肠后关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和AST,酶联免疫吸附法(EIASA)检测血清TNF-α水平,Real-time PCR 检测肝组织NF-κB基因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功能明显恶化,外周血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NF-κB基因表达量增加;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脓毒症大鼠肝功能好转(P〈0.05),外周血TNF-α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NF-κB基因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肝组织NF-κB基因的表达而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肝功能,有效的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化钆(GdCl3)在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肺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将3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氯化钆治疗组(GdCl3组),GdCl3组术后经尾静脉注射氯化钆溶液。检测血浆TNF-α、丙二醛(MDA)水平,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测定肺湿/干重比,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结果 GdCl3组血浆TNF-α及MDA水平、肺湿/干重比均显著低于CLP组(P<0.05),光镜下可见GdCl3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GdCl3可明显减轻脓毒症所致的急性肺损伤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及血必净治疗组(XBJ组),每组10只。Sham组只开腹关腹,余同CLP组;CL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造模;XBJ组造模后立即经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8ml/kg。观察24h后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TnI)、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细胞介素(IL)-1B,留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脓毒症状态下TnⅠ、BNP、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②血必净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损害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挥肺保护作用与p38MAPK活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Ⅰ组(Sham组)、Ⅱ组(脓毒症CLP组)、Ⅲ组(脓毒症加西黄著胶CLP+V组)、Ⅳ组(脓毒症加生理盐水CLP+N组)、Ⅴ组(脓毒症加SB203580 CLP+SB组)、Ⅵ组(脓毒症加己酮可可碱CLP+PTX组),其中Ⅲ组、Ⅳ组为溶媒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1,3,6,12,24 h后p38MAPK的磷酸化,然后选择1,6,24 h分别检测应用SB203580或PTX后p38MAPK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浆TNF-α、IL-6的含量并观察24 h内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在各个时间点p38MAPK均有较强的表达,SB203580或PTX预处理后各组的p38MAPK的磷酸化明显受到抑制,且与血浆TNF-α、IL-6的含量以及肺的病理切片变化一致。结论 己酮可可碱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抑制促炎因子的过度表达,发挥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脓毒症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在96只雄性Wistar大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孔( CLP)造模。4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 C组),模型组( CLP组),早期利多卡因处理组( Lido+CLP组)和晚期利多卡因处理组( CLP+Lido组),每组12只。每组大鼠分别在CLP后24 h和48 h处死,收集血和肺组织样品用来检测血清中HMGB1水平,肺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和重要器官功能指标;同时另取48只大鼠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血清中HMGB1和肺组织中HMGB1 mRNA呈正相关( r =0.94, P <0.05);血清中HMGB1和肺组织中HMGB1 mRNA在CLP组,Lido+CLP组和CLP+Lido组明显高于C组(P <0.05);但在Lido+CLP组和CLP+Lido组明显低于CLP组( P <0.05)。和CLP组相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尿素氮( BUN)、肌酐( Cr)和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在Lido+CLP组和CLP+Lido组明显降低( P <0.01)。大鼠生存率在Lido+CLP组和CLP+Lido组明显高于CLP组( P <0.01)。结论利多卡因可以明显改善生存率,抑制HMGB1表达和保护脓毒症大鼠肝、肾、心等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14.
杨蕊  许华  王兵  王勇强 《天津医药》2018,46(6):581-584
目的 探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鼠腹腔感染性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的方法制备大鼠腹腔感染性脓毒症模型,按照检测时间点(24、48、72 h)分组,于术后各时间点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肾脏组织PI3K mRNA及AKT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肾脏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8的表达水平。假手术组除不进行盲肠结扎及穿孔外,其余操作与CLP组相同。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LP各组大鼠血Cr、BUN水平出现明显升高(P<0.05),肾脏组织内PI3K及AKT mRNA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其下游 NLRP3 炎性小体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血清TNF-α、IL-1β及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在腹腔感染性脓毒症AKI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活化诱导下游NLRP3炎性小体活化增加,进而使炎症因子释放增加并加重脓毒症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地榆皂苷Ⅰ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地榆皂苷Ⅰ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潜在靶点。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将19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组)、常规治疗组(CT组)和地榆皂苷Ⅰ治疗组(ZgⅠ组)。Sham组、Sep组给予无菌生理盐水,CT组和ZgⅠ组大鼠给予相应剂量的林格氏液和地榆皂苷Ⅰ。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气、血清炎症因子、肺湿/干质量比、肺组织病理变化、肺血管通透性、肺静脉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蛋白表达、72 h存活情况。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地榆皂苷Ⅰ治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有47个,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机制可能与活性氧族代谢正向调控(positive reg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etabolic process)、损伤修复(would healing)、内皮细胞增殖调控(regulat...  相似文献   

16.
血必净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小美  刘虹  高青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5):526-528,I0002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C):经尾静脉注射4ml/kg的生理盐水(5min内);假手术组(SO):沿腹中线做一条长1.5cm的切口,取出盲肠,2min后将盲肠还纳腹腔,逐层缝合腹壁切口,并生理盐水4ml/kg尾静脉注射(5min内);盲肠结扎穿孔组(CLP):采用盲肠结扎手术复制脓毒症模型,并生理盐水4ml/kg尾静脉注射(5min内);CLP+血必净组:手术方法同CLP组,术后血必净4ml/kg尾静脉注射(5min内)。于制模后15h采集动脉血测量血气,然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含量的变化,并与NC组进行比较。观察大鼠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结果CLP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及IL-8的含量明显升高,CLP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含量显著降低。肺组织HE染色观察CLP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宽,肺间质见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变窄、出血、中性粒细胞渗出及炎症渗出物。CLP+血必净组中性粒细胞渗出及炎症渗出物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能减轻内毒素血症所致的肺脏炎症反应,对内毒素致ALI时肺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通路对脓毒症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 54 只雄性 ICR 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 组(n=18):假手术组(Sham 组)、脓毒症组(CLP 组)和脓毒症+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组(CLP+Ra组)。Sham组只进行开腹手术操作;CL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CLP+Ra 组于造模前 6 h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5 mg/kg)。于造模后 24 h各组取 6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组织切片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Iba)-1/CD86和 Iba-1/CD206阳性细胞数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海马组织 mTOR磷酸化(p-mTOR)水平、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 1轻链 3Ⅱ(LC3Ⅱ)和 Beclin-1表达情况。结果 与 Sham组比较,CLP组 TNF-α、IL-1β、IL-10和 TGF-β水平升高,Iba-1/CD86和 Iba-1/CD206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mTOR水平上调,LC3Ⅱ和 Beclin-1表达下调(均 P<0.05)。与 CLP组比较,CLP+Ra组 TNF-α和 IL-1β水平降低,IL-10和 TGF-β水平升高,Iba-1/CD86阳性细胞数量减少,Iba-1/CD206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mTOR水平下调,LC3Ⅱ和 Beclin-1表达上调(均 P<0.05)。结论 mTOR-自噬通路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影响脓毒症小鼠海马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观察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核因子-κB(NF-κB)在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P-1α及NF-κB在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潮气量组、常规潮气量组和大潮气量组。分别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MIP-1α mRNA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测定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大潮气量组和常规潮气量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细支气管上皮MIP-1α mRNA和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小潮气量组和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小潮气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大鼠细支气管上皮MIP-1α mRNA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比与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比之间均呈正相关(r=0.546,r=0.482,均P<0.05)。结论在VILI发生过程中,MIP-1α是导致中性粒细胞在肺内募集、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肺组织细胞表达MIP-1α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NF-κB的调控;机械刺激→NF-κB→MIP-1α信号通路可能是VILI发生过程中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青蒿素对脓毒症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观察青蒿素治疗对CLP大鼠术后2、6、12、24、48、72 h 大鼠血清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结果:青蒿素治疗降低大鼠CLP术后血清LPS以及肝组织中MDA、TNF-α和IL-6的峰值,维持SOD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青蒿素可减轻CLP大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减少脓毒症大鼠肝脏的炎症反应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