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Fc受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免疫水平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作了 EA-花环试验。发现Fc受体功能在昆明杂交系小鼠比近交系C_(57)BL 的同年龄小鼠活跃,而在C_(57)BL系小鼠中,年青动物的Fc受体功能又较老年鼠强,从而证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Fc受体功能状态可随机体的免疫水平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对巨噬细胞 Fc受体的观察可作为衡量机体免疫水平的实验指标之一。 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被厌氧棒状杆菌菌苗激活后,发现其 EA-花环形成百分率明显上升,而且吞噬活性也明显增强,尤其是在抗体调理吞噬反应中,还表现出单位细胞吞噬能力的显著提高,这说明菌苗激活的巨噬细胞可促进其表面 Fc 受体的功能,进而使巨噬细胞在调理吞噬反应中变得更为活跃。由此可见,提高巨噬细胞 Fc 受体的功能,对其功能的发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无菌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加入不同终浓度的淫羊藿甙孵育4 h后,加入细菌脂多糖LPS(终浓度20 mg/L)48 h后以MTT法检测其增殖;加药孵育4 h后,分别加入直径1μm和2μm的微球(终浓度1×1010/L),5 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吞噬情况;加入LPS(终浓度20 mg/L)24 h后Griess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NO的量。结果显示ICA在终浓度1.5、3.0μmol/L时能明显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增殖(P<0.01)和NO的产生,并促进其吞噬微球的功能。提示ICA可能抑制LPS信号转导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增殖,并且通过抑制其活化,下调iNOS有关的炎症因子,使NO减少;对于未活化的巨噬细胞,ICA可能通过上调其吞噬功能,增强固有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体侵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50、100、150和200 mg/L的ASIV,或0、100、200和400μmol/L的PA,细胞成像仪培养48 h后计数分析,观察ASIV和PA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再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PA(200μmol/L)组和PA(200μmol/L)+ASIV(100 mg/L)组。油红O染色观察RAW264.7细胞脂质沉积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RAW264.7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及铁蛋白重链1(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的蛋白表达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GPX4、FTH1、P53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活性...  相似文献   

4.
多药耐药基因(MDR1)编码的P-糖蛋白(Pgp,P-170)是导致卵巢癌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将针对MDR1基因的硫代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导入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mdr1,观察其对该细胞株P170表达的影响。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MDR1-AS)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或单纯转染的方式导入SKOV3/mdr1 细胞,将正义寡聚脱氧核苷酸(MDR1-S)同样导入细胞为对照。经以脂质体介导的1.6μmol/L MDR1-AS转染后,Pgp阳性的细胞百分数从100%降至48.7%,经过16和10μmol/L两个浓度的单纯MDR1-AS转染后,Pgp阳性细胞的百分数也从100%分别降至52.6%和86.7%。同时,利用RT-PCR检测了MDR1mRNA水平的变化,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发现MDR1mRNA水平在MDR1-AS转染后降至内对照的60%左右,而用MDR1-S转染的细胞与SKOV3/mdr1细胞比无明显变化。所以导入MDR1基因硫代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可以部分抑制SKOV3/mdr1细胞中MDR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抑制剂对昆明(Kunming,KM)小鼠体外囊胚形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雌激素受体在小鼠囊胚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空白KSOM培养液为对照组,KSOM中添加浓度为1、2、3、4、5p~mol/L的ER仪抑制剂MPP,以及浓度为1、10、50、100μmol/L的ERB抑制剂PHTPP为实验组,收集KM小鼠8.细胞胚进行体外连续培养,计数各组发育至桑葚胚和囊胚两个阶段的数目,比较各组发育到囊胚的比率。结果添加浓度为1~mol/L、2Ixmol/L的MPP实验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86.36%、86.40%,与对照组(82.26%)相比无明显差别(P〉O.05),而添加浓度为3μmol/L、4μmol/L、5μmol/L的MPP实验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46.58%、7.50%、0,发育率显著下降(P〈0.01)。添加浓度为1μmol/L、10μmol/L、50~mol/L的PHTPP实验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82.61%、87.04%、83.98%,与对照组(82.09%)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O.05),而添加高浓度(100μmol/L)的PHrrPP实验组囊胚发育率(51.39%)较明显下降。结论低浓度(5μmol/L)的ERo的抑制剂MPP可完全抑制KM小鼠8一细胞胚体外发育到囊胚,而50~mol/L的ERB抑制剂PHTPP对KM小鼠囊胚形成无明显影响,高浓度(100μmol/L)的PHTPP才可部分抑制囊胚形成。提示在小鼠囊胚形成中,ERα起着更为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脱水淫羊藿素(AHI)在体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制备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AHI对巨噬细胞的毒性;采用Griess试剂盒检测AHI对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HI对巨噬细胞吞噬E.coli颗粒的影响;利用FCM结合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AHI对巨噬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情况;使用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检测技术(CBA)检测AHI对LPS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终浓度为2.5、5、10μmol/L的AHI对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均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特别是5μmol/L AHI能明显抑制经LPS刺激的巨噬细胞早期活化,释放NO,吞噬E.coli颗粒,以及分泌IL-6、MCP-1、TNF和IL-12p70四种细胞因子。结论:AHI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的活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5种沙眼衣原体分泌蛋白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原核表达蛋白GST-CT311、GST-GIgA、GST-cHtrA、GST-OmcBc和GST-Pgp3中,同时表达了衣原体膜蛋白GST-IncA作为对照,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磁珠纯化、PreScission蛋白酶切除GST标签后得到蛋白CT311、GIgA、cHtrA、OmcBc、Pgp3以及IncA。取C3H/HeJ小鼠骨髓细胞制备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别用100μg/ml和500μg/ml的蛋白质预处理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4h后加入荧光珠,1h后固定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法计数每100个细胞吞噬荧光珠的平均数量(吞噬量)及每100个细胞中吞噬的细胞百分比(吞噬率)。结果高、低浓度蛋白质组对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吞噬率均无明显影响;与无处理组相比,LPS以及低浓度(100μg/ml)的各蛋白组对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吞噬量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组(500μg/ml)的Pgp3、cHtrA及CT311预处理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吞噬量明显升高,GIgA、OmcBc以及IncA对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吞噬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体外,沙眼衣原体分泌蛋白Pgp3、cHtrA及CT311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吞噬功能,这可能有助于沙眼衣原体在宿主体内的播散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细胞对巨噬细胞表型和吞噬活性的影响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0、100、200、400和800μmol/L)氯化钴(CoCl_2)处理或转染HIF-1αsi RNA的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与12-肉豆蔻酸13-乙酸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共培养,RT-qPCR检测HBE细胞HIF-1α的m 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及对大肠杆菌的吞噬率。结果:CoCl_2浓度依赖性增加HBE细胞HIF-1α的m RNA表达,8 h为峰值,同时CoCl_2处理的HBE细胞也增加共培养的巨噬细胞CCL3、CD163、CD206和CCL18荧光强度比率,800μmol/L处理的HBE细胞作用最强;共培养8 h和12 h的巨噬细胞CCL3荧光强度比率增加最明显,而共培养24 h的巨噬细胞CD163、CD206和CCL18荧光强度比率上升更明显。转染HIF-1α-Homo-488 si RNA的HBE细胞对巨噬细胞CCL3、CD163、CD206和CCL18的刺激作用明显减弱。与不同浓度CoCl_2处理的HBE细胞共培养24 h的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率最初(60 min以前)均呈不同的上升趋势,其后吞噬率均降低。相对于正常HBE细胞共培养组,400和800μmol/L刺激组在各时点的吞噬率均降低,其中800μmol/L刺激组降低最明显。结论:低氧环境下气道上皮细胞早期增强巨噬细胞向M1优势转化,而长期低氧作用的气道上皮细胞抑制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并向M2优势转化,HIF-1α可能是这些过程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家兔结肠离体平滑肌条实验,观察红霉素(1.4、14μmol/L及0.14、1.4mmol/L)对结肠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4μmol/L红霉素对结肠各部位肌条的收缩活动无明显影响;14μmol/L红霉素增加结肠头端环行肌(CMPC)和结肠尾端环行肌(CMDC)的收缩幅度和频率,但对结肠头端纵行肌(LMPC)和结肠尾端纵行肌(LMDC)的收缩活动无明显影响;0.14和1.4mmol/L红霉素明显增加结肠各部位肌条的收缩幅度(LMDC除外)和频率,同时增大CMPC、LMDC和CMDC的张力。异搏定(1μmol/L)部分阻断红霉素(0.14mmol/L)对LMPC和CMDC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兴奋作用;六甲溴铵(10μmol/L)、阿托品(1μmol/L)和L-精氨酸(1μmol/L)不影响红霉素(0.14mmol/L)的兴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红霉素兴奋家兔结肠头端和尾端纵行肌和环行肌的自发收缩活动,该兴奋作用部分与Ca^2 通道有关,但与胆碱能途径和NO合成无关。  相似文献   

10.
沈红  李龙  赵勇 《解剖学报》2011,42(3):345-349
目的 探讨3种免疫抑制药(雷帕霉素、环孢霉素A和紫杉醇)在骨髓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对分化的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60只C57BL/6小鼠颈椎脱臼致死,无菌操作制备骨髓前体细胞,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雷帕霉素(100μmol/L)、环孢霉素A(1mg/L)和紫杉醇(20μg/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通过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ak1基因沉默,观察Tak1基因对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以靶向Tak1基因的siRNA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瞬时转染昆明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Ta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Tak1表达抑制情况,进而实现Tak1siRNA干扰作用的优化;并观察LPS攻击后腹腔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分别转染0.6、1.2、1.6μmol/LTak1 siRNA,mRNA抑制率为69.73%、80.85%、88.78%,最佳转染浓度为1.6μmol/L。Tak1蛋白在转染48h出现良好沉默效果,以1.6μmol/L siRNA效果最好。转染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100ng/ml LPS刺激下,细胞因子IL-1β分泌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靶向Tak1基因的siRNA具有较好的靶基因沉默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I模拟肽D-4F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所诱导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清道夫受体A1(scavenger receptor A1,SR-A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D-4F(12.5、25和50 mg/L)、紊乱模拟肽sD-4F(50 mmol/L)处理1 h或者5 mmol/L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抑制剂 4-苯丁酸处理30 min后,再加入ox-LDL (100 mg/L)继续培养12 h。另外培养巨噬细胞给予50 mg/L D-4F 或sD-4F 处理1 h,再加入2 mg/L ERS诱导剂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R-A1和ERS标志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DiI-ox-LDL摄取情况。结果:D-4F明显减轻ox-LDL所诱导的巨噬细胞损伤和细胞内的胆固醇蓄积。ox-LDL可显著上调SR-A1和GRP78表达,而D-4F对上述变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D-4F显著抑制TM所诱导的SR-A1和GRP78蛋白水平以及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结论: D-4F可通过抑制SR-A1 表达减轻ox-LDL所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蓄积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RP78介导的ERS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IgA Fc受体(FcaR Ⅰ)介导的U937细胞吞噬IgA免疫复合物进行研究。方法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8.9NIP/BSA为抗原,与抗NIP的IgA或IgA抗体结合,分别形成IgA免疫复合物(IgA IC)和IgG免疫复合物(IgG IC),再与经佛波醇乙酯(PMA)刺激分化为单核细胞样的13937细胞孵育,流式细胞仪分析U937细胞吞噬IgA Ic和IgG IC的情况。结果 U937细胞表面:FcaR Ⅰ表达量高于3种IgG Fe受体(FcγRⅠ、FcγRⅡ、FcγRⅢ)。PMA刺激后细胞表面FcαRⅠ上调明显,吞噬IgAIC能力增加。FcαRⅠ介导的U937细胞对IgA IC的吞噬作用高于FcγRⅠ和FcγRⅡ介导的对IgG IC的吞噬作用,且这种吞噬作用是特异性的。在补体受体CRl和CR3作用下,U937细胞对IgA IC的吞噬作用有所增强。结论 FcαRⅠ介导单核细胞非常强的吞噬IgA I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瘦素(leptin)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血液透析(HD)组30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30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TH、leptin和Hcy水平。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DF组治疗后血清PTH从(60.8±32.5)pmol/L降至(28.2±17.2)p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leptin从(19.7±11.8)μg/L降至(14.1±10.6)μg/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cy从(32.3±10.7)μmol/L降至(21.1±8.9)μ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D组治疗后血清PTH从(61.6±30.8)pmol/L降至(42.2±16.5)p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eptin从(19.3±12.1)μg/L降至(18.9±12.3)μg/L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cy从(31.5±10.5)μmol/L降至(20.4±8.5)μ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DF组与HD组相比较能更好地清除PTH及lept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对人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膜性脂质和胆碱能受体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不同浓度B一淀粉样肽。处理SH—SY5Y细胞,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蛋白氧化产物(蛋白羰基)及磷脂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胆固醇及辅酶Q水平,放射性配体一受体结合实验测定胆碱能受体.配体结合率,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细胞膜神经型尼古丁受体亚单位α3及α7蛋白表达水平,并对照研究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结果用低浓度(0.1μmol/L)β-淀粉样肽处理细胞后即出现MTT还原率和磷脂水平的下降,丙二醛及蛋白羰基水平升高,用较高浓度(1μmol/L)β-淀粉样肽处理细胞后胆碱能受体.配体结合密度、尼古丁受体亚单位α3,胡蛋白水平及辅酶Q含量降低,但未引起细胞胆固醇含量的改变。维生素E能明显对抗B-淀粉样肽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β-淀粉样肽引起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以及胆碱能受体水平降低,这些改变可能与其诱导的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漆黄素(Fisetin,FIS)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O的释放及对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无菌制备小鼠巨噬细胞悬液及淋巴细胞悬液;荧光微球结合流式细胞术(FCM)分析FIS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Griess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NO的释放;双色荧光抗体染色结合FCM,检测CD3+T细胞CD69的表达水平;CFSE标记技术检测T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2.5μmol/L,5μmol/L,10μmol/LFIS均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微球的能力;FIS能抑制LPS和IFN-γ刺激的巨噬细胞的NO的产生(P<0.05);FIS对ConA刺激的T细胞表达CD69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抑制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P<0.01),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FIS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分泌NO的能力,并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抑制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C(PP2Ac)去甲基化在巨噬细胞M1型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M0型巨噬细胞,再用脂多糖(LPS)、γ干扰素(IFN-γ)刺激48 h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在M1型巨噬细胞模型上,分别加入0. 5μmol/L ABL127和二甲基亚砜(DMSO)培养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分化标志物环加氧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的mRNA水平,中性红法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PP2Ac去甲基化水平。结果 M0型巨噬细胞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细胞伸出伪足逐渐呈梭形,分化标志物COX-2、TNF-α、IL-6和CXCL10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吞噬功能增强,PP2Ac去甲基化表达下降;处理组加入0. 5μmol/L ABL127,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P2Ac去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梭形细胞增多,分化标志物COX-2、TNF-α、IL-6和CXCL10明显增高,吞噬功能增强。结论降低PP2Ac去甲基化能促进M1型巨噬细胞分化,并增强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 (PPAR γ)和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在肺炎衣原体(C.pn)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中的作用。方法:给予C.pn (1×105-1×106IFU)感染 和/或PPAR γ的配体罗格列酮(1-20 μmol/L)孵育 THP-1源性巨噬细胞48h。运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浆内脂滴的变化,酶荧光学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的变化。分别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CAT1、PPAR γ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高浓度的C.pn(5×105和1×106 IFU)感染使THP-1源性巨噬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明显增加(>50%)。C.pn感染呈浓度依赖性上调ACAT1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浓度依赖性地下调PPAR γ mRNA和蛋白表达(P<0.05)。高浓度的罗格列酮(10、20 μmol/L)明显抑制C.pn诱导的细胞内脂质滴的增多和胆固醇酯含量的增加, 同时罗格列酮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pn诱导的ACAT1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P<0.05)。结论:C.pn 经PPAR γ途径上调ACAT1表达,进而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这为进一步阐明C.pn感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嗜肺军团菌主要外膜蛋白(MOMP)对RAW264. 7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趋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OMP与RAW264. 7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用CCK-8法检测MOMP对RAW264. 7巨噬细胞的毒性,确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1. 14、0. 57、0. 28)μg/m L MOMP分别处理RAW264. 7巨噬细胞,并设细胞对照组。RAW264. 7巨噬细胞处理24、48、72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用中性红吞噬实验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用TranswellTM小室检测巨噬细胞的趋化功能;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1(NOD1)、NOD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D1、NOD2、RIP2的蛋白水平。结果 CCK-8法检测MOMP对RAW264. 7巨噬细胞的IC_(50)为5. 69μg/m L;与对照细胞相比,MOMP处理引起RAW264. 7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随着MOMP剂量的增加,巨噬细胞的趋化能力及细胞培养上清中MCP-1、IL-10的分泌水平增加,并在36 h达到峰值; NOD2、RI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增加,NOD2和RIP2的mRNA水平在12 h达到高峰,蛋白水平在24 h达到峰值。结论 MOMP抑制RAW264. 7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增强其趋化功能,与激活NOD2/RIP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巨细胞病毒(CMV)是否能够感染并影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方法 以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攻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用地高辛标记的152bp MCMV 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测定。结合受染细胞形态学改变,巨细胞包涵体检测,以及细胞表达Fc受体表达(Fc花环形成)的变化,观察MCMV对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结果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表明受MCMV攻击的巨噬细胞的胞浆和核内,有杂交阳性的灰蓝色颗粒沉积,与阳性对照细胞片(小鼠成纤维细胞3T3)相一致;未受MCMV攻击的巨噬细胞片(阴性对照)中,则未见有着色颗粒。同时发现,受染细胞的形态改变,核呈现典型的嗜酸性包涵体;受染细胞表达Fc受体表达呈上调趋势。结论 巨细胞病毒能够感染巨噬细胞并影响其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