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眼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看待眼眶肿瘤复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利华 《眼科》2005,14(6):353-354
眼眶肿瘤种类繁多,治疗复杂。部分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且再次治疗难度很大,预后不良。本文试图分析眼眶肿瘤复发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74岁 ,因左眼渐进性突出伴眼眶部包块 8a余、失明 2a于 2 0 0 1年 3月 19日入院。近 2a来 ,左眼眶部及左额、眉弓部间歇性胀痛。 5a前曾于外院就诊 ,行X线拍片示左眶内肿瘤。入院查体 :全身未见异常。视力 :右眼 1.0 ,左眼无光感。眼球突出度 :右眼 12mm  相似文献   

4.
5.
6.
眼眶瘘管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床上眼眶瘘管较少见,大多数是由于对原发病的诊断和处理不当所造成的,本文总结了我院1979年至1993年共收治的10例眼眶层管,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10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4个月;9例经彻底手术后治愈,l例因故未手术。1例手术多达8次。2.瘘营位置及长度:眶外上线处5例,眶内下缘3例,眶内上缘2例。渗管最长5cm,最短4mm。3.瘘管原因:①外伤异物6例(植物性异物4例,金属异物1例,玻璃1例)。②鼻窦炎2例。③皮样囊肿2例。4.并发眼症:①脸闭合不全3例,脸外翻1…  相似文献   

7.
回顾总结20年间眼眶病中应用放射治疗且记录详细的112例,女性40例,男性72例,年龄0.5-78岁,平均37.5岁,得到病理诊断者104例,影像学诊断7例,化验确诊1例,包括良性病变34例,恶性肿瘤78例,采取60Co或深部X线治疗96次,加速器(电子,光子等)26次,X一刀2次,γ-刀13次,后装近距离治疗+外照射7次,放射野为正位,侧位或斜侧位,并有13例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性治疗。结果:在58例恶性肿瘤随访中,3年无复发者27例,5年以上无复发者17例;良性病变随访2年以上病变得到控制或消失,放疗后的并发症包括:放射性白内障,皮疹,脱发秃睫,视力下降和失明。结论: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包括放射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可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保存患病器官的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工材料被广泛用于修复眼眶骨缺损.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和钛金属等不可降解材料因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可塑性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但存在排异、感染等缺点;磷酸三钙、高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生物仿生材料等生物可降解材料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但降解速度控制困难、生物力学性能下降过快,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应用组织工程骨修复眼眶骨缺损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动物实验证明其可有效促进眼眶新骨形成,为眼眶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眼眶成纤维细胞与Graves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眼病 (Graves′ophthalmopathy ,GO)是最常见的眼眶病 ,通常认为它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但具体的发病机理不清 ,是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该病没有理想的动物模型 ,有关病因学的研究主要依靠临床资料。眼眶成纤维细胞 (orbitalfibroblast,OF)作为靶细胞和效应细胞 ,在GO的病理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987年Bahn等在体外成功培养了OF ,为体外研究GO患者的OF提供了一种模式〔2〕。现将OF在GO发病中的作用和有关治疗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眼眶自身抗原1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TSH…  相似文献   

11.
Xiao lH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9):513-515
近年来 ,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 ,眼眶病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但直至目前眼眶病的知识尚未广泛普及 ,眼眶病的误诊误治率仍然较高。由于诊治措施不当 ,有些眼眶病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因此 ,在眼科医师中普及眼眶病知识 ,对提高我国眼眶病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正确判断眼眶病变的性质全面掌握眼眶病的知识 ,是正确判断眼眶病变性质的前提。眼眶病的知识包括 :常见眼眶病的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影像学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 ,熟悉与眼眶病相关学科如神经科、耳鼻喉科、颌面外科、整形科、影像科、肿瘤科等专业知识[1] 。1.水平CT扫描与冠…  相似文献   

12.
Yang XJ  Wang Y  Xiao LH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2):862-864
放射治疗(放疗)眼内及眼眶肿瘤是眼科和放射肿瘤学领域的重大进展,1976年Reese和他的助手开始将其应用于眼科肿瘤治疗,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作为眼科一个附属专业已在世界上许多医疗中心发展起来。放疗不仅可用于眼眶和眼内肿瘤的治疗,还可以用于治疗炎性反应疾病。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手术或化疗联合应用,根除或减轻眼部和附属器肿瘤及炎性反应疾病。在过去的十年中,放疗技术的发展使评估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眼眶骨折198例,所有病例均行眼眶水平结合冠状CT检查,12例行三维重建技术证实诊断;其中64例保守治疗,134例行手术治疗。结果64例保守治疗病例中眼球内陷无明显改善,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均得到改善;134例手术治疗病例中,54例眼外肌粘连或嵌塞均矫正满意,12例张口及咬合受限均矫正满意;81.34%的眼球内陷术后矫正满意,但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CT是眼眶骨折诊断的金标准,根据病情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金庄  韩琪 《临床眼科杂志》1995,3(2):103-103
患者女,13岁。其父母述患儿自出生后右眼不睁、塌陷。近1年来右眼下睑渐隆起,可从下睑后方触及一球形体,家属误认系小眼球发育,希望手术将“眼球”复位而就诊。于1993年11月9日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心肺检查正常。右眼睑裂小于对侧,上睑显塌陷,下睑饱满,下睑后方可触及一球形肿物约15min×15mm,肿物无活动,指压囊性感。撑开睑裂见结膜囊完整,有隆起感,无角膜组织存在,结膜下即囊性肿物。左眼外观及眼底正常。视力0.5,矫正后1.2。X光正位像右眼眶小于对侧。眼眶CT平扫:右侧小“眼球”位干眼内后上方直径8mm×8mm,未见晶…  相似文献   

15.
眼眶爆裂性骨折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间接外力造成的骨破裂,是一种严重的眼眶外伤。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诊治的眼眶爆裂性骨折45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苏帆  肖利华 《眼科》2014,(4):243-246
目的分析良性病变行眶内容剜除术的适应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999年11月至2010年8月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行眶内容剜除术的良性病变患者37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主要指标眶内容剜除术原因、术式,病理诊断。结果全眶内容剜除术35例(94.6%),后部眶内容剜除术2例(5.4%)。全眶内容剜除术联合放射性^131I粒子植入术1例(2.7%)。病理诊断为炎性假瘤11例(29.7%),多形性腺瘤8例(21.6%),脑膜瘤6例(16.2%),韦格纳肉芽肿性病变4例(10.8%),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5.4%),副神经节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纤维脂肪血管瘤、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肿瘤、眼眶结核各1例(2.7%)。眶内容剜除术原因:肿瘤切除术后复发或多次复发占86.5%,术眼视力无光感占54.1%,不可控制的疼痛占43.2%,肿瘤大或范围广占40.5%,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或放疗但病情仍进展占27.0%。结论对于眼眶良性病变因局部切除术后复发而困扰的患者,如伴有视力丧失,肿瘤大或范围广,不可控制的疼痛者,可行眶内容剜除术。该术式用于眼眶良性病变治疗时,可彻底清除病灶、最大限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眼眶植物性异物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通过对眼眶植物性异物的临床分析,该病最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复习我院收治的眼眶植物性异物21例,分析其各项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眼眶瘘管形成占眼眶植物性异物的57.14%;B型超声检查异常者占64.70%,可提示异物存在者占41.18%;CT扫描异常者94.12%,可提示异物存在者占41.18%;2例行MRI检查均清晰地显示出异物影像,21例患者均手术取出异物,证实术前诊断。结论:眼眶植物性异物影像学检查显示率较低,对于显示异物,MRI优于超声和CT。正确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和眼部体征,尤其是眼眶瘘管的存在,手术摘出异物的同时需将瘘管一同切除,以求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9.
例1:女,50岁,农民。右眼突出5年,突出加剧3月,于2002年2月25日就诊。患者就他人发现眼球突出,未予注意,近3月突出加重伴视力下降。全身检查无异常。右眼视力0,5,右眼突出度17mm,运动无障碍,右眼底视盘周围有线状出血,黄斑区有点状出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