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阿米三嗪-萝巴新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估阿米三嗪 萝巴新对缺血性卒中后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缺血性卒中后 1个月患者 ,随机服用阿米三嗪 萝巴新或安慰剂每日 2片 ,共服 3个月。每个月随诊 1次 ,以巴氏指数 (BI)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FDS)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74例最终完成了 3个月随访 ,其中药物组 38例 ,安慰剂组 36例。巴氏指数在治疗后 1、2、3个月药物组均优于安慰剂组 (P <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在治疗第 1个月药物组 (6 7± 4 7)优于安慰剂组 (9 6± 6 8,P =0 0 34<0 0 5 ) ,第 2、3个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长谷川痴呆量表分在治疗 1、2、3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阿米三嗪 萝巴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 9% ,安慰剂组为 2 7% ,主要表现为头晕、失眠 ,并不影响患者继续治疗。结论 阿米三嗪 萝巴新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缺血性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对128例临床诊断为轻度可能的VD患者,给予口服阿米三嗪-萝巴新,每日2片,早晚各1片。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周和1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AD评估量表-认知部分、Mattis痴呆评价(CDR)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等神经心理分析工具对轻度VD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语言能力、执行能力及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并观察有无恶心、头晕等副作用,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经过3个月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轻度VD患者的MMSE评分(治疗前16.98,治疗后17.97,P〈0.05),CDR评分(治疗前1.43,治疗后1.21,P〈0.01),ADAS总分(治疗前35.12,治疗后33.08,P〈0.05)以及ADAS因子分中的记忆力和定向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和ADL评分(治疗前45.55,治疗后43.41,P〈0.01)均有明显改善。阿米三嗪-萝巴新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在研究期间,3例患者出现皮疹,1例患者因药物作用不明显退出研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结论阿米三嗪-萝巴新可以改善轻度VD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且药物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耳蜗前庭疾患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阿米三嗪 萝巴新治疗耳蜗前庭疾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研究。 2 3个中心 6 6 2例门诊眩晕患者入选 ,伴或不伴耳鸣。所有患者均应用阿米三嗪 萝巴新 1片 ,每日 2次 ,连续使用 3个月 ,评估治疗前、治疗 1个月、治疗 3个月眩晕、眼震、耳鸣情况变化 ,伴听力下降者随访电测听结果。研究结束时由患者和医师分别评价总体疗效 ,记录所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治疗 1个月、治疗 3个月眩晕、眼震、耳鸣 0~ 3级病例数经F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眩晕严重程度F =2 2 0 1 6 4 ,眩晕持续时间F =10 31 4 7,眩晕发作频率F =10 35 38,眼震F =132 4 14 ,耳鸣F =80 7 0 4 ,均P <0 0 1)。 10 4例电测听异常患者在治疗 1个月、治疗 3个月分别有2 0 2 %、30 8%转为正常 (F =30 4 7,P <0 0 1)。阿米三嗪 萝巴新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眼震、耳鸣及电测听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治疗 1个月与 3个月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研究者及患者总体疗效评价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 1个月时为 1 98% ,3个月时为 1 11%。结论 阿米三嗪 萝巴新是一个治疗耳蜗前庭疾患的有效、安全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米三嗪 萝巴新 (almitrine raubasine)对慢性间断性缺氧 (chronicepisodichypoxia ,EHYP)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 (cholineacetyltransferase ,ChAT)活性的影响 ,为寻找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S)患者学习记忆障碍的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EHYP大鼠模型 (EHYP组 ,9只 ) ,并给予阿米三嗪 萝巴新 (0 0 3片 / 2 5 0 g体重 ,每天 2次 )干预(治疗组 ,9只 ) ,并设不行缺氧处理大鼠为对照组 (7只 )。用被动避暗回避反射试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潜伏期 (STL)越长 ,学习记忆能力越强 ;用放射化学法测定大鼠皮层、海马和纹状体ChAT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EHYP组大鼠STL明显短于对照组和治疗组 (P <0 0 1) ,各脑区Ch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 (均P <0 0 1)。结论 阿米三嗪 萝巴新可改善EHYP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其脑内ChAT活性。  相似文献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ACMPDE)临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阿米三嗪-萝巴新(Duxil)具有独特的多重作用机制,但它用于治疗ACMPDE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观察用Duxil联合高压氧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服用都可喜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可喜为一种薄膜包衣片,每片含阿米三嗪(almitrine)30 mg,萝巴新(raubasine)10mg.该药的主要功效是能够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因缺氧所导致的各种症状.都可喜增加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脑缺氧的作用主要是由其活性成分阿米三嗪所致,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则由萝巴新所决定.都可喜可以改善老年期认知功能障碍和慢性感觉神经损害所引起的相关症状;血管性听觉损害、眩晕和耳鸣的辅助治疗;以及治疗大脑功能不全所致的智能损害如失忆或注意力减退.都可喜是神经科较为常用的药物,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已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7.
调控血脂改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研究降低血脂水平对改善脑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给 33例脑梗死患者口服普伐他汀 2 0mg,每日 1次 ,连续服 6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颈内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 6周后 ,普伐他汀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 (分别降低 2 6 9%和 2 5 8% )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均P <0 .0 1) ;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虽有降低 ,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均P >0 .0 5 )。颈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治疗前后普伐他汀组差异有显著性 ,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普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并对其血管内功能的保护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01—2013-01收治的104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丹参多酚酸盐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选择C反应蛋白、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为判断血管内皮功能的观测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EPCR、Vwf、CRP、ADMA、VE-C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丹参多酚酸盐组sEPCR、Vwf、CRP、ADMA、VE-Ca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P<0.01)。结论常规治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保护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尼莫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调节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研究发现尼莫通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 [1 ] ,但尼莫通对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未见报道。为此 ,我们应用尼莫通治疗 2 0例脑梗死患者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对血清 VEGF的调节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ACI组 选自 1998年 3月~ 1999年 12月本院神经科住院患者共 40例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2 ] ,并经头颅 CT/ MRI确诊 ,随机分成两组 :常规治疗组 2 0例 ,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 5 5~ 81岁 ,平均 6 9.4± 5 .6 9岁 ,从发病到接受治疗为 5~ 18小时 ;…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尼莫地平、血塞通、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14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14d,治疗前后2组分别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及肝肾功能检测,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CHOL、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探讨血糖水平(AGL)与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急性期预后的关系。对象和方法对象 1997年1月~2 0 0 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 8例,分为两组,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者33例为糖尿病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6 1~85岁,平均(6 6±7 2 )岁,合并高血压15例(4 5 5 % ) ,合并冠心病9例(2 7 3% )单纯急性脑梗死者35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6 2~86岁,平均(6 7±6 3)岁,合并高血压17例(4 8 6 % ) ,合并冠心病10例(39 5 % ) ,所有病例于发病后1周内行头颅CT检查证实急性脑梗死,并符合1986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治疗在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12—2015-03收治的8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卒中单元模式下进行康复治疗,比较2组康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治疗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及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06—2016-06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选为研究对象,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然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血管损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及血管损伤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评分及血浆指标检测结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管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发病 6~ 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对其中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咯地尔针剂 (赛莱乐 ) ,剂量 2 0 0mg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中静滴 ,每日 1次 ,连续 14天为 1疗程 ;并对另外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加复方丹参 16ml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14天为对照 ,两组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对比研究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 47例 (5 8 8% ) ,显著进步 2 4例 (3 0 % ) ,总显效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 71例 (88 8% ) ;对照组基本痊愈 14例 (17 5 % ) ,显著进步 12例 (15 % ) ,总显效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 2 6例 (3 2 5 %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液流变学改变 ,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改善 (P <0 0 1) ,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亦有明显改善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抗利尿激素 (ADH)、血管紧张素 (AII)及醛固酮(ALD)的影响及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动态监测 6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亚低温及常规治疗时血ADH、AII、ALD的变化规律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亚低温治疗较常规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中ADH、AII、ALD的水平 ,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ADH、AII及ALD水平 ,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应激激素水平 ,减轻应激反应 ,防治脑水肿 ,保护脑组织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影响及评价其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d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N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治疗第3d时,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有保护脑神经元作用,并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促/抑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 h内发病的轻度到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尤瑞克林组各20例,健康成年人20例为正常组。各组分别在住院1 d及14 d进行NIHSS评分;并测定血浆中IL-1β、IL-6、IL-10、IL-8和MCP-1的动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一致。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尤瑞克林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尤瑞克林组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5)。住院1 d时,尤瑞克林组、常规治疗组IL-1β、IL-6、IL-8和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14 d后尤瑞克林组患者血浆中IL-1β、IL-6、和MCP-1水平较住院1 d时显著降低(P0.05),IL-10的浓度则显著升高(P0.05);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浆中各相关促/抑炎性因子水平较住院1 d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中,多种促/抑炎性因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瑞克林显示出了显著的减轻脑损伤作用;通过抑制IL-1β、IL-6、和MCP-1的表达,上调IL-10表达,调节免疫反应强度可能是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 14 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 70例 ,阿米替林组 70例 ,分别治疗 8周 ,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2、4、8周用HAMD、HAMA、CGI量表评定。结果 两组全部完成研究 ,无脱落 ,米氮平组有效 6 7例 ,有效率 80 .14 %。阿米替林组有效 6 8例 ,有效率 80 .2 8%。结论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米氮平组不良反应轻 ,较安全 ,服用简便 ,疗效好 ,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动态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溶血磷脂酸 (LPA )由凝血酶活化的血小板产生 ,作为血液凝集过程中的早期产物 ,其在血栓形成早期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 ,这方面临床研究较少 ,为了解LPA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变化 ,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进行动态观察。资料和方法一、对象病例组 :脑梗死患者 10 0例 ,为本院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12月住院患者。符合 199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排除炎症、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及近期心绞痛发作等。急性脑梗死 (发病 6h内 ) 5 0例 ,男性2 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4 5~ 78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尼莫地平、血塞通、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14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14d,治疗前后2组分别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及肝肾功能检测,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CHOL、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