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评估心电图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既往无心肺疾病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院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 ①入院时首次心电图:心动过速26例(60.47%),右束支传导阻滞10例(23.26%);V1导联和V1~V2导联、V1~V3导联、V1~V4导联、V1~V5导联、V1~v6导联T波倒置分别为34例(79.70%)、20例(46.52%)、12例(27.91%)、9例(20.93%)、7例(16.28%)和2例(4.65%);SⅠ>0.1 mV、TⅢ倒置、QⅢ和SⅠQⅢTⅢ分别为23例(53.49%)、21例(48.84%)、27例(62.79%)和20例(46.52%).②溶栓后心电图:心动过速消失20例(76.9%),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4例(40%),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4例,SⅠ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11例.③出院前心电图:心动过速消失;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ST段回基线,QⅢ进一步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变化多变,需动态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在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螺旋CT确诊的102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提取SⅠQⅢTⅢ波群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分析。结果102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阳性29例,阳性率28.4%。SⅠQⅢTⅢ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入院前不能明确诊断分别为41.4%vs.69.9%(P〈0.05);大面积肺栓塞分别为48.3%vs.23.3%(P〈0.05);死亡率分别为24.1%vs.10.9%(P〉0.05);双侧肺动脉栓塞分别为86.3%vs.65.8%(P〈0.05);右侧肺动脉栓塞分别为10.3%vs.31.5%(P〈0.05)。结论心电图SⅠQⅢTⅢ波群阳性不能作为急性栓塞诊断的必要条件;SⅠQⅢTⅢ阳性可降低肺动脉栓塞的误诊;SⅠQⅢTⅢ阳性提示双侧肺动脉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和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30例患者心电图改变.结果 异常心电图28例(93.33%),其中T波倒置17例(56.67%),S I Q Ⅲ T Ⅲ 10例(33.33%),S I TⅢ(S Ⅰ 或QⅢ)7例(23.33%),窦性心动过速9例(30.00%),心房颤动1例(3.33%),ST段改变7例(23.3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5例(16.67%),aVR导联R波增高3例(10.00%),肺型P波1例(3.33%),电轴右偏2例(6.67%),顺钟向转位1例(3.33%).结论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呈一过性及多变性,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及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演变,则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对诊断肺栓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生 《临床医学》2009,29(11):80-81
目的分析心电图改变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5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窦性心动过速21例(46.7%),胸前导联T波改变16例(35.6%),SⅠQⅢTⅢ征11例(24.4%),顺钟向转位10例(22.2%),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8例(17.8%),正常心电图5例(占11.1%),房性心律失常5例(11.1%),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8.9%),左胸导联ST段下降2例(4.4%),室性期前收缩2例(4.4%),肺性P波1例(2.2%)。结论肺栓塞与心电图异常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临床诊断治疗肺栓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本院收治的2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结果 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卧床、外科手术史、心导管手术史、恶性肿瘤、下肢静脉曲张、肥胖和高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咯血、晕厥、癫痫发作、猝死;体征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低血压、紫绀、颈静脉怒张、P2亢进、肺部罗音、胸膜摩擦音、下肢肿胀压痛.心电图的主要改变为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现象、右束支阻滞、肺型P波、右室高电压、心房颤动、ST-T改变.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为25%,其中猝死率14.3%.结论 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对诊断缺乏特异性,如能结合临床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和心电图的动态则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1年9月~2006年12月我院确诊的94例PE心电图的变化特征.结果: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53例(56.4%),SⅠQⅢTⅢ征24例(25.5%),单纯SⅠ40例(42.6%),QⅢ49例(52.1%),TⅢ46例(48.9%),aVR主波向上13例(13.8%).Ⅱ、Ⅲ、aVF及胸前导联T渡变化及ST-T异常在PE中也较常见,共60例(63.8%);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7.4%),右心室肥大37例(39.4%).10例溶栓治疗成功后心电图即刻恢复正常.结论:PE心电图变化具有一过性、多变性的特点,并随病程发展而呈动态变化,对诊断PE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肺栓塞及有相似临床表现的几组疾病心电图的对比,试图了解肺栓塞心电图的特点和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共入选364例肺栓塞病例.其中肺栓塞组197例,对照组共167例.对照组分为:1组冠心病心力衰竭组70例,2组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组47例,3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50例.对364例患者的心电图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栓塞组心电图出现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V1导联S波粗顿或挫折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Q3T3、胸前导联T波倒置出现的比率也是肺栓塞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表现以右心负荷增加和反射性的冠状动脉缺血为主要表现;S1Q3T3可能是电轴右偏的表现;每一个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难以承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任;动态观察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52例急性肺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早期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以及正确的诊断程序.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发病情况、辅助检查以及易患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晕厥等为急性肺栓塞最典型的早期表现,而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者同时出现占11.5%.检测D-二聚体>500μg/L者为100%,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占94.2%,心电图呈典型SⅠQⅢTⅢ(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出现Q波及T波)占13.6%,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高压占82.5%,右心室扩大占38.5%.初诊确诊率为82.7%.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心、肾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围手术期患者均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结论 急性肺栓塞早期多数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排除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表现后,特别是对有晕厥史者,应及早床旁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提高初诊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9.
舒燕  唐英蓉  姜荣建  程标  孔洪 《华西医学》2005,20(4):648-649
目的:探讨肺栓塞部位及溶栓治疗前后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肺栓塞患者不同梗塞部位、溶栓治疗前后及出院前心电图变化.结果:1.不同肺栓塞部位心电图改变:右肺栓塞心电图表现,主要为SⅠ,SⅠQⅢTⅢ,QⅢTⅢ,TⅢ倒置,TV1-V2倒置,SV1-V5R挫折,粗顿,ICRBBB或CRBBB.而左肺栓塞心电图主要表现在SⅠ,TⅢ倒置,TV1-V2倒置及TV1-V5倒置,上肺叶栓塞的ECG改变<下肺叶,单节段损害ECG改变<多节段损害;2(1)入院时,SⅠ>0.1mv,51例次(85%)SⅠ>QⅢTⅢ37例次(61.67%),QⅢTⅢ37例次(61.67%),TⅢ倒置50例次(83.3%),TV1-V2倒置40例次(66.67%),TV1-V3倒置32例次(53.33%),Tv1-v4倒置27例次(45%),TV1-V5倒置7例次(11.67%),SV1-V5R挫折、粗钝31例次(51.67%),ICRBBB或CRBBB 8例次(13.33%).(2)溶栓后ECG变化,SⅠ变浅,QⅢ波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TV1-V2倒置加深,ICRBBB、CRBBB减轻或消失,RavR可迅速下降至正常.(3)出院前变化,RⅡ增加,QⅢ减小,TⅢ变直立,Tv2直立.结论:肺栓塞部位与心电图改变亦密切相关.因此,可根据心电图的变化来评估肺栓塞的部位及面积.早期积极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病人预后,动态观察溶栓前后典型或不典型心电图的变化有助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肺栓塞者心电图特征及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0年1月1-2015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10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并总结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108例患者中,有101例出现心电图改变,占比93.52%。最为常见的是窦速,共75例,占比69.44%;ST-T改变52例,占比48.15%;RBBB(右束支传导阻滞)25例,占比23.15%;S_ⅠQ_ⅢT_Ⅲ征28例,占比25.93%;PAS(房性早搏)17例,占比15.74%;肺型P波20例,占比18.52%;顺钟向转位20例,占比18.52%;电轴右偏10例,占比9.26%;室性早搏、肢体导联低电压和心电图正常均为6例,占比5.56%。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缺乏特异性表现,多为非诊断性。但是,个别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伴有晕厥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伴有晕厥的大块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依据及疗效判定指标。方法对 9例伴有晕厥的大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变化及预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有晕厥及极度呼吸困难表现 ,其中 7例有下肢静脉血栓或形成诱因 (下肢外伤 ,卧床数日等 )。 9例中 8例有SⅠQⅢTⅢ 或SⅠTⅢ 、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显著顺钟向转位 (V5R/S >1)等心动图改变。治疗前 7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 :右心房、室扩大 ,室间隔左移 ,左室小 ,肺动脉高压等超声心动图改变。其中 1例溶栓后随着肺动脉压的降低 ,右心室扩张改善及室间隔左移 ,RBBB、显著顺钟向转位消失 ,SⅠ 减小 ,同时TV1~ 3波呈“冠状T”样倒置加深。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改变 ,可及早诊断大块急性肺栓塞 ,后二项对临床疗效判定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例1:女,48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牵引术7天,患者于解小便后突然出现高度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导联S波倒置,Ⅲ导联出现Q波,且T波倒置)。经抢救无效,约半小时后死亡。死后尸检证实患者死亡原因为大面积肺栓塞。例2:女,68岁。肺癌术后8天,在下床活动后突然感胸闷、憋气,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约60%,血压进行性下降;心电图由入院时的正常演变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考虑肺栓塞,给予溶栓治疗,在行静脉切开输液时,发现大隐静脉有血栓形成,经抢救无效,约2小时后死亡。  相似文献   

13.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心电图诊断准确性。方法:将单纯性CLBBB患者的心电图与CLBBB合并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对比,分析CLBBB合并AMI的ECG特征性改变。结果:CLBBB合并AMI的ECG改变表现为QRS波群及ST-T改变:Ⅰ、avL、V5、V6导联的QRS波群出现异常Q波时,则常常是合并广泛的间壁梗塞所致;当心前导联的R波高度明显降低而V5、V6有明显的S波时,则常合并前壁或侧壁梗塞所致;Ⅱ、Ⅲ、avF有异常Q波时,则考虑合并下壁心肌梗塞。左侧心前导联ST段抬高,右侧心前导联ST段抬高0.80 mV以上,或超过同导联T波高度的一半,且J点不易识别,尤其是有动态变化的规律时,即可诊断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结论:CLBBB心电图中异常Q波及ST-T的特征性改变对诊断CLBBB合并AM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本病例心电图特点入院时心电图有典型SⅠ、SaVL加深>1.5mm,Ⅲ异常Q波,即SⅠQⅢ图型。入院后2周的心电图表现逐渐出现TⅢ倒置,即TⅢ图型,胸前导联V1~4,R增高、ST段下移和T波深倒置,SⅠ、SaVL变浅,QⅢ消失并且出现小r。2应考虑的疾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本例心电图Ⅲ异常Q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鉴别,但该患者吸气后Ⅲ异常Q波变小、aVF异常Q波消失,Ⅱ无Q波;同时本例心电图V1~V3R波增高和T波倒置需与正后壁心肌梗死鉴别,后者V7~V9Q波大于R波的1/2,并且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应明显增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局部室壁运动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1例急性肺栓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长期存在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此次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0 d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予吸氧、含服硝酸甘油治疗无效,转上级医院经肺动脉螺旋CT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栓塞,予华法林抗凝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心电图作为鉴别诊断与疗效判断的重要检查,可呈一过性T波倒置、SⅠQⅢTⅢ图形改变,临床宜慎加辨识.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5岁,因突然胸前区剧痛,伴大汗、气促入院。体查:T不升,P70次/分,R26次/分,BP220/120mmHg。急性痛苦病容,神清,肺部听诊呼吸音低钝,可闻小水泡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查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诊断:胸痛原因待查: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肺部感染、高血压病Ⅲ期。查心肌酶均正常,次日上午再次突发胸前区剧痛。呼吸困难、晕厥、阿一斯综合征发作,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导联出现深S波,avR导联R波增高,V_1导联R'波较前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均行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97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5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7例(63.79%),微血管性心绞痛4例(6.9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1.7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6例(27.59%);非冠心病39例。97例患者行心电图检查Ⅲ导联Q波28例,q波15例,无Q/q波15例;Ⅲ导联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48.28%、79.49%、60.82%、77.78%)均高于Ⅲ导联q波(22.41%、25.64%、23.71%、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的关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意识。方法:对23例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心电图均有ST-T的异常表现,8例间隔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Ⅱ、Ⅲ、aVF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Ⅰ、aVL、V2-V6导联巨大倒置T波;9例普遍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V4-V6、导联T波倒置或伴有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其改变范围小。结论:重视心电图的改变特点并与心脏超声相结合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6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人数最多,占比例的84.1%,其后依次为V1-V3T波倒置(77.7%)、V1-V2T波倒置(52.4%)、典型SIQⅢTⅢ(39.7%)、V1-V2ST段抬高低于0.1mV(34.9%)、V1-V2ST段抬高在0.1-0.2mV(27.0%)、RBBB(20.6%)、肺型P波(11.1%)、房颤(6.3%)。结论: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检查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并无明显典型表现,临床中容易误诊,因此在疾病发生早期要联合其他方式进行诊断,以明确患者诊断。  相似文献   

20.
初诊为冠心病的肺栓塞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肺栓塞(PE)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以提高PE的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 年 3 月~ 2008年4月以"冠心病"收入我院,后经肺部增强CT证实为PE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以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检查均有T 波倒置,4例QRS电轴右偏、SⅠQⅢTⅢ型改变.5例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功能不全.12例均存在心肌酶改变,但与心肌梗死的心肌酶变化不一致,后经肺部增强CT检查确诊PE.结论:PE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对高度怀疑PE者要进行血气分析、心电图、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及D-二聚体检测,有条件者可行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及肺动脉造影,以助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