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目的:自2011年原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后,本院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工作。为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警示,指导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分析了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的1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对1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病人的基本情况、药品分类、给药途经、临床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有43例(占30.71%);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途径给药;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50~70岁人群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发人群,大多转归良好。结论:定期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可以提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临床工作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本院2013年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本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从给药途径分布,以静脉给药的最多,共90例(占90%);从上报人员的分布中,以护理人员最多,共70例(占67.96%),从来源上,住院患者的ADR最多,共93例(占90.29%),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共57例(占45.6%)。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ADR)的相关因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上报的 ADR报告286例。通过登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导出报告生成Excel表,分别对ADR报告按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中67.1%是由医护人员报告的;63.3%的不良反应是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84.6%的不良反应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涉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必须加强药品规范使用的管理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广大煤矿职工家属用药的安全、有效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本院于2005年4月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的组织机构,由临床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担任该机构中的成员,笔者担任该机构中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信息员,具体负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收集和上报工作。截止2007年11月,本院已累积上报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87份。笔者就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归纳出了以下几点,仅供同道参考。1设立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和监测领导小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于2005年3月4日就已经正式发布和实施了,这标志着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已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完全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本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在本院开展的也很不错,每月出一版药事报,但本院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却还是个空白,而兄弟医院包括市人民医院和宝泉岭中心医院都已经开展1年多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经医院常委会研究、设立ADR报告和监测领导小组。由医院主管院长担任组长,并责成药剂科具体负责实施。医院ADR领导小组召集各临床科室的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患者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促进患者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我国对患者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规定,分析我国的患者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患者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比例偏低与认知度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报告意识不足、报告途径不畅、缺乏补偿机制等因素有关,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根据我国2002年《药品管理法实施细则》和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实行ADR报告制度,通过上报汇总,及时发现药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本研究通过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6年收集上报的174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本院ADR发生的情况和影响ADR发生的因素,为及时判断与减少ADR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
赖春花  潘莉丽  毕莹  贾静 《海峡药学》2016,(10):279-281
目的:为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探讨先进管理模式,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和质量。方法将 PDCA循环模式纳入我院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工作,通过对我院不良反应上报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问题,确定整改目标,制定计划等措施,通过执行、检查改正处理,最后评价管理成效。结果通过PDCA循环管理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及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将PDCA循环运用到医疗机构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工作中,可提高管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群 《北方药学》2015,(11):123-123
目的: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现状,促进本院ADR报告与监测工作的开展。方法:分析我院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对策。结果:目前我院ADR监测工作开展的范围和深度不够,认知度不够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和上报意识,提升ADR监测报告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郭秀秀 《北方药学》2016,(4):164-165
目的:统计分析2015年宿州市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质量高效率的监测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5年宿州市自愿上报的有效的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以Ex-cel表格多方面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宿州市共收到2159例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数的16.37%,40~70岁是新的和严重的ADR事件高发年龄段,占报告总数的55.49%,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成方制剂909例,占42.10%,给药途径因素中静脉滴注1239例,占57.39%,损害部位最多的是胃肠系统。结论: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用药种类以及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增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个人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规范性、积极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避免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提高临床药品用药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抚顺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是2003年起步的,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交上一份华丽的答卷:2006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达到2870例,是2003年上报数的70倍,2006年上报数中新的、严重的ADR1013例,占当年上报总数的35%,每百万人口上报数1264例,后两项指标均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抚顺市连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方法:以2013年上半年山东省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据为依据,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特点。结果:报告数量逐年大幅增长,新的和严重报告比例稳步提高;报告结构合理;报告时效性、评价及时性、均衡性不佳;临床超说明书用药比例估计为9.9%。结论: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比较完善;新的和严重报告比例、报告均衡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应重视超说日月l书给药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时间,为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收集到的新的、严重的ADR发生时间、上报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在当天的占60.03%;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上报时间符合规定的仅占26.09%;死亡病例上报时间符合规定的比例仅占21.9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培训力度,强化报告意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医院内部网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站点,实现网上上报、收集和汇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运用WinXP集成的ⅡS服务,架设网络服务器,采用Access和ASP技术实现网页数据的动态交互功能.结果:运用建好的药品不良反应站点,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书面上报大为提高.结论:用Access和ASP开发医院内部的药品不良反应站点技术简单,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院4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路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155-156
目的:通过对本院2005~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原始上报完整报表的分析,了解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促进本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把本院2005~2009年上报的410例药品不良反应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0例中抗菌药物类325例,占总数的79.27%,其中注射208例又占抗菌药物类的64.00%,以皮肤系统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多见;其他类85例占总数的20.73%,其中注射46例占其他类的54.12%。结论:需加强注射剂的管理,特别是注射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尽可能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7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ADR主要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有关,其最常见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应关注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经常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估我院近3年来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报告质量状况。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规范分级标准,对我院512份ADR报告质量进行分析,包括报表的规范性、完整性、加分项的正确率分析,同时对ADR的上报科室和上报类型进行了统计。结果我院ADR报告表数量逐年上升,报表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一般的不良反应,但总体报告表的质量仍偏低,主要体现在完整性不高。且ADR报表大部分由所在科室的临床药师上报,主要集中于抗生素和中成药注射液。结论 ADR上报应提高规范性、完整性及正确率。发挥临床药师的专业优势是提高ADR报告表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齐鲁药事》2008,27(1):5-6
2007年,全省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监测力度逐步加大,病例报告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共有15344个单位上报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报送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4638例,全省每百万人口报告910例.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11602例,占报告总数的13.7%.来自医疗机构的病例报告72027例,占报告总数的85.1%,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病例报告12611例,占报告总数的14.9%.全省共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病例报告1039份.  相似文献   

18.
王亮  黄庆华  赵兴 《天津药学》2009,21(5):13-15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方法:汇总本院2004年1月—2009年3月收集上报的138例ADR报告,分别以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转归情况及引发的ADR排序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38例ADR报告中,涉及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占总数的90.4%;从药品分类来看,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50.7%;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首位为皮肤及其附件,占总数的40.6%;ADR报告前10名药物的发生频次占总数的56.5%,其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最多。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2~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PPIs用药销售金额及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2012~2014年PPIs销售金额、使用量逐年增长,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例数共16例,占总不良反应上报例数的1.64%。结论 PPIs注意合理使用及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于欧盟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和上报指南的介绍,进一步了解欧盟对药品不良反应定义、报告收集、报告确认、报告随访、数据管理、质量管理等不良反应管理流程,为完善和发展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