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编者按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能量供给及免疫调节的场所之一,大多数药物需在肝脏内进行氧化、还原、水解等化学反应,在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清除中起主导作用,易受药物诱发而导致损害.药物本身很少引起肝脏损害,但经肝脏药物代谢酶的生物转化而形成的药物代谢产物通常是引起肝脏结构及功能损害的更直接原因.药物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急性肝损伤是药物性肝病最常见的发病形式,少数可发生威胁生命的肝衰竭.急性药物性肝病病程一般在3 mo内(胆汁淤积型病程较长,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器官,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又可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肝脏的损害。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本身、代谢产物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危害包括肝脏血管损害、诱导肝癌和促使肝硬化等。肝细胞变性、坏死主要由毒性代谢产物所致,即亲电子的烷基化、芳基化和酰基化物质与肝细胞内和生命有关的大分子(DNA、RNA)共价结合而引起肝细胞坏死,也可由细胞色素P450酶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非饱和脂肪酸共价结合,产生脂质过氧化物而引起细胞膜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随着新药物的不断问世,特别是非处方药不断扩大,患者自行服药及随意加大剂量的可能性增加。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目前所使用的药物中。据报道有1000多种药物能产生肝损伤,在全球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病发生率为3%-9%,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肝病是指在使用一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可表现为任何类型的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了解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对药物性肝病临床监测和防治有指导意义.现就我们收治的215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病是指在使用一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可表现为任何类型的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了解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对药物性肝病临床监测和防治有指导意义.现就我们收治的215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药物性肝病定义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通过直接毒性作用或免疫机制引起的肝脏损害。它既可以发生于尢肝病史的健康者,也町发生于原有严重肝病的患者。目前,药物性肝病涉及约1000余种药物。药物性肝病分为可预测性和不町预测性两种,前者主要是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致,呈剂量依赖性;后者是药物通过患者机体免疫或代谢介导的特异质反应,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随着新药不断研发和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引起人们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视及研究。此文主要就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可以发生在原来没有肝脏疾病的人群或以往就有肝脏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随着新药不断的研发和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常用药物相关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德凯 《肝脏》2002,7(4):267-269
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是指由于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药物性肝病     
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称为药物性肝病。是常见的肝病之一,但常被忽略而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或慢性肝炎。在基层医院更多见,且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0.
正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通过肝脏的生物转化(氧化、还原、水解以及结合反应)后成为易于排泄的物质而后排出体外。大部分药物通过生物转化被灭活、解毒。少部分药物在生物转化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及代谢产物的毒性或引发过敏反应而造成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又称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一讲 药物性肝病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药物性肝病是常见的肝病之一,但常被忽略而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公布的一份材料表明,药物引起的肝病或肝损伤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根据国内的资料,中药和草药所引起的肝损伤也颇多见,应予重视。肝内药物代谢的特点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而被清除。肝脏的病理状态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可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药物在肝内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可以造成肝脏的损害。药物在肝内的代谢可分为二个阶段:(1)第一阶段(第…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药引起的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见的药物性肝病多源自于西药。但某些中药对肝病也有毒性。这类中药如果炮制方法、给药途径、剂量、剂型使用不适当,就会引起药物性肝病。 一、肝脏易受药物的损害 肝脏易受药物的损害,这是由于临床所用的绝大多数药物都要通过肝脏降解、灭活、转化或排泄,这个代谢过程统称为生物转化。生物转化需经氧化、还原、水解以及结合等过程,需肝细胞内的多种酶参与,所以,肝脏既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主要靶器官。 二、中草药对肝脏也有毒性 目前各种中药层出不穷,并  相似文献   

13.
药物性肝病诊治的困惑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明  任晓非 《胃肠病学》2007,12(4):193-195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s)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在已上市应用的化学性或生物性药物中,有1100种以上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中草药以及保健药亦有导致肝损伤的可能。欲更有效地监测和预防日益增多的药物性肝损伤,需要在认识药物性肝病现行诊治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有效可行的诊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海鹏  李延青 《山东医药》2004,44(10):54-55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在治疗原发病或其他兼症时,由于药物本身或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所造成的肝脏损害,属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及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药物性肝病不仅是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那些存在肝脏相关的生化指标异常但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患者鉴别诊断的重要疾病.近年来药物性肝病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现将其发病机制及分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称为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伤)或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近年来,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药物性肝损伤已经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目前,国内外研究一致认为几乎各个种类的药物都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多种基础疾病并发,加之一些新药不断问世,使发生DILI的危险日益增加。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过度医疗用药、滥用药物及保健品等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越来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大部分药物性肝损伤预后较好,也有部分会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危害和经济负担。现就我科近10年来收治的43例急性重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平 《肝脏》2014,(2):158-159
药物性肝损害是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致的肝脏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是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种药物在临床普遍应用及治疗的复杂化,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有逐年上升趋势,对儿童机体造成较大伤害。药物性肝损害重在预防,科学的用药方式,这类肝损害能够避免或减轻。  相似文献   

18.
正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亦称药物性肝病,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伤,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通常在用药后5~90 d内发生(特异质反应在5d内)~([1])。可能导致肝脏较为严重的损伤。对于DILI的诊疗,由于其具有确切的临床探索意义,成为研究热点。有研究表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和人体对药物的特异性反应,目前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上升为全球肝病死亡原因的第5位~[1],不仅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而且造成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应引起药物研究者、生产者、使用者、受用者、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人体暴露于常规剂量或高剂量药物后,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或人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过敏或代谢  相似文献   

20.
药物性肝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岩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1):1669-1672
药物性肝病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迄今为止,可造成肝脏不同程度损害的药物多达800余种,几乎遍及各类药物。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该类疾病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药物性肝病约占黄疸住院患者的2%~5%,非病毒性肝炎的20%~50%。其发病为药物的内在毒性与宿主性别、遗传、免疫易感性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目前仍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1发病机制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代谢作用主要分为第1相反应(也称为药物降解)和第2相反应(结合反应),前者包括对药物的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多数药物被灭活,亦有变为活性或毒性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