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卓  张卫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3):548-552
中药五味是中药的基本属性之一。然而,历史上对于中药五味的标定十分混乱。宋金元时期是中药五味标定方式上的一个转型期,该文通过系统研究该时期的中医药文献,得出宋金元时期的药味标定规律,即中药药味经历了北宋前中期的口尝五味标定,后期的以类相推以及以药物功效反推的药物药味,后一种标定方式在金元时期达到了高峰。这种规律的总结为中药药味的标准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前言中医之集成始于汉末,成于明清。其间,本草学由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的出现,到后来历代医家相继修订的本草注释著作的问世而发展起来了。尤其是明代李时珍以宋代的《证类本草》为基础而编篡的《本草纲目》,清代赵学敏按《本草纲目》体例增补内容而编成的《本草纲目拾遗》等著作被认为是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源流。金元时代药物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寒、热、温、凉之四气,酸、苦、甘、辛、咸之五味等。它是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相似文献   

3.
中药四气五味的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其理论的形成则始于《内经》。虽然《内经》主要以药物气味作用于人体的特点进行阐述,但是,由于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其理论亦渗透了阴阳五行学说。其中,对药味用五行进行了归属,而且还用五行生克(因只有药味作用于人体,故不存在五行乘侮)学说对药味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论述。直至后世的张元素、吴仪洛、汪昂等医家,企图找出药物作用于人体理论的实质,更加明确提出了五行学说是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基础。那么,五行学说能否作为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依据呢?下面,我们根据《内经》对药味作用的理论,用辨证的观点对五行的物质归属及生克学说进行一下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类关联规则的中药功效与药味关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中药药性五味理论的全面总结奠定大样本数据挖掘的基础,并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五味药性判定的理论线索。方法选择《中华本草》所载8 980味中药的五味数据及关联的药物功效索引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IBM SPSS Clementine 14.1数据挖掘平台,选择Apriori模型挖掘分类关联规则,设置规则前件最小支持度阈值为0.5%,最小置信度阈值为80%。结果共挖掘出涉及甘、辛、苦3种药味的分类关联规则21条。具有生津止渴、补气、补阴、润肺、补肺、生津止渴&清热、润肺止咳、补气&补血、润燥、除烦、补脾益气功能的中药其药味多为"甘";具有发散风寒、解表、温中、散寒止痛功能的中药其药味多为"辛";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清热泻火、清热燥湿、化瘀止血&清热解毒、杀虫&清热解毒、止痛&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药其药味多为"苦"。结论本研究挖掘出的功效与甘、辛、苦三味之间的关联规律完全基于大量中药数据,后续还需通过各种试验多方验证以构建完整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方法,以《中华海洋本草》所收品种为基本依据,对历代本草与《本草纲目》所收载的海洋中药品种数的变化、《本草纲目》新增品种及其生境分布、性味功效分类等多个层面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对《本草纲目》中海洋中药分类,五味、四性及功效分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本草纲目》收载的海洋中药为190种,与明以前本草相比,新增海洋物种药12种;《本草纲目》海洋中药的药味以甘味(29.47%)和咸味(16.84%)为主;其药性以平性居多(30.53%),其次为寒性(23.16%)和温性(10.00%);其功效以补益类(22.11%)和清热类(20.53%)为多,其次为化痰止咳平喘(8.95%)和利水渗湿药(6.32%)。  相似文献   

6.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维药之一,但是很多开具该药的医师并未受过系统的维吾尔医学理论教育,对维药功效及标准来源不甚了解。本文从该药的成方及各药味的药用标准出发,结合传统维医理论,探析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厘清《和剂局方》逍遥散药味计量,为逍遥散药效学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正确计量规范。方法:依据古医籍文献资料、古代度量衡考证资料及现代研究成果等,对逍遥散原方药味计量进行考证,确认规范换算标准。结果:逍遥散的计量按照宋朝度量衡规制中的“大制”进行折算,1两合41.3克。结论:长期以来对逍遥散药味计量的认识存在模糊混乱,使逍遥散药效学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只有使用药味规范计量才能使相关逍遥散药效学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姜开运  梁茂新 《新中医》2020,52(11):201-204
五味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五味标定方法的研究;二是中药五味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经考察发现,前者忽视了传统中药药味多元确定方法;后者出现了以药效指标解读药味及以偏概全解读药味的思维混乱问题,使得五味理论的现代诠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认为,明确传统药味确定的多元属性,根据药味确定的多元方法分类归纳药物是开展五味理论现代研究的基本前提,再基于不同药味分类开展实验研究,才可能逐步找到五味理论与现代研究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证用药,非常重视药味与剂量的关系,及在治疗中所产生的作用。清·王清任曰:“药味要紧,分两更要紧。”日人渡边熙也指出:“汉药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药量。”可见,正确地使用剂量,以保证方药功效,是中医治病的关键之一。兹结合笔者学习心得和体会,略谈以下三个方面一、组方原则与剂量学习和掌握中医的组方原则,是合理使用剂量的依据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主病之谓君,佐  相似文献   

10.
《本草精华》是朝鲜存世不多的珍稀本草专门著作之一。该书反映了16、17世纪中朝两国在本草学方面的交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传入朝鲜后,朝鲜人对其的受容取向和特色,在该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因此,该书对于研究《本草纲目》在朝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本草精华》版本与收藏、作者和成书的介绍,考证其内容与特色,分析了该书的价值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典名方作为中医药宝库的精华部分,其研发已成为中医药行业的热点,随着年代更迭,中药基原和产地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变化,某些中药还存在代用品或易混品。因此,明确中药的基原和产地,对经典名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药味考证的方法的基础上,从基原、产地、代用品和易混品4个方面,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100首经典名方涉及药味进行分析。本草考证结果显示经典名方涉及的药味中多数存在基原和产地变迁问题,因此,全面考证经典名方涉及药味对经典名方研发过程中药味基原和产地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醋,古代又称:醯,酢(酒),醇酢,苦酒,在中医医疗、中药炮制方面,有悠久的运用历史。《五十二病方》中,有“睢(疽)始起,取商牢(商陆)渍醯中,以熨其种(肿)处”的记载,张仲景有“苦酒汤”和“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等运用醋的方剂。至于本草学专著中,首先收录醋的书,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名医别录》,本文试从醋来分析药味学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辛桂英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57-1758
通过对《本草纲目》痔瘘病外治方剂的总结,揭示了该书对痔瘘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外治方剂制剂类型、主要用药方法和学术思想,提示研究《本草纲目》有关痔瘘病外治方剂,对于中医药剂型改革与临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期分析了6235张中药处方,发现其中810张忽略了药味脚注,这样势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谓药味脚注,即是中药处方药味名称之前或之后的说明性术语,用来说明对药物炮制或需特殊煎服的要求。它是中药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以药物炮制品入药组方这一用药特色的标志,有无脚注或脚注正确与否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本草纲目》痔瘘病外治方剂的总结 ,揭示了该书对痔瘘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外治方剂制剂类型、主要用药方法和学术思想 ,提示研究《本草纲目》有关痔瘘病外治方剂 ,对于中医药剂型改革与临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草图谱》是一部由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本草学家岩崎灌园撰绘的图谱类本草著作,主要选取《本草纲目》所栽植物类药物增补修订编成,是研究本草学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但过去并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该书收药2239种,种类广博,其中的植物类药数超过《本草纲目》所载。该书的作者实地考察日本本土生长的药物资源,将2000多种植物栽培于药园,随时观察写生,同时参阅中日及西洋的众多文献编撰文字说明。全书对药物的绘制细致精巧,形态色彩逼真,兼具写实性、实用性和艺术价值,是对《本草纲目》药图的有益补充,其学术价值及借鉴意义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药味产生的依据。方法 :对 13 3味药物水煎液 p H值进行测定。结果 :单酸药 p H值较对照药 p H值明显降低 ,二者经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单味药 p H值较对照药 p H值明显增高 ,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结论 :药味产生的基础是药物疗效及其功能 ,同时也证明了药味起源于口尝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药味产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药味产生的依据。方法:对133味药物水煎液PH值进行测定。结果:单酸药P较对照药PH值明显降低,二者经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单味药PH值较对照药P增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味产生的基础是药物疗效及其功能,同时也证明了药味起源于口偿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药胖大海名实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胖大海的来源和引进历史中药胖大海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证类本草》(公元1116年)及《本草纲目》(1596年)都没有记载胖大海。《海药本草》和《胡本草》两书中有无记载,并无文献足资证实。现存古籍中,最早记载胖大海的是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该书对胖大海药材的形态、产地记载甚详,对其药性和药效也有中肯的论述。《本草纲目拾遗》云:“胖大海出安南大洞山,产至阴之地,其性纯阴,故能治六经之火,土人名曰安南子,又名大洞果,形似干青果,皮色黑黄,起皱纹,以水泡之,层层胀大如浮藻然。”又据陈仁山《药物出产辨》(1930年)记载:“大海子以安南  相似文献   

20.
孙启明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50-450
药味概念应改五为七孙启明笔者曾在本刊1994年4期与9期上讨论过“四气”概念的划分问题,今再就“五味”概念应改为七味,略抒管见。淡味问题药味分“甘、酸、苦、辛、咸”五者,谓之五味,但尚有谈味,淡味亦源出《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辛甘发散为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