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分析湛江霞山区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异常情况,为霞山地区制定儿童微量元素补充提供指导。方法将本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门诊体检的儿童134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婴儿组(0~1岁)269例,幼儿组(2~3岁)417例、学龄前组(3~6岁)364例、学龄组(7~12岁)291例,采用博晖全血多元素分析仪检测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水平。结果1341例儿童中铜异常5.1%,锌异常66.2%,钙异常27.3%,铁异常23.1%,镁异常4.0%,四组儿童铜异常、铁异常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四组儿童的锌异常、钙异常及镁异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儿童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异常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霞山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以锌、钙、铁为主,铜及镁缺乏占比较少,应加强对各年龄段儿童的微量元素检测,制定个性化的微量元素补充方案,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浙江省海岛边缘地区3岁以下儿童缺铁、锌、钙、铜、镁微量元素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在浙江省海岛边缘地区选取健康儿童525例,以不同年龄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测量两组儿童的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1~3岁比较,0~1岁的锌、钙缺乏率比较低,铁缺乏率比较高,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组婴幼儿的锌、钙、铜的微量元素水平值明显较高,但两组间的锌、钙水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铁、镁的微量元素水平均明显较低,但是镁的含量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的儿童具有较低水平的铁、锌、钙、铜、镁微量元素含量,所以应该加强营养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指导家长制定营养合理的食谱,以保证婴幼儿所摄入的物质营养合理均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单纯性肥胖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铜、镉、锌、铅、铁、钙和镁的水平。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5所中小学346名儿童,检测其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从中筛选出50名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肥胖组,再按照成组匹配的原则,选50名正常体重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全血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肥胖儿童组全血中铜、镉、锌、铅、铁、钙和镁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肥胖男童全血cu含量高于肥胖女童(P〈0.05),但Pb含量低于肥胖女童(P〈0.01)。结论肥胖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普遍增高的趋势,全血中微量元素的检测对肥胖儿童的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矮身材儿童血铅镉锌钙铁铜镁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丽敏 《四川医学》2009,30(7):1084-1086
目的探讨血铅、镉、锌、钙、铁、铜、镁水平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我院儿保门诊53例矮身材儿童(矮身材组)及5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末梢静脉血中铅、镉、锌、钙、铁、铜、镁水平,并对其与儿童生长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矮身材儿童血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锌、钙、铁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镉、铜、镁与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矮身材组血铅男童明显高于女童(P〈0.05)。结论矮身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可能与高血铅,低血锌、钙、铁密切相关。儿童铅中毒防治和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降低儿童矮身材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蔡立标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58-58,63
目的了解少儿智力、发育、营养与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铅、镉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BH5100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100例营养不良患儿末梢全血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患儿末梢全血微量元素铅、镉偏高与智力障碍等有密切关系。营养不良少儿末梢全血铜、锌、钙、镁、铁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类型营养不良患儿之间末梢全血铜、锌、钙、镁、铁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少儿智力障碍与微量元素铅、镉关系密切且营养不良儿童与铜、锌、钙、镁、铁元素缺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贫血儿童血清铁、锌、铜等微量元素的水平。方法:对437名5-7岁儿童进行了血红蛋白、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测定。结果:该组儿童中贫血的发生率为23.79%;贫血组儿童血清铁、锌、铜浓度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铁、锌、铜缺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量元素缺乏在贫血儿童中较为严重,应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学龄前儿童的贫血及微量元素的缺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平项山市儿童锌、铁、钙、铅体内含量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营养补剂和排铅品。方法对幼儿园与学校健康体检的238名儿童进行血锌、铁、钙、铅4种元素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238名儿童中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标人群,其中锌低标人群比例最高,占73.1%,P〈0.05,铁和钙低标儿童仅有16.0%和22.7%。锌和铁的低标人群均以7岁以下年龄组较高,P〈0.05,铁有15.1%的人群超标;钙低标人群以0-3岁组比例较高,P〈0.05;铅中毒儿童占46.2%;铅中毒与锌缺乏率有明显相关性,与铁和钙缺乏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我区儿童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低标人群,锌缺乏和铅中毒的流行率较高,服用锌、铁、钙补充品应参照膳食结构和体内元素含量,不可盲目补充,同时应防治铅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婴幼儿体内铁、锌、钙、镁、铜、铅、镉元素的含量,探讨其缺乏的干预对策。方法使用BS-2H型微量元素分析仪对门诊体检的200例0—3岁婴幼儿末梢血进行铁、锌、钙、镁、铜、铅、镉的检测。结果婴幼儿中缺铁居第1位(46.5%),缺钙居第2位(41.0%),其次为缺锌(39.0%)。血铅高38例,占19.0%。50例留守儿童缺锌、缺铁、缺钙检出率分别为88.0%、96.0%和76.0%。微量元素铜、镁、镉无明显失衡。结论婴幼儿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易缺乏铁、锌、钙元素,且年龄越小,越易缺乏,特别是留守儿童缺乏更明显;铅元素则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重点应关注留守婴幼儿,强调饮食合理,营养平衡及孕期合理营养。  相似文献   

9.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微量元素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旭  郑利平 《海南医学》2012,23(3):91-93
目的 探讨男性精浆微量元素含量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色法对101例精子数少于20×109/L(精子存活率正常)、128例精子存活率小于50%(精子数正常)的男性不育患者与103例生育功能正常的健康男性精浆中锌、铁、铜、钙、镁、镉等六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 (1)精子存活率小于50%的患者精桨中锌的含量明显偏低,铜、镉离子含量偏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中的钙、镁、铁的含量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精子数少于20× 109/L的患者中锌的含量明显偏低,镉离子的含量偏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中的钙、镁、铜、铁的含量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精浆锌、镉、铜等微量元素含量改变是影响精液质量的原因之一;精浆钙、铁和镁含量与精液质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徐州市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临床指导儿童营养以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儿童指端末梢血,用含1%HNO3的0.5%曲拉通X-100(TrionX-100)1:200稀释,AA-6300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常规条件下测定锌、铜、铁、钙、镁5种微量元素含量。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儿童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儿童微量元素锌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儿童锌缺乏率低于女性儿童。不同年龄儿童之间锌、铜、铁、钙、镁的平均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但铁、锌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缺铁率、缺锌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徐州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总体缺乏情况并不严重,但易缺乏铁和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寿光地区儿童体内锌和铁的含量、分布状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10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353名儿童,按年龄分成婴儿期(0-)、幼儿期(1岁-)、学龄前期(3岁-)、学龄期(7—12岁)4组,采集空腹静脉血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使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锌、铁的含量。计算各年龄段儿童铁、锌元素分布情况,同时进行各年龄段性别间微量元素的差异比较。结果寿光地区儿童锌的缺乏率为28.05%,铁的缺乏率为29.18%,性别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婴儿期组锌、铁缺乏率均较高,幼儿期组与学龄前期组锌的缺乏率高于铁,学龄期组铁缺乏率明显高于锌且铁缺乏率有性别差异(P〈0.05);铁的缺乏在各年龄段有显著性差异(P〈O.05),而锌的缺乏在各年龄段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寿光地区儿童铁、锌的缺乏均比较严重,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更容易缺乏,年龄、性别不同微量元素含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郑州市某地区950名学龄前儿童血样分析,探讨该地区婴幼儿血中铜、锌、钙、镁、铁含量的正常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郑州某地区0~7岁学龄前儿童血液中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的含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铁、锌在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铜、钙、镁在各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铁、钙、镁的含量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均在正常水平。结论既往儿童普遍存在的钙缺乏现象已得到纠正,各年龄组儿童锌、铁缺乏常见,儿童膳食中锌、铁的补充亦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十堰市城区3000例学龄前儿童体内7种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铅、镉)的情况,为防治环境污染、积极补充各种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儿科门诊及城区幼儿园自愿进行该测试的学龄前儿童手指血3000例,采用BH 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浓度,使用BH2100型钨舟元素分析仪测试体内铅、镉浓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地区儿童血中微量元素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组间铜、膈、铅含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组间锌、钙、铁、镁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000例学龄前儿童血中铜、镉含量全部在正常范围,钙、镁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锌、铁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锌、钙、镁、铁缺乏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铅中毒率在2~4岁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儿童锌、钙、镁、铁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血铅有上升趋势,需严密关注。尽量在科学的监测下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并要预防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广西主要少数民族地区0~7岁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微量元素水平检测的广西壮族、瑶族及苗族聚居地区0~7岁儿童(66094例)数据,并按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比较3个地区各年龄组的微量元素水平差异.结果 3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儿童同年龄组间镁、钙、锰、铁、铜、锌和铅元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地区儿童存在较高的铁元素水平异常率和锌元素缺乏率,且铁元素缺乏率、锌元素缺乏率及铅元素超标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壮族地区婴儿组及幼儿组的铁元素过量率、铜元素缺乏率明显低于瑶族和苗族同年龄组(P<0.05).壮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组铁元素缺乏率明显高于瑶族及苗族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膳食、环境可能是导致广西壮族、瑶族及苗族聚居地区0~7岁儿童全血镁、钙、锰、铁、铜、锌和铅等7种微量元素水平不同的原因.铁元素水平异常和锌元素缺乏在3个少数民族地区人群较为常见.地中海贫血可能是引起铁元素过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5年1月~2007年12月百色市儿童钙、铁、锌、镁元素水平。方法应用天津兰标LK-98B型微量元素测定仪对儿科及儿保门诊的1560例0~6岁的正常体检儿童进行全血钙、铁、锌、镁微量元素测定。结果1560例0~6岁儿童低钙者267例,缺乏率为17.1%;低铁者197例,缺乏率为12.6%;低锌者149例,缺乏率9.5%,低镁者3例,缺乏率0.02%。结论儿童期应均衡饮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刘耀英 《吉林医学》2012,33(28):6127-6128
目的:了解0~10岁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状况。方法:对长白山地区3 702名0~10岁儿童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长白山地区儿童微量元素锌、铁缺乏率最高,分别为39.2%、34.06%;钙缺乏率次之,为24.39%;铜镁缺乏率较低。0~1岁儿童锌、铁缺乏率最高。随年龄增长,锌缺乏率有反复,钙缺乏率逐渐升高。结论:对生长期儿童及时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并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对儿童生长期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宁市学龄前儿童全血血铅、镉、锌、铁、钙、镁、铜7种元素水平,为学龄前儿童保健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全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测定432名儿童的全血血铅、镉、锌、铁、钙、镁、铜7种元素含量。结果 7种元素均值总体在参考值范围内,3岁和4岁组儿童铁缺乏。锌、铁、钙、镁、铜检测值均有缺乏情况,检出率分别为20.14%、20.37%、28.70%、1.39%、0.46%。镉、铅中毒检出率分别为0.69%和12.27%。铅中毒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铅对血锌水平有影响,铅中毒组血锌水平低于正常组。结论西宁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普遍较缺乏,儿童铅中毒不容忽视;血铅对锌吸收有干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东台市学前儿童血锌、铁、钙、铜、镁、铅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413名学前儿童指血锌、铁、钙、铜、镁、铅含量。结果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以铁、锌、钙三种元素为主,缺乏率分别是37.33%、34.67%、31.67%。部分儿童同时缺乏两种或三种元素。铅超标率为11.93%,轻度血铅超标儿童其微量元素缺乏率与血铅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培养良好的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远离铅污染,是预防儿童微量元素缺乏和铅中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了解0~12岁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掌握儿童营养健康状态,提高儿童保健水平.方法 选择654例0~12岁儿童,分为4个年龄组检测其中钙、锌、铁、铜、镁含量.采用博晖五元素分析仪BH5100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54例儿童中有8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其中缺钙异常率为3.5%,缺锌异常率为5.9%,缺铁异常率为2.9%,以锌缺乏最明显,未发现铜和镁缺乏儿童.各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也不一样,其中较小年龄组儿童(0~3岁组和4~6岁组)比大年龄组(7~9岁组和10~12岁组)钙、锌、铁缺乏率高,各年龄组儿童中缺锌最为明显.钙、锌、铁缺乏情况在年龄上和性别上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钙、锌、铁缺乏率较高,提示应关注儿童营养均衡,注意相关影响因素,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含量,预防相关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相关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20.
程琴  罗敏红  袁战  马安德 《广东医学》2012,33(23):3630-3632
目的了解中山市坦洲镇1~6岁儿童体内8种矿物质元素水平,为评价本地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情况提供基本依据,指导临床合理添加营养素,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方法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健康体检的352名儿童头发中钙、铁、锌、铜、镁、铅、锰、镉等8种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 352名儿童不同年龄段8种矿物质元素平均水平不同,其中锌、镁、镉均值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5,P=0.022)。8种元素中,锌、铁、铜、锰、钙失衡情况较重,超标检出率:锌53.13%,铁38.64%,铜20.74%,缺乏检出率:锰64.20%,钙45.17%。铅水平均在参考值范围,镉在参考低值以下。结论缺钙是本地区矿物质元素失衡的重点问题,高铁、高锌检出率,提示该地区存在盲目补充矿物质的可能性,低铅、低镉提示该地区环境铅、镉污染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