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本文对62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Ⅲ导联ST段抬高>1mm,且STⅢ/Ⅱ>1者占25例,其中18例(72%)合并右室梗塞;而STⅢ/Ⅱ≤1者37例中仅2例(5.4%)合并右室梗塞,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83%和85%。本观察还发现当STⅢ/Ⅱ>1时,STⅢ抬高幅度越大,其右室受累的程度和范围也越大,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77例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VI)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AIVI合并右室梗塞(RVI)时出现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如果在AIVI时,以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来诊断RVI,其符合率(即敏感度)为96.9%,特异度为90.6%,而若STB不抬高,ST_Ⅳ≥1mm,诊断RVI的敏感度为10.3%,特异度为100%。表明在AIVI时。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或/和ST_Ⅱ不抬高,ST_Ⅲ≥1mm对是否伴有RVI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把它作为心电图诊断RVI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3.
常规心电图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者(即STⅢ↑/STⅡ>1)诊断下壁心肌梗死(MI)合并右室心肌梗死(RVI)的指标越益受到人们关注。现用此指标与右胸导联V_3R~V_6RST段抬高≥0.1 mv诊断RVI作比较,报告如下。 1992年5月~1998年5月,共收  相似文献   

4.
分析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70例患者(并束支阻滞者除外)的心电图结果显示:Ⅱ导联ST段有或无抬高,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1mm,且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即STⅢ/Ⅱ>1)者,在并有右室梗塞的29例中有26例(89.66%);无右室梗塞的41例中有15例(36.66%),二组间ST段抬高Ⅲ/Ⅱ>1检出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作者认为ST段抬高Ⅲ/Ⅱ>1可作为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之一,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6%、63.41%。阳性预告值为63.41%。本资料还显示:Ⅱ导联ST段无抬高,仅Ⅲ导联ST段抬高≥1mm对右室梗塞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STⅡ,STⅢ抬高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对右室梗塞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21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7例伴右室梗塞者33例(89.2%)ST段抬高Ⅲ>Ⅱ,84例不伴右室梗塞者13例(15.5%)ST抬高段Ⅲ>Ⅱ,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尤其右室梗塞患者ST(?)抬高的动态变化与右胸导联ST段抬高均呈一过性.提示ST段抬高Ⅲ>Ⅱ对下、后壁梗塞合并右室梗塞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右室梗塞常规12导联心电图改变及其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30例单纯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MI)与31例合并右室梗塞(RVI)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作对比分析,后者主要改变为:(1)ST 段抬高Ⅲ大于Ⅱ导联(ST_(Ⅲ/Ⅱ)>1),(2)ST_V_2下移/ST_(aVF)抬高的比值≤50%,(3)aVL 及/或 V_2、V_3出现动态镜像梗塞图形(简称镜像),(4)梗塞性电轴左偏超过—30°,(5)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带或/及右束支传导阻滞。以上标准综合诊断 RVI 的敏感性为96.77%,而任一项改变的诊断特异性均≥90%,其中 ST_(Ⅲ/Ⅱ)>1和 aVL出现镜像的敏感性分别为90%和87.10%。认为常规12导联亦是诊断 RVI 的可靠方法之一,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梗死相关动脉及合并右心室梗死的判断价值。方法对照分析9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时的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及Ⅰ、aVL导联ST段偏移与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结果95例患者中,74例右冠状动脉(RCA)阻塞所致者ST段抬高Ⅲ/Ⅱ>1、≤1分别为70例、4例;Ⅰ、aVL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位线4例,压低70例(P<0.05)。而21例左回旋支(LCX)阻塞所致者ST段抬高Ⅲ/Ⅱ>1、<1分别为4、17例。Ⅰ、aVL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位线17例、压低4例(P<0.05)。合并右心室梗死13例中,以Ⅲ/Ⅱ>1判断,11例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以RCA病变为主,少部分为LCX病变。Ⅰ、aVL导联抬高或等电位线多见于LCX病变,Ⅰ、aVL导联ST段压低则对诊断RCA阻塞具有很高的价值。ST段Ⅲ/Ⅱ>1判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室梗塞的心电图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研究,确诊合并右室梗塞者44例,对11例患者做了血液动力学监测,探讨和验证了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ST↑Ⅲ/Ⅱ>1对合并右室梗塞的诊断价值,并证实了ST_(v_2)↓/ST_(aVF)↑≤50%,ST_(aVL)↓/ST_(aVF)↑≤50%及ST_(v_2 v_3)↓/ST_(Ⅱ Ⅲ)↑≤50%,可做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右室梗塞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STⅢ /Ⅱ >1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描记常规 12导联和V3R~V7R,以连续 2个QRS波群的TP连线为基线 ,测量Ⅱ ,Ⅲ ,V3R V7R导联J点后 80ms处ST段抬高的幅度。结果 Ⅲ导联ST段抬高 >0 1mv ,且STⅢ /Ⅱ >1者占 2 4例 ,其中 18例 (75 % )并发右室梗死 ;而STⅢ /Ⅱ≤ 1者 2 4例中仅 2例 (8 3% )并发右室梗死 ,二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其敏感性 ,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 90 %、78%、77%。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早期 ,ST段抬高 ,STⅢ /Ⅱ >1,是心电图早期识别合并右室梗死的可靠指标。该指标对诊断右室梗死的敏感性同STV4R段抬高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0例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可以预测IRA的心电图改变。结果70例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IRA为左前降支(LAD)者3例(4%),右冠状动脉(RCA)者53例(76%),左回旋支动脉(LCx)者14例(20%)。经χ2检验,STV1抬高、STⅢ抬高>STⅡ抬高、STⅠ和(或)STaVL压低、STV3压低/STⅢ抬高≤1.2等4项指标提示RCA为IRA。其中,STV1抬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均为100%;灵敏度则以STI和(或)STaVL压低为最高,达94%。反之,STV1压低、STⅢ抬高≤STⅡ抬高、STⅠ和(或)STaVL抬高、STV3压低/STⅢ抬高>1.2提示LCx闭塞可能性大。其中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以STV1压低为最高,分别为71%和89%,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则以STⅠ和(或)STaVL抬高为最高,均为100%。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对预测IRA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特征,对13例扩张型心肌病(Ⅰ组)与16例左心室内径>50mm的风湿性心脏(Ⅱ组)及20例后壁 间隔>24mm的原发性高血压(Ⅲ组)患者12导联心电图比较。发现3组存在左心室高电压者差异无显著意义。Ⅰ组肢体导联R_Ⅰ、R_Ⅱ、R_Ⅲ电压最低,S_V_1、S_V_2最深,R_V_6/R_Ⅰ、R_V_6/R_Ⅰ、R_V_6/R_Ⅲ最高,与另两组相比,仅R_V_6/R_Ⅱ差异有显著意义。R_V_6/R_V_5>1者Ⅰ组与Ⅱ、Ⅲ组差异有显著意义。R_V_6与肢体导联最高R波之比(R_V_6/R_(max))Ⅰ组最高(P<0.05、P<0.001对Ⅱ组及Ⅲ组)。R_V_6/R_(max)>2.5者Ⅰ组占61.5%,Ⅱ和Ⅲ组分别为12.5%和0%(P<0.01、P<0.00l对Ⅰ组)。提示:R_V_6/R_V_5>1及R_V_6/R_(max)增高可能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R_V_6/R_(max)>2.5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韬  王英丽  宿志庆 《山东医药》2006,46(16):83-83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RVI)是由于右冠状动脉主干闭塞所致,多与左室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合并存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较难反映右室的病变情况,临床易漏诊。近年来,我们对AIMI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1者与RVI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用标准导联中STⅢ↑/STⅡ↑>1诊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7例下壁心肌梗死者的右胸导联及抬高STⅢ与STⅡ比值进行观察,同时结合临床表现.结果 6例心电图中STⅢ/STⅡ↑>1;其中4例右胸导联V4R~V5R的ST ↑>0.1mV,2例ST ↑但<0.1mV,临床症状除有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外,还有右心室衰竭的症状,符合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结论 用常规心电图中STⅢ↑/STⅡ↑的比值>1,并有典型的右心衰竭的表现,对诊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既简单而又准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结果显示17例右胸导联V_3R-V_7RST 段上升>1mm,从而诊断为合并右室梗塞,同样病人中STⅢ↑/STⅡ↑>1有16例(94. 1%),而STⅢ↑/STⅡ↑≤1仅1例(4. 5%)合并右室梗塞,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 001) 。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中,STⅢ↑/STⅡ↑>1,可作为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 7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A 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76例患者中 ,4 2例为前降支单支病变。 34例为前降支并发多支血管病变。根据前降支不同病变部位分为两组 :前降支近段病变组 (PD)、前降支远段病变组 (DD) ,两组间比较 :PD组在Ⅰ、aVL导联出现ST段抬高明显增加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在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明显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② 34例前降支并发多支血管病变中 ,PD组同DD组比较 ,Ⅰ、aVL导联ST段抬高≥ 1mm者明显增加 ,Ⅲ、aVF导联ST段压低≥ 1mm者明显增加。Ⅱ导联压低≥ 1mm者有增加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AAMI前降支阻塞时行心电图检查可以预测病变部位 ,Ⅰ、aVL导联ST段抬高 ,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同前降支近段病变存在良性相关性。可视为对应性改变。前降支远段病变时Ⅱ、Ⅲ、aVF导联ST段常常在等电位线或抬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胸前导联合并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评估其梗死面积和左心室功能减退程度,探讨如何通过心电图判断其梗死相关动脉。方法:将354例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3组:A 组,胸前导联合并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n=59),并根据梗死相关动脉进一步分为右冠状动脉闭塞者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者;B 组,单纯胸前导联 ST 段抬高(n=151);C 组,胸前导联 ST 段抬高合并Ⅱ、Ⅲ、avF 导联 ST 段压低(n=144)。测定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 MB 同工酶(CK-MB),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结果:A 组的梗死相关动脉分别为右冠状动脉,约56%;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约37%。其中,右冠状动脉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ST 段抬高幅度在Ⅲ导联>Ⅱ导联,在V_1导联>V_3导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段,ST 段抬高幅度在 V_3导联>V_1导联。B 组和 C 组梗死相关动脉几乎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分别为96%和95%)。与其他两组相比,A 组 ST 段抬高的导联数最多,但 CK-MB 峰值最低,LVEF 值最高。结论:胸前导联合并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是由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或环绕心尖部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段闭塞引起的。其心肌梗死面积相对较小,心功能受损较少。在这些患者中,如果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的总幅度较大,ST 段抬高幅度在Ⅲ导联>Ⅱ导联,在 V_1导联>V_3导联,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的可能性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的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的关系。方法对3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19例为前降支病变,15例为前降支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心电图STⅠ、aVL抬高,STⅡ、Ⅲ、aVF压低,STaVL>STⅠ,STV2>STaVR,STV3/Ⅱ<-2.3,均为前降支近端狭窄,STⅡ、Ⅲ、aVF、V5、V6抬高,STV5>STⅡ,STV6>STaVF,均为前降支远端狭窄。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可以预测梗死与冠状动脉阻塞部位的关系。STⅠ、aVL抬高,Ⅱ、Ⅲ、aVF压低>1mm,为前降支近端病变。Ⅱ、Ⅲ、aVF、V5、V6抬高>1mm为前降支远端病变。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与不伴右室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与不伴右室梗死(RVMI)的鉴别。方法分析80例AIMI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单纯AIMI时,胸前导联ST段下移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显著降低;在合并RVMI的48例中STⅢ抬高程度超过STⅡ者有42例,占87.5%,在无RVMI的32例中ST抬高Ⅲ>Ⅱ者12例,占37.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ST抬高Ⅲ>Ⅱ可作为AIMI+RVMI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6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时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及Ⅰ导联ST段偏移与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结果 14例左旋支阻塞所致者ST段抬高Ⅱ/Ⅲ≥1、<1分别为12、2例;Ⅰ导联ST段抬高或等点线12例,压低2例。而47例右冠状动脉阻塞所致者ST段反转高Ⅱ/Ⅲ≥1、<1分别为2、45例;Ⅰ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位线2例、压低45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心电图ST段拾高Ⅱ/Ⅲ≥1、Ⅰ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线是诊断左旋支阻塞敏感而特异的指标,而ST段抬高Ⅱ/Ⅲ<1、Ⅰ导联ST段压低则对诊断右冠状动脉阻塞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判断罪犯血管的准确性。方法对照分析2013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入院时心电图Ⅱ、Ⅲ标准导联的ST段抬高比例及Ⅰ、AVL导联的ST段是否偏移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梗死相关罪犯血管的对应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中,76例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ST段抬高Ⅲ/Ⅱ1占71例,ST段抬Ⅲ/Ⅱ≤1占5例;Ⅰ、AVL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位线5例,Ⅰ、AVL导联ST段压低71例;24例左回旋支急性闭塞所致者ST段抬高Ⅲ/Ⅱ1占5例、ST段抬Ⅲ/Ⅱ≤1占19例;Ⅰ、AVL导联ST段抬高或等电位线19例,Ⅰ、AVL导联ST段压低5例。结论急性下壁心肌硬死相关罪犯血管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多,少部分为回旋支病变;Ⅰ、AVL导联抬高或等电位线多见于回旋支闭塞,Ⅰ、AVL导联ST段压低则对诊断右冠状动脉闭塞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