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患儿安全。方法:创建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包括制定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政策,配备数量充足和资历合格的护理人员,明确总责护士和责任护士的具体职责,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与考核,研制工具以评价护理人员执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措施的情况,评价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患儿家长对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3.5%,患儿安全指标如给药错误发生率、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把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念转化为行动,深入到儿科护理实践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而在患儿危机时刻,让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广西地区各级医院儿科及妇产科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123名护士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实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医院数量比较少,且处于初始阶段,护士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等相关理念了解较少。结论应加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大力宣传和对护士的培训力度,同时各医院应给予财力、物力、人力等的大力支持,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实施方法,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营造家庭化住院环境,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出院指导及访视。结果90%以上产妇在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家庭参与几方面感觉良好。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是满足孕产妇需求的高品质的护理,同时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护理人员的认识、良好的住院环境、产妇家庭支持是实施这一模式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亲参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例参加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早产儿母亲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早产儿母亲参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体验,包括参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前后微妙的心理变化、喂养的困难及思考、担忧早产儿预后及智力发育、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可促进母亲角色的成长、感恩所获得的帮助、希望提供时间和空间更个性化的以家庭为中心护理6大主题。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亲参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可提高家长育儿能力和信心,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张倩倩  刘晓丹  任静  徐林燕  李琳 《护理研究》2014,(12):4353-4355
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概念及原则、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希望为我国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提供借鉴,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倩倩  刘晓丹  任静  徐林燕  李琳 《护理研究》2014,(35):4353-4355
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概念及原则、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希望为我国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提供借鉴,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夏蓓君 《护理研究》2013,27(10):873-875
简要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起源与进展、概念与内涵,重点综述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儿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哮喘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哮喘病人及其家庭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哮喘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施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随访3年后观察其防治效果.[结果]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人及家属的测试成绩、处理哮喘发作的能力及临床疗效均明显增高.[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提高了哮喘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家庭成员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对抱患儿姿势、康复训练方法、按摩方法、饮食护理、心理和教育护理等家庭护理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通过家庭中的亲情、轻松的气氛和游戏形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使患儿易于接受,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促进脑瘫患儿康复,最大程度上回归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琼  孙敏 《护理研究》2009,23(7):1867-1868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时哮喘病人及其家庭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哮喘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施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随访3年后观察其防治效果。[结果]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人及家属的测试成绩、处理哮喘发作的能力及临床疗效均明显增高。[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提高了哮喘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家庭成员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盛玮青  杨江兰  徐红 《护理研究》2013,27(10):867-869
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NICU的应用情况、早产儿出院指导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出院指导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进行综述,提出建立完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早产儿出院指导,可以为家长提供支持和有效的资源,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腹膜透析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的患儿,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开展前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腹膜透析常规护理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运用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估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躯体情感、抑郁体验、家庭生活、自我认识维度,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两方面及总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膜透析患儿主观生活质量中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对肠造口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 构建以家庭为中心条件下的协同护理模式,选取某科室行肠造口手术患者的家庭照顾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实验组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抑郁-焦虑-压力、自我效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家庭照顾者在出院后6个月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抑郁-焦虑-压力、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家庭功能,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减轻家庭照顾者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造口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对造口患儿的护理质量。方法: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造口的相关疾病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对造口产品选择,造口护理方法,合理喂养,日常生活的指导,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患儿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及造口的治疗方法,掌握了基本的护理方法。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为二期手术做好准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教育培训,实施医护分组同管患儿,建立肠造口家庭照护目标、整体护理实践流程以及工作制度,对52例肠造口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让家庭参与到医疗护理全过程。结果:52例患儿家庭照顾能力评价均合格,家庭护理期间未出现因造口并发症而返院治疗的情况,造口闭合术前各项化验及检查指标正常,符合手术要求。结论:"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可提升肠造口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感,符合家庭对促进儿童健康的需求和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宪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077-7078
产科护理模式经历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变革。产科护理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传统的以医护为中心的产科服务模式缺乏人文关怀,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支持家庭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Family—Centered—Maternity—Care,FCMC)”项目,在帮助建立稳固的家庭方面,能起到独特的作用。本文就FCMC历史背景、定义、主要理念、特点和实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在成人ICU应用情况,为ICU医务人员改善患者和家属结局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研究文献,从概述、应用现况、应用挑战和展望等角度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常见的护理干预形式包括跨学科家庭会议、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查房、开放患者家属探视和陪伴、患者家庭培训和教育等。结论 目前,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在ICU应用涉及多个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仍需结合现有证据和临时实践情况,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常规护理组以普通儿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执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儿家庭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符合人性化护理的原则以及儿童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综述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儿科应用的国际现状,以促进该模式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母婴护理实验教学现状,并提出护理实验教学改革设想。方法回顾性分析母婴护理实验教学现状。结果母婴护理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于临床实际,与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不相适应。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实验教学,可使学生体会到人性化的护理,以保证学生毕业时的母婴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符合临床工作需要,符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