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6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45所乡镇卫生院888名医务人员,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调查,调查工具采用原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障碍预防知识问卷》。结果 广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5.8%,其中反映精神障碍病因与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66.1%,精神卫生节日-“世界自杀预防日”知晓率为27.4%。不同年龄、学历、职称、职业类型、精防工作和培训等因素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值分别为12.049、185.897、41.145、37.297、108.006和88.153,P均<0.05)。精防人员知晓率(83.9%)高于非精防人员(74.4%);参加精神卫生培训者知晓率(81.3%)高于非参加者(74.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历、职称、参加精防工作和培训与精神卫生知识得分呈正相关(P<0.05);参加精防工作和培训是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广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影响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参加精防工作、参加精神卫生培训、学历和职称。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宣传教育以及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等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1-3月间抽取广州市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62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总体应答正确率为80.0%,其中基本知晓率为74.3%,部分知晓率为25.6%,较少知晓率为0.01%。受教育水平和职称越高,知识得分也越高;医生、护理人员和预防保健人员的知识得分高于辅助科室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参加过精神卫生知识讲座以及经常接触精神疾病患者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结论 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基于专业背景与工作领域的特殊性,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提升知晓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模式,连同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宣传活动,促进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现况,为开展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教育与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0名在册、病情稳定的老年(≥60岁)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研究目的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精神疾病知识、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居家康复、门诊随访、消极情况的应对、病情复发处理等方面的内容。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结果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0.25%。不同社会学特征对象的知晓率状况不同;女性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男性;患者的年龄越大知晓率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其知晓率越低。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接受途径不同。患者期望接受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的前三位途径分别是医务人员、社区讲座和电影电视。结论在开展社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教育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状况,为完善基层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调查对象,从各单位1 089名专业技术医务人员中随机抽取在岗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510份,有效问卷508份,问卷有效率99.6%。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对卫生应急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2.96%,其中97%以上的基层医务人员掌握了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99.0%的人员知晓发现大量病死禽兽时的报告方式,91.5%的人员懂得在地震发生时的室内躲避措施,但18.7%的人员不熟悉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途径,31.1%的人员不熟知地震时室内不安全地点。不同性别医务人员对化学中毒处理措施、对传染病应急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基本熟悉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而不同职称医务人员对人感染禽流感主要途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职称越高,知晓率也越高;不同年龄医务人员对人感染禽流感主要途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医务人员知晓率仅有73.6%。[结论]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知识和能力还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人员的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汉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地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应量表对900名医务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总体正确率为85.0%(15 307/18 000),精神卫生知识得分在不同性别、样本来源医疗机构、文化程度、职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2.33)、职称(OR=1.31)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武汉市江汉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文化程度和职称是影响相关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培训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评估疟疾监测体系的敏感程度。方法对绍兴市越城区所辖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从事疟疾工作的临床内科、检验和疾控的医务人员进行疟疾相关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预防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有效问卷为305份,平均知晓率为52.50%,基础知识知晓率为67.20%,临床知识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43.25%和40.00%。所有接受调查的医务人员中,知晓率最高的是公共卫生岗位人员(72.25%)、中级以上职称人员(60.92%)和本科学历人员(56.33%)。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疟疾防治知识技能知晓率还没有达到国家消除疟疾行动计划要求的目标,建议通过各种形式培训提高疟疾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省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3 000名15-49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等情况。结果共调查2 994人,其中婚前医学检查对象1 000人(占33.4%)、孕妇996人(占33.3%)、一般居民998人(占33.3%)。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7%,其中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0%,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2.2%,"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知晓率为24.7%。高年龄、较高文化程度、在职、城区居住是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高的促进因素。结论安徽省妇女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基本达标,但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谢峰  李红霞  曹宁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8):1029-1032
目的 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家属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方法 2021年5月对济宁市某精神病防治医院门诊就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认知和疾病态度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精神卫生知识认知情况及态度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对1 023名患者家属完成调查,其中692名家属知晓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7.64%。家属态度平均得分为(15.77±1.42)分。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组成部分知晓率最高(95.21%),知晓率最低的为知道或听说过世界自杀预防日(31.77%)。认为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管理应该严格听从医生指导为家属认同第1位,认同率为96.09%,隐瞒家庭中存在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事实、不对外提起亲属患有精神疾病认同率均为46.82%。结论 家属年龄、文化程度、每日照顾时间是影响其对精神卫生知识认知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属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精神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近年来,参与式培训方法在各领域培训和教学中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分析参与式培训方法在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柳州市所属从事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64名基层精防人员进行培训。2016年9月和11月采用传统式培训方法进行2期培训,2017年6月和12月采用参与式培训方法进行2期培训,每期培训时间为1天,6个学时。通过调查问卷满意度、预防知识知晓率和档案合格率,分析参与式培训方法对基层精防人员培训的效果。结果采用参与式培训方法,精防人员的满意度从78.1%提高到96.9%,χ~2=10.286,P=0.002;精神卫生防治知识知晓率从76.6%提高到96.9%,χ~2=11.464,P=0.001;健康档案合格率从71.9%提高到93.8%,χ~2=10.758,P=0.002。结论参与式培训方法在基层精防人员培训中效果优于传统培训方法,能提高自身精神卫生知识和工作效率,可以作为开展基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培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思明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为深入开展精神卫生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辖区内10个街道为单位,用方便抽样法对居民1 006人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居民1 006人的精神卫生知识总知晓率69.6%,女性(70.7%)高于男性(67.5%);知晓率随年龄增长先增高后下降趋势,40~49岁最高(72.3%)、20岁组最低(63.2%);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上升;"怀疑有心理问题会去找心理医生"和"总是怀疑同事都针对他,为此更换了好几个工作单位,可能有精神障碍"正确率最高,均达到85.4%;但居民对厦门市心理咨询热线的了解甚少(18.5%)。结论思明区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应加强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共同营造理解、宽容、接纳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全科医生精神卫生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全科医生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在宝安区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选取全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以典型的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个案作为案例描述,调查其对常见精神障碍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全科医生对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三种精神障碍的平均正确识别率为74.6%。对于非重性精神疾病中焦虑症和抑郁症,分别有85.1%和54.5%的全科医生建议咨询心理医生;而对于精神分裂症,79.1%全科医生建议看精神科医生。工作中遇到精神障碍患者,绝大多数(95.6%)会选择转诊转介专科机构,但其中只有71.4%人明确知道市级或区级精神卫生机构。结论有必要在社区全科医生中加大关于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升其对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转诊、转介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苏州社区居民对儿童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抚养人对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认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含心理卫生一般常识,儿童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心理卫生知识来源与途径。结果:社区居民对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基本知晓率为3.4%,部分知晓率为86.4%,较少知晓率10.2%。结论:苏州市社区居民对心理卫生一般常识有所知晓,居民对儿童心理卫生常识也有一定知晓。主要通过收看电视获取心理健康知识,街道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讲座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2-2013年四川省社区组织省级培训效果。方法运用调查问卷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考核,通过定性访谈了解培训对象培训前后自身素养和组织的改善。结果接受培训的社区组织对培训各方面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CSW干预技能培训后知识知晓率在65%以上;IDU后期干预、美沙酮相关知识及共用针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0%、68.2%、45.5%。咨询与心理相关知识培训后均在60%以上;在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培训后项目验收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培训后社区组织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提高,工作技能改善,培训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农村诊所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情况。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调查泰安市农村诊所医务人员195人,设计《农村基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知识调查表》,调查其掌握医院感染知识的情况。结果医务人员的总得分为(26.15±5.27)分,对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维度知晓率为70.26%,消毒灭菌维度知晓率为63.59%,无菌操作维度知晓率为35.90%,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维度的知晓率为33.85%,手卫生维度知晓率为41.03%,医疗环境的保洁维度的知晓率为48.21%,各维度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91,P0.05)。医院感染知识的获得途径主要是集体培训(69.23%)和自学(45.13%)。结论泰安市农村基层诊所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5.
将乐县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将乐县居民精神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城区中学、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抽取2 000名13岁以上常住人口居民,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集中或入户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40.0%,以20岁以下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学生、待业或其他人员知晓率较低;对精神卫生一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69.2%),心理、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29.0%,重点人群与重点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1.2%,精神疾病治疗知识的知晓率6.4%,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抑郁症防治和育龄女性心理问题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9.3%和9.4%.[结论]将乐县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评价干预效果,为制定适宜的社区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干预前抽取522名、干预后抽取406名武汉市18岁及以上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基线调查知晓率:洪山区74.6%、硚口区85.4%、汉阳区75.7%;干预后调查知晓率:洪山区92.3%、硚口区95.2%、汉阳区99.2%,干预后各区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知晓率(P=0.000)。结论社区艾滋病干预活动效果显著,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社区艾滋病宣教活动,可有效提高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对性开展培训、提高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依托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选取上海市3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采用"非精神科临床医师心理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对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本次调查总体平均分50.0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60.0%满分;(2)职业类别、参与精防工作和参加过培训是影响精神卫生及各维度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3)家庭医生的精神卫生知识得分较高57.4分,相比公共卫生人员高12.3分,家庭医生各维度的知识得分均较高,其次是中医/理疗/康复人员;(4)参加精防工作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得分比没有参与的高14.6分,其各维度的知识得分均较高;(5)参加过培训在个别维度的得分较高。结论社区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对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认识有待提高;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对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在各人群中的掌握情况不一,来源渠道不专业,可导致歧视加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提高普通人群及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对减轻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对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概述了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现状。  相似文献   

19.
张世伟  凤玉英 《中国校医》2010,24(4):293-294
目的通过对闵行区颛桥镇居民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了解精神卫生健康促进效果,为下阶段精神卫生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样调查3个居委会2 550名居民。结果精神卫生知识基本知晓率为43.55%;部份知晓率为44.66%。知晓率与职业、教育、年龄、居住时间相关。结论本镇居民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比较高,但个别项目知晓情况较差,仍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佳木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水平,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和预防骨质疏松提供保障。方法:采用骨质疏松知识问卷方法,对佳木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结果,知晓率49.60%;双光子吸收法检测结果知晓率4.00%。饮食及药物措施预防骨质疏松症调查情况,最高饮食摄入钙、维生素D,知晓率100.00%;戒烟知晓率62.60%。运动及生活措施预防骨质疏松症调查情况,青年开始预防骨质疏松及每天20~30 min日晒,知晓率100.00%;体育锻炼,知晓率65.80%。饮食及运动习惯调查情况来看部分人员饮食及运动习惯不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如经常饮用咖啡、极少运动、经常饮用各种酒、经常吸烟等。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认知、掌握、对易发人群早期诊断和预防方面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