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杀微生物剂的可接受性与影响因素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疫情日益严重.近10年来,女性HIV感染率不断上升,成为艾滋病流行的一个明显趋势.杀微生物剂将成为女性能自主控制的预防HIV感染的新方法.国外在杀微生物剂的可接受性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成绩.在中国,近年来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有所上升,女性感染者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因此杀微生物剂今后也是中国低避孕套使用率群体中,可以选择的预防HIV感染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AIDS)在全世界的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而大约80%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是通过性传播感染的。杀微生物剂由于能够阻止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经生殖道和直肠黏膜感染人体,具有使用便利、女性能够自己控制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艾滋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该文介绍了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几类杀微生物剂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阴性配偶,对杀微生物剂的可接受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于2009年5-7月,在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和盈江县,采用便利抽样选取301名HIV感染者的阴性配偶进行调查。结果共有278名调查对象符合研究标准,47.5%的调查对象表示将来愿意购买并使用杀微生物剂。影响调查对象购买并使用杀微生物剂的因素有:调查对象的阳性配偶近半年是否有外出打工经历,是否参加过HIV相关防治和调查项目,是否愿意使用安全套。具有以下特点的杀微生物剂易被调查对象接受:(1)能安全有效地预防HIV感染;(2)一次使用的价格在5元以下;(3)非处方药;(4)剂型为栓剂。结论调查对象对杀微生物剂的使用态度较积极,但购买需求较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性传播已经成为全球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主要途径。在HIV疫苗研究暂时受挫的情况下,用于保护生殖道、直肠等局部粘膜部位免于HIV感染的杀微生物剂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进入临床前,对杀微生物剂进行全面可靠的安全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该文对杀微生物剂安全性评价的各个阶段所采用的评价模型,包括细胞模型、组织模型和动物模型进行了介绍,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指出从分子水平上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检测指标和方法,是目前完善各种模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性临床试验伦理指南》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艾滋病病毒(HIV)生物医学预防的许多策略都进行了探索,包括阴道杀微生物剂、疫苗、单纯疱疹病毒-2(HSV-2)的治疗/控制、源头同伴治疗、暴露前抗病毒预防、母婴传播预防和静脉吸毒者的药物替代/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新的研究表明,妇女每天使用一种含有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Tenofovir的阴道凝胶是安全的。这一研究在2008年2月25日于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国际杀微生物剂2008年会上公布。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卫生和社会问题。感染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均可能将HIV传染给其所娩婴儿。近年来,全国HI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例为1%左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防治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抗病毒治疗(ART)阻断艾滋病病毒(HIV)家庭内传播的研究有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随机对照实验、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等多种方法。多项研究证明,ART具有阻断HIV家庭内传播的效果,并且该效果受到感染者性别、ART的治疗时机、HIV病毒载量、ART的治疗持续时间、更换治疗方案、配偶间性行为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HIV家庭内预防工作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预防性干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性活跃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是预防HIV和其它STD的重要措施,从国内外的防治经验来看,因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和疫苗等医疗手段,行为干预便成为目前艾滋病预防的重要策略[1],而促进安全套使用是预防 HIV/AIDS性传播的关键[2]。作为一种行为生活方式,安全套的使用涉及十分复杂的因素,不仅关系到使用者的HIV/AIDS的知识、对于性伴侣的信任以及对自身受HIV/AIDS危害的心理预期;还涉及到社会舆论、性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安全套的各项产品特征也会影响到安全套的实际使用。这里作者拟从多种角度对上述影响安全套因素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预防性干预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是世界上最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目前尚无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艾滋病成为一种可治疗的慢性疾病。临床试验显示,暴露前预防(PrEP)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推荐使用PrEP的人群为男男性行为者(MSM)、感染艾滋病病毒(HIV)高风险的异性性行为者、静脉吸毒者、HIV单阳性伴侣中的HIV阴性者。加拿大、欧洲及美国指南推荐使用的方案是每日口服暴露前预防药物。目前,可通过提高人群知晓率、社会支持以及服药依从性来应对PrEP所面临的挑战,从而进一步提高PrEP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首次在我省居民中发现HIV感染者以来,HIV逐渐从吸毒人群扩散到一般人群。虽然我们在不断地加强宣传和预防,但是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却越来越严重。我省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心的匿名检测资料显示HIV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997年上半年为6.6%(10/151),下半年为11.1%(18/162),1998年上半年为12.7%(19/149)。HIV大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人们缺乏预防艾滋病的信息来源和对艾滋病的传播有错误认识。因此,我们对自愿匿名检测者进行了KABP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国内外治疗作为预防(TasP)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ART)早治组与晚治组相比,可以起到预防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作用,但也有研究显示早治组相比于晚治组对HIV阴性人群没有保护效果。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修改为,对于异性感染途径感染HIV的人群,不管其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发现即治疗。2016年中国国家卫计委提出,对于所有HIV感染者均建议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因此目前很多高基线CD4细胞计数的HIV感染者能够接受免费ART。然而由于这部分HIV阳性者免疫功能尚未低下,机会性感染、机会性肿瘤等艾滋病(AIDS)并发症发生率低,导致他们服药依从性差,出现HIV抑制失败率高,从而更容易出现耐药。文章将从几个方面对于高基线CD4细胞计数的HIV阳性者ART状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河南省以社区为依托的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艾防)模式,为制定艾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并完善现有的县-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科学地开展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管理、患者追踪、实验室检测、母婴阻断、高危干预、健康教育和医疗救治。结果截至2008年底,河南省艾滋病病死率下降至4.57%,母婴传播率降为4.16%,单阳性配偶阳转率为1.13/100人年,病人治疗12个月后仍坚持治疗的比例达到85.2%,大众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2.3%,暗娼中艾滋病预防服务覆盖率为96.98%,娱乐场所暗娼在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9.54%,暗娼中能够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的比例达81.17%,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HIV/AIDS病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达92.57%。结论河南省基于农村社区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效果显著,建议在HIV/AIDS病人相对较为集中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艾滋病病毒(HIV)单阳家庭的传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了解金华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该市于2016年6月针对辖区内随访管理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阴性配偶开展了HIV阳转情况的队列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艾滋病新闻发布会上联合通报,目前中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包皮环切能降低男性在异性性行为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危险。该文将从医疗、公共卫生和伦理道德等角度,分析男性包皮环切作为艾滋病预防策略的伦理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杀微生物剂(Microbicides)是指性生活前应用于阴道和宫颈或者直肠内,能够杀灭或中和HIV-1等病毒和细菌类病原体的、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质。使用剂型可以是凝胶、乳膏、栓剂或薄膜等。杀微生物剂特别适用于不想或不能使用安全套的人。与安全套不同,它的使用无需性伴侣的主动协同或知晓。1 社会迫切需要杀微生物剂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是全球性的生殖健康和卫生防疫的难题。仅以美国为例,在前10位常见疾病中,STD就有5种。每年的新病例有1200万,仅1994年的预防开支即达到170亿美元左右,由此可见它的危害。在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STD引起的危害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免费婚检服务平台,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以减少艾滋病病毒(HIV)的平行传播和母婴传播。方法对免费婚检对象同时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HIV抗体阳性者进行婚育指导,告知HIV的危害及传播方式、预防措施等知情选择。选择结婚的建议性生活时戴安全套;双方均为HIV阳性者建议采取避孕措施,选择生育者将其纳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系统管理。结果 2012-2013年,全区免费婚检对象共39864人,全部参加艾滋病咨询检测,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92例,阳性率0.23%,其中单方阳性74例,双方阳性9对18例。通过婚育指导后3-6个月,对其配偶进行追踪回访检测,所有男女单方HIV抗体阳性者的配偶均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检出HIV抗体阳性妇女妊娠者16人,自愿终止妊娠2人,其余14人纳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系统管理。结论利用免费婚检服务平台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的HIV抗体阳性者进行婚育指导,并将其纳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系统管理,对预防艾滋病平行传播和母婴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护士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相关羞辱和歧视,不仅阻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还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该文对国内外护士对HIV/AIDS病人相关羞辱和歧视的概念、现状及表现形式、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阐述,并将干预研究进行综述,为降低护士对HIV/AIDS病人相关羞辱和歧视及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市HIV/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市198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至2004年底共发现HIV/艾滋病(AIDS)患者93例。为掌握AIDS流行特点及趋势,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现将1989-2004年石家庄市HIV/AIDS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德国科学家最近在艾滋病传播研究方面获得,精液中的一种化学成分能够将艾滋病病毒(HIV)的易感性提高数十万倍。如果这项研究得到临床检验的证实,那么将会为预防HIV传播开辟一条新的路径。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Christopher Pilcher表示,这项发现意义重大,它提出了许多关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