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热量营养支持对大中型结核病人手术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年的79例大中型结核病人经手术治疗后,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术后即开始采用经中央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热量30~35Kcal/(kg·d)营养支持,而研究组给予低热量15~20Kcal/(kg·d)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术后营养指标、代谢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营养水平和代谢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营养支持治疗的费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术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术后第8、14天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例的营养指标测定血红蛋白(HG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代谢指标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无显著性变化;而研究组术后第8、14天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例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而研究组中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大中型结核病人手术术后进行低热量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术后的应激性高血糖反应和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热量营养支持对大中型结核病人手术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近年的79例大中型结核病人经手术治疗后,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术后即开始采用经中央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热量30~35Kcal/(kg·d)营养支持,而研究组给予低热量15~20Kcal/(kg·d)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术后营养指标、代谢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营养水平和代谢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营养支持治疗的费用,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术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术后第8、14天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例的营养指标测定血红蛋白(HG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代谢指标谷氨酸丙酮酸转氟酶(ALT)、血尿素氮(BUN)无显著性变化;而研究组术后第8、14天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 05.两组病例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而研究组中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大中型结核病人手术术后进行低热量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术后的应激性高血糖反应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营养支持治疗费用,更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热量营养支持对大中型结核病人手术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近年的79例大中型结核病人经手术治疗后,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术后即开始采用经中央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热量30~35Kcal/(kg·d)营养支持,而研究组给予低热量15~20Kcal/(kg·d)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术后营养指标、代谢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营养水平和代谢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营养支持治疗的费用,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术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术后第8、14天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例的营养指标测定血红蛋白(HG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代谢指标谷氨酸丙酮酸转氟酶(ALT)、血尿素氮(BUN)无显著性变化;而研究组术后第8、14天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 05.两组病例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而研究组中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大中型结核病人手术术后进行低热量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术后的应激性高血糖反应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营养支持治疗费用,更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江涛  卢春丽  李志强 《广东医学》2005,26(5):650-652
目的探讨结核病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68例围手术期结核病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术前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静脉补充氨基酸制剂,观察两组术后营养指标和代谢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营养治疗前的各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营养指标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的平均值较高(P<0.05),代谢指标谷丙转氨酶(GPT)、血尿素氮(BUN)及血糖(GLU)的平均值较低(P分别为<0.05、0.05和0.01);研究组术后的ALB水平比术前略有升高,对照组术后的血红蛋白(Hb)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研究组的术后总的并发症及其中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1%和6%,均比对照组的31%和22%低(P<0.05),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6%和9%(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均<0.05)。结论积极开展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结核病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的代谢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伤口的愈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患者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ZD  Peng JS  Chen S  Huang ZM  Hu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0):1410-1413
目的观察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瑞能及谷胺酰胺)对患者的营养、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60岁以上营养不良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免疫营养组37例(瑞能及谷胺酰胺)(实验组)和标准营养组43例(能全素)(对照组)。两组使用等热量肠内营养,125·4kJ·kg-1·d-1。营养素经口服或经鼻肠管使用,术前营养支持5d。术中均置鼻肠管或穿刺空肠造口(NCJ),术后第2天开始经空肠输注肠内营养,连续7d。术前第5、1天,术后第1、9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T细胞分化亚群3(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反应蛋白(CRP)各指标。结果实验组在术后第9天血清TFN为2·18g/L±0·29g/L、PA:0·23g/L±0·09g/L、CD4:33·8%±5·4%、CD4/CD8为1·17±0·12、IgG:13·2g/L±1·8g/L均比对照组术后第9天的相应指标显著增高(P<0·05),CRP则显著下降,由对照组的41·3mg/L±19·0mg/L,降为31·2mg/L±16·3mg/L(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较标准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下调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营养支持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 将6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和非营养支持组 (各32例 ) ,营养支持组术前7d予肠外营养及术后早期予肠外 +肠内营养 ,非营养支持组仅予输注葡萄糖等。手术前后检查血常规、血特种蛋白、淋巴细胞 ,测24h尿氮含量。另选择常规体检正常者30名作正常对照组。结果 胃癌患者入院时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1)。术前1d营养支持组经术前营养支持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 (P<0.05或0.01) ,与非营养支持组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术后第1、3天血浆蛋白虽有下降 ,但下降幅度平缓 (P>0.05) ;而非营养支持组与术前相比 ,上述指标明显下降 (P<0.05)。术后7d时 ,营养支持组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营养支持组 (15.62% )高于营养支持组 (6.25% )。结论 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合理营养支持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免疫状况 ,减少术后并发症 ,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传统肠外营养及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分为低氮低热量组(研究组)和传统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以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术后3d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浆TP和Alb均有下降(P<0.01),术后7d血浆TP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 Alb仍未达术前水平(P<0.01),但有升高趋势。术后3d两组患者TBI、DBI、ALT、AST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7d研究组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总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营养状态及肝功能,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杜峰  李毅星 《中原医刊》2011,(13):72-73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肠癌患者的的疗效。方法胃肠癌住院患者82例术后分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治疗组)42例与全肠外营养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的测定值,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满意度回访。结果两组术前ALB、PA、TF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周时后治疗组ALB、TFN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24,P〈0.01)。治疗组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7.P〈0.01)。结论肠内联合肠外营养的方式增强康复效粟.值得临康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开颅手术后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接受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患者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匀浆膳食;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及治疗期间的感染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各项营养学指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观察组患者营养学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或P〈0.05)。2组患者手术前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8+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4d,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血清c一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9.52%和27.50%,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开颅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陈珊珊  孙琳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7):1242-1244
目的 研究术前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2016年4—9月收治的入院时NRS-2002≥3分的大肠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1∶1配对方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术前3 d在常规饮食基础上每日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瑞素1 500 ml (1.0 kcal/ml),对照组术前只需进常规饮食。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前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术后第3天体重、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 d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吻合口瘘)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 术前进行预防性肠内营养治疗者,术后3 d[PA (175.02±6.39) mg/L]及ALB[(34.73±3.53) g/L]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56.04±12.35) h]和试验组首次经口进食时间[(66.77±13.59) h]均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 d Barthel评分为(62.80±4.88)分,高于对照组的(52.16±9.62)分(P<0.01)。2组术后3 d体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大肠癌患者,术前进行预防性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术后的营养状况,减轻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与脂肪乳液对腹部术后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0年5月本院102例腹部中等程度以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术后研究组患者给予复方氨基酸、脂肪乳液为期5~7d的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传统应用复方氨基酸或脂肪乳液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肾功能、血糖、营养状况、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患者体重于术后1周下降(4.5±2.5)kg,对照组体重下降(4.2±3.0)kg(P〉0.05);血糖检测显示,研究组术后血糖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腹部手术后规则使用复方氨基酸加脂肪乳液的肠外营养方式比传统的肠外营养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两组疗效及预后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外营养(PN)支持前后血液营养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分为营养组(n=20)和对照组(n=18),营养组于术后24 h内开始营养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营养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0天血液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预后营养指数(PNI)值的变化。结果(1)2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术后第1天2组ALB、PA、TRF、IgA、IgM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IgG、PNI有降低趋势(P>0.05);(3)术后第10天营养组ALB、PA、TRF、IgA、IgG、IgM、PNI均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ALB、PA、TRF、IgA、IgG、IgM、PNI降低更为严重(P<0.05,P<0.01);营养组ALB、PA、TRF、IgA、IgG、IgM、PN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能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促进术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张崇杰  吕渐成  徐晓波  马文博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0):1074-1074,1095
目的研究低热量高蛋白肠外营养在腹部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非蛋白热量[20kcal/(kg·d)],氮[0.32g/(kg·d)],对照组给予非蛋白热量[30kcal/(kg·d)],氮量[0.16g/(kg·d)],观察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对代谢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相对稳定,无显著差异性。研究组免疫指标高于对照组免疫指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大手术患者,低热量高蛋白肠外营养支持更符合其代谢特点,有利于应激反应的恢复,减少了患者的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外科危重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外科急症大手术后APACHEⅡ评分大于12分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等氮等热量104.5~125.4kJ/(kg·d)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组给予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免疫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营养支持7d后检测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以及IgG,IgA和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治疗组免疫营养支持7d后ALB,PAB和TRF均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ALB,PAB和TRF与支持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B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和IgM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和CD4/CD8值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能提高外科危重患者术后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结核外科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涛  卢春丽  李志强 《广东医学》2004,25(11):1292-1293
目的 探讨在结核外科术后患者中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和口服肠内营养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30例结核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 (口服肠内营养素 rhGH ,15例 )和对照组 (单予口服肠内营养素 ,15例 ) ,研究组于术后连续 7d ,每天皮下注射rhGH 9u ,观察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无明显差别。术后第 4天 ,患者体重 (WT)、血清白蛋白 (ALB)都进行性下降 ,研究组随后均迅速回升 ,与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治疗前后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变化不明显 ,对照组术后上臂肌围 (AMC)有明显下降 ,且低于研究组。结论 术后予常规剂量的rhGH能够提高营养支持的效能 ,明显改善结核外科术后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中药通心络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通心络防治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的作用。方法中华小型猪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1)AMI模型对照组(对照组),(2)通心络小剂量治疗组(0·05g·kg-1·d-1),(3)通心络中剂量治疗组(0·2g·kg-1·d-1),(4)通心络大剂量治疗组(0·5g·kg-1·d-1),(5)假手术组。通心络各组预给药3d后行冠状动脉结扎180min,松解60min制备AMI再灌注模型。AMI前、后和再灌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查和病理学分析。结果(1)与AMI前相比,对照组AMI后180min左室收缩压(LVSP)、心排量和左心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1);再灌注后60min仅LVSP显著恢复(P<0·05),然而±dp/dtmax继续显著下降(P<0·05)。小、中和大剂量通心络组AMI后180min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同;再灌注后60min仅大剂量通心络组LVEDP、±dp/dtmax和心排量均显著恢复(均P<0·05),且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2)对照组MCE和病理染色所测的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高度一致(P>0·05),再灌注后无再流区范围分别为78·5%和82·3%,心肌坏死面积占结扎区心肌面积的98·5%。3个通心络组LA与对照组相当(均P>0·05),但MCE和病理染色所测无再流范围在中及大剂量通心络组分别为41·1%、42·4%和24·1%、25·0%,坏死心肌范围分别为90·2%及81·2%,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和小剂量组(P<0·05或P<0·01),大剂量组也显著小于中剂量组(P<0·05或P<0·01)。(3)对照组再灌注后即刻和再灌注后60min冠脉血流量仅占AMI前的45·8%和50·6%(均P<0·01),而大剂量通心络组冠脉血流量分别占AMI前的76·0%和7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心络能有效地防治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缩小梗死面积;中剂量有效,大剂量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40例。EN组和PN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两组患者基本等氮、等热量。于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检测患者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析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EN组和PN组的营养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N组比较,EN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P<0.05),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P<0.01);EN组营养支持费用和感染治疗费用低于PN组( P<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方案,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例腹部外科中等以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均给予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黄芪、党参提取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疲劳程度、营养及免疫状态。结果:术后8 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B、PA、TFN等营养状况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腹部手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有效减轻术后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喉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16例喉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16例给予匀浆膳食,对照组100例给予混合奶,均采用硅胶鼻胃管每日鼻饲5-6次,检测术前、术后7、15d各项营养指标,观察咽瘘发生的例数和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各项营养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比对照组缩短12d。两组咽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术后采用匀浆膳食营养支持方式较为适宜,合理的营养支持可降低咽瘘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我科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经验,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04至2005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每组2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补液,5~7d后管喂普通流质;EN组术后24h内经鼻胃管(或空肠造瘘口)用重力滴注滴入糖盐水500ml,次日改用能全力500ml,以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每日增加500ml直到全量(2000~2500ml)。两组均在术前和术后14d检测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体重(BW)、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和住院天数。结果EN组PA术后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Hb术后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P、Alb、Hb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EN组和对照组各指标在术前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S),但在术后不同的营养支持条件下,BW、TP、Alb、Hb、LYM均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体重均有所下降,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EN组患者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好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