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使用SPSS 21. 0软件,采用频次和聚类分析对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108篇,含处方113首,其中涉及中药176味,频次1357次,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黄芪、茯苓、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中药用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显示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法则。结论: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法则;黄芪、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芍、柴胡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国内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的申请现状,挖掘专利复方中的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及SooPat专利搜索引擎,采用普通检索及分类检索,以"肠癌(直、结肠癌)""肠道肿瘤""中药"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中申请的肠癌中药复方专利,建立数据库,统计其申请量、法律状态、申请地区、申请主体、用药情况等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整体而言,获得授权的肠癌中药复方专利(5.70%)还是偏少,2014年起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的申请明显呈现活跃趋势。②山东省对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的总申请量远超其他省市,占到申请总数的35.44%。③在肠癌中药复方的专利申请主体中,个人占据了大部分,另外企业公司也是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研发的主力之一。④在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申请中,提及具体证型的仅有3项,仅占所有专利的2%。⑤肠癌中药专利复方的组方用药思路以时方为主,药味数较多;复方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药味为白花蛇舌草、黄芪,其次为半枝莲、茯苓、白术等,用药中归脾胃经者最多,治则以清热解毒、益气扶正、健脾利湿为主,药性多偏苦寒,佐以甘温。⑥中药专利复方中最常用的药对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半枝莲、茯苓-白术、黄芪-莪术等。结论近10年肠癌中药复方专利的申请量逐年升高,但仍有问题需要克服,如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据的完善、中医证型与复方专利之间的结合度等;目前肠癌中药专利复方的用药思路主要为清热解毒、益气扶正、健脾利湿,同时活血化瘀药在专利研发中亦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3.
任红艳  方肇勤  梁超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381-2383,I0002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等是中医临床防治肝癌清热解毒治法的常用药物。文章通过CNKI检索了这3味中药近10年来治疗肿瘤体外实验报道,对其体外给药制备、用药剂量、疗效等进行综述,发现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研究较为集中,与对照药比较在肝癌等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诱导、侵袭抑制、抑制耐药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364-136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和"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今关于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相关文献,建立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描述。结果:关于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现代文献中,中药复方涉及184首和中药涉及160味,用药以泽泻等为主,用药种类以补虚药为主;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可形成4个聚类组合。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33条。结论:临床上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针对脂肪肝"正虚""邪实"治疗,达到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中药复方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疗效确切。[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检索策略]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检索CNKI、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建库至2015年1月。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参考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C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文种限中文。2研究对象:纳入患者种族、国籍、病程不限;符合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诊断标准;有完整方药组成;临床病例≥30例,总有效率≥70%。排除其他疾病、证候或合并症。3干预措施:中药复方治疗。[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纳入标准,比较同质性文献,独立筛选文献。采用资料提取表,提取内容:单味中药药物名称、药味、药性等。[主要结果]初检423篇中文文献,阅读文献题名、摘要及全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245篇,最后共纳入178篇,均为中文文献,收集中药复方50首。涉及中药106种,共用药398次,纳入使用1%药物42味。[结论]中性甘温补气药、甘寒滋阴清热药及辛温活血化瘀药用药比率及频率较高。多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清热,同时辅以利湿泄浊等药。[问题与展望]文献纳入量少;还需大量高质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支持。。  相似文献   

6.
几种传统中药中多糖的提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超声提取黄药子、黄药子 当归(质量比3∶2)、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质量比3∶2)三味传统中药的单复方药中的多糖成分,并应用比色法原理对提取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其中黄药子 当归(质量比3∶2)的粗多糖含量最大,为16.509%。经测定3种多糖都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活性次序为黄药子 当归(3∶2)>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3∶2)>黄药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历年来发表的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临床研究文献中的常用方药,以期为PSD的中药治疗与研究提供可信的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 isc 1979 to 4/2008)、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 I 1994 to 4/2008)、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1989 to 4/2008)中文数据库和Pubm ed、EMbase英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的临床文献。应用频次和构成比统计有效中药的种类和药物,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75篇文献纳入研究,有70篇提供了基本方,应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种类依次为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安神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开窍药、利水渗湿药和平肝熄风药;应用频次居前10位的单味中药依次为柴胡、郁金、菖蒲、当归、甘草、白芍、川芎、远志、香附、茯苓。结论: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多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和补益正气、养心安神为最基本方法,同时配合应用化痰、祛湿、调理脾胃、滋养肝肾等多种治法和药物,标本兼治,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吴朗杰  赵春燕  战丽彬 《中草药》2021,52(4):1049-105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和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药对治疗宫颈癌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和STITCH数据库搜集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药对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在DisGeNET网站下载宫颈癌疾病靶点;以String平台数据为基础,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药对与宫颈癌共同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网络;利用CytoHubba筛选信号通路关键基因(hub基因),构建靶点的拓扑网络图;绘制"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Schrodinger软件对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显示,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药对有25个主要活性成分,38个主要靶点,与18个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药对25个活性成分与38个靶点部分或全部对接成功。结论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药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参与宫颈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影响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并且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与肝癌发生发展紧密相关,阻断该信号通路的中药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文从中药复方、单味药、提取物和单体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在诊治肝癌时发挥的潜在治疗作用出发,对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多种中药复方(真武汤、抗癌扶正方等)、单味中药(白花蛇舌草、花蕊石等)、中药提取物(皂荚提取物)和中药单体(党参多糖、佛手柑内酯等)均能够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凋亡发生和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基础和参考。参考文献53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及其药对组合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胰腺癌Panc28细胞接种于BALB/c雌性小鼠腋部皮下,当皮下移植瘤长到约100mm~3后开始给药,以注射用环磷酰胺(50mg/kg)为阳性对照,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浓缩液各200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8次,隔日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及体重。取对数生长期的Panc28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培养,分为对照组、白花蛇舌草组、半枝莲组、药对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400、200、 100、50、25μg/ml)的白花蛇舌草单煎浓缩液、半枝莲单煎浓缩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混煎浓缩液作用48h,检测不同浓度干预下细胞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观察终浓度为50μg/ml白花蛇舌草单煎浓缩液、半枝莲单煎浓缩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混煎浓缩液处理24h后上清液中相对葡萄糖含量和乳酸含量;培养48h后丙酮酸激酶1(PKM1)、丙酮酸激酶2(PKM2)蛋白表达。结果药对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均小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组(P0.05);各药物对小鼠体重无影响(P0.05)。与白花蛇舌草组和半枝莲组比较,药对组Panc28细胞及Bel7402细胞的IC_(50)降低,相对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药对组Panc28细胞及Bel7402细胞中PKM1蛋白表达升高,PKM2蛋白表达降低(P0. 05)。结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可抑制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近五年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文献特征及中医内外治法的规律。方法: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11年1月-2016年1月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论文,建立excel工作表进行文献信息提取及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到文献410篇,筛选后最终纳入366篇。内治法多采用自拟方、古籍经典方、名医经验方、中成药;排在前三位的方剂是异功散、参苓白术散、醒脾养儿颗粒;单味中药以白术、山楂、茯苓、陈皮、麦芽最为多见。外治法中推拿手法(包括捏脊)107篇,针灸疗法51篇,中药穴位贴敷疗法36篇。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以辨证论治为主,运脾健脾与消食相结合,消补兼施,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肝癌的用药规律,为肝癌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02-2012年公开发表的中文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运用频数统计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文献中所用中药频次由高到低的是白术,黄芪,茯苓,柴胡,甘草等;实验研究文献所用中药频次由高到低的是黄芪,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甘草,茯苓等。临床用药两两配伍的频次由高到低是白术配伍茯苓、白术配伍黄芪、黄芪配伍党参、黄芪配伍当归、黄芪配伍茯苓等。常用药物类别主要为补虚药,其他常用类别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等。结论:治疗肝癌中医用药有一定的规律,主要以补虚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同时结合辨证的具体情况配伍其他类别的中药。  相似文献   

13.
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等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予以概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验药、中药制剂及中成药等治疗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程冉  朱宇航  曲凡 《新中医》2021,53(15):7-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三大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9月19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筛选相关文献,整理文献中使用的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中药复方中的中药分类、性味归经,并对频数≥5的中药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关联规则分析法进一步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46篇文献,46首方剂,99味中药,14类药物。使用频率前三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温为主,寒次之;主要药味为甘、辛、苦;主要归经为肝经,其次为肾经、脾经。用药频数≥5的31味中药,共提取出10个公因子,获得19对关联性高的药对组合。结论:中药复方治疗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多将补虚药与清热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1月-2014年1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1月-2014年1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2014年1月)公开发表文献中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获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复方107个,涉及药物179种、频次1499次;以使用频次≥10次的37种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归为活血药、清热药、利湿药、补气药、消积药、化痰药、补阴药、行气药和泻下9大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有趣关联规则33条,药对30对。结论数据挖掘有助于解读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总结中药复方抗氧化机制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应用抗氧化机制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对复方中主要药物、药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机制为抗氧化的中药复方(含具体药物)43首,中药出现频次320次,选取记录单味出现频次≥4次的高频药物共27味药中药。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主要为补益类、化瘀类、利湿类、温里类、泻下类、解表类、收涩类、安神类、开窍类、清热类,检索出中国知网数据库明确对所选文献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运用Excel表进行收录,后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进行关联分析,共得药对规则14条。结论:应用聚类和关联分析研究机制为抗氧化的中药复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近10年各数据平台关于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搜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方剂或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处方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61首处方,涉及149味中药,用药频次≥10次的中药有15味,其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黄芪(38)、熟地黄(30)、茯苓(25)、白花蛇舌草(22)、补骨脂(21);中药分类统计结果显示,补虚药和清热药使用频率最多(58.35%),其次为利水渗湿药(11.45%)、活血化瘀药(10.97%)等;四气分布以温性药(40.10%)使用最多;五味分布以甘味药(40.35%)使用最多;归经前5位分别为脾、肾、肝、肺、胃,占全部药物归经的77.24%;支持度个数设为12时,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得到常用药对14个,涉及中药10味,排名前5位的药对为姜黄-黄芪(17)、黄芪黄-补骨脂(17)、黄芪-茯苓(16)、党参-黄芪(16)、白花蛇舌草-半枝莲(16);基于熵层次聚类法的药对关联度分析,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治疗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并用统计软件对中药治疗AOSD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47篇治疗AOSD的文献中,涉及中药229味,累计使用1 153次;单味药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前5味药分别是甘草(3.04%)、知母(2.95%)、牡丹皮(2.60%)、黄芩(2.60%)、生地黄(2.60%);按功效归类则清热药(35.76%)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补虚药(18.48%),解表药(9.38%)、利湿药(9.11%)和祛风湿药(5.72%)。清热药以清热解毒和清热凉血药为主;补虚药以补气和补阴药为主。结论:AOSD的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用药以清热药解毒凉血、补虚药益气养阴为主,兼以解表药、利湿药和祛风湿药等共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配伍对小鼠H22肝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H22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接种H22细胞24 h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普通粉15.6 g·kg-1组,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低、中、高剂量(7.8,11.7,15.6 g·kg-1)组5组。i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ig,10 d后,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肝癌细胞周期、凋亡率、细胞增殖指数(PI)的影响。结果: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15.6 g·kg-1剂量组G0/G1细胞百分比,细胞增殖指数(PI)及凋亡指数(AI)分别为(58.72±6.62)%,(41.28±6.62)%,(36.11±4.83)%(n=10),与模型对照组(27.48±1.75)%,(72.52±1.75)%,(13.72±4.56)%(n=10)相比,有显著差异;与普通粉组(43.24±4.30)%,(56.76±4.30)%,(25.41±4.00)%(n=10)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微粉配伍能够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于G1→S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减少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中医"等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万方数据库近20年的文献,选取中医治疗本病效果明显的文献。运用Epi Data3.1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应用SPSS20.0分析单味中药的使用频次、频率。用Medisco-3S对两两中药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92篇,涉及中药152味,累计使用1 184次;使用频率超过1%的中药30味,累计使用811次。常用配伍药物组合为:生黄芪、柴胡、白术、丹参、茯苓、白花蛇舌草、山药和茵陈。结论: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文献中所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得出健脾益肾、清热解毒的治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统计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