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安定用于产程3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产妇女进行静脉注射安定,观察安定对产程的影响和副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宫口扩张2cm或活跃期宫口扩张停滞的分娩产妇600例,使用安定380例(安定组),使用杜冷丁120例(杜冷丁组),对照组100例(不用药者)。观察三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对胎儿的影响以及产妇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安定组宫口扩张速度快,总产程较杜冷丁组和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安定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杜冷丁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安定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杜冷丁组(P<0.01)。结论静脉注射安定可以促使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增加自然分娩,副作用少,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氯硝安定(clonazepam)是苯二氮杂卓类衍生物。1978年由徐州制药厂提制成功。氯硝安定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虽然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近似安定、硝基安定和利眠宁,但抗惊厥作用比安定与硝基安  相似文献   

3.
李淑梅  赵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414-1416
目的:研究痔切除术后应用咪唑安定与布比卡因联合阻滞脊神经的止痛效果.方法:45例痔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对照组鞘内注入0.5%布比卡因1 mL与0.9%生理盐水0.2mL,咪唑安定Ⅰ组鞘内注入0.5%布比卡因1 mL与1 mg咪唑安定0.2 mL,咪唑安定Ⅱ组鞘内注入0.5%布比卡因1 mL与2 mg咪唑安定0.4mL,比较3组术后止痛用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情况.结果:咪唑安定组止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止痛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咪唑安定Ⅱ组止痛时间明显长于Ⅰ组(P<0.05),止痛药剂量无明显差异(P<0.01).术后每组各有3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对照组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咪唑安定Ⅰ组、咪唑安定Ⅱ组自主排尿时间分别为(4.99±2.99)、(4.95±2.56)、(5.31±2.12)h.结论:咪唑安定与布比卡因联合阻滞脊神经可延长止痛时间,并与咪唑安定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持续静脉滴注安定治疗频繁发作的小儿癫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滴注安定法治疗频繁发作小儿癫痫的疗效.方法对28例频繁发作癫痫的患儿,采用安定持续静脉滴注,按发作情况调整滴注速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发作频率;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安定浓度.结果持续静脉滴注安定治疗后每日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血安定浓度的安全有效范围为574.50±291.57μg/ml.安定静脉滴注速度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γ=0.941,P<0.01).结论持续静脉滴注安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小儿频繁发作癫痫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苯二氮(艹卓)类(Benzodiazepines,以下简称BZs)药物系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剂。自从Tobin等1960年首次报道临床试用利眠宁治疗焦虑症取得良效以来,进展较快。目前临床使用价值较大的药物约30种。国内应用的有利眠宁、安定、硝基安定(nitrazepam)、去甲羟基安定(oxazepam),氯硝安定(Clonazepam)以及三唑氯安定(D-40TA)等。与其他类型“弱安定剂”比较,BZs的突出优点是疗效确实、毒性小,因此在许多方面已取代巴比妥类药物(表1)  相似文献   

6.
当代最常用的有效抗癫痫药物(AED)为苯妥英钠(DPH)、酰胺咪嗪(CBZ)、苯巴比妥(PB)、乙琥胺(ESM)、丙戊酸(VPA)、氯硝安定(CZP),硝基安定(NZP)及安定(DZP).某些 AED 如三甲双酮、双甲双酮及硫噻嗪等则已  相似文献   

7.
斯帕丰促进产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斯帕丰促进和加速产程的疗效以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初产妇宫口开大>3 cm者97例随机分为斯帕丰组(51例)和安定组(46例),分别予以斯帕丰40 mg及安定10 mg静脉推注,观察各组的产程进展情况、对宫颈的作用及其对母婴安全的影响.结果斯帕丰组活跃期平均时间为(3.14±0.27)h,安定组为(3.85±0.27)h,斯帕丰组短于安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2 h较用药前平均宫口开大斯帕丰组为(4.38±0.22)cm,安定组(2.67±0.12)cm,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程中静脉应用安定,新生儿窒息率高于静脉应用斯帕丰,斯帕丰无明显的母婴副作用.结论斯帕丰对促进宫口扩张效果优于安定,能有效地促进产程,同时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苯二氮类药物自1957年问世以来发展较快,目前常用的有安定、三唑安定、去甲羟基安定、氯羟安定、氟安定、氯硝安定及阿普唑仑等。兹将这类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讨论如下: 1 苯二氮(艹卓)类的药代动力学 这此药物有较高的脂溶性,进入血流后,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催眠作用的持续时间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物脂溶性有关,安定和氯羟安定均能迅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然而安定经再分布广泛进入周  相似文献   

9.
余小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13-1614
目的:探讨安定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处理,安定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安定处理,观察两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安定组产程活跃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定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定可明显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能明显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安定保留灌肠与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及安定对呼吸抑制副作用的比较。方法:2005年9月-2013年7月对我院门诊急救的70例小儿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用剂量相同的安定保留灌肠组(观察组)及安定静脉注射给药组(对照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用安定后的起效、维持时间及药物的呼吸抑制副作用。结果:两组患儿起效及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的呼吸抑制的副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剂量相同的安定保留灌肠与静脉给药的起效及维持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安定保留灌肠未出现静脉给药的呼吸抑制副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定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惊厥具有安全、起效快、易操作、实用性强,以便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实验在29只α-氯醛糖和氨基甲酸乙酯麻醉、肌肉麻痹、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进行。在颈动脉窦区注射氰化钠(NaCN),诱发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减慢。静脉注射安定,使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抑制。在双侧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用γ-氨基丁酸_A(GABA_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预处理,可阻断安定对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的抑制。安定也抑制电刺激降压神经引起的降压反射。在双侧rVLM用荷包牡丹碱预处理,可阻断安定对降压反射的抑制;用GABA_B受体阻断剂Phaclofen预处理,安定仍然抑制降压反射。结果表明:安定可抑制NaCN刺激颈动脉体诱发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安定也可抑制降压反射。这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rVLM GABA_A受体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Bd)药物包括了安定(Diazepam)、去甲基安定(Oxazepam)、硝基安定(NitraZepam)、利眠宁(Chordiazepoxide)以及氯羟安定(Lorazepam)等,自从利眠宁于1960年首先用于临床之后,至今已二十多年了,本类药物不但用于抗焦虑病,也常用于镇静催眠,而且它还具有抗惊厥、抗癫痫和中枢性肌松作用,这些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目前,该类药物是医生们尤其是精神病科医生们所乐意使用的。  相似文献   

13.
李志坚  何琼芳 《吉林医学》2014,(25):5682-5683
目的:研究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在ICU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和体会。方法:ICU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咪唑安定与酒石酸布托啡诺持续静脉微泵治疗;对照组给予咪唑安定持续微泵。两组均维持镇静,效果要求达到Ramsay评分3~5分,分别比较咪唑安定维持用量以及FPS评分。结果:治疗组咪唑安定用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FP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恶心、呕吐1例(2.5%);对照组1例(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压1例(2.5%),对照组5例(1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现象。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应用于ICU患者可减少咪唑安定用量,Ramsay评分理想,血压更平稳,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组ICU病人各40例,异丙酚组先静注异丙酚1.5mg/kg行镇静诱导,然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注异丙酚0.5~4mg/kg/h。咪唑安定组,先静注咪唑安定0.06mg/kg行镇静诱导,以0.03~0.2mg/kg/h的剂量,用注射泵持续静脉内泵入。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3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镇静持续时间异丙酚组为(28.3±5.6)h,咪唑安定组为(26.8±6.4)h。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异丙酚组为(26.3±7.7)s,咪唑安定组为(62.6±12.3)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静效率异丙酚组92%,咪唑安定组为90%。停药后苏醒时间异丙酚组为(21.2±15.7)min,咪唑安定组(114±36)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丙酚组有6例出现血压下降,2例出现心率减慢,1例停药后出现恶心;咪唑安定组有1例出现血压下降,4例停药清醒后再入睡,5例停药后出现恶心。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作为ICU镇静剂安全有效,只要合理地实施镇静方案,能使ICU病人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监控麻醉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异丙酚、咪唑安定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 0例拟作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P组 )、咪唑安定组 (M组 )、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 (PM组 )。每组 10例 ,分别泵入异丙酚、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 ,并观察记录各项指标。结果  3组患者的血压在麻醉诱导后 2~ 3min均有一过性降低 (1 1~ 1 3kPa) ,但与用药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心率及指脉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改变 ;3组患者的镇静度均较好 ,满意度较高。结论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均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有监测的肠镜检查 ,二者合用更能发挥其各自的药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徐军  徐金泉  杜光生 《浙江医学》2002,24(9):545-546
咪唑安定作为术前用药具有较强的抗焦虑、镇静、催眠和顺行性遗忘作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复合诱导麻醉时可能有协同作用[1]。但肌肉注射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复合诱导麻醉是否具有协同作用 ?对此我们作了临床观察,并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复合诱导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 ,报道如下。1.1对象4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肌肉注射咪唑安定组 (组Ⅰ )和静脉注射咪唑安定(组Ⅱ ) ,每组各20例。组Ⅰ男12例 ,女8例 ;年龄(39.6±12.5)岁 ;体重 (58.9±8.7)kg。组Ⅱ男11例 ,女9例 ;年龄 (3…  相似文献   

17.
对小儿全静脉麻醉复合不同剂量咪唑安定苏醒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霞 《四川医学》2006,27(11):1176-117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对其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60例手术患儿按年龄分为A、B、C组,每组按咪唑安定剂量分为M0、M1、M2、M34个亚组。麻醉前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维持用异丙酚TCI 瑞芬太尼,术毕应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标准,记录达到4分及以上的时间。结果在同一年龄组中,一定剂量范围内咪唑安定用量对苏醒时间无影响(P>0.05),但超过该剂量,苏醒时间延长(P<0.05)。相同咪唑安定用量随年龄增长而苏醒时间缩短(P<0.05)。结论小儿行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应用适当剂量咪唑安定,可有效减少患儿的焦虑,对苏醒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咪唑安定在辅助硬膜阻滞麻醉中的效果。方法40例中下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手术部位均行硬膜外阻滞,手术开始后Ⅰ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Ⅱ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分别观察对麻醉辅助效能、循环功能、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丙泊酚组起效时间显著快于咪唑安定组(P<0.05),恢复时间丙泊酚组也显著快于咪唑安定组;丙泊酚组在给药后2 m 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降低(P<0.05),5 m in后逐渐恢复正常,而心率逐渐变慢,咪唑安定组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对呼吸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均降低,但丙泊酚组降低幅度大于咪唑安定组,经面罩给氧情况下仍在正常生理范围内。通过观察还发现丙泊酚组在手术探查及冲洗腹腔时牵拉反应轻、肌松好,眀显优于咪唑安定组。结论丙泊酚或咪唑安定在辅助硬膜外阻滞中,均可安全有效提高麻醉质量,但术中应当严密加强呼吸及循环监测和管理,对无明显心脏疾患者,可首选丙泊酚,如合并严重心脏病患者应选用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19.
微量泵持续输入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用微量泵持续输入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疗效。方法 将25例新生儿破伤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用微量泵持续输入安定,对照组用安定分次静脉注射或鼻饲,两组每日安定用药总量相仿。结果 治疗组的24小时抽搐缓解率要高于对照组(P=0.0260),预后较对照组好(P=0.0318)。结论 用微量泵持续输入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记忆的机制。方法:126只雄性SD大鼠,断头后取出海马组织,制备400 μm海马脑片。取42张脑片,随机分为6组(n=7):对照组及咪唑安定0.1、0.5、1.0、2.0和5.0 μmol•L-1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人工脑脊液(ACSF)及咪唑安定0.1、0.5、1.0、2.0和5.0 μmol•L-1。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群体峰电位(PS)的变化。另取84张脑片,随机分为12组(n=7):LTP组,咪唑安定LTP 0.1、0.5、1.0、2.0和5.0 μmol•L-1组,印防己毒素组,荷包牡丹碱组,CGP35348组,印防己毒素+咪唑安定组,荷包牡丹碱+咪唑安定组,CGP35348+咪唑安定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ACSF及其他各组相对应药物。海马脑片记录PS 30 min后,施以100Hz的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发LTP,观察各组脑片HFS后PS幅值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咪唑安定1.0、2.0和5.0 μmol•L-1组给药后PS幅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LTP组HFS后PS幅值增高,较刺激前增加了52%±12% (P<0.01)。与LTP组比较,咪唑安定LTP 0.1 μmol•L-1组HFS后其PS幅值无明显改变(P>0.05),咪唑安定LTP 0.5、1.0、2.0及5.0 μmol•L-1组HFS后其PS幅值均明显降低(P<0.01)。印防己毒素+咪唑安定组、荷包牡丹碱+咪唑安定组HFS后PS幅值与HFS前和咪唑安定LTP 2.0 μmol•L-1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与LT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GP35348+咪唑安定组HFS后PS幅值与HFS前和咪唑安定LTP 2.0 μmol•L-1组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LTP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咪唑安定能够抑制海马LTP的形成而影响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活化海马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