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磁共振证实的超急性期后循环梗死不同时间窗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及安全分析。方法将32例经头部磁共振证实的后循环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按照溶栓治疗时间窗分组,分为4.5 h组16例,4.5~8 h组16例。所有患者在rtPA静脉溶栓前、溶栓后6 h、24 h、7 d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时行Ba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观察溶栓疗效及溶栓后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4.5 h组与4.5~8 h组在各个时间点的NIHSS评分及90 d BI指数、m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脑出血发生率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指导下的超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适当延长时间窗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磁共振证实的超急性期后循环梗死不同时间窗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及安全分析。方法将32例经头部磁共振证实的后循环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按照溶栓治疗时间窗分组,分为〈4.5 h组16例,4.5~8 h组16例。所有患者在rtPA静脉溶栓前、溶栓后6 h、24 h、7 d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时行Ba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观察溶栓疗效及溶栓后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4.5 h组与4.5~8 h组在各个时间点的NIHSS评分及90 d BI指数、m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脑出血发生率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指导下的超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适当延长时间窗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行头颅CT,磁共振常规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弥散加权扫描(DWI)筛选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50例。32例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方案0.9mg/kg,最大剂量90mg,将总剂量的10%在1min内静脉注射,其余持续60min静脉泵入,24h后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次/d。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BI)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并记录患者死亡、继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溶栓组患者治疗后24h、14d、90d的NHI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BI指数较对照组增加。90d随访时,BI指数和mRS评分溶栓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所有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rt-PA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替罗非班桥接双抗方案对超溶栓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90例超溶栓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双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双抗方案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 h、14 d、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14 d、90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桥接双抗方案治疗超溶栓时间窗AIS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6 h内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6 h,存在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ACI患者48例,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rt-PA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前、治疗后1 h、7 d及90 d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90 d时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综合生活能力。结果rt-PA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h、7 d及90 d时rt-PA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rt-PA组临床结局良好率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PA组出现症状性脑出血2例,2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发病3~6 h的ACI患者,在PWI和DWI不匹配的情况下,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李大军  金平   《四川医学》2023,44(1):51-57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轻型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轻型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203例,其中静脉溶栓组(治疗组)109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94例。其中治疗组分为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溶栓组、轻型致残性卒中溶栓组,各71、38例。对比不同时点各组患者BI评分及NIHSS评分、mRS评分情况。统计继发出血转化和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凝血功能差异。结果 组间比较,各组基线BI指数、NIHSS评分、入院前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7 d治疗组、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溶栓组和轻型致残性卒中溶栓组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与基线比较,治疗组、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溶栓组和轻型致残性卒中溶栓组患者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7 d的BI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而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溶栓组和轻型致残性卒中溶栓组在治疗后90 d mRS评分预后良好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后的急性超溶栓时间窗(超窗)的轻型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起病4.5~6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61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3例接受常规治疗。通过分析患者基线资料及溶栓后24 h及7 d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rt-PA静脉溶栓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随访1 a,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4 h及7 d后研究组NIHSS、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24 h后NIHSS及m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后,NIHSS及mRS评分均较24 h时及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超溶栓时间窗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淮阳县人民医院116例AIS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66%(52/58)]高于对照组[74.14%(43/58)](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62%(5/58)]与对照组[5.17%(3/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的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超早期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58例自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提供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以及用药观察、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同时为观察组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干预前后NIHSS、BI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bg较对比组低,aPTT、PT、TT长于对照组。患者NIHSS、BI干预前组间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纳入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比组,BI评分高于对比组(P0. 05)。结论 超早期接受静脉溶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146例觉醒型脑卒中(WUS)患者,依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或灌注加权成像(PWI)/核心梗死体积不匹配行再灌注治疗.其中62例患者行再灌注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及90 d mRS评分分值低于未再灌注治疗的患者(84例),其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未增加.多模式MRI指导WUS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效果及好转后恶化(DFI)危险因素。方法对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溶栓组(n=37)和非溶栓组(n=48),其中溶栓组又分成好转后恶化(DFI)亚组(n=5)和非DFI组(n=32)。分析溶栓组和对照组、DFI和非DFI组的基本资料,比较DFI和非DFI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h、24h、7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溶栓组和非溶栓组、DFI和非DFI组治疗前和治疗90d的改良的Rankin评分(mRS),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DFI的危险因素。结果溶栓前及溶栓后2h、7d,DFI和非DFI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DFI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DFI组(P<0.01);治疗90d,DFI组mRS评分显著高于非DFI组(P<0.05),溶栓组mRS评分显著低于非溶栓组(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急性期血糖升高、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靶血管再栓塞与溶栓后DFI发生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高龄、急性期血糖升高、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靶血管再栓塞可能增加溶栓后DFI发生,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但溶栓治疗患者预后优于非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级、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级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I评分,降低NIHSS评分和mRS评级,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指导的静脉溶栓对醒后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收治的在多模式CT的指导下适合静脉溶栓治疗的91例醒后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因患者家属拒绝溶栓而未行溶栓治疗的39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成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52例患者列为溶栓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溶栓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溶栓治疗前及溶栓24 h后,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溶栓治疗后7 d、14 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后30 d、90 d和6个月的m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溶栓组和对照组脑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CT指导下对醒后卒中行rt-PA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扩大溶栓时间窗,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降低致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4 h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mRS评分,并观察症状性颅内出血、无症状性颅内出血、脑梗死复发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4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I评分较高,而mR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0 d内脑梗死复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整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动脉溶栓组采用超选择性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神经缺损评分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BI指数)]、近期总体治疗效果、不良事件(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其他系统出血发生与死亡人数)发生率与病死率及远期预后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BI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动脉溶栓组NIHSS评分较静脉溶栓组降低更明显,BI指数较静脉溶栓组升高更明显(均P<0.01)。动脉溶栓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预后良好率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总体出血率明显低于静脉溶栓组(均P<0.05)。2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其他系统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且远期预后较好,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0.6mg/kg,最大剂量为60mg)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rt-PA(0.6mg/kg,最大剂量为60mg)溶栓的患者23例,应用UK溶栓的患者92例。通过对两组患者溶栓后24h、7d的NIHSS及溶栓后7d的mRS评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和病死率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溶栓后24hrt-PA组NIHSS评分下降的分值为4.0±4.9,UK组NIHSS评分下降的分值为3.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rt-PA组NIHSS评分下降≥4分的患者有9例,UK组NIHSS评分下降≥4分的患者有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rt-PA组NIHSS评分下降的分值为3.9±7.7,UK组NIHSS评分下降的分值为5.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 rt-PA组NIHSS评分下降≥4分的患者14例,UK组NIHSS评分下降≥4分的患者5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rt-PA组mRS评分为2.4±1.6,UK组mRS评分为2.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天rt-PA组mRS≤2分的患者有13例,UK组mRS≤2分的患者有5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t-PA组发生SICH的患者有2例,UK组有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周内死亡的患者rt-PA组有4例,UK组有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t-PA(0.6mg/kg,最大剂量为60mg)静脉溶栓与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对急性期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夏邑县中医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50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大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老年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rathel指数(BI)评分、血清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S100β、GFAP、GDF-1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IS患者,可降低血清S100β、GFAP、GDF-15水平,减轻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revo支架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AI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Trevo支架取栓治疗。统计两组血管再通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1.84%(45/49)]高于对照组[75.51%(37/49)],颅内出血发生率[6.12%(3/49)]低于对照组[24.48%(12/49)](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revo支架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能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颅内出血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范春红  廖春燕  罗琳  王佳  彭锐 《西部医学》2023,35(4):548-552
目的 探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27例,根据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n=81)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n=4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ICAM-1、CRP、MCP-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ICAM-1、CRP、MCP-1对AIS患者溶栓后90 d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冠心病、心房颤动发生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ICAM-1、CRP和MCP-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NIHSS评分、ICAM-1、CRP和MCP-1是影响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