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琮 《中国医疗前沿》2013,(1):75+78-75,78
目的评价256排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0例在我院行256排螺旋CT冠脉CTA检查的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两次检查结果,讨论256排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56排螺旋CT冠脉CT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性为96%,特异性高达98%。结论 256排螺旋CT冠脉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对照,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脉腔径狭窄≥50%的检出率为30.77%;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检出率为27.88%,两种检查方法对冠脉腔径狭窄≥50%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冠脉腔径狭窄≥50%)的敏感性为87.93%,特异性为92.67%。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准确程度较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接近冠脉造影,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采用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影像学诊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95例冠心病患者,均给予影像科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总结影像诊断结果。结果确诊共计350个节段图像,两种检查方法冠状动脉正常符合率为96.07%,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符合率分别为97.71%、99.09%、99.98%,其中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灵敏度90.63%,特异性91.89%,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7%、94.44%。结论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用于冠心病诊断可有效提高冠状动脉狭窄检查准确率,建议作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辅助筛查手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心内科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选出130例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整理诊断准确率等。结果:CT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为95.38%,灵敏度为95.06%,特异度为95.92%。对于近段血管、中段血管和远段血管的阳性率:CTA与CAG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冠脉狭窄程度的判断:CTA在轻度狭窄的检出率为9.60%,明显高于CAG的检出率5.37%(P<0.05);对于正常、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检出率:CTA与CAG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高,对于病变血管以及狭窄程度的评估准确率高,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朝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110-4111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58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准,评价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能力。结果本组患者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共416个,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分别显示166个、116个、134个和174个、113个、129个。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准,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91.3%,90.3%、95.4%,94.6%、95.8%。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无创检查,简便易行,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明祥 《当代医学》2010,16(25):98-98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线的检查方法在进行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2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常规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为95.8%,特异性为94.3%。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钙化病变以及冠脉狭窄病变的显影有比较高的准确率。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可以进行冠心病患者的无创检查以及冠脉支架患者手术后的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技术要求及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其中25例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为95.8%,特异性为94.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支架管腔、钙化病变显影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检查和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8.
张玉明 《中外医疗》2008,27(27):121-121
目的 探讨不同放射线方法 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129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为95.8%,特异性为94.3%.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钙化病变显影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检查和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9.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同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对1~3级冠状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较好(100%,100%,85%),但对4级冠状动脉分支显示结果不佳(50%)。64排螺旋CT与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与≥50%的一致率分别为89.4%与94.4%。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和无创的影像学技术,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及介入治疗前预案制订的首选方法,但必要时仍需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对比,以提供辅助信息从而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的诊断过程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诊治的患者中选出67例,均对其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检出率。结果 64排螺旋CT成像技术对轻度冠脉狭窄检出率明显高于造影诊断(P0.05),同时中度、中度冠脉狭窄和冠脉完全闭塞检出率中64排螺旋CT和冠脉造影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对轻度冠脉狭窄的检出率优于常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造影在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部位的优缺点。方法:对80例明确诊断的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80例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中,有38例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患者,其中通过冠状动脉CT造影检测有90.04%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9.15%的准确率,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冠状动脉前室旋支的26例患者中,通过冠状动脉CT造影检测有95.06%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4.13%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16例右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中通过冠状动脉CT造影检测有84.05%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3.04%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血管狭窄部位的影像学诊断中,冠状动脉CT造影的优势均大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2.
唐亮  葛华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13(3):140-141,144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9例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结果:59例271支血管同时经多排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多排螺旋CT发现96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左前降46支,回旋支15支,左主干7支,右冠状动脉25支,桥支3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91支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支42支,回旋支16支,左主干6支,右冠状动脉23支,桥支4支。多排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84支,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96%。结论:在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基础上,多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可靠的无创筛选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晖  王樱花  龚洪翰 《当代医学》2016,(14):100-10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冠状动脉无狭窄率为71.98%,冠状动脉狭窄度<50%占7.96%,狭窄度50%~70%占5.01%,狭窄度≥70%占15.04%。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狭窄程度50%~70%、≥70%冠状动脉段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狭窄程度<50%的冠状动脉段(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狭窄疾病的临床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无冠心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筛选价值。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无典型胸痛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行64排螺旋CT增强冠状动脉造影和经导管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糖尿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68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冠心病31例。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96%,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97%。结论64排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远端血管及其小分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可靠,对在糖尿病患者中早期筛选无症状的冠心病具有极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64排CT血管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对临床65例拟诊为冠心痛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所得图像经过MPR、CPR、MIP、VR等后处理技术,对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除11例未予进一步检查治疗外,余54例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安全、快速、准确、风险小,创伤少,特别是三维后处理图像能清晰显示冠脉血管内钙化斑块、软斑块;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阴性诊断也具有较强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比较,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64-MSCTA疑诊为冠心病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68例,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排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0.67%,特异度为91.67%,阳性预测值80.73%,阴性预测值96.23%,准确率为91.39%,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病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以软斑块最多见,占48.04%(98/204),引起管腔轻度狭窄的多为钙化性斑块(52%,26/50),引起管腔中重度狭窄的多为软斑块及混合性斑块(84.42%,130/154).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5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析64排螺旋CTA 诊断冠心病。结果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A检查狭窄显示清晰,诊断明确。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冠心病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有效的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128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A检查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情况。结果以CAG为"金标准",CAT诊断结果显示,77例为阳性,22例为阴性,诊断准确率为90.82%;敏感性为95.71%,特异性为78.57%;CTA诊断结果显示,974段血管正常,115段轻度狭窄,107段中度狭窄,90段重度狭窄,整体准确率为87.64%。结论 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在脑血管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对比脑血管狭窄位置、数量及直径,并统计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的脑血管狭窄位置及数量总符合率为97.83%;两种检测方式检测脑血管狭窄的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96.48%(274/284)、漏诊率为0.35%(1/284)、误诊率为3.17%(9/284)。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相比具有相近的诊断准确率,且漏诊率、误诊率均较低,可准确判断脑血管狭窄的位置、数量、直径以及狭窄程度,且更加安全,费用更低,诊断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 血管造影( CTA) 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析64排螺旋CTA 诊断冠心病.结果 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A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呈现正比关系.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有效的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