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例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5例患者在100级层流病房内全环境保护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治疗期间进行一系列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直到造血功能重建、植活稳定后迁出层流室。结果5例患者移植期间无明显发热、出血、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造血功能顺利重建。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护理工作对移植的成功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总结10例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障病人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移植前患者及供者的准备、心理干预、全环境保护的层流室的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预处理及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移植后及早对感染的防护、其他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有效措施。结果 10例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移植过程顺利,移植后均获造血及免疫重建,其间无致死性严重感染发生,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较快,经检测HLA为供者型,至今无病生存10例。结论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护理对该类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液肿瘤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最主要的一线治疗手段。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的复杂性和移植环境的封闭性,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频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护理手段也逐步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该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期间呈现的主要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手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识别此类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探讨再障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发生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1例再障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同时积极预防和控制骨髓抑制期的感染,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并发症。结果 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并在移植后30天获得造血重建,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逐步恢复。结论 积极的对症处理、护理干预、心理疏导有助于在移植过程中发生精神障碍的再障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及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重点护理内容。结果本组患者两次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均未检出与多发性骨髓瘤有关的血清M-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D均达到正常值范围,尿本周氏蛋白达到阴性。结论做好化疗后血管的护理、骨痛的护理、感染的预防及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对于保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过程中护理方法。方法:我科对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进行超大剂量化疗(HDCT),为此,我们开展全环境保护、层流病房护理、超大剂量化疗护理、干细胞回输护理及移植心理护理。结果:9例患者都恢复造血,全部移植成功,均未发生严重感染,效果显著。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难度和风险较大,通过针对移植的心理、预处理化疗、移植后的抗感染、出血进行护理,可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层流病房全环境保护性护理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鸣 《护理与康复》2011,10(1):58-59
总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观察及护理.对患者体温、口腔黏膜、肛周皮肤、排尿、深静脉导管留置部位加强观察,以及时发现及治疗感染.对感染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早期控制感染,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H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3H护理模式组),每组各25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周与2周的Frankl量表、POMS量表和SCL-90量表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1周与2周观察组Frankl量表3分和4分比例高于对照组;POMS量表所有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SCL-90量表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3H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状态的影响较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Roy学说中的生理、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及相互依赖4种适应模式用于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角色适应性护理.结果 实施Roy护理程序后,患者情绪稳定,能愉快配合治疗与护理,顺利完成干细胞移植.结论 运用Roy适应模式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PICC或CVC置管导致导管感染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患者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行PICC或CVC置管,并给予规范化的观察与护理。当患者体温≥37.5℃时,予以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量血培养,导管和外周静脉血培养都呈阳性,并为同一微生物时,确定导管感染。结果 245例患者中13例发生导管感染,发生率5.3%,12例患者拔出了导管,1例患者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积极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处于粒缺状态时,必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当导管感染发生后,应及时拔出导管并根据药敏实验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1.
姚斌莲 《护理与康复》2009,8(9):739-740
目的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焦虑和抑郁倾向,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60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及60位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比较;自制影响患者亲属心理健康因素问卷表对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进行调查。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与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对患者病情反复及预后的担忧、医疗费用负担重、照料患者时间长等。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亲属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同时应对其亲属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叶国芬 《现代护理》2006,12(24):2284-2285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免疫重建的检测方法和护理特点。方法对我科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的检测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加强免疫检测和免疫治疗,重视临床观察和护理,可以加快促进免疫重建,减少和减轻感染的发生。结论定时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免疫功能的检测,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免疫重建的检测方法和护理特点.方法 对我科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的检测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加强免疫检测和免疫治疗,重视临床观察和护理,可以加快促进免疫重建,减少和减轻感染的发生.结论 定时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免疫功能的检测,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特点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9月~2006年9月在我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1例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有29例发生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3.55%。首次感染发生时间为移植后(8.36±2.48)d,再次感染发生时间为移植后(43.15±18.77)d。病原体主要为巨细胞病毒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主要感染部位为口腔、消化道、肺部。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感染征象。  相似文献   

15.
学术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移植后感染是关系到移植成败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各阶段的感染的特点、预防及治疗,以进一步减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检索策略: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Medline 1994-01/2007-05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移植后感染的文章,检索词为"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infection",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7-05相关文章,检索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防治",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随机对照研究;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初检得到212篇文献,初审后选取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有关的文章126篇,删除明显无关及相关性不强的文章,进一步查找全文,29个实验符合标准,予以纳入。29个研究包括324例患者和140个实验动物,分别阐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原因、途径、特点、种类及各种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资料综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发病隐匿,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不易控制,在不同阶段致病菌的种类有所不同,细菌感染普遍,在移植后各个时期均可出现,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致死性强,故预防和治疗感染至关重要,其治疗分为预防治疗、抢先治疗、经验性治疗和针对治疗。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治疗已成为影响移植疗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早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将成为移植后感染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例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心脏侵犯患者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经验。方法制定详尽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潜在的护理风险、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督促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顺利,未发生栓子脱落及重症感染等并发症。结论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心脏侵犯通过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可以获益,生活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相关并发症护理,以总结对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对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相关并发症所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9例患者出现相关的并发症,除1例重度肝静脉闭塞综合征(HVOD)干细胞移植后6d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出现并发症多,护理工作量大,经有效护理及治疗,并发症可治愈,移植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提出了层流室内5个不同阶段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心理护理的内容和方法。特别强调病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要克服矛盾和恐惧心理,坚定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最佳心理状态适应超负荷放化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情绪对控制感染、高热和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我院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毒学检查情况。根据出血性膀胱炎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134例患者中,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的患者为15例(11.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移植年龄、疾病状态、HLA匹配程度、ABO血型匹配、CMV感染、BK尿、预防GVHD的药物种类及急性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状态、HLA匹配程度、CMV感染及急性GVHD程度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疾病状态、HLA匹配程度、CMV感染以及急性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临床,使许多血液病患者获得了新生。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使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都受到严重损害,极易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护理是移植成功的关键。我们通过对本院24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观察,实施针对性的有计划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