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心络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高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浆D-D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浆D-D聚体、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治疗前与对照均有明显变化(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D-D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30天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结果 治疗组治疗30天后,中国率中量表(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佳,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能有效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经临床确诊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通心络口服4粒/次,3次/日,连续4周.覌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指数、低切指数、全血及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和血黏度,对促进脑梗死康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身对照法用通心络胶囊治疗76例高脂血症,合并血液粘度异常患者;观察用药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变和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改变,结果说明通心络可以明显改善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是一种较好的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血液粘度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治疗,治疗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3个月,结果2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显著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冶疗组60例。两组均常规脱水降颅压,改善神经细胞代谢,防止并发症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连服4周。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指数、低切指数、全血还原粘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差异均有显著变化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改善脑组织缺血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 ,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微循环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液黏滞性、聚集性及凝固性 ,改善微循环 ,从而改善心肌缺血 ,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2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连服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清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轻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系统和血脂代谢的影晌。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和血黏度,并有一定的溶栓作用,是改善脑组织缺血、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身对照法用通心络胶囊治疗76例高脂血症,合并血液粘度异常患者,观察用药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变和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改变。结果说明通心络可以明显改善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是一种较好的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血液粘度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和动脉血气的改变。方法:选取近期来本院就诊的肺心病患者58例,脑梗死患者62例,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8例,同时,另选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并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测定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各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血流变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和肺心病组(P〈0.01);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的PaO2、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和肺心病组(P〈0.01),而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的PaCO2均高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肺心病和脑梗死对正常血液流变及肺功能的损害存在交互作用,血液流变和动脉血气检测对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联用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联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抽血检测NO、CGRP及ET水平,并与同期纳入的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组患者血浆NO和CGRP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NO、CGRP和ET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联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抑制ET的分泌,升高NO和CGRP,可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大剂量肝素一次雾化吸入治疗50例重症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与同期住院采用综合疗法患者40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气改变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予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解痉平喘、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大蒜素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500ml内)静滴,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x2=4.32,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均<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注射液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血液流变性和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5.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qd,7d1疗程,共2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0%、90.0%,对照组为20.0%、6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血流变学、动脉血气分析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讨川芎嗪、复方丹参治疗肺心病的机理及疗效。研究背景慢性肺心病病程长、病理过程复杂,有研究认为改善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本病的控制。研究方法107例肺心病分为3组:川芎嗪组31例,丹参组35例,联合组(川芎嗪和复方丹参联合静脉滴注)41例。血液流变学检查采用梁氏法。结果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川芎嗪在降低全血粘度低切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等方面较单用一种药物作用显著(P<0.01)。结论川芎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高危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朝红 《吉林医学》2009,30(1):29-3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高危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结果:治疗组在降低TC、TG、LDL—C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高危患者血脂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均评价监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稀释后静滴;对对组只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组前后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高切粘度、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治疗效果。方法 126例SAE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2组在给药前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观察患者的智能及生活能力,并检测血脂、血小板聚集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MMSE及FAQ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4%(6/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1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进一步改善SAE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陈瑛  周宇清 《吉林医学》2010,31(13):1767-1768
目的:探讨疏血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5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1%,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3%,对照组为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有多种药理作用,在综合治疗肺心病的基础上应用疏血通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