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以进一步了解输血或血制品应用与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接受组50例、未接受组50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结果接受组有37例丙肝抗体(抗-HCV)阳性(占74%),未接受组有11例丙肝抗体阳性(占22%),有显著差异。结论HCV感染与输血或血制品应用有密切关系,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都知道甲型、乙型肝炎的危害,但知道丙型肝炎(H C)危害的人就不多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3%,约有1.7亿人。在我国丙型肝炎患者约4000万,即每30人中就有一名丙肝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1.经输血和血制品(血液成分、凝血因子、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人员筛查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抗-H 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H 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被感染者不产生抗-H CV等原因,仍无法完全…  相似文献   

3.
PCR与ELISA技术在输血前HCV检测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华  崔冰  陈静 《北京医学》2007,29(6):375-376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在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1,2].约80%的丙肝可发展成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3].一般认为HCV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血液和血制品.目前发现的HCV感染多见于非输血人群间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的传播,因此HCV的检测除针对供血者外,也应对所有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检测,以减少或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4].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735例需输血的患者,采用PCR与ELISA两种技术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HCV检测,以探讨联合应用的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研究证实丙肝在家庭内传播途径,作者对28名慢性丙肝患者的42名家庭成员及292名ALT正常对照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丙肝患者家庭成员抗-HCV阳性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者,后者抗-HCV阳性率1.37%;丙肝患者配偶抗-HCV阳性率平均为15%,显著高于其它家庭成员,说明配偶间传播是丙肝家庭内传播的最主要传播途径。配偶间传播与患者病程长短、ALT高低无密切关系,可能与患者血内病毒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感染中传播中输血的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输血的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丙肝病毒抗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并比较输血前和输血后的各项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输血后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1.67%、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率0.00%及梅毒螺旋抗体阳性率0.50%与输血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感染等传播中输血并不是主要途径,但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应当加强对学院的严格监控.  相似文献   

6.
输血传播疾病已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输全血、血液成分或血制品,均有传播疾病的危险。理论上凡发生病原血症的疾病,均能通过输血传播。虽然对供血者已经进行了严格筛检,经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献血,但自2004年8月开始,应卫生部要求,我院对术前、产前、输血前患者的五项传染疾病血清指标检测,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L)、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TP)五项。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相似文献   

8.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经输血、血制品、母婴、体液等途径传播的波及全球的传染病,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对73例曾在外院有受血史的抗HCV阳性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1.73例患者均为1997年~1998年在我院住院的肿瘤现症病人。男38例,女35例。年龄27~86岁,平均54.34岁。所患肿瘤包括良性肿瘤3例;恶性70例,其中胃癌17例,肺癌15例,食管癌8例,宫颈癌8例,乳腺癌5例,肠癌4例,肝癌4例,其它恶性肿瘤9例。其中乙肝史最长者30年,丙肝史最长者10年。2.抗HCV…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1993年~1995年间收治的102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并发丙型肝炎者有141例,其中109例为血源性感染,占77.3%。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原因分析1.1输血在109例血源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通过输血继发者有65例,占5963%。1.2输入血液制品通过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者有43例,占3945%。1.3使用代血灵使用代血灵感染丙肝者有1例,占0.92%。2讨论通过我们的资料可以看出,输血及使用血制品是感染丙肝病毒的主要渠道,对患者的危害极大,而输血及使用血制品又是临床抢救及治疗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在输血和使用制品时应对血液净化环节…  相似文献   

10.
宁夏血站献血者抗-HCV阳性率调查宁夏红十字会中心血站陆玉凤近年来丙肝作为输血或血液制品的主要传播疾病,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检测丙肝病毒对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率,提高输血有着重要意义。我站从1993年7月至今对所有献血员进行了抗-HCV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检测61例血液病患者血清中的HCV-RNA,结果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建议筛选献血员时除检测乙肝外,应联合检测抗-HCV和HCV-RNA,提高丙肝的检出率,以降低需要长期输入血制品的易感染人群的丙肝感染率,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输血等肠道外感染方式是丙型肝炎病毒和丙肝高危病人的主要传播方式,然而,50%以上散在性丙型肝炎,流行病学上却难以解释它的传播途径。本文作者采用酶标法,分析了携丙肝病毒抗体的30对配偶性途径传播的可能性。 30名病人,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男性20名,女性10名;肝病科病人18名,其中一名干扰素治疗丙肝达半年余,9名肝硬化,2名血友病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10名义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抗-HCV、HCV-RNA阳性确诊的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54例。有输血及血制品史者38例(70.4%),平均年龄45.1岁,男性38例、女性16例。临床表现复杂,慢性肝病占65%,重叠感染55.6%,病死率9.3%。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抗-HCV、HCV-RNA阳性确诊的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54例。有输血及血制品史者38例(70.4%),平均年龄45.1岁,男性38例、女性16例。临床表现复杂,慢性肝病占65%,重叠感染55.6%,病死率9.3%。  相似文献   

15.
王松  雷学忠 《四川医学》1997,18(3):141-142
普通人群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华西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室(610041)王松雷学忠丁柳王锦蓉雷秉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主要经血途径传播,如有40%~50%的丙肝患者无经血暴露感染史。我们对血清抗HCV阳性及抗HCV阴性者以配对方式进...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区T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血传播病毒 (TTV)在南京地区分子流行学状况及TTV可能的传播途径。方法 :选择各型病毒性肝炎 975例 ,献血员 30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透者 1 50例及健康者 32例作为研究对象 ,用n -PCR法检测各种人群中 (TTVDNA)的感染情况。并研究TTVDNA阳性与输血的关系。结果 :在各种人群中TT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非甲~庚型肝炎 2 2 % ,病毒性肝炎 1 3 .9% ,献血员 33 .3 % ,长期血透者 2 7.3 % ,健康人 9.4% ,1 36例TTVDNA阳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仅 1 9.9% (2 7/ 1 36)有输血史。结论 :献血员及其它经常接触血制品的人群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 ,输血是TTV感染的途径之一 ,肠道传播可能也是TTV传播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血液及血制品细菌和病毒污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思雄  熊鸿燕 《重庆医学》2002,31(3):236-238
现代医疗技术正在不断迅速发展和进步 ,目前血液及血制品的应用仍然是临床治疗不可替代的方法之一。但是血液及血制品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污染也带来了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 ,这些血源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可以造成治疗失败 ,甚至造成接受输血的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血液及血制品的病原体污染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血液及血制品细菌污染现状血液及血制品污染所致的菌血症 ,最早是经输血并发症而认识到的 ,虽然其发生率不高 ,但往往可能导致严重后果。1 9861 989年美国输血液制品的患者中 ,有 7人因输注细菌污染的血小板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627份血浆抗HCV漏检率的调查李辉,王金兰,潘兵(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第二附属医院血库)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血液制品,血液透析,单采浆还输血球,肾移植等途径传播。戚中田[1]报道,输血后肝炎中约90%为丙肝。美国报告商品供血者发生丙肝者达38....  相似文献   

19.
1 目的进一步探讨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2 资料与方法选择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住院患者共 30 0例 ,其中 2 0 0例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 (观察组 ) ,10 0例未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 (对照组 )进行观察分析。观察组男 12 4例 ,女 76例 ,16~ 2 0岁 4 6例 ,>2 0岁 15 4例。对照组男 5 9例 ,女 4 1例 ,16~ 2 0岁 2 7例 ,>2 0岁 73例。诊断符合 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检测方法采用ELA法检测血清中丙肝抗体 ,试剂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3 结果观察组 14 8例抗HCV阳性 ,占 74 % ,>2 0岁…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年济 《河北医学》1999,5(5):20-22
目的:研究探讨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患者的病情转归及治疗情况;方法:检测1990~1992年住院病人HVA—IgM、HBsAg、抗HBs、HBeAg、抗HCV,混合有两种以上病毒标志物者为重叠感染;结果:56例中男:女=5.2:1,平均年龄32.05岁,单独感染者平均住院30.1d,重叠感染者57.29d,甲乙型重叠感染75%,乙丙型重叠感染14.3%,甲乙丙型重叠感染10.7%,5例重叠丙肝病毒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病毒性肝炎各型间重叠感染并不少见,输血是丙肝重要传播途径,合并丙肝者病情较单纯感染重,病程迁延,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变机会多,对丙肝治疗上,尚缺乏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