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3.0T MR高分辨管壁成像和MR血管造影在体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探讨MR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彩超检查证实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37例,所有病例行管腔MRA和管壁高分辨MR检查,MR检查序列包括3DTOF、DIR T1WI、T2WI、PDWI和MRA。其中,17例检查前1周内行CT血管造影检查,9例患者检查后1周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根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部位,将获得的病理标本与MR图像逐层对照,研究斑块脂质成分、纤维成分和纤维帽、斑块钙化、出血和脂质坏死池等MR表现,探讨斑块变性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37个病例共发现52条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其中,管腔轻度狭窄24条(46.1%),中度狭窄19条(36.5%),重度狭窄7条(13.5%),闭塞2条(3.9%)。斑块钙化21条(40.4%)、无钙化斑块31条(59.6%);31条软斑块中纤维成分为主斑块8条(15.6%),有明显脂质核心斑块23条(44.2%);其中,伴斑块出血5条(10%)、脂质坏死核心3条(6%),纤维帽撕裂(溃疡或纤维帽撕裂)3条(6%)。相对于胸锁乳突肌,脂质坏死池在TOF、T1WI、PDWI、T2WI均呈显著高信号,钙化在各序列均呈低信号。斑块内出血的信号与出血的时间有关,新鲜出血各序列表现为点、结节或片状高信号,亚急性出血或者陈旧出血的信号与出血时间长短有关。结论:颈动脉MRA和管壁高分辨成像是评估颈动脉斑块风险性的有效手段,无创性MRA可以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狭窄程度;管壁高分辨成像可以直接显示斑块纤维帽、斑块内结构和成分,预测斑块脱落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3.0 T MR高分辨成像在体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探讨斑块变性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经彩超证实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37例,均行管壁高分辨MRI.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双翻转脉冲(DIR)T1WI、T2WI及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其中,22例检查前1周内行CT血管造影,9例检查后1周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5例1周内置颈动脉支架.根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部位,将获得的病理标本与MR图像逐层对照,分析斑块钙化、出血和脂质坏死池的MRI表现,探讨斑块变性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 37例共发现52支颈动脉分叉处斑块,斑块钙化21支(40.4%),无钙化斑块31支(59.6%).31支软斑块中,纤维成分为主斑块8支(15.6%),有明显脂质核心斑块23支(44.2%);伴斑块出血5支(9.6%),脂质坏死核心3支(5.8%),"纤维帽"撕裂(溃疡或"纤维帽"撕裂)3支(5.8%).相对于胸锁乳突肌,脂质坏死池在TOF、T1WI、PDWI、T2WI均呈显著高信号,钙化在各序列均呈低信号.斑块内出血的信号与出血的时间有关,新鲜出血各序列表现为点、结节或片状高信号,亚急性出血或者陈旧性出血的信号与出血时间的长短有关.结论 斑块变性包括脂核坏死、出血和钙化,脂质坏死池和出血提示斑块处于高风险状态,而钙化提示斑块稳定.斑块不同变性的信号不同,MR高分辨成像可显示这些变性,为斑块风险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MRI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8例经颈动脉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行斑块高分辨力MRI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结果:28例17个不稳定性斑块和15个稳定性斑块中,高分辨力MRI显示钙化、脂质核心、纤维帽、斑块内出血及纤维斑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分辨力MRI对斑块成分及稳定性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3.0T MR高分辨成像(HRMR)在体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探讨斑块脂质成分和纤维成分的HR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经彩超检查证实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37例,均行管壁高分辨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3D TOF、DIR T1WI、T2WI及PDWI。其中22例检查前1周内行CTA检查,9例检查后1周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5例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根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斑块所在的颈动脉部位,将获得的病理标本与MRI图像逐层对照,研究斑块纤维成分和纤维帽、脂质成分和脂质坏死池的MRI表现,探讨MRI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37例共发现52支颈动脉存在斑块,斑块钙化21支(40.4%)、无钙化斑块31支(59.6%);31支软斑块中,纤维成分为主者8支(15.6%),有明显脂质核心斑块23支(44.2%);其中,伴斑块出血5支(10%)、脂质坏死核心3支(6%),纤维帽撕裂(溃疡或纤维帽撕裂)3支(6%)。相对于胸锁乳突肌,斑块脂质成分在TOF图像上呈等信号,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PDWI多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少数呈低信号,T2WI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脂质坏死池在TOF、T1WI、PD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纤维帽和纤维成分的信号相仿,在TOF图像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1WI上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PDWI呈稍高或等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硬斑块纤维帽厚度(1.1±0.4)mm,软斑块纤维帽厚度(0.7±0.3)mm。硬斑块和软斑块的纤维帽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序列高分辨MRI可以显示斑块脂质成分、纤维成分和纤维帽,并对斑块脂质和纤维帽进行初步的定量,为在体分析斑块的结构提供评价指标,为斑块风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出现脑血管症状2周内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常规颅脑MRI平扫。将患者分为DWI-ASPECTS≤7分组和DWI-ASPECTS>7分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实验室资料和颈动脉斑块定量、定性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DWI-ASPECTS评分的预测因子。结果:25例(29.4%)DWI-ASPECTS≤7分,60例(70.6%)DWI-ASPECTS>7分。DWI-ASPECTS≤7分组患者纤维帽变薄/破裂(分别为80.0%和35.0%,P<0.001)、斑块内出血(分别为72.0%和21.7%,P<0.001)、钙化(分别为76.0%和45.0%,P=0.009)和富脂质坏死核心(分别为72.0%和45.0%,P=0.023)的发生率均高于DWI-ASPECTS>7分组;此外,DWI-ASPECTS≤7分组患者显示出更高的斑块负荷,DWI-ASPECTS≤7分组与DWI-ASPECTS>7...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的易损性斑块、稳定性斑块主要成分定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搜集并分析41例心绞痛患者(UAP18例、SAP23例)的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并将斑块分为UAP易损性斑块(Ⅰ组)、UAP稳定性斑块(Ⅱ组)和SAP稳定性斑块(Ⅲ)。三组斑块节段内脂质、纤维、钙化的体积及体积百分比差异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易损性斑块与所有稳定性斑块较好指标的诊断阈值,并计算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共45个斑块进行定量分析研究,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10个、9个、26个斑块。易损性斑块与两组稳定性斑块在脂质(49.3%±4.1% vs 31.8%±6.3%、33.4%±6.9%)和钙化(2.9%±2.7% vs 13.0%±11.8%、17.2%±10.8%)百分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百分比易损性斑块高于稳定性斑块,钙化百分比易损性斑块低于稳定性斑块。易损性斑块与UAP稳定性斑块在纤维体积(47.5±14.4 vs 74.7±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稳定性斑块在脂质(31.8%±6.3% vs 33.4%±6.9%)和钙化(13.0%±11.8% vs 17.2%±10.8%)百分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易损性斑块各项指标中,脂质百分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较高,为0.994,其对应的脂质体积AUC为0.811,基于脂质百分比ROC曲线判断易损性斑块与稳定性斑块的分界点为44.1%,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100%、88.5%、71.4%、100%。此外,纤维体积和纤维百分比、钙化体积和钙化百分比仅有低或无诊断价值。结论:C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可测量冠状动脉斑块主要成分,为临床提供鉴别斑块类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规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方法,优化扫描序列及参数.材料和方法:采用颈动脉专用线圈,选用2D-TOF、3D-TOF、T1WI、T2WI、PDWI等脉冲序列,对156例不同程度脑缺血症状患者行颈动脉斑块多序列多方位扫描.结果:156例受检者除2名不能配合未完成扫描外,其余均顺利完成.T1WI、T2WI、PDWI和3D-TOF的序列组合能准确显示血管壁、血流、斑块大小、形态及斑块内成分.其中62例显示明确斑块形成(最大狭窄>50%),34例判定为稳定斑块;28例判定为不稳定斑块,其中手术病理证实22例,病理提示斑块纤维帽不完整、部分合并出血钙化及巨大脂质池.结论:采用颈动脉专用表面线圈,选用合适的扫描序列及参数所得到的图像能有效显示斑块,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神经血管线圈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斑块、纤维斑块及破损斑块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患者52例,利用头颈部神经血管线圈,通过头颈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斑块部位双反转恢复(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DIR)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pinecho,TSE)T1WI和T2WI判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斑块有无破损、斑块内出血及纤维成分,将斑块破损组和无破损组内的出血、纤维斑块数量分别行χ2检验,判断两组内的出血、纤维斑块数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52例中,检测出颈动脉狭窄部位85处,出血斑块18处,纤维斑块54处,破损斑块26处,斑块破损组和无破损组内出血和纤维斑块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斑块伴发斑块破损概率大,纤维斑块伴发斑块破损概率小,DIR TSE序列可以判断出血斑块和纤维斑块,并有效预测斑块的破损。  相似文献   

9.
王嵇  赵辉林  曹烨  刘晓晟  赵子周  赵锡海  许建荣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20-1323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测定颈动脉斑块负荷、成分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梗塞体积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血管壁磁共振检查,测量颈动脉管腔狭窄率和斑块负荷(最大管壁厚度及管壁体积标准化指数),评价斑块成分(坏死脂核,出血,钙化及纤维帽破裂),测得DWI急性脑梗死体积,计算OR值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症状侧颈动脉狭窄程度、最大管壁厚度、管壁体积标准化指数和斑块内出血、钙化和纤维帽破裂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症状侧(P值均<0.05);症状侧颈动脉管壁体积标准化指数与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体积有较强的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0.327,P<0.05)。斑块内出血和钙化是较强的急性脑梗死暴露因素(OR值分别为2.4和2.1,P值均<0.05)。结论: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斑块特征存在差异,且与急性脑梗死存在相关,提示这些特征可能为斑块不稳定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周围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可能导致纤维帽破裂的流体力学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19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进行颈动脉MRI.观察斑块形态结构,并据此将斑块分为纤维帽完整组和纤维帽破裂组.利用颈动脉MR增强血管成像原始图像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计算颈动脉分叉部血管管壁切应力(WSS)、静态压、血管狭窄率等数据,两组之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和t检验.结果 19例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中,纤维帽完整组8例、斑块纤维帽破裂11例.纤维帽完整组最大管壁切应力、平均管壁切应力、最小静态压及平均静态压对应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范围)分别为42.92(27.13~68.19)、32.04(21.21~55.68)、-1 717.36(-3 433.61~-721.10)、-1 341.64(-2 868.00~-612.86)Pa,纤维帽破裂组对应的数据分别为67.18(60.46~139.51)、55.76(40.41~124.57)、-3884.02(-18767.39~-2886.33)、-3065.92(-16064.18~-1 915.09)P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8.00、18.00、17.00、18.00,P值均<0.05).斑块纤维帽完整组和纤维帽破裂组颈内动脉狭窄率分别为(47.13±13.50)%、(62.91±11.9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2).结论 破裂与非破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间的血流动力学存在差异,可能会对斑块破裂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3.0T MR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3.0T MR成像对颈动脉斑块检出及定性的能力. 方法 32例经超声筛选的颈动脉斑块病人, 运用3.0T 磁共振仪行多序列(3D-TOF、FLASH-3D、TSE-DIR T_1WI、TSE- DIR PDWI-FS、DIR TSE-T_2WI-FS、TSE-T_2WI)扫描,对颈动脉斑块行高分辨MRI成像, 参照AHA修改的MRI动脉粥样硬化分型标准, 分析斑块的信号特征. 结果 32例共发现49个粥样斑块,其中30个斑块在所有序列上信号单一均匀;15个斑块在1个或多个序列上信号混杂, 其中7个斑块含有脂质核心信号;3个斑块含钙化信号;2个表现为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28个斑块可见厚纤维帽信号;13个表现为薄纤维帽信号特征;5个斑块表面不光滑.结论 在3.0T MR仪上运用多序列高分辨成像可以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照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35例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在1个月内同时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与IVUS检查,共105支血管200段[右冠状动脉(RCA) 58段,左前降支(LAD) 100段,左回旋支(LCX) 42段]纳入分析.IVUS检出正常41段,病变159段(其中RCA 39段,LAD 85段,LCX 35段).应用DSCT斑块分析软件,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CT值、血管重构指数及斑块偏心指数,与IVUS测量结果对照.结果 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的平均CT值分别为(40.17 ±16.31) HU(13 ~65 HU)、(75.14±19.83) HU(41~132 HU)、(435.36±181.78) HU(134 ~ 874 HU),脂质斑块与纤维斑块之间的CT值有部分重叠.两项检查的血管重构指数、斑块偏心指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256,0.127).正性重构率脂质斑块为65%、纤维斑块53%、钙化斑块34%.脂质斑块与纤维斑块的正性重构率明显高于钙化斑块.结论 DSCT测量为脂质斑块或非钙化性斑块、斑块呈偏心性分布、病变处血管存在正性重构,多考虑为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并评估斑块性质.资料与方法 对206例可疑颈动脉斑块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颈部CTA,根据CT值的不同,并与邻近组织结构(肌肉、脂肪以及骨骼)的Cr值比较,分析斑块成分,并将斑块分组.结果 206例(共分析颈动脉412支)中,15例双侧颈动脉和48例单侧颈动脉CTA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CTA发现双侧颈动脉病变者134例.颈动脉CTA发现颈动脉异常者334支,其中196支表现为管壁弥漫性增厚,138支表现为不规则斑块.不稳定斑块组77支,其中35支以单纯脂质成分为主,28支以单纯纤维成分为主,14支发现混合斑块;稳定斑块组以单纯钙化成分为主者50支,多发钙化斑块11支.结论 颈动脉CTA可以分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并初步评价颈动脉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破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及其分布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50%-99%患者斑块高分辨MR图像,根据斑块表面纤维帽的完整性判定斑块破损情况,同时定量测量管腔、管壁、斑块成分的面积比例、纵向长度,并计算总管腔面积、血管负荷指数、偏心指数.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并且对定量测量所得到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 MRI共发现17例破损斑块(破损斑块组).破损斑块组和未破损斑块组在血管纵向分布上大面积脂质核心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脂质核心长度分别为6 mm、0 mm(U=126.5,P<0.05).血管负荷指数中位数分别为0.67、0.59.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2.4%和4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05、132,P值均<0.05).破损斑块组偏心分布更明显,狭窄范围更长.偏心指数分别为3.68、2.79,平均管腔面积为23.97、30.18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26、138,P值均<0.05).结论 破损斑块在血管横断面及纵向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特点,高分辨MR多方向成像可提供更多易损斑块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与DS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特点评估能力的差异.方法 4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分别行颈动脉MRI及DSA检查.颈动脉MR检查序列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T1WI、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 PDWI)及增强T1WI;颈动脉DSA检查分别摄取颈动脉的正位像和侧位像.观察颈动脉分叉处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病变特征,包括纤维帽的状况、斑块内出血和钙化.计算Kappa值分析MRI和DSA对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应用配对卡方检验检测两种方法对溃疡斑块的检出差异.结果 89支血管的MR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MRI显示血管狭窄程度的M(范围)为50%(16%~78%),DSA显示为47%(7%~73%),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82,P<0.01).MRI发现34支血管具有斑块纤维帽破溃,DSA发现10支血管具有溃疡斑块(x2=20.346,P<0.01).此外,MRI发现37支血管有斑块内出血,71支血管有斑块内钙化,而DSA均不能显示.结论 MRI可以准确判断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在显示溃疡斑块、斑块内出血以及钙化方面较DSA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磁共振 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3D-MPRAGE)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评价颈动脉支架术前斑块内出血。方法3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怀疑颈动脉斑块存在的有症状患者并准备行颈动脉支架术前行3.0T 颈动脉高分辨 MR 扫描,包括常规序列、3D-MPRAGE 序列、DWI 序列。根据3D-MPRAGE 序列判断出血情况并分组,分别测出血及非出血组、出血组中出血及非出血部分平均 ADC 值。同时出血组患者术前均行脑 DWI 扫描。利用 SPSS 20软件作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结果高分辨 MRI 共显示40个斑块,3D-MPRAGE 序列显示14个出血斑块。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斑块平均 ADC 值分别为(1233.5±283.5)×10-6 mm2/s、(1688.9±449.6)×10-6 mm2/s;2组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P <0.05)。出血组中出血部分与非出血部分平均 ADC 值分别为(934.0±387.9)×10-6 mm2/s、(1313.9±295.0)×10-6 mm2/s;2组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P <0.05)。出血组非出血部分与非出血组斑块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0,P <0.05)。结论3D-MPRAGE 序列及 DWI 序列可评价颈动脉支架术前斑块内出血并为临床预防脑卒中及时干预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5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病例,探讨其MDCTA表现及其临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经大范围MDCTA检查的颈动脉粥样斑块150例,所有病例均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29例行DSA检查。应用横断面图像寻找斑块,根据病变的特点行2D、3D后处理,探讨其分布、形态、狭窄程度、钙化、不规则及溃疡等规律。根据斑块的钙化和纤维帽的完整性作为斑块风险性的评价指标,狭窄程度的判断采用NASCET标准。结果:150例病例中共发现317处斑块,其中,颈动脉起始部斑块37例,颈总动脉28例,颈动脉分叉部173例,颈内动脉44例,颈外动脉35例。轻、中、重狭窄及闭塞的发病率分别为30.95%、49.41%、16.96%及3.87%。分叉段斑块钙化率为64.7%,分叉段以外区域为23.9%。分叉段斑块不规则和溃疡的发病率为16.8%,分叉段以外为15.95%。分叉段狭窄程度以轻中度狭窄为主;分叉段以外以中重度狭窄比例高。结论:颈动脉不同区域粥样斑块的分布、形态、钙化和狭窄程度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高风险斑块发病率相似,局限于分叉段的颈动脉检查可能漏诊高风险斑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在体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探讨CT评价颈动脉斑块分布、形态、狭窄程度和风险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斑块患者362例,所有病例行颅外全程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应用横断面原始图像寻找斑块,根据病变的特点行2D、3D后处理,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分布、形态、狭窄程度、钙化、不规则及溃疡等规律,狭窄程度的判断采用NASCET标准。将CT检查结果分别与彩超和DSA对照。结果362例中,共发现838处斑块,其中,颈总动脉起始部斑块91处,颈总动脉162处,颈动脉分叉部402处,颈内动脉105处,颈外动脉78处。其中,轻度狭窄253处,中度狭窄407处,重度狭窄146处,闭塞32处。838处斑块中,管壁局限增厚213处,半月状增厚399处,环状增厚149处,闭塞32处,斑块密度与管壁密度相仿797处,低密度41处。斑块表面不规则34处,斑块溃疡36处。斑块不规则和溃疡患者中,TIA37例,脑梗死32例,腔隙性脑梗死43例。结论颈动脉MSCTA不仅可充分显示斑块分布、形态和狭窄程度,还可以显示纤维帽的相对完整性,显示血管斑块的钙化,并可初步显示斑块内脂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体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MRI影像与斑块内病理成分的相关性 ,对颈动脉狭窄患者 2 0例 ,共 2 2侧血管的硬化斑块进行超声及MRI检查并记录影像。将影像与病理切片相匹配 ,分析斑块成分的超声及MRI影像学表现 ,并将各种病理成分的超声影像用 2 5 6级灰度值进行量化。结果表明 ,体内斑块中钙化、纤维组织、出血 /血栓、脂质的超声影像灰度值分别为 (89±12 ) ,(5 3±8) ,(37±6 )和 (39±3) ,体外斑块中钙化、纤维组织、出血 /血栓、脂质的超声影像灰度值分别为 (16 8± 11) ,(136± 12 ) ,(85± 12 )和 (89± 10 )。体内斑块中的钙化、纤维组织、陈旧出血 /血栓、脂质成分在MRIT1加权像上分别为低信号、等信号、等信号、极高信号 ,在质子像上分别为极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高信号 ,在T2 加权像上分别为低信号、等信号或轻度高信号、高信号、高信号。体外斑块MRI检查结果与体内斑块检查结果相符合。说明灰度值分析可以对动脉硬化斑块中不同病理成分的超声影像进行量化处理 ,MRI可以初步区分斑块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研究伴高危斑块的胸痛病人其斑块成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行CCTA且于2个月内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43例冠心病病人,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8±8.7)岁。依据病人是否存在高危斑块及胸痛将病人分为2组,组1同时存在胸痛和至少1个高危斑块特征(23例),组2仅有胸痛或高危斑块特征任意一项(20例)。测量斑块成分特征参数[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纤维斑块体积、脂质斑块体积占比(脂质斑块%)、脂质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偏心指数]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参数[基于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斑块近、远端FFRCT差值(△FFRCT)]。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参数的差异。利用约登指数计算斑块成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判断高危斑块合并胸痛的临界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其临界值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组1的脂质斑块%、脂质斑块面积均高于组2(均P<0.05),FFRCT值低于组2(P<0.05),2组间其他斑块成分特征参数及△FFR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脂质斑块%、脂质斑块面积及FFRCT 特征参数的诊断能力,FFRCT的临界值为0.82时的敏感度最高(61%)、特异度最低(85%),AUC最高(0.80)。结论 采用CCTA分析高危斑块中脂质斑块成分特征并进行FFRCT测量,可作为评估高危斑块合并胸痛病人的有效辅助手段,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