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5年3月,我院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食管癌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62岁,于2005年3月6日入院。2年前因吞咽困难行胃镜检查,取活检诊断为“食管中分化鳞癌”,半年前曾行PF(顺氨氯铂+5-氟脲嘧啶)方案化疗3个周期。入院检查:右颌下部可触及两个相邻10cm×15cm大小淋巴结。CT示:右上纵隔近右锁骨下动脉淋巴结肿大。此次入院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由冰箱取出-20℃注射液,待完全融化后摇匀,尽量勿使药液沾染瓶盖。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ml,直径大于4cm的肿瘤分8个点注射,1次/周,1012vp/次,4周为1个疗程。患…  相似文献   

2.
p53基因与头颈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极为密切[1].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剂由腺病毒载体DNA和p53基因两部分组成,可以有效地将p53基因转入肿瘤组织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上调多种抗癌基因和下调多种癌基因的活性,从而瀑布性增强抑癌效应,特异地引起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或使肿瘤细胞处于冬眠状态.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内注射结合放疗、化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疗效显著[2],但如何对注射部位及周围皮肤进行观察和护理的报道较少.我们使用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PF方案治疗复发性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经精心护理,毒副反应轻微,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食管癌1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我院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食管癌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p53腺病毒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兵  刘积良  隋捷  郑凯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36-3737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p53 )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临床观察晚期肝癌病例共69例,其中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39例,一般营养支持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每次基因治疗剂量1×10^12 VP或2×10^12 VP,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记录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生存质量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以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疗科2005年6月至2005年12月20例放疗后复发的鼻咽非角化型癌(WHO病理分型)。将患者随机分为基因治疗+放疗组(GIRT)10例和单纯放疗组(RT)10例。GIRT患者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053)瘤内注射1次/周×8,放疗在rAd.p53注射后3d开始。两组放疗剂量和方法相同。结果采用意向性分析,比较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一般状况评分、分期方法及临床分期等均具有可比性。10例GIRT患者接受80人次rAd.p53治疗,I度发热(〈38℃)41人次,发生频率51.3%;II度发热(38℃~40℃)24人次,发生频率30%;Ⅲ度发热(〉40℃)15人次,发生频率18.7%。1例发生针道种植转移,发生率1.3%。无其他可纳入统计的不良反应。结论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同期局部注射tad-p53的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经皮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疗效.方法 中、晚期肝癌患者20例,根据造影表现决定灌注药物的靶动脉,每次用药剂量1×10~(12)VP,每周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结果 20例患者经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后,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3例,无变化5例,进展2例.有效率65%(13/20).Karnosfky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68.3±19.8)、(55.6±11.9)分,P<0.05].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腹腔积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5-氟尿嘧啶(5-FU)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行穿刺引流后腹腔内灌注rAd-p53 1×10^12VP/次或2×10^12VP/次;同时腹腔内灌注5-FU 500 mg/m^2,1次/周,4次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47例患者中,有效率为70.21%。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及腹围分别为(45.15±9.53)分、(56.26±7.57)分及(98.28±10.05)cm、(92.86±9.36)cm,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一过性的自限性发热31例,持续24~36 h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rAd-p53注射液联合5-FU治疗恶性腹腔积液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口腔癌患者的可行性以及基因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8月—2009年6月,我科对15例晚期口腔癌患者应用重组人053腺病毒注射液进行瘤体内注射、颞浅动脉插管泵人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及护理。结果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肿瘤完全消退(CR)3例,肿瘤部分消退(PR)12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口腔癌值得在临床推广;同时对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减少护理并发症,充分保证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9.
董祥芹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610-1610
2004年5月,我们收治了1例乳癌术后腋下转移患者,给予今又生(重组腺病毒p53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肿瘤治疗有了飞速发展,继传统化学药物之后,分子靶向药物基因治疗先后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由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S20040004),是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是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性进展。它是利用p53这一抑癌基因,借助于无毒无复制能力的腺病毒这一载体,将p53基因导入癌细胞DNA结构中,诱导癌细胞的凋亡自杀程序,促进癌细胞的溶解死亡[1]。2004年10月-2005年7月,我科使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7例恶性肿瘤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  相似文献   

11.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具有抑制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内膜增厚的作用。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转移至移植心脏的安全性。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取出供心后,经供心冠状动脉分别注射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液、携带β-半乳糖酐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液和生理盐水800μL,4℃静置30min后进行心脏移植。结果与结论:移植后5d,重组腺病毒液组的供心冠状动脉组织可见野生型P53蛋白的表达。移植后28d,未见受体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异常和重要脏器的病理性改变,RT-PCR扩增未见腺病毒E1A区产物。说明在心脏移植中,将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转移至移植心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瘤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瘤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100次。结果:治疗后出现发热41例次,占41%(其中需药物处理的11例次),咯血7例次,占7%(经观察和药物治疗后恢复),气胸5例次,占25%(经吸氧和观察后恢复)。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瘤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术者经验、入路选择及操作技巧与并发症有关,合理选择穿刺路径、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胶体32>P胸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腺病毒介导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热增敏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腺病毒介导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热增敏的作用。方法 以重组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悬液(Adp53)感染4种不同p53状况的人胃癌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经胞存活分数来反映经胞增殖状况;用TUNEL法来检测细胞凋亡,感染Adp53的W和M胃癌细胞经42℃2h或43℃0.5h加温后24h,用流式细胞计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胃癌细胞的种植肿瘤内注射Adp53悬液后48h,行43℃0.5h加温,以肿瘤相对体积增长曲线观察肿瘤抑制情况。结果 高效靶比(100MOI)Adp53产生细胞高转染率和p53基因在4种胃癌细胞中均高表达,并产生G2/M期阻滞和凋亡及细胞增殖抑制,Adp53基因的作用不依赖胃癌细胞内在的p53状态。如果以凋亡作为热效应,Adp53对2种加温方式的热增敏比,对W细胞为1.6-3.3,而对M细胞为1.8-2.1,Adp53对W细胞肿瘤43℃0.5h加温的热增敏比为1.7,而对M细胞肿瘤为1.6。结论 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提高了人胃癌细胞的热敏感性,这种作用不依赖于细胞内在p53状况,本实验为p53基因治疗与热疗结合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科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并对患者提供心理疏导、重组人P53腺病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基因治疗护理等一系列护理。结果7例患者均能耐受该治疗方法,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对不能手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Ad5wtp53)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K562细胞系中心体数量和中心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应用重组腺病毒p53基因对CML进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将含有野生型p53基因、突变型p53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Swtp53、Ad5mtp53和Ad5GFP)反复扩增,联合多聚季胺共同感染K562细胞.观察感染效率.MTT法确定最适重组腺病毒感染滴度和感染时间.然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最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对中心体γ-微管蛋白和纺锤体α-微管蛋白同时进行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中心体γ-微管蛋白的表达和有丝分裂,并对中心体进行计数.结果 多聚季胺可显著提高腺病毒载体对K562细胞的感染效率.多聚季胺的剂量选择为4μg/ml;感染K562细胞的最适腺病毒滴度为20 000 MOI,感染时间为72 h;Ad5wtp53和AdSmtp53转染的K562细胞均可表达p53 mRNA和蛋白.Ad5wtp53感染K562细胞后,中心体数量减少,γ-微管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能够在白血病K562细胞中持续表达;野生型P53蛋白能够降低K562细胞中心体数量及中心体γ-微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药物抑制喉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敏  何刚  乔晓明  梁传余 《华西医学》2007,22(3):579-581
目的:探讨p53基因治疗喉癌的可行性.方法:以人喉癌细胞系Hep-2为实验对象,将重组人p53腺病毒药物(1010rAd/p53)感染Hep-2细胞,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ep-2细胞体外生长情况.结果:1010rAd/p53对Hep-2生长有明显抑制.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药物对Hep-2细胞生长能有效抑制,为喉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治疗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肿瘤基因治疗是指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体内,修复或补充失去正常功能的基因,抑制体内某些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商品名:今又生)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基因制品,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癌和多种非头颈部肿瘤;采用瘤内给药,胸腔、腹腔、肝动脉注射和气管、膀胱内给药以及静脉滴注等方式;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放疗、化疗、手术治疗。我科于2004年12月为1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实施了2次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综合治疗已成为共识.继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之后,肿瘤的基因治疗逐步应用并且显示了一定的疗效.2007年3月,我院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伯、替加氟治疗舌癌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9岁.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晕外侧一2 cm×1 cm肿物,近半年来增长迅速,来我院就诊.既往1前曾行直肠癌根治术.查体:右乳晕旁4cm×3 cm暗红色质硬肿物,表面不光滑,边界尚清,活动度可(图1).右腋窝可触及1 cm×1 cm肿大淋巴结.彩超检查:右乳腺可见55.8 mm×37.6 mm×57.0 mm分叶状不均匀中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形态不规整,似觉为多个结节互相融合而成.内还可见小片状无回声(图2).CDFI检查:肿物周边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环绕并进入内部呈不规则网络样分布(图3),周边血流Vmax:23.4 cm/s,Vmin:5.8 cm/s,RI:0.75(图4).右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提示:右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乳头可见癌侵犯.腋窝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ER(++),PR(++),C-erbB-2(-),P53(-),TOP(-),CgA(-),Syn(+/-),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